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通货膨胀让居民存款财富缩水,那为什么不能阻止货币超发?

通货膨胀是经济增加的助推器和经济持续发展的稳定器,没有通货膨胀,经济会出现逆向发展,简单的说经济会倒退。

市场上流通钱少,货币升值,物价下降,从生产企业的利润就会变低,企业为了保证利润就会削减生产成为。

工人工资是企业可变性最强的生产成本,企业第一个选择就是给工人降工资。

工人的收入少了,如果物价不变的话,工人的消费能力降低,市场就会出现饱和状态,商品出现滞销。企业为了收回成本,必须让商品降价。

商品一降价企业的利润又低,那么企业只有再继续削减工人工资,如此一来就会就会陷入经济运行“双降”的死循环之中。

最后工人的工资降低到一分钱的时候,就无法再降,因为一分钱是货币的最小份额无法再分裂。

其实根本不用降到一分钱,经济早就崩塌了。

通货率是无法维持在“0”这个位置的上,“0”是代表经济完全停止的状态,货币不流通,由于没有货币流通,所以通过率为“0”。

但经济是无法停止的,只要有交易就有货币流通,货币流通只有萎缩和膨胀两种状态。“0”属于第三真空,货币流通不存在“0”这种状态。

上面说了通货萎缩会让货币流通陷入“双降死循环”,最后经济崩塌,那么反过通货膨胀会让货币流通呈现“双升循环”。

这个双升循环就是物价升、工资升,两者交替上升,大家都追着钱跑。

由于经济始终保持通货膨胀状态会让货币持续贬值,物价持续上升,企业每一次都需要花比上一次更多的“货币成本”组织生产。

如果企业出售产品的价格长期保持不变的话,利润空间就会被慢慢压缩,直至最后归零。

面对这种情况,企业有三种方法应对方法:

第一种、降低商品生产成本。

第二种、提升商品销售价格。

第三种、推陈出新,抛弃已经没有利润的商品,重新开始研究新的商品,但很多企业通过是把旧产品重新换个包装,当作新产品上市。

面对三种情况,很多人就会问了,为什么以前便宜的东西,已经没有买了?为什么有的公司刚开始的时候产品质量都很好,但后来都不行了,等等消费者疑问的情况,都可以从这三条中找到答案。

企业保证利润的唯一道路就是不断的投入研发,推尘出新。

很多人拼命学企业管理学,里面大多数内容都是围绕着第一条,目的就是从降成本中挤利润。但这条永远是小道,无论你怎么降,能降的空间都是有限的,想用这条永远赚钱,简直是做梦。

所以有的公司管理一严就会破产,管理严的目的还不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效率的目的还不是为了在固定成本下多产出,仍然属于降低成本的范畴。

其实管理严并不是公司破产的原因,产品利润低才是公司破产的真正原因。

关于第二条,企业为什么不提高产品价格,增加利润?

原因很简单,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大家进入了价格竞争的阶段,在打价格战,谁提价谁死。

企业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用第一条来配合是有用的,通过降低成本来扩展利润空间,获得生存的几率。

价格战就是看谁撑的久,谁撑到最后谁就赢,把对手挤死,垄断市场。

第三条,推陈出新是企业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王道。如果你不想以后企业被逼陷入价格战的生死泥潭之中,那么就赶紧趁现在产品还有利润空间,把赚到的钱投入研发之中,不断开发新产品。

如果等到现在产品没有利润的时候才想到研发新产品,那时候已经迟了。你马上要面临价格战,需要准备大量的资金来拼杀,你根本拿不出多余的资金去搞研发。

千万别拿旧产品重新包装上市,后果很严重,你将会被完全挤出这个行业。

哦,不好意思,忘了这里是写通货膨胀的,不是写企业生死的。

通货膨胀是经济增长的需求,企业也好工人也好,谁都希望自己的收入越来越高,收入越来越高是对劳动的肯定,是对努力的鼓励,这会让人类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大家都变的积极,变的热爱劳动,热爱奋斗,从而心甘情愿的榨干自己,为经济增长做贡献,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社会生产力就是这么提高的。

通货膨胀不是固定,而是处于一种波动的状态,通货膨胀和通货萎缩交叉使用会起到维持物价的作用。

但为什么物价有时候跌,有时候长,这里不单单是通货膨胀和通货萎缩的问题,还涉及到社会发展平衡的问题。

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有的行业在发展上太快,有的行业发展太慢,从而让社会劳动力价值出现无序化,劳动力价值没有在级别上出现顺序性振幅波动,由此即使通货率没有变化,但物价仍然出现波动。

在固定通货率的情况下,物价出现波动是为了抵消劳动价值无序化,而引起的劳动力价值波动带来的经济发展秩序失衡。

如果在固定通过率的情况下,物价会持续有序上涨的,如果出现短期波动,但很快恢复,不会对经济的整体平衡构成变化。除此之外,其他所有情况都会对经济体系的平衡构成重大影响。

但最后结果是好还是坏,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把钱存到银行中并不一定会缩水,主要是看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如果利率追不上通货膨胀率,肯定会缩水。

如果通货膨胀让居民存款财富缩水,那为什么不能阻止货币超发?

目前全世界对通货膨胀控制最好的德国央行,严格实行不超过3%赤字的财经政策,德国的国债才成为抢手货,负利率都有人抢着买。

全世界的央行都归国家管,只有美国没有央行,只有私人成立的美联储,可以不理总统,独立制定货币政策。

就是因为1929年胡佛总统乱来,命令央行大印美元,引发了股市崩盘,造成了全世界的金融危机,私人财团才成立了美联储,代替了美国央行。

国家控制的央行,可以不经过民众同意,钱爱印多少就多少,完全不需要接受民众监管,全凭央行的良心多少行事。

政府为了发展经济,需要大量廉价的货币,也需要央行配合,降低利息扩大货币供应,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因为老百姓怕钱变的不值钱,就会家出来买房买车买金买盐买东西来消费,也促进了经济发展。

可这种手段不能用太多,太久,不然老百姓不相信银行不去存款,银行就只能向央行求救,降低准备金率,借天量短期货币,不然无法放贷赢利。

这就好比地主家没有余粮了,只能将手中土地押给央行,换取资金去放高利贷赚农民的钱,只要农民能交租,能交粮就行,就能还央行的钱。

如果农民交不起粮,交不起租,选抨违约做牢,地主也只能选择违约,土地就归央行所有了。

如果央行不能将土地变现,就形成了坏帐,需要再印钞票,将债务抵消,也就造成了恶性通货膨胀,一百块钱买不到一斤米,因为农民不要货币了,要以物换物,要黄金美元硬通货。

德国在一战后,就碰到这样的事,金马克贬值一万倍,一麻袋金马克还买不到一块面包,引发了金融大崩溃,让二战后德国人不敢再滥发货币了。

如果通货膨胀让居民存款财富缩水,那为什么不能阻止货币超发?

我不懂经济,但是我个人认为,国家以查刺激经济发展为目的的严重超发货币,就是对老百姓的财富掠夺。举个例子,八十年代的广大农民,辛辛苦苦赚的钱不舍的吃,不舍得花,存在银行,现在老了,年轻是攒的钱没了

如果通货膨胀让居民存款财富缩水,那为什么不能阻止货币超发?

假如人民币已经国际化,那么王健林就跟李嘉诚一样,成功逃走了。不单是他,以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广义货币发行量早已超过美元与欧元之和,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抛人民币去兑换外币,以此来规避风险。那么如此一来,人民币就成了一堆废纸。不过也正因如此,但凡金融开放的国家,就没有一个敢无锚放水,因为你一放水,老百姓就跑光了,你放出来的就是一堆废纸。

所以一般政府垄断金融的国家,它缺钱了只要印钞就可以,而且老百姓想逃都逃不了,只能看着手里的钱因为超发被稀释。

如果通货膨胀让居民存款财富缩水,那为什么不能阻止货币超发?

别看CPI现在只有2.3%,但实际上随着房租上涨、蔬菜价格大涨,真实的通胀水平远不止于此,目前居民的生活压力是非常大的,现在你拿一百元钱的购买力仅及三年前83元的差不多。更糟糕的是,居民工资增速也不及物价增长,而且居民存款财富由于负利率而大幅缩水。

我国货币超发是有特殊原因的,除非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否则通货膨胀肯定会如影随形的跟着我们:首先,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主要靠出口+投资(基建+房地产),以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肯定是要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而信贷扩张的结果,就是大量资金流向商品市场,物价上涨,居民存款缩水,在所难免。

再者,国内经济向好势头主要是靠宽货币来拉动,就是一遇到经济有向下趋势,就要拿出偏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像2008年遇到全球金融危机,我国就拿出4万亿投资计划和10万亿天量信贷,中国经济增长离不开宽松的货币环境,所以阻止货币超发也根本不可能,真实通胀水平可能已经很高。

最后,房价越高,通胀难免,存银行的财富缩水也是必然的。从表面上看,大量超发货币都流向了房地产领域,因为房地产有赚钱效应,并没有流向商品市场,但是房价上涨,导致房租价格大涨,这样传递到了商铺和企业的成本支出增加,而这些实体经济必然会把增加的这块成本放入商品的价格中去。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货币超发,不让通胀与我们如影随形呢?就是与西方国家一样,经济增长方式由民间投资和消费来启动,这样由民间投资和消费来拉动经济,政府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逐步退出。这样国内货币不会超发,物价可以长期稳定 当然货币政策还要中性一些。

如果通货膨胀让居民存款财富缩水,那为什么不能阻止货币超发?

首先,你这个国家是指全世界的国家还是只是中国?如果是全世界的国家,你这个问题就是错的,国家货币不是一直超发的,你只不过是看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是放水比较大,因此判定货币一直超发,这个难免太局限。

我们以美国为例,美国现在已经在回收超发的货币,美联储计划到2023年回收消灭现有的四分之一货币。这个就是一个良性的货币政策了。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美国政府为了拯救美国经济,通过超发货币,刺激投资,拉动消费,来拉动经济恢复增长。那么目前,美国经济已经复苏且强势增长,这个时候就必须回收超发的货币了,否则,经济容易过热出现危机。

通过美国这个例子,我们应该大略懂得了国家运用货币的手段了。但是这个货币政策弊端在于,国家通过超发货币稀释人们手中的财富,比如整个国家有10块钱,而我们个人有5块钱财富,这时我们的财富量是整个国家的二分之一。当国家又发了10块钱,那么我们手里还是5块钱的时候,我们的财富就变成整个国家的四分之一了,财富被悄无声息的偷走了。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国家是统治阶级,为了宏观调控,不得不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所以我们个人能做的就是跟随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整而调整。比如国家放水,那么我们就加大投资力度,购买不动产等等,这样我们的财富可以随着放水而增加,当国家开始回收货币时,我们卖掉投资的东西,换成金钱,这样,当国家整体货币减少的情况下,我们的金钱没跟着减少,我们就相当于赚钱了。

君子有道,顺势而为。那么有些人开始要喷了,先别急着喷,听我继续讲。现如今,美元是全球性的货币,当美元开始回收的时候,各个国家也要捂紧自己的外汇储备,一旦外汇储备危机,那么本国汇率将会出现危机,这不没捂紧的土耳其和阿根廷本国货币就暴跌了。怎么捂紧呢?当然是回收本国的货币了,你不回收,外国的美元因为回收值钱了,你国家的聪明的人就会换美元逃跑,一旦换的多了,外汇储备出问题,土耳其阿根廷会笑着向你招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