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许多小学老师都要把作业发到家长微信群里?

这件事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本的运作,每个家长都是这件事的推动者,只不过他们浑然不知罢了。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小学老师,跟之前的老师相比年龄小了很多。我们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普遍都是40多岁左右,而现在的老师大多数都在30岁以下,甚至有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那些年纪比较大的老师都去哪了,他们就好像约好了,不约而同地都消失了。是他们放弃了老师这个职业另谋出路了吗?并没有,他们只不过是被资本挖走了罢了。

在教培无序扩张的那几年,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在这个区域教学质量比较好,或者说说在学校教学质量比较好的老师,大多数都被挖走了。这件事相信很多家长都经历过。老师也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走了,就需要一个人补上,接替被挖走老师位置的大多是都是一些刚毕业老师,或者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很多家长都会觉得,新老师没什么经验,担心他们的教学质量不行,这个时候又刚好了解到被挖走的老师开了班,就毫不犹豫的给孩子报了,就怕孩子学习不行,将来没有出息,这种情况在一二线城市尤为常见。

新老师刚来的时候,也都是激情满满的,希望自己能教出来一配国之栋梁,但是慢慢的他们发现,自己还没讲的知识点居然很多学生都会了,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在上课的不认真听讲,这种情况在小学的时候尤为常见。老师会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得不到回报,久而久之,老师的激情也被磨灭了,就干脆在课堂上讲一下知识点,把作业布置下去,名义上是布置家庭作业,其实本质上还是丢给了学生上的补习班。在那个时候,很多家长也觉得用微信群布置作业没什么不妥的,反正孩子有补习班,老师就跟着解决了。

但是今年国家禁止补习班,很多老师就还按照之前的样子,在微信布置作业,有的甚至还让家长批改,因为现在没有补习班了,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家长的头上,家长每天下班后,拖着匹配的身体还要批改作业,很多人都接受了不了,而老师也不愿意增加自己的工作量,所以类似的矛盾在今年屡见不鲜。

为什么现在许多小学老师都要把作业发到家长微信群里?

把家长当助教,实际上是懒。很多老师,然后说,不是发群里吗?最讨厌这个行为。过去没微信群时候,过去老师一样很好。

教育不是把家长当助教。

为什么现在许多小学老师都要把作业发到家长微信群里?

个人认为:学校与时俱进,若是只把一些重要通知和作业发到群里形成备忘,多方关注倒也是好事。可是一些地方的学校却把事情搞得变了味。群建好了,却成了学校和老师推卸责任的地方。

1.学校的一些老师课上只是照着书本念一遍,既不答疑,也未解惑。布置了作业却不批改,让家长批改,孩子改完错题后,还装模作样的让孩子写错题分析,请问课上老师给孩子讲过如何做错题分析吗?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老师上课都没教给他们怎么做,他们自己弄得出来?到头来就搞成了家长无奈去帮孩子做分析。

2.学校借口家长为孩子学习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经常给家长在上班时间搞线上培训,还要求会后把观看的照片传到群里。学校如此搞教学,把教学质量和安全问题转嫁到学生家长身上。请问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难道就是卖校服,推销教辅材料,课外读物,另外就是各种拿捏家长?

3.以前孩子文化课成绩由学校主抓,家长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报兴趣班。老师千方百计的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孩子学习兴趣,现如今,能达到以前老师们的平均水平的都算是好老师了,有些说不好听点就是混工资,等退休,误人子弟,小学阶段再这样人手里一耽误就是六年。到时她退休了,一波孩子都被耽误了。现在文化课,艺术班全部靠课外培训机构,家长辅导,这样下去,学校还有存在下去的必要吗?只会照本宣科,转发通知,责怪家长,混日子的老师你们对得起孩子作文中那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赞美老师的话语吗?

为什么现在许多小学老师都要把作业发到家长微信群里?

知足吧!能发群里都不错了。有些老师在学校说一遍,记不住,家长找其他同学问吧。有时候布置作业,孩子们小回家说得大人莫名其妙的,家长群里还得组织讨论,一般情况下也不好问老师,问了也不一定回复你。

为什么现在许多小学老师都要把作业发到家长微信群里?

学校的事情我认为很多都是家长自己造成的。我们读书的时候,被老师骂,被老师揍都是再平常不过,只要不侮辱人,不过分体罚,都不算大事吧?

现在的家长动不动就到教育局投诉,或者直接威胁,造成老师不敢管学生。

学生成绩提不上去老师怕担责任,怕被责怪,干脆拉家长下水,作业就留给家长监督,由家长批改。

然后各种补习班,反正你都要送补习班,上课还需要卖力吗?

教师,好像已经不再为教书育人这个信仰而努力,而是单纯变成一种工作而已。

为什么现在许多小学老师都要把作业发到家长微信群里?

因为教育需要家校合力。

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在家庭中,需要家长参与小孩的教育,做好引导和督促;另外,家长也有权利和义务对小孩的学习进度拥有知情权和监督责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