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员退休金,为什么一般只有2000多块钱?

企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一般只有2000多元,主要原因还是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低的问题,在加上由于养老保险成立年限本身的一些问题。

一般来说,我们是国企老职工,工作年限能有40多年,养老金怎么也能领到三四千元。因为,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这样算的: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领取的是一定比例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现在也一般也称为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平均缴费指数类似于平均缴费档次,但是不一定绝对等于。比如说始终按照100%基数缴费,一般缴费指数都是1左右,具体原因是因为养老金计发基数比社平缴费基数会高一些,这样平均缴费指数就会低。

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0.6(大多数人都是按照60%基数缴费),这样40年可以领取32%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你山东省2020年6573元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例,仅仅养老金就会超过21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一般来说,个人账户的余额跟本人的缴费基数有关。相应的个人账户余额都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每月记入个人账户的,每年还会计算利息。大多数人按照60%基数缴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也就5~7万元,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每月也就领取360~500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不过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的时间一般是1992~1997年,在之前的年限由于没有建立个人账户,因此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跟社平工资相挂钩,跟平均缴费指数相挂钩,跟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相挂钩。这也是一份没有养老金个人账户待遇的一种补充。

如果说有十几年这样的缴费年限,养老金也能领取10%以上的社平工资,也是每月五六百元的养老金。

不过,由于很多职工工作并不稳定,可能会出现失业下岗等情况,个人也没有通过灵活就业参加养老保险,因此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低,造成了养老金待遇低。

一般来说,缴费年限30年左右,没有多少过渡性养老金,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不高,退休领取的养老金待遇也就在2000元上下。

如果是缴费15年的最低基数,养老金也就1000元上下的。

企业人员退休金,为什么一般只有2000多块钱?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城镇职工平均退休金为3300元左右。

全国只有西藏城镇职工平均退休金超过4500元。

全国有四个省份城镇职工平均退休金超过4000元。

而企业人员退休金只有2000多元,主要是女性职工,毕竟女性职工基本上退休年龄是50岁(特殊情况除外),而男性职工基本上退休年龄是60岁(特殊情况除外)。相差10年。

有些缴费年限女性职工或者男性职工满足最低缴费年限15年的,缴费档次60%的,退休金只有1000——1500元左右。

同等工作年限的企业职工和事业编制单位员工退休金退休金差额最少在500元以上。

同等工作年限的一般国有企业职工和国家垄断行业——电力、石油、烟草公司等企业的职工,退休金也相差300元以上。

这种差别是由不同所有制,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行业性质,不同体制单位形成的固有现象。

70年代进入不同行业、不同体制单位的员工,除了科研单位、教育系统、医疗等单位的员工以外,都不是由学历高低决定的。

这种差别是当时就业形式决定的。

那时,很多人不愿意进入街道办事处、政府部门。因为国有企业工资比这些部门工资高!

因为那时的口号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

随着时代的变迁,原先不愿意去的单位——事业编制单位,工资水平大于国有企业职工水平,各项待遇提高很快,退休金也比一般国企高!

这就叫做“风水轮流转,此一时彼一时”!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七十年代进入事业编制也不是容易进的,只是说,当时,工资收入来讲,国有企业有绩效奖金,工资比事业编制单位工资高一些!

所以,企业人员退休金低,一般只有2000多,主要是女性职工。也和企业归类、企业效益、工作年限有关。

企业人员退休金,为什么一般只有2000多块钱?

我的母亲,今年八十二岁,十几岁参加工作,工龄比较长,退休前是一家快倒闭的化工厂工人,她的退休工资经过这么多年增加,现在有三千左右。比起老师公务员少多了。但她还是很满足。也许制定政策的都是有文化的人,所以企业退休工人退休工资较少。

企业人员退休金,为什么一般只有2000多块钱?

企退人员退休金,为什么一般只有2000多块钱?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历史地看,也就是通过抽丝剥茧,去伪存真,进行剖析来寻觅到正确答案来。

大家知道,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以国务院国发(1991)33号文件为依据实施的,也就是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全国各地是从1992年开始逐渐施行落地的。这就是说,中小微民营企业与灵活就业人员,他们若从1992年开始参保缴费,最早到2007年以后,才会有个别少数人员达到缴费滿15年,并依法依规办理法定退休手续的。

上述分析与解读明确告诉我们:企退人员平均养老金2000多块钱,其主体人员应该属于国企退休人员是毫无疑义的,而国企单位无论在工资水平,还是在规范缴费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这就是说,企退人员养老金普遍偏低的根本原因,与所谓中小微民营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基数偏低以及缴费年限较短,应该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这个认知与结论,应该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是完全靠谱的。

总之,企退人员养老金为什么一般只有2000多块钱,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应与企退人员执行替代率水平明显偏低的计发办法有关,也就是与长期运行的退休待遇双轨制政策有关,这也是为什么在机关事业养老并轨改革后,为什么企业计发办法被暂时搁置,而老办法的“预发养老金”,所以会浮出水面并登台亮相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企业人员退休金,为什么一般只有2000多块钱?

企业退休人员为什么退休金一般只有2000多元,我个人认为由以下几种原因:

实行养老保险初期,大多数人都不重视也不理解

拿我们单位来说实行养老保险是从1992年10月份开始的,当听说需要从工资中扣保险费时,不但职工不理解,就连单位领导都不理解。

从8、90块钱的工资中扣除几毛钱的保险费感觉肉疼,为了能少扣就少扣,许多职工在申报自己的工资总额时都能少报就少报;单位劳资部门向社保申报扣费工资总额时也是把应该算进去的工资项目剔除一部分,目的就是少缴一些,单位省钱个人也省钱。

后来随着国家加大宣传力度,个人明白了缴纳保险的好处想多缴时,也快要到办理退休的年龄,想多缴已经于事无补。

缴纳保险的关键十年赶上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生产不景气,交不起保险费

从92年10月缴纳养老保险开始,正是国有企业最困难时期,关、停、并、转,许多单位由国企改成股份制,由股份制改成私有制,生产上不去,工人挣不到钱。

因此在养老保险实行前十年,企业欠缴保险时有发生,经常是社保部门下达扣罚通知才赶紧补上。

我记得刚开始缴保险时,个人缴费是按工资总额的2%扣缴,94年调为3%,95年以后调到5%,2000年以后才改成8%,而改成8%扣费时,多数职工下岗的下岗,失业的失业,还有的已经退休。

正因为受这些因素影响,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普遍低于其他行业也就不新鲜了。

好在国家正在逐年调整养老金政策,对养老金偏低的人群实行了政策性倾斜。我相信国家不会忘记这些曾经在一线奋斗了一辈子,为祖国建设贡献了一生的人们。

相信国家,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企业人员退休金,为什么一般只有2000多块钱?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从企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待遇,为什么一般每个月只有2000多块钱呢?其实这是从企业单位退休的一种普遍现象,但绝对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只有2000多块钱的养老金。养老金待遇拿的高的群体是存在的,但为什么企业单位平均养老金偏低,一方面是跟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较早所造成的,另外一方面是企业单位,给职工所缴纳社保的基数水平,相对是比较偏低,都是有直接原因的。

因为我们都知道女性,是50周岁或者是55周岁退休,相对于男性的60周岁提前了5年到10年左右的时间,那么也就意味着最终女性的累计缴费年限,会减少5年到10年左右,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他们退休以后初始养老金的待遇,普遍来讲是比较偏低的,所以说直接拉低了企业单位平均养老金的待遇,仅仅不到3000块钱,所以说大部分人确实只有2000多块钱。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企业单位在建立社保缴费基数上面,往往都会选择最低标准60%来建立社保缴费基数。这种情况下,就直接会影响到今后企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平均缴费指数,因为60%是一个最低水平,所以,将来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不是很高。但是有些职工如果说严格的按照本人的工资标准,来建立社保的缴费基数,同时在缴纳社保年限方面也比较长,他一定会获得更高养老金的收入,所以说自己的养老金,完全取决于你的参保条件来决定。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