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保卡上的钱,是在职时高还是退休后高?

按照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的决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设立医保个人账户,用于日常个人看病买药使用。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记入方式,职工本人缴纳的部分全部记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也会有一部分记入个人账户,剩余部分进入统筹基金。退休职工也会有一部分钱数记录个人账户。但是由于职工医疗保险是各地进行统筹的,目前记入比例和钱数是各地自行规定的,各地差距悬殊。

比如说,青岛市35岁以下的职工记录比例是缴费基数的2%,35~45岁的职工记入比例是2.2%,45岁以上职工记入比例是3.5%。退休职工记入比例是本人基本养老金的4.5%(70岁以下每人每月最低70元,70岁以上每人每月最低80元)。现在由于建立了门诊大病保险制度,还会扣掉缴费基数的0.2%作为个人参保费用。

所以这种情况下,如果在职职工的缴费基数比较高,确实在职时记入个人账户的钱数更多一些。退休职工如果养老金比较高的话,退休以后记入个人账户的钱数会更多。

深圳的职工医保(一档社保)存入个人账户的比例,45岁以下是高达缴费基数的5%,45岁以上是缴费基数的5.6%。退休职工是社平60%基数的8.05%。

深圳市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的最低医保缴费基数也高达6972元以上了,也就是说灵活就业人员选择一档医保缴费的话,每月需要缴纳571.7元,每月记入入个人账户的钱数是390.4元(45岁以上)和348.6元(45岁以下)。退休职工甚至每月能够达到每月561.2元,相当于一份不低的养老金了。

但是在深圳,如果按照2万元的基数缴纳医疗保险,每月记入个人账户至少1000元以上。所以情况是很难比较的。

从2022年至2024年,各地要落实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记入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数,要全部统一为职工本人缴费基数的2%。即本人缴纳的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部分不再计入个人账户。

退休职工的医保个人账户记入钱数,将统一为所在省份实施门诊共济制度时全省平均养老金的2%左右。山东省规定是从2024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70岁以下为2023年全省平均养老金的2%,70岁以上是2.5%。退休职工的个人账户记入钱数,以后也不会再做调整。

这种情况下随着缴费基数的不断提升,退休职工能够领取到的医保个人账户待遇慢慢会低于在职职工。但是,退休职工门诊看病报销比例会比在职职工更高,而且退休职工由于年老体衰,看病的概率要比在职职工更高一些。所以,可以说是有得有失吧。

总体来说,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是提升了我们医保基金的效率,对于整个社会医保体系还是有更积极意义的。得病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了。

职工医保卡上的钱,是在职时高还是退休后高?

一般都是退休后比较高, 相对于35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高了将近一半左右。

第一,在职职工。

在职职工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8%,其中单位缴费为6%,计入统筹账户,个人缴费比例为2%,计入个人账户。单位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一般每个月都要往个人的社保卡里返钱,这个钱主要用于平时到药店买药,或是用于医院门诊挂号、看病等。虽然大家缴费的比例都一样,但是往社保卡里返的钱是有区别的。一般分为35岁以下 ,返钱比例为缴纳医保费用的2.5%左右,35到45岁的,一般为3%左右,45到55岁的为3.8%左右,55岁到退休前为4%左右,退休以后为4.3%左右,各地的政策有所差异。

第二,灵活就业人员。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医保的比例一般和在职职工差不多,是按照社平工资的8%左右来进行缴纳的,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以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都是由自己来承担。一般实行按年度来缴费。由当地社保部门根据社平工资情况,计算出两档缴费标准,分为一档和二档。第一档缴费比较低,一般不往医保卡里返钱;二档缴费比较高,和在职工的缴费标准差不多,所以也会按照在职职工的比例返钱,每月向医保卡里返钱。

第三,退休职工。

退休职工退休后,如果医保缴费年限达到国家规定的医保缴费年限,退休后不再缴纳职工医保而终身享受医保待遇。每月按照4.3%左右的比例往社保卡里返钱。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返钱的比例还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不管是在岗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只要缴纳了医疗保险的,一般都会按照年龄结构往社保卡里返钱,年龄越大,返钱的比例就越高,尤其退休后返钱更高。所以,从总体上说,退休后社保卡里的钱比在职时要多。

职工医保卡上的钱,是在职时高还是退休后高?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职工医保卡个人账户上的钱一般情况下,是退休以后的这个待遇比较高一些。因为退休以后的人,他的年龄往往是比较偏大的,所以说他的这个个人账户的划转比例是根据年龄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35岁以下的一个年龄是一个划转比例的阶段,35岁到45岁年龄的人群是一个划转比例的阶段,然后45岁到55岁的人群是一个划转比例的阶段,然后55岁以上的人又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一个划转比例!

所以说基本上退休的人,都会达到55岁以上的一个年龄,那么他会获得比在职期间一个更高的划转比例,所以自己退休以后个人医保账户上的钱,比这个在职期间的钱要高。

那么这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医保每个月都会有相应的余额划转到你的个人医保账户上,那么你就必须要办理我们的这个职工医疗保险,只有职工医疗保险办理完退休之后,你才能终身享受这个医保的报销待遇,并且才会出现个人医保账户的余额。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职工医保卡上的钱,是在职时高还是退休后高?

谢谢邀请。

题主所说的医保卡上的钱,指的是每月向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返还的钱。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向医保卡上返钱的都是哪些参保人员。

按国家现行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基本医疗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因没有个人账户,不存在返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灵活就业人员大部分由于收入低,只缴纳了统筹账户部分费用,没有缴纳个人账户部分费用,也不会返钱。

因此,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返钱的只有三种人:1、由单位负责缴费参保的在职职工。2、缴纳单位和个人两部分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3、按规定办理了职工医疗保险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返钱的标准按个人缴费基数的2%至6%的比例划入个人账户。

各地具体的返还政策和标准存在差异。但总体上都是和个人缴费工资(退休工资)挂钩,年龄越大返还比例越高;退休人员返还比例最高。希望能帮到你。

职工医保卡上的钱,是在职时高还是退休后高?

职工医保卡上的钱,是在职时高还是退休后高?

职工医保卡上的钱,退休人员每月划入的钱肯定会比在职人员更高。因为无论从尊老敬老,还是从老年人体弱多病的角度来考量,都应该是这个理。

职工医保卡上的钱是医保部门根据一定的比例,按月划入你的个人账户里,用于个人到门诊看病或到药房去买药的。也可以用来支付医保报销后按比例由个人支付的部分。

至于医保卡里每月能返多少钱,由于医疗保险没有实行全国统筹,各地标准也不相同,但退休人员每月划入个人账户里的医保费肯定会比在职人员的要多。

以北京市为例:

用人单位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规定如下:

1、不满35周岁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0.8%划入个人账户;

2、35周岁以上不满45周岁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1%划入个人账户;

3、45周岁以上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2%划入个人账户;

4、不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按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3%划入个人账户;

5、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按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4.8%划入个人账户。

再以广州市为例:

医保每月划入个人账户里的钱是不确定的,返回比例如下:

1、35岁以下,每月到账是按社保缴费基数个人支付部分的2%划入;

2、35岁~45岁,每月到账是按社保缴费基数个人支付部分的2%+单位缴费部分的1%划入;

3、45岁~退休,每月到账是按社保缴费基数个人支付部分的2%+单位缴费部分的1.8%划入;

4、退休人员每月到账按广州市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4.1%划入。

由此可见,职工医保卡上每月划入的钱,是与你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金额及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个人年龄有关的,无论是在职人员还是退休人员,都按照年龄段来返钱,年龄越大,每个月划入的医保费用就更多。

职工医保卡上的钱,是在职时高还是退休后高?

一:从总体上来说,退休职工医保卡的返现钱、高于在职职工的返现钱;特别是新医保的改革,在职职工单位缴纳的统筹份额钱、不再返现;退休职工的返现金额、维持不变,而且退休职工门诊看病的报销比例、高于在职职工的25%;

二:在职职工,医保的缴费、是以本人的工资为基数,中小微企业的职工、年轻职工的工资低下,缴费的返现金额、每月支付只有几十元的现金;

三:退休职工的医保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都在25年以上,医保的返现资金高、而且年龄越大返现的金额就越多;

四:新的医疗保险规定:医疗保险缴费,统一为女性25年、男性30年,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普遍提高到最低25年,这是重大的改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