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跌时,我们常说“蒸发xx亿”,蒸发的钱哪里去了?

大家好,很高兴又来跟大家吹牛逼!

股市大跌时常说的“蒸发多少钱”其实蒸发的并不是真正的钱,而是一个虚拟价值。

正常股票价格由真实价值和潜在增长价值组成,而大家买股票其实就是购买股票的潜在增长价值。

股票的真实价值(总和)和上市企业的价值即时相等。

简单的理解就是一家公司值100块,如果他发行的股票是100股,那么每一股是1块钱,但是这是理论上的股票价值,实力上每家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都不能真正的体现出这家公司的真正价值。

如同上面所有,如果一家公司值100块钱,那么他上市发行股票是100股,但是股票的价格有可能是0.8毛一股,也有可能是1.1元一股。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准确的评估出一家公司的真正价格。因为构成一家公司真正价值的东西太多,有硬件因素、软件因素,还有人的因素等等,而和每一样东西的价值都是在时刻变化的,所以都存在误差。

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购买这家公司发行的股票,因为大家购买股票更注重的是这家公司的潜在增长价值。

股票的潜在增长价值其实就是企业的潜在发展空间。

影响一家公司的潜在发展空间的因素很多,有一个是公司的经营情况,公司的发展方向、行业发展前景、国家经济发展情况、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等等。

一支公司的股票好不好,其实看的就是它的潜在长价值的空间有多大。

潜在增长价值的空间越大,股票就受欢迎,购买的人就越多,越多人购买股票价格上涨的越快。

但股票价格上涨到接近大家对这支股票预测的潜在增长价值顶端的时候,就不会再有人购买。

原因很简单,潜在增长价值空间属于股票未来实际价值的上升空间,现在股票的价格已经提前到达了股票未来真实价值的顶端,意味着这支股票的投资空间已经耗尽。

投资空间耗尽说明已经没有投资价值,简单的说没有杠杠回报率。

不过要说明的没有杠杠回报率并不意味着没有收益,因为股票还有一个股权分红!在股票价格把潜在增长价值空间再耗尽的时候,你继续购买这支股票,只能获得这支股票的股权分红所带来的收益。

但是股权分红和股票价格是没有直接关系,是和发行股票的企业的实际盈利有关系!

购买股票其实就是为了等股票价格上涨到自己预测的价格出售,而这个预测出售的价位叫等待交易价位。

等待交易价位和你对股票的潜在价值增长空间有关,简单的理解就是低买高卖。

但是要注意一点,企业的价值增长和股票的价格变化并不是一致的。

发行股票的总价格有可能低于企业实际价值,也有可能高于企业的实际价格。

正常情况下股票的价格都会高于企业的价值,这是由于股票的发行数量固定和投资者对股票潜在增值空间认可,大家热情投资炒上去的。

现在说重点了

股票炒作会让股票在未来可增值的空间范围内一步步的把股票价格提高。

而这个被提高价格的股票价格就是所谓的市值。

股票大跌时,我们常说的蒸发多少钱,就是用这个市值来算的。

但是这个市值只根据这时候股票的交易价格来算出来的总值的。

但这个总市值并不等于钱。

要真正解释这个问题要从如何把股票价格炒高说起!

把股票的炒高并不需要很多钱,最简单的操作方法就是左手倒右手。

打个比方说,一家公司发行了100股,每股一块钱,我手里有一股!

我把握手里的股票挂出来卖,标价是2块,没人要拿我自己出钱买回来。这时候交易就成功了,而这次交易成功,那么意味着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涨到了两块。

然后我再把握手里的股票再次挂出来卖,标价5快,如果没人要,我自己再出五块买回来,那么这时候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上涨到了5块。

从这里你就可以发展,当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是一块的时候他的市值是100块,那么当这家公司股票价格是5块的时候,那么这家公司的市值是500块。

这家公司的市值从100快增加到500块,其实并有往股市里砸400块进入。

如果当股市的市值500块的时候,我把手上的股票挂出去卖,标价4块,没人要,那么股市的价值蒸发了100块。然后我再修改价格标价3块,没人要,那么股市的价值蒸发了200块。

其实所谓的蒸发,蒸发的只是一个以股票最高交易价格乘以股票总量得出的一个虚拟价值,而这个虚拟价值就是在股票下跌时候大家错过出售手中股票机会的“后悔价”

现实中很多人在低价位购买股票后是一直持有,等待他心中的预期价位到来出售的,并不是,并不是所有股票都在股市中一轮一轮的出售,然后又一轮一轮的购买,反复操作把股价抬起来的。

正常情况下一支股票只有少量股票在股市中来回流动,而大量的股票都在股仓里不动的。所谓的市价只是一个虚拟的价值,所以蒸发的并不是大多数人想像中的钱。

股市中的钱是不会蒸发的,只会从一个人的口袋转移到另一个人的口袋,不会多,也不会少!

通常一支股票在股市中出售数量的越大,交易速度越低,那么这支股票的价格通常就会走低。相反的一支股票在股票数量在股市中出售的数量越少,交易速度越高,那么股票的价格就会走高。

股市中的交易量,只是反应股市流动资金的大小,股市中每日股票的交易量越大,说明股市的流动资金越多,交易量越少,说明股市的流动资金越少。

但是股市的流动资金并不能单单用交易量来衡量,这里还要结合交易价格等因素综合分析。

股市资金流动量的大小是股市是否繁荣的表现,股市资金流动量越大,机会越多!

股市大跌时,我们常说“蒸发xx亿”,蒸发的钱哪里去了?

我们平时遇到股市大跌之时,经常听说最近A股市场蒸发了多少万亿市值,或者某只股票受到利空影响的打击,连跌几天下跌,蒸发了多少个亿的市值。其实,“蒸发”这个词很有意思,用的也很有艺术。那么,那些蒸发的钱究竟去哪里了呢?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股市的市值是怎样增加的。就是股市有了赚钱效应后,社会各路资金都纷纷入市炒股,甚至还有外资QFII、RQFII等对冲基金入市,而大量外围资金入市买股票,从而把股票的价格给推高了,当股票价格被推高后,再乘以总股本,就是个股的市值了。而A股的总市值就是所有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的数量乘以当前的股票价格得出来的数据。

而当股价或股市将要下跌之时,往往是散户进场,机构投资者离场。于是,散户们把资金投进股市买股票,但同时,必然会有另外一方把手中的股票买给你,他就把钱给提走了,散户投进去的钱当然不会消失,只是被其他人带离了股市,而散户进场后持有原先上家的股票,恰巧遇到股市大跌,散户手中的股票的价值也就这样缩水了。

买股票的投资者的钱主要流向以下几个地方:第一,大股东减持。上市公司大股东往往非常清楚自己股票的实际估值,当他发现股价涨得有点离谱了,市场出现亢奋情况,大股东很可能在二级市场上减持手中股票。要知道大股东持股的成本很低,往往只有一二元钱,他们在二级市场上几十元钱的抛售,自然由散户们接盘。如果随后股市下跌,那蒸发的市值就是大股东减持筹码,兑换成现金的钱。

第二,先知先觉的投资者或大户,早在股市低位提前布局,现在股市涨到顶部区域,他们觉得后市上升空间已经不大,风险却在悄悄来临,他们就要及时兑现账面上的浮盈,当然在兑现浮盈之前不能算是赚钱,而是把筹码抛给下家之后,这类先知先觉的投资者算是落袋为安。而股市的市值蒸发,主要也是被这部分群体带走的。

第三,机构投资者他们之前不断进行逼空式上涨,把自己手中的券商股、大金融股、白酒股、科技股等都拉至高位,而散户投资者悉数进入接盘,机构投资者就可以高价出货,降低仓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讲,A股若是下跌,市值都被主力机构高位出货后变成现钞,放入囊中的钱。

第四,股市大跌蒸发的市值,还流向了券商的交易所佣金,以及国家税务局征收的印花税。券商、交易所、税务局都在股市中赚取巨大的佣金和税收收入。对于这些部门来讲,并不喜欢长线投资者,因为比较呆滞,一年也没几笔交易量,而比较喜欢高位接盘者,或者频繁交易做差价的投资者。

股市在大跌时蒸发的钱都去哪儿了?这主要是中小投资者高位接盘,拿出现金,换取持有股票的权利。所以,对于机构投资者、先知先觉投资者、上市公司大股东等来讲,散户拿资金买了自己的股票,而自己又拿了抛售股票的资金,离开股市。随着而股市大跌,散户被套住了,而提前抛售筹码,将资金落袋为安的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才是股市市值大蒸发后的最大赢家。

股市大跌时,我们常说“蒸发xx亿”,蒸发的钱哪里去了?

市值是股票市场内所有股票价值之和。

一般情况下,股票数量是不变的,也就是,你买的都是别人卖的,你卖出的必须别人买了才能卖得掉。股票份额不会凭空增加,也不会凭空消失。也就是说,股票在任何时刻,都会在一个特定的股东手中。

这也就是说,市值只是一个计价的结果,理论上,如果股票不流动,市值就维持恒定。哪怕只交易了100股,那么所有股份的价值都按照这100股的定价进行计算。

为了便于理解,举个栗子。

我有一个苹果,你有10块钱,我和你是这个苹果唯一的交易对手。我把苹果按照10块钱卖给你,你给我十块钱,这时候苹果的市值就是10块。

后来,你不想要这个苹果了,想卖回给我,我只愿意花5块钱买回这个苹果,这时候苹果的市值变成5块钱。

苹果市值蒸发了5块钱,钱去哪了?到了高点卖出的我的手里。我通过交易赚了5块。

好,现在我有10000个苹果。你花10块买了我一个苹果,我苹果市值变成10万。后来你又按照5块钱把这个苹果卖给我,你亏了5块钱,我虽然这个苹果赚了5块,但是我10000个苹果的市值惨烈蒸发了5万块。

这五万块到哪去了?哪也没去。因为在没有交易的情况下,市值只是个计算值。只有我把手上所有的苹果卖掉,8块卖给涨三,15块卖给李四,等等,他们手里持有了价值不同的苹果,而我只有清掉手中所有苹果之后才能算清我这笔交易赚还是亏。当然,苹果的市值变成了最后一笔交易对应的价值乘以10000。这个值是波动的,然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没有特定的意义。

股票也是一样。市场不好的时候,买的人只愿意出低价买入,因此相当于整个股票的价值都按照这个低价来计算。但,持有人不卖出兑现之前,都只是个计算意义,只有在交易卖出之后,对于每一个个体才有意义。如果市场转好,买的人只能以高价买到,这时候总市值会上升,但赚钱的则是兑现收益的那些人,其他人的账面上,只能叫“浮盈”和“浮亏”。

所以,以后不要关心股票市值“蒸发”到哪去了,因为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一定要追问去哪了,那就是到高位卖出兑现的人手中去了。

(晴溪)

股市大跌时,我们常说“蒸发xx亿”,蒸发的钱哪里去了?

把我家面摊正常5元一碗面,每天只能做20碗。我要上市,面做不过来,我就发行面券,发他1万碗,然后我爸从我妈那花8元/碗都买过来,没有钱,先记账!第二天,我妈再从我爸那花10元/碗买过来,仍然记账。这样我也不用天天支面摊卖面了,找两个砖家开两个栏目,再雇几个霉体天天炒作,大肆宣扬。第三天开始有顾客花12元抢购我家面券,我爸再花13元收!如此几个涨停,面券涨到20元/碗。我妈跟我爸顺着这个过程逐渐的把面券都出手了,15万到手!而广大客户还在为抢到了好面券而兴奋,市场还在为我家面馆连续涨停而叫好,可是也有人纳闷:这家面馆凭什么涨这么快?过几天,不涨了,有人觉得这面券有啥用?于是开始抛售,价值迅速回落,最终又跌到了5元/碗。蒸发的价值哪去了?我家是赚到了,涨停之前出手的人也赚到了。财富没有消失,而是转移了,消失的是虚高的面券的价格而已。

股市大跌时,我们常说“蒸发xx亿”,蒸发的钱哪里去了?

“蒸发”这个词很有意思啊,用的很有艺术

股票的买卖和商品的买卖是一样的,有人出钱买股票,就有卖股票收钱的,也就是说投进去的钱是没有消失的,有人把钱投进去,肯定有另外一个人卖出股票给你,他把钱带走了。这个投进去的钱是不会消失的。

当一波行情处于上涨的时候,以高于成本价卖掉股票并立场的人肯定是赚钱的,如果他继续买股票,并且在下跌的过程还持有股票,那么他就是亏损的,这种亏损是账面上的,也正是很多人这种弄账面上的亏损,就有了一个名词“蒸发”,所有的股民账面上的亏损就是整个股市的“蒸发”了。

举个极端的例子,老王用一百万买了老李持有的一只股票,然后连续跌停,股价跌去了50%,那么现在老王的股票市值就只剩下一半了,也就是50万,那么就是市值蒸发了50万,那么老李带着老王的100带着新谈的女朋友去夏威夷游泳去了,也就是说资金并没有消失,只是被老李带走了(老李象征着那些卖出股票并离场的人,这种人一般是赚钱的机构、牛逼的散户、高管减持、大股东减持),那么老王就是一般的投资人。

但是如果某一天不知道是什么消息刺激了股价,股价涨了2倍,那么老王持有的股票又价值150万了,并且老张花了150万把老王的股票买走了,这次老王也带着新女朋友去夏威夷游泳去了,老张变成了持有股票的人,某一天股价又下降一半,老张持有的市值就蒸发了75万,只剩下75万了。

总结:资金不会消失,每一轮牛市都是需要增量资金来接盘的,原来的套现立场,股市由牛转熊,新持有股票的人账面亏损,整个市场市值蒸发,但是下一轮牛市会有新的资金来接盘,如此反复,每一轮的成本都会提高。

主做股权设计、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欢迎点赞和关注

股市大跌时,我们常说“蒸发xx亿”,蒸发的钱哪里去了?

股市下跌的时候,通常听到的言语就是“一天蒸发1万亿”、“一年蒸发5万亿”,或者股票下跌的时候“市值蒸发100亿”、“市值蒸发1000亿”等。那么,蒸发的钱到底哪里去了呢?

今天,就为大家讲讲,“蒸发”的市值、财富到底去哪里了。

一、被“套现者”,一步一步“拿走”,还给打个折。

普遍我们认知的“市值增发”,就是被高位套现的人股票换成了钱,然后将资金拿走了,致使股票价格的下跌。从理论上来讲,股票的下跌确实与股票的供给大于需求有莫大的关系,供给大于需求=股票价格下跌。

在这里,有可能很难理解。我们往细了讲:

股票价格为什么会上涨?是因为买的人多了,造成股票价格的上涨。为什么出现下跌呢?是因为卖的人多,所以才会下跌。而价格的上涨与下跌,是即时的呈现。也就是说,即时出现了买入大于卖出的情况,股票价格出现上涨;即时出现卖出大于买入的情况,股票价格出现下跌。

那么,这与没有卖出与买入的投资者有关系吗?没有卖出的投资者承担的是股票市值的变化,承受着股票市值的升值与蒸发。

也就是说,即时的涨跌,影响到了整体市场股票的估值,进而出现了“蒸发”。而这个“蒸发”的市值去哪里了?

是即时买卖价格所呈现的市值变化。市值上涨是因为买入大于供给所造成,而市值的“蒸发”是供给大于需求所造成。既然是供给关系影响市值的“蒸发”与否,那么,“蒸发”的钱,也就是被“套现者”一步一步“拿走”。

因为“套现者”有对股票供给、选择卖出,而市场对于股票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所以一步一步的进行着“套现”。但是,在这里需要了解一个情况,市值的“蒸发”,并不全是“套现者”拿走了。为什么?

“套现者”仅仅是拿走了自己持有卖出的股票资金,并不是整个市值对等的资金。

可能这一点也是比较难理解。因为,股票的价格有着即时性,而“套现者”是靠着即时行情选择的卖出。举个例子:

10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为100元,日均成交量为1亿元。如果即时卖出1亿元的股票就能够造成股票价格的跌停-10%。股票市值“蒸发”了10亿,但是卖出套现的股票资金仅仅只有1亿元。

所以,市值的“蒸发”被套现者一步一步的拿走,当然,还给打个折扣。或者说,这一部分的市值就是被“蒸发”了。

二、是价值的回归。

为什么股票会出现股票价格的下跌呢?影响股票价格涨跌的因素有:国际形势、宏观经济、经济周期、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业政策、个股情况等。

股票价格下跌,说明有着不利的环境或者不利的信息在影响,促使股票价格的下跌。而这个股票的价格下跌,也是所谓的“价值的回归”。

股市“蒸发”的资金也就是价值回归的过程,说明存在一定的价格泡沫性,所以需要下跌。因为影响股市价格的还有投资者情绪。可能一时间因为情绪的影响造成了股票价格的大幅上涨,造成价格泡沫化,而泡沫的价值,本就没有支撑。当“海水退潮的时候,也就知道谁在裸泳”,被推高的泡沫也就会被刺破,泡沫的市值也就被“蒸发”,价值得以回归。

三、如何才能规避“蒸发”!

股市出现涨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要说完全拒绝“蒸发”,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是更好的规避。需要考量两个因素:1、价值;2、供需关系。

持有的股票被“蒸发”,是每一位投资者都不愿意看到的。那么,应当怎样才能更好的规避呢?

1、坚持价值投资。只有足够高的价值性的上市公司股票,才能更好的抵御风险,更好的成长,能够规避一定的市值“蒸发”;

2、需求量、成交量大的上市公司。因为影响股票价格的是即时买卖关系,如果日常成交量大,那么对于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也就具有稳定性。

总结:蒸发的钱,有一部分是被高位“套现者”所套现。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价值的回归而真正的“蒸发”。当然,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应当规避被“蒸发”的情况,有两点需要考量,一则是价值,二则是供需关系的影响。

作者不易,多多点赞,十分感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