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奔四了还拼二胎,怀得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的?

去年怀过一个二胎,是意外,刚想高兴却停了。现在刚怀,每天紧张到不行,很害怕。年龄不小了,钱也不多,真的折腾不起,可是为什么还想生呢?我自己都回答不了?

那些小心翼翼胆战心惊走过的怀孕之路,将会特别值得,这就是我,一个四十怀孕,四十一生的二宝的人的深刻体会。

先上我当孕妈妈的照片,满是幸福的照片和回忆的照片。

我是70后,搭上了国家放开二胎的政策,大环境的氛围加上小家庭的希望,我就积极备孕。

当时我们有几个同龄的同学都在一起备孕,我考虑到自己年龄大了,有可能怀孕有困难,准备打持久战。

我先是忍着疼痛去取了节育环,三个月后,就开始备孕一次看看,没想到下一次的月经就没有来,很荣幸地顺利怀孕了。

而我一个邻居,比我还年轻2岁,前前后后折腾了快一年才成功怀孕,期间的煎熬也是很折磨人。

相对来说年龄大了,怀孕的风险也有很多,与我同期怀孕的有两个同学,一个同学的胎儿四个月就停止生长了,一个同学的胎儿三个月后就滑胎了,后来再也没有怀孕。

我看周围的孕妇有这么多情况,不敢拖到怀孕三个月再去医院检查和建档,怀着一种忐忑的心情,刚刚一个月我就跑去医院检查了。

一检查果然有情况,医生说我孕酮偏低,也缺一部分铁,于是吃了一个多月的孕酮铁剂和叶酸等,而我怀老大的时候,因为年轻,一直到三个半月才第一次去医院。

幸运的是我没有孕期反应,能吃能喝的,天天很开心地再次当了准妈妈,怀孕前期还是比较顺利的。

很快到了做唐筛的时候,因为年龄大了,医生建议做无创dna,我丈夫的意见是不用做,孩子会很健康的,但我同学说,他有一个邻居就是因为没做,生出的孩子不健康,为了图个踏实,还是花了2000多做了,也很圆满。

就这样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怀孕6个月的时候,又检查出有点血糖偏高,连续两个月经常去做血糖检查,并听从医生的建议,少食多餐,还没有到吃药或打针的程度,我有个邻居孕后期就一直打胰岛素降血糖呢。

很快最大的考验来了,那就是我家二宝着床偏上一些,随着她的逐渐长大,压迫着我的耻骨特别痛,开始的时候疼痛轻一些,到了孕后期就是翻个身也特别困难,走路也是一瘸一拐的。

我天天忍着疼痛,还要多调节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有好的生长环境,经常听音乐读书等缓解情绪。

因为我是高龄产妇,还有血糖偏高,也是疤痕子宫,所以要剖宫产。按我孕后期的疼痛来讲,我希望早一点剖出来,按孩子的成长来说,每拖一天有利于她的健康,为了孩子,我就天天和疼痛相伴。

很快就到了手术的日子,虽然我知道做手术的痛苦,但我心里一直是很欣喜很踏实,因为宝宝在我的子宫里住的九个月时间,终于磕磕绊绊的走过来了,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要放下来的感觉。

虽然我家大宝也是剖宫产的,但是我对二次手术的疼痛还是预料的太低。

我记得我生大宝的时候,十天左右基本就不疼了,而我生二宝的时候,整整疼了一个月,而且疼的程度是原来的好几倍。

疼得最严重的时候,我起不来床,每次起床的时候,都要我丈夫拉我起来,我还央求我丈夫打我两下,寻思也许会被他打得疼痛,能代替手术的疼痛。

现在我家二宝马上六周岁了,天天就像一个小精灵一样,给我们家带来很多欢乐,这种幸福是多少金钱没法换来的,真让人珍惜和感恩。

所以,如果时间倒流,即使我知道高龄的我怀孕特别辛苦,我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再一次当妈妈,因为这种幸福是无法言喻的。

我记得当二宝第一次吮吸我的乳头时,我浑身是战栗的,那种激动洋溢于外,那是一个经我而来的生命呀,一个将陪伴我一生的最亲的孩子呀,实在太幸福啦。

所以奔四的人拼二胎精神可嘉,不过依我过来人的经历来言,一定早一点去医院产检,听从医生的建议,并积极配合,然后保持好心情,一定是一个幸福的准妈妈的。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奔四了还拼二胎,怀得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的?

我42岁生的二胎,但不是特意要的,是意外怀的当时根本不想要,等发现去医院大夫说:孩子太大了,刮宫危险你等到五、六月再来做引产吧。结果不到六个月我去的,大夫用手在肚子上摸了摸,摸孩子的头说:孩子的头都这么大了,做了白瞎了留着吧。我当时还是坚持不要,结果和我去的同学也劝我留着,就这样稀里糊涂留下了,现在都14岁了,学习特别好,现在想想自己有时还偷着乐,心想多亏留着了,一晃也这么大了,大女儿夫妻大学毕业都进了部队一点不用我操心,我就一心培养二宝每天很充实,也没觉得很累,二宝很开朗经常逗我们开心,如果没有二宝我可能也会和大妈们去跳广场舞,但我想还不如我培养一个大学生,跳舞不能总跳得动,等老了有病有斋的床前多个亲人,所以说要不要二胎看自己想法,觉得幸福就行。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奔四了还拼二胎,怀得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的?

说实话,我82年,马上39周岁,曾经怀过一个宝宝,由于自己亲妈强烈劝说放弃最终和二宝无缘。在这个期间无数次和自己心理斗争,考虑过二胎,但是一直没敢迈出这一步,为什么?想生的理由千千万,不想生的理由万万千,估计我们都差不多,特别理解你的心情,不过,既然怀上了,就认真对待,放平心态,顺其自然,不管好与不好,成与不成,俗话说,道法自然,顺应天意就好,这就是我们的缘分。

其实我要大宝宝是在30周岁,本来也不小了,又是剖腹产,在女儿不到2周岁时,我又怀孕了。我的妈妈劝说我坚决不让我要,原因如下:

一,老公赚钱不多,婆婆不给带孩子,而且不帮一点忙,虽然我老公是独生子。怀孕期间,老公还在外地上班,一直到怀孕三个个月时老公跳槽到家乡,但是工作不满意辞职,三个多月都没找到工作,婆婆从来都是心疼儿子,嫌弃我没工作,到我怀孕七个月时老公才正式工作,我们当时没有自己房子,开始是在婆婆家住,但是婆婆趁老公不在家时,总问我要生活费,说租房子还得有租金呢,人家谁谁家媳妇都给家里一个月交2000生活费,当时我老公工资一个月才2000多[捂脸],而且老公回来她又不承认她说过这话,那时婆婆从不关心我怀孕几个月了,外人问她,明明我七个多月了,她都说刚怀孕没多久[捂脸],而且她不太会做饭,大部分是我做饭。有次是她做饭,炒的油麦菜,我因为不知为啥,怀孕期间吃不了油麦菜,一吃就吐,结果她说我娇气。住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就搬到我妈那住,一直到要生时才回去。当时由于我个人身体原因选择剖腹产,婆婆还对此耿耿于怀了好久。

月子里,我妈在婆婆家伺候我,当时我基本除了上厕所,不出我的屋子,一切都是老妈管我,老妈说一直都难见婆婆身影,白天,想让婆婆帮买个东西,都联系不上她,也不知道她在忙啥,我妈做了饭,晚上婆婆他们回来就吃,弄得我妈很郁闷,于是月子做完,26天时,我妈说回咱家吧,在这也没人管你。于是我和老公带着孩子回了娘家。这一住就是半年,老妈家是村里,难免闲言碎语,住娘家时间短没人说,时间长了好多人都会议论。在农村,姥姥帮看孩子很丢脸的事情,我家是姐俩,外人都说,你这长期在这,以后你爸妈老了,你得负责,你妹妹都可以不用管了,说实话,自己爸妈当然自己会孝顺,但是他们说这话真是让人不舒服。老妈也承受不住人家的议论,多次冲我发脾气。我也想过去外面租房子,但是无奈当时老公赚的太少,我又没办法出去赚钱,而婆婆家当年暖气在维修,没有暖气,于是我们待到孩子六个月,天气也暖和了,才回去了。不过,婆婆不管其实也挺好的,孩子当时也大些了,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做饭,洗衣服,照顾孩子,孩子大了,我会每天安排出去玩一会,记得当时,我要去买菜,买东西,有时推着小车,带着孩子去超市,孩子起初还会坐小车,回来时,我拎着一堆东西,孩子不坐小车,我还得推着小车,抱着孩子走回来,有时孩子睡着了,我就抱着孩子,拎着一堆东西走回去,上三楼,回去都虚脱了,那时胳膊,腰都特别疼,在洗脸盆洗个脸都会直不起腰来。但是那时累,却很充实,自己带孩子,就没人干涉,反而心里感觉会轻松了。只是身体一直恢复不了。

后来怀孕,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怀的,当时特别纠结,不想放弃这个小生命,当时又考虑到一是剖腹产要三年以后才能要孩子,二是身体不佳,三是条件不允许。但是又舍不得放弃这个小生命,而且老公也想要,当时觉得婆婆的意见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她不管。纠结中时,老妈特别坚决的不让我要,她说你要这一个孩子半条命都没了,还要第二个,你是自己找苦吃吗,而且表示如果我要的话,她不会帮我一点忙。后来终于屈服了,而且问了老公,他说尊重我的决定,因为他当时明白也确实没能力让我留住这个孩子。于是下定决心去医院,还是找的为我做剖腹产手术的阿姨,在上手术台,她还一直劝我留住这个孩子,说医学发达,我现在也可以生了什么的,我怕她说下去我会心软,就让阿姨别说了,最终这个孩子就这样被我扼杀了。而婆婆后来也埋怨我不和她商量就自己做掉了孩子。其实直到现在,有时想起来还特别内疚,是我自己做决定不要他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些了,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给孩子的教育也有能力多付出一些了,但是又错过最佳生育年龄了,当然另一方面也是担心如果要二胎,那么这个大宝的生活质量教育质量就要大幅度降低,而且自己身体也不好,年龄又不允许,所以主动去要是没有这个胆量的。

所以孩子顺其自然的来了,就顺其自然的心态接受吧,具体和他有没有缘分,那是造化,我们坦然接受就好。如果把他生下来,那我们就要对他负责任,尽自己最大力量用心去抚养他。

最后,谢谢你的邀请,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多交个朋友,以后多加交流。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奔四了还拼二胎,怀得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的?

我82年的,40岁,刚生完二胎出月子。大儿子十一岁半了。

其实一直想有个女儿,还是觉得两个孩子是比较完美的家庭结构。但鉴于各种现实问题,生完老大之后就没敢动再生的念头。

2019年我婆婆一个人在老家摔了一跤,摔伤了腰,大部分时间生活不能自理,在家一躺就是两三年。这期间主要是由老公没结婚的弟弟妹妹在家照料。我们在深圳拖家带口不能出力,只能出钱。老公就常常感叹,幸亏家里还有兄弟姐妹帮手,如果就靠我们,那日子可咋过。也因此萌生了生二胎的想法。我呢,因为疫情事业大受影响,没什么起色,想着闲着也是闲着,那就生吧。就这样,40岁的我们,做了决定后第二个月就怀上了。

我身体条件还比较好,整个孕期很顺利,常见的高龄孕妇的问题都没遇上,妊娠反应也很小。但心里还是挺忐忑的。几年前担忧的现实问题依然存在,比如经济压力大、没有老人帮带孩子、职业发展受限等等,还加上一个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大宝、一份发不出工资的工作......却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年龄破了防,以后会不会后悔?

我想应该会有后悔的时刻。但我相信一切困难也都会过去。家和万事兴,只要夫妻同心,家庭和谐,有什么坎儿过不去呢?

现在,我的二宝(还是儿子[捂脸])出生一个多月了。顺产七斤多的乖宝宝,一个来报恩的乖宝宝!看着这个柔软的新生命,一股温暖的力量就会充满我的内心。或许不能给他很优越的生活,但我会尽我所能去爱他。也希望他不会后悔选我去当妈妈。

如果你也有这样一份爱和坚强,不要在意是否高龄,勇敢迎接生活的变化和挑战吧!养育孩子的过程,一定会给你丰厚的回报。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奔四了还拼二胎,怀得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的?

我是39岁意外怀的二胎,刚放开二胎时就想要的耐何在怀了一次生化后就一直怀不上了,期间各种努力也没能怀上于是放弃了,却没料到在完全没准备的情况下却怀上了,当时我俩已因为多次争吵已到计划离婚地步了(但不是因为二胎问题是婆媳姑嫂这些问题),在医生告诉我怀孕那刻我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我疤痕子宫又高龄我甚至担心为此丢了性命,喜的是我确实喜欢孩子现在来了。但转而又怕像上次一样生化了,空欢喜一场,于是我强压着心中的惊喜等待十天后的查胎心(当时患得患失)。没想到十天后检查各项数值不错,医生问我是要还是不要,要的话之后就要去上级医院做后续了因为我是高危产妇,要我是肯定想要,但我担心自己安全问题呀,于是我向医生提出内心一直担心的问题,就是怕卵着床在上次疤痕上,这个医生告诉我这个不能预防,一下说得我心里没底了,但幸好照B超时我遇到一个热心肠的医生,当时查的胎心,她一边看着我资料一边检查,说道39岁高龄了,你好大勇气哦,是自然怀上吗?我说是呀,我都没有计划呢!之前各种调理没怀上现在都不想了他却来了。医生笑着说这就是缘份呗,现在看胎心各方面都很好。我听着挺开心但我还是提出最担心的那个问题就是着床位置,她听了以后又很认真的给我检查了一遍说着床位置离疤痕的距离是安全的,我悬着的心才下来一点,检查完去上班的路上我又担心着高龄怀胎的各种状况(因为我平常经常关注这些)还有就是我一胎时在镇医院剖的麻药没打好生剖的(这个我一直以为是我抗麻药,后来才知是麻醉师技术问题)于是我果断选择了市妇幼保健院,即使明知那里每次停车要等一个小时就诊人山人海,真不敢上其它医院怕再出什么问题。一路检查过来还算好但32周时我还是早产了(因我单角子宫).14号那天星期天感觉全身不舒服但就是说不出到底那不舒服,中午有一点见红(我孕期一直不间断有浅啡分泌物)去医院检查说宫颈短让回家躺着休息几天(我要求住院但医生说我不符合入院标准不就见点红吗,我到现在也还是觉得如果她让我住院治疗我就不会早产)。谁知凌晨的时候我起来上了个厕所后破羊水了,马上去了医院各种检查后尝试一边保胎一也打崔胎儿心肺发育针,耐何羊水一直流,宫缩越来越短(胎监却显示不出)在我再三崔促下护士才终于帮我内检说她摸到手了必须马上安排手术,于是我在下午4点终于上手术台了,里面的医生护士像流水线上工人一样操作着术前一切,我一直在抖,我很怕,只要有人靠近我我就会问他将要对我做什么,他们都让我别紧张,其间还有个男医生看我实在太害怕一直握着我的手我很感谢他。麻药过后我感觉自己在做梦但我却又清楚听到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所以我知道我这台手术被拍成教案(因为我单角子宫原因吧,我想。其间有人一直用手机在拍并一边用中英文解说)突然我听到婴儿宏亮的哭声,我问是我孩子在哭吗?医生笑着说肯定是你的呀,就你在生孩子呀!我悬着的心又一次放下,因为是早产我自己脑补的BB太小不会哭要抢救这种,现在听到他哭声那么有力问题应该不大。接着把孩子屁股让我看告诉我1.9kg低重儿要送去婴儿科进保温箱治疗。其间各种状况脑出血,肠涨气,各种低重儿状况出现转院说来都很长呀,幸好生之前我订了月子中心(因我怕家里老人年纪大无法照顾我)事实证明非常明智,我生那天两个老人都还在医院住着幸好我还有个姐,不然我真不知该怎么办自己在生孩子,孩子又早产需要治疗,两个老人躺医院里,老公还不会处事,事事靠自已差点抑郁了。但幸好我挺过来了,一切向好发展。现在二宝1岁两个月了聪明可爱,哥哥很疼他,哥哥18岁了,外出别人还以为是爸爸。我笑哥哥将来家长会让他来开。看着他俩兄弟我挺开心的,一切付出也值得,不后悔。现在全职妈妈与二宝一起我觉得自己重回年轻了。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奔四了还拼二胎,怀得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的?

我小妹四十六了,又生了一个儿子,她大儿子已经就业了,她想要个女儿,又生了一个儿子,天不随人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