为什么有的外逃官员会主动回国投案?如果不回国投案自首,他们的下场会是怎样的?
自首可以从轻发落,不自首被引渡回国后,会被判的更重。
从2014——2020年6月,我国已经从世界120个国家追回外逃人员7831人。在这些人中包括官员、党员、以及一些被红通的人员。
看到120个国家和7831人这两个数据,你就知道现在腐败分子根本无处可逃。随着国际反腐合作的深化,国外已经不是犯罪庇护庇护场所,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全球反腐合作之中。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都痛恨腐败犯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反腐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希望其他国家成为本国腐败犯罪官员的庇护天堂,所以每个国家都有与别国进行联合反腐败的需求。
随着全球反腐合作的深化,慢慢的国与国家之间会形成一套联合反腐的机制,在这套反腐败机制的大网下,腐败份子根本无处可逃,他们无论逃到任何一个国家最后的结果都是会被引渡回来。
基本任何腐败分子最终都会被引渡回来的结果,那么只要脑子不傻的腐败分子当然是选择主动回国自首了,因为自首情节能够让他们获得减刑,要知道被其他国家的反腐机构逮捕引渡回来的话,可没有减刑可以享受。
在全球联合反腐的压力下,很多官员主动回国自首投案是正常的。毕竟现在是信息化社会,各种之间的信息传递非常快,一旦国家对某个腐败分子发出通缉令,那么其他国家很快就会收到相关信息。
腐败分子进入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信息登记,并且通缉令上也有非常多的个人身份外貌特征,凭借当前的科技手段,以及众多的监控,想不被发现都难。
除此之外,任何一个外逃人员都离不开钱,只要通过银行调查各种资金转账链,再加上消费记录,腐败犯罪分子能躲到哪里去?
由此,他们不主动回来自首,只能被动的等着被抓回来,对于自首投案好?还是等着被抓回来好?大家心里有数。
那么大家知道,不回来自首投案的腐败分子有多惨吗?其实也没有多惨,就是有钱拿不出来花,在国外要饭而已。
很多官员外逃都是因为贪污腐败,但不管他们如何贪污腐败都需要把钱转到国外去,就算有一些腐败分子成功把钱转移到了国家,但是发达国家对个人携带的现金数量是有限制的,所以腐败分子把再多的钱转移到国外,也无法一下子提取出来。
在这种情况,一旦国内发出世界通缉令,属于腐败分子的银行账号就会遭到冻结,如此一来人家就算不马上抓他,过不了多久他们也会因为没钱用了而自首,不自首的话就等着要饭吧。
有人也许会问,不去发达国家呢?
不去发达国家享受,他们贪那么多钱干嘛?
再说了,去不发达的国家,一片乱哄哄的,有钱他也没命花,那些钱随时可能被人家黑掉,并且他们也难以把钱转到不发达的国家。
为什么有的外逃官员会主动回国投案?如果不回国投案自首,他们的下场会是怎样的?
外逃官员为何会主动回国投案呢?
真实案例:A
1995年,广东中山市实业发展总公司经理陈满雄、法定代表人陈秋园夫妇携带贪污受贿的巨额赃款逃往泰国清迈。
陈姓夫妇二人为了逃避国内的司法打击,不惜整容漂白皮肤。但是,在逃亡的路途中,最终还是在一次在泰国警察的例行检查中因身份可疑而遭到逮捕。随后陈氏夫妇二人遭泰国警方的驱逐出境及遣返。
2,王振忠,原系福建福州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因贪污受贿案发前携带巨款后逃亡美国。
在逃亡美国期间,年己不惑之年的王振忠遭美国“福清帮”黑社会组织的威吓恐吓,最终郁郁而终。
3,中国工商银行重庆九龙坡支行陈新,曾携带4000万巨额在国内的成都、广州、海口、湛江一带四散躲避逃亡,后又在越南、缅甸继续逃亡。在逃亡中,陈新犹如一个流浪汉般的面容憔悴,且思想压力巨大。最终陈新因拒不归案遭到公安部“猎狐行动”小组的追捕并抓获归案。随后判处死刑。
陈新在逃亡的68天中,一共花钱购买了29个假身份证,以应付和躲避警察的追捕。不过,这都是枉然。
4,浙江温州市原副市长、贪污受贿2.5亿的中国“第一女巨贪”杨秀珠,2003年出逃。在13年的逃亡生涯中,杨秀珠年纪越来越大,且疾病缠身又得不到医治。
杨秀珠为了躲避中国公安部及国际刑警组织的追捕,杨秀珠从新加坡逃往美国,又从美国转道意大利,最后躲在荷兰鹿特丹市的一个地下室内惶恐不安地生活。
杨秀珠本来已是六十来岁的人了,身体又不好,加上荷兰的天气有些阴冷潮湿。而杨秀珠所住的地下室,空气不好,且有发霉的味道,杨秀珠实在是己经承受不了。况且在逃亡的路上,杨秀珠既使看见国人的中国熟人,也只能低头假装不认识,杨秀珠倍感孤独与寂寞。
还有,在十多年的逃亡中,杨秀珠见不到家里一个亲人。此时,杨秀珠更渴望见到她的亲人。还有,随着年纪的增大,杨秀珠叶落归根的思念之情越发浓烈。杨秀珠不想客死异乡他国。
最后,杨秀珠选择回国投案。
5,2014年12月22日,辽宁省凤城市原市委书记王国强回国自首。在两年半的外逃中,在与他人合租的公寓房中,时常让王国强对这些租房客对他老婆面露淫光而感到不寒而粟。
6,徐国旗,是河南省沁阳市供销社渠沟分社的党支部书记。因贪污25万元人民币逃往缅甸邦康。
徐国旗一到缅甸,就遭到了缅甸邦康的犯罪集团的抢劫,身上一分不文。无奈之下,只能加入缅甸的犯罪集团,并每天背枪巡山。
7,左天柱,湖南长沙市国土局原局长。逃往美国后,左天柱这也不懂那也不懂,加上白天又不能露面,最后只能是坐吃山空。无奈之下,左天柱只好在美国的丧葬机构里谋得一份背死人尸体的工作。在万般无奈之下,最后左天柱还是选择了回国投案自首。
——B外逃人员,全网通缉
从2008年至2013年之间,中国公安部会同国际刑警组织,一共抓获6694名外逃人员,有力打击和震慑了贪污受贿的犯罪分子。
对于外逃人员而言,他们的恐惧其实是每天都伴随在身边。这些外逃的贪污受贿的犯罪分子,都是上了2014年“猎狐行动”的黑名单的。
2014年,由中央纪委、中国公安部丶最高检、司法部丶国家安全部……等等八个部门成立了针对抓捕外逃贪污官员的“猎狐行动”小组。
此外,还有人们熟悉的“红色通缉令”。
在对外逃犯的追捕中,中国政府与每个国家又合作了各种打击贪污受贿的有效司法途径。如对犯罪外逃官员开展的司法引渡、遣返、驱逐出境、联合执法、劝返等等司法手段。
事实上,外逃官员逃往外国后,除了要时时刻刻担心中国的司法抓捕力量外,外逃官员自自也没有在国外生活的技能。
这些贪污受贿的官员,平日在国内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悠悠一品的生活,其实差不多也就是没有了真实的生存的本领了。但是这些外逃官员到了外国后,既不懂外国的生活语言,又没有在外国谋生的技能。这样日子长了,钱财也就挥霍得差不多了,然后,生活的危机感就浮了上来。甚至于有些外逃官员抓捕回国后,身上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在这些双重压力下,有的外逃官员觉得回国自首后,还能“衣食无忧”。
生活是一本书。外逃官员总是在逃的路上,犹如丧家犬一般,这真是自做孽!
别违法!莫犯罪!
为什么有的外逃官员会主动回国投案?如果不回国投案自首,他们的下场会是怎样的?
如果不回国投案自首,最后也是被逮回国家,因为国家在全世界实了红通方案,外逃人员都会被国际社会逮住,他们去了国外,生活也不怎么样,而且远离国家和亲人,如果不回来,最后连生活都不能保障,所以他们都回国投案自首。
为什么有的外逃官员会主动回国投案?如果不回国投案自首,他们的下场会是怎样的?
心理上扛不住了吧。这只是揣测。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到底为什么,谁也说不清,但是普通人都是做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贪官也是人,虽然贪,但不至于完全丧失理智,我想他们还是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不能把自己往火坑里跳。
回国,肯定会牵扯到其他人,会有很多人胆战心惊,有部分关系人会吓死。至于国家如何惩处他们,国家有专门队伍,专业的,我们也不必操心,如果真关心,拭目以待。不要失望,不要期望有什么爆炸性新闻,回来的,都是知道可以活下去的。
为什么有的外逃官员会主动回国投案?如果不回国投案自首,他们的下场会是怎样的?
主要是他们把钱在国外花的没有了,才选择回国投案,这个很多人接受不了
为什么有的外逃官员会主动回国投案?如果不回国投案自首,他们的下场会是怎样的?
外逃的官员在国内的官场上利用手中的权力,大饱私囊。即使为自己弄了很多的养老储备,事发之后也为了逃避被追责而选择外逃。但是因为很多国家与我国有刑事互助条约协定,除非易容改名换姓。多数人出逃之后不敢面见天日,可能会躲过一段时间的被追踪。但东躲西藏,凡此种之事不可久长,原因很简单,总不能有钱却过不了太平日子,成天活在地缝里和见不得光的老鼠一样。
最后都沉不住气了,选择最后的回国自首。这里面有几方面的事需要说明,一是中国人的传统乡愁和割舍不下的亲情。一是国外的生活对于老年人来讲只意味着无尽的孤独,三是落叶归根才是老年人心中最大的希望。
先说传统乡愁和割舍不下的亲情,主要谈谈的就是家族命运和祖上的风水。好多人上了岁数之后,就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更愿意回乡祭祖,尤其一些官虽然爱财搞权钱交易,但这些人绝大部分是比较成功和有能力的,尤其是一些人还是相当孝顺的。很多人即使再忙都会去祖坟上祭拜先人。
国外的生活对于老年人来讲只意味着无尽的孤独。人是个群居动物,需要有群居的基础,那就是自己生活圈内的人际关系,这个人际关系的建立是需要时间营造的,有些需要一生的经营,外逃之人,本身就内心有阴暗的成分不足为外人道,心中经常藏有暗鬼,所以小心谨慎不敢敞开胸怀为自己生活,时间长了就容易变得十分的孤独,最后忍受不了这孤独的痛苦,选择弃暗投明,回国自首。在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人越老越念旧,尤其那些曾经在万人敬仰之中的核心人物,当暗无天日的日子如同巨石一样压到异国他乡的孤独日子中时,会受不了落没的痛苦。
家才是最后的归宿,客死他乡,是人生最大的失败。尤其是当我们的国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后,世界的中心地位向中国偏移的时候,那些外逃的人员,感到无尽的痛苦,为自己的选择错误而悔恨,这种悔恨会随着自己的不断变老而更加让其难以负担。
顶不住威力,猎狐行动等一系列的追逃行动,让一些人无处遁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