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村医疗保险即将开始缴费,预计上调30元,哪些人可以免缴?
一般来说,2023年的农村医疗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会在2022年的9~10月份开始缴费。今年是不是上调个人负担部分,暂时没有定论。
不过,按照2022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今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均政府补助标准确定上调3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再上调5元。是不是有人故意混淆概念?把政府补助标准的上调张冠李戴成个人负担了?
去年的缴费和补助标准提升。根据国家医保局《关于做好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1年32号文件),去年的居民医保人均缴费个人提升40元,达到了不低于320元。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上调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80元。
实际上,各地都是当年收取下一年度的城乡居民医保费,因此大部分地方都指的是2022年的医保缴费。
但是今年国家医保局暂时没有发布有关类似的通知。按照往年的发布时间,一般都在5月底就公布了,今年晚了许多。
有关通知是指导性的意见,会对下一年度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进行明确。这样的指导文件肯定还是会下发的。
不过,今年由于上半年疫情影响,很多人的就业和收入受到影响。再加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标准连年提升,相信国家也会考虑到有关问题,或许今年的标准不会再提升了。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保障,对于预防疾病导致的贫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参保人数是10亿866万人,我国医保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5%。
实际上,我国的居民有三重医疗保障:基本医疗、大病医疗和医疗救助。通过这三重“报销”,个人负担部分会与个人的负担能力相适应 。为了防止不确定的因素,还是参保的好。
至于能够免缴个人部分的群体,低保家庭的人员以及没有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都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免缴。
国家通过门诊共济制度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里的余额也可以给家人代缴城乡居民医保个人负担部分了,尽可能的减少职工的现金负担。
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的。
2023年农村医疗保险即将开始缴费,预计上调30元,哪些人可以免缴?
2023年农村医疗保险,即将开始缴费预计上调30元;哪些人可以兔缴?
每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费日期,从8月份开始至12月31日止;除特殊时期(疫情期间)延迟到下年度春节前后。主要照顾返乡农民工、学生等人员缴纳医疗保险费。
2022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每人每年缴纳320元;如果征缴费每人每年提高30元;那么2023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需缴纳350元/人/年。
至于哪些人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减免政策?
各省市减免政策不统一,应根据所在地“享受减免政策”的人员而定。
①:被纳入政府民政部门,救助的“五保户”老人。
②:特殊困难户(低保户、二级以上残疾人员),医疗保险费由财政代缴,个人适当减免。
③:农村领取“独生子女证”“双女户”的,父母年满60周岁的老人;有些省市有减免缴费“医疗保险费”,由地方财政承担代缴医疗保险费。
当然了,希望医疗保险减免政策再增加一项,建议:
对农村年满60岁以上的,退伍、复员、转业军人;未领取退休养老金的,生活比较困难的老退转军人,给予免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这其中也包括军烈属家庭,年满60岁以上人员,给予减免政策,以示慰籍!
2023年农村医疗保险即将开始缴费,预计上调30元,哪些人可以免缴?
又要到2023年农村医疗保险即将交费的时间了,这是每年重复的一个话题,但是又不得不去交的一个保险。明年农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是多少?预计上调30元,哪些人可以免交?
下一年的农村医疗保险一般在上一年度要交纳,所以每年的农村医疗保险交费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那就是从每年9月1号开始到12月31号截止。这两年由于口罩事件,有的地方把截止的时间延迟到2月末。
农村医疗保险每年都在上涨,这已经成为了农村医疗保险的一个定律。从2003年每人缴纳10元钱,如今上涨到2022年每人缴纳320元。可以说上涨了32倍,比物价上涨得还快。一个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一年需要交纳1920元,这相当于两亩地的收入了。
按照这么多年农村医疗保险上涨的惯例,农村医疗保险一般上涨幅度为10~40元,但最近几年上涨的幅度为30元,所以很多人预计2023年农村医疗保险依旧会上涨30元。不过这一点是有依据的,应该不负众望。
为什么农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始终在上涨呢?一是农村医疗保险受众人群非常多。农村医疗保险主要是面对农业户口的农民实行的一项优惠的医疗保险。解决了农民看不起病看病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发生。
二是农村医疗保险交费的基数相对较少。农村医疗保险交费每年就是几百块钱,但对于得了疾病的农民,他们每年的医药费报销得非常多。所以农村医疗保险交费的方式是个人少拿一部分,国家补贴一大部分。
比如2022年个人缴纳320元,国家补贴660元,个人账户里共计980元的农村医疗保险。但是这些费用全部在统筹账户里,统一用作农民看病报销医药费,所以出现了农村医疗保险每年都清零的现象,因为个人没有权利去花这一块钱。
也就是说,农村医疗保险就是一个花钱买平安的保险,一旦得了病就能够享受政策的优惠和报销。尤其一些医疗事故方面,加上目前的口罩事件等原因,没有农村医疗保险就不给予免费治疗。所以大家在特殊的时期尽量购买农村医疗保险。
3、农村医疗保险正在逐渐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接近。我国的医疗保险分为农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现在统称合并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只是交费的标准不一样,报销的待遇也不一样。
国家为了提高农民看病报销医药费高,报销的比例逐渐接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比例,所以在不断地提高农村医疗保险的交费标准。也就是最终希望形成的农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的比例都一样。
这些年来,农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在不断地上涨,从起初的30%~40%,如今已经上涨到了70%,对于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的贫困户报销比例高达90%。国家还对农村老人常见病实行免费治疗,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拿药不花钱,前提必须办理慢性病优惠小本和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023年哪些人不用缴纳农村合作医疗呢?不用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主要是各个地方对各特殊群体的照顾。这也就是为什么各个地方农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但各地缴费最低的是按国家缴费标准,有的地方高于这个标准。
下面就以我们这里为例,究竟哪几类人群不用交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呢?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活到老交到老,不管你是刚出生的婴儿,还是百岁老人想享受,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必须交纳。
我们这里对以下8种特殊人群,实行个人免于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部由县财政代替交纳。这也说明了免于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并不是不用交费,而是有人替你交费。
免于缴纳农村医疗保险8种特殊的人群,主要包括:年龄满70周岁及70周岁以上的老人、所有持二代残疾证的残疾人、享受扶贫政策的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孤儿、困境儿童、优抚对象。
我们这里对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一个照顾力度还是非常大的。主要是担心他们一旦得了病,那么家庭就贫困了,所以替他们交纳了农村医疗保险,至少避免了因病致贫的现象。
最后我建议对于老弱病残的人,当地没有免于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最好可以交上医疗保险,这是救命的一种保险。因为一些特殊的大病报销的比例高达70~90%,有的医药费还是免费的。同样交了保险和不交保险的患者,在医院里报销费用差距是非常大的。
你那儿有哪些人免交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呢?
2023年农村医疗保险即将开始缴费,预计上调30元,哪些人可以免缴?
马上进入7月份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又即将开始,而这一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费用很可能再一次上涨。其实随着缴费的费用上涨,福利待遇方面也有了一些变化,这几个方面农村医疗保险也是可以报销的。
农村医疗保险从最初的每人每年10元左右上涨到现在每人每年320元,可以说农村医疗保险一直在上涨,但是与此同时农村医疗保险的福利待遇也在发生着变化。
有不少农村医疗保险的参与者表示,农村医保不仅没有个人账户,哪怕没有用,第2年想要享受医保的待遇,也必须重新缴费,另一方面每人300多元的费用对一个家庭来讲富人比较重。因此有一些人表示,不再参与农村医疗保险。
农村医保到底值不值得参与?之所以会有人询问农村医保到底值不值得参与,是因为农村医保的费用,可能还要再次上场,如果此次还是上场30元,那么农村医保的费用就达到了每人每年350元,甚至在一些地区,每人每年需要六七百元。
对现在绝大多数一对年轻夫妇需要赡养4个老人的家庭来看一家6个大人一次性缴纳农村医保所需要的费用就超过了2400元。
在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人均年收入不过一两万元,一次性要支出2400元,确实有一些困难。
再加上农村医保不像职工医保,有个人账户可以累计缴费,农村医保是享受一年缴费一年。且无论是否使用医保,缴纳的费用将不能退还,也无法累积。
一些年纪较轻的人认为自己身体还比较健康,每年300多元的缴费都是白白浪费,因此就选择干脆不再缴纳农村医保。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农村医保的报销是遵从就近原则的。在村镇医院卫生所的报销比例最大,然而面对一些小病的时候,这些村镇卫生院报销又需要达到一定金额。
有时候一个感冒就拿点药,几十块钱根本就达不到起,付标准也就无法使用农村医保报销。而一旦碰到了一些较大的疾病,需要去省城甚至是外地医治,农村医保的报销比例又有限。
因此有些人认为农村医保有点鸡肋的感觉,小病达不到报销的起付标准,大病报销的比例又比较少。
看到这些你是不是也觉得农村医保不值得参与呢?那请你耐心的往下看,我们一一解决上面的问题。
有朋友认为农村医保的缴费费用逐年提高,然而实际上是农村医保的费用,绝大多数由国家财政部门承担了。
农村医保个人缴纳320元,政府补贴就达到了580元以上。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政府补贴,个人想要参与农村医保,那实际缴费金额是每人每年在900元以上。
之所以农村医保费用会逐年提高,是因为纳入医保报销行列的药品和疾病越来越多,农村医保保障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对农村医保的参与者来说,依靠农村医保在很大程度上能解决,有病能医,大病医得起的情况。
年轻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农村医保没有个人账户,历年的缴费不能累计,因此选择不参与农村医保。
然而据相关数据表明,现在年轻人患病的概率其实也不低,在一些地区甚至表现出年轻人的患病率还要高于老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压力以及各种负担全部落在年轻人的身上,熬夜通宵工作,行业内卷把年轻人的身体一点点地榨干。对于年轻人来说,自己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更应该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更应该参与农村医保。
农村医保到底有哪些待遇可以享受?其实这几年随着农村医保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农村医保的福利待遇也在不断的提高,无论是报销的医药还是报销的疾病,手术治疗费用等等,都在不断增加。
农村医保可以实现异地就医报销
现在农村医保,在可以异地就医就可以直接报销。对于一些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来说,他们并没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如果在外地生病需要住院治疗的话,拿着农村医疗保险就可以住院进行治疗报销。
但是有些地区想要异地就医报销,是需要在老家的相关医院进行异地就医报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转,院证明只要拿着这个证明,就可以到相关部门进行申报异地就医报销。
住院费也可以报销
在之前很多人认为住院费报销,只有职工医保才可以,然而现在居民医保也就是常说的农村医保也可以住院报销。
只要购买了农村医保,出院的时候只需要拿着参保人的社保卡发票以及病历证明等等这一些资料到医院的结算窗口,就可以直接办理报销。
只不过住院报销的比例也是遵循就近原则,在乡镇一级的医院住院报销的比例最高,在省级甚至以上的医院进行住院治疗,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比较低,甚至在一些医院的报销比例还不到50%。
因为各个地区和医院的等级不同报销的比例也会存在一些出入,但是报销的原则依然是遵循就近原则。因此对于一些小疾病来说,最好还是在附近的村镇医院治疗,这样报销的比例比较高。
农村医保大病可以进行二次报销
参与农村医保除了志愿治疗可以报销之外,如果参保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销的医疗费用超过了规定的起付标准是可以进行分段补偿的。
比如有些地区规定大病报销超过5000元以上可以分段补偿。治疗费用在5000到1万,可以补偿60%,超过1万到18,000的可以补偿70%……
也可以这么说,拥有农村医保,那么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可以大程度的治病的负担。
农村医保门诊也是可以报销的
在之前农村医保门诊是不可以报销的,但现在农村医保门诊也是可以报销的,但是同样遵循就近原则,村镇医院的报销比例最高。
把门诊报销中,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慢性病卡,一些患有慢性病患者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需要常年用药的人,在这方面可以节约很多费用。
在有些地方门诊报销的上限最高可以达到15万元,甚至还有一些地方门诊报销最高上限能超过30万元。所以说参与农村医保,他的福利待遇其实也是挺多的,只不过你比较幸运,没有生病不需要用到这些。
哪些人不需要缴纳农村医保费用,就可以享受医保的待遇?国家也考虑到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群体,对于他们也有相应的政策,对于满足条件的人来说,不需要缴纳农村医保的费用,也可以享受医保的待遇。
按照相关规定,对于农村低保户贫困户无保护残疾人是不需要缴纳农村医保的费用,所有费用由当地政府部门承担。
在农村一些重点帮扶人员,比如烈士家属特殊照顾家庭等等都是不需要缴纳农村医保费用的,费用也都是由当地政府承担。
除此之外,在一些地区对70周岁以上的老人也是不需要缴纳新农村医保费用,所有费用也是由当地政府承担。
还有就是对于一些少儿学生和大学生来说,他们本身得病的概率较低,所以缴纳的费用也要比普通成人少很多。
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享受医保待遇的水平和正常人一样,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少缴纳或不缴纳农村医保的费用,也能够享受农村医保的待遇。
结束语其实农村医保就相当于是买了一个保险,在没有生病的时候他没有任何作用,甚至可以说有点浪费钱,但是一旦你患上了疾病,那么农村医保它就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去医院治病,有农村医保的情况下,1万元可以当10万元花。对于一个农村人来说,本来收入就不多,如果没有农村医保,一旦碰到大病,那么很多时候是医不起的。所以说农村医保还是很有必要参与的。
2023年农村医疗保险即将开始缴费,预计上调30元,哪些人可以免缴?
建议除目前的低保户,残联人减免外,十八周岁以下未成人,六十周岁以上老人免缴。
2023年农村医疗保险即将开始缴费,预计上调30元,哪些人可以免缴?
强烈建议退伍军人免激,因为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无偿的献给了祖国,现在祖国应该给予特殊照顾,只有这样才能激起青年一代积极应征入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