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交的年数一样,为什么有的人拿的退休金不一样?

社保的缴费年限是影响养老金高低的一项重要决定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

我们的养老金是这样计算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个别人员还有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指的是1992~1997年,当地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由于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而设计的一种过渡性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渡性养老金会逐渐消失。但是过渡性养老金非常划算,跟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相挂钩,另外还有过渡性系数。比如山东和北京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差别就很大。

如果说同样是缴费年限20年,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职工往往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而养老金会更高。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受到的影响也很复杂

基础养老金主要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年限、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挂钩。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和缴费年限可能相同,但是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相当复杂了。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等于所有实际缴费年度的缴费指数之和除以实际缴费年限。某一缴费年度的缴费基数等于,当年月缴费基数之和÷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大多数人会跟缴费档次一样,在0.6~3之间。

大家都清楚,如果按60%基数缴费缴纳的钱数只有300%基数缴费的1/5。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按缴费年限发放养老金就显得不公平了。所以,在基础养老金计算的时候也考虑了缴费基数高低问题。

缴费基数高低还影响着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的高低,毕竟每月缴费以后都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个人账户的。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的余额累积就会越多。

另外,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也是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关键因素,60岁是139个月,50岁是195个月。

总体而言,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很多。缴费年限是一项重要的决定因素,缴费年限越长一般还是越划算的。

社保交的年数一样,为什么有的人拿的退休金不一样?

社保的缴费年限一样,为什么有的人拿的养老金不一样?其实你这个问题是属于一种对社保知识极度匮乏的问题,缴费年限一样,但是缴费基数不一样,退休地点不一样,养老金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并不是缴费年限一样,养老金就应该完全一个样。

要认真回答你这个问题,还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说清楚,我们既要了解养老保险的缴费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养老金计算方面的知识。但是这两个方面的知识关联度也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说缴费知识是前提,养老金计算知识是结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那句比较经典的老话,即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这里所说的多缴多得,主要指社保的缴费基数。对于在岗职工来讲,我们是按照本人上年度或是本人上个月的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有的人工资可能会比较高,有的人可能会比较低,即使在同一个单位同一种岗位的人员,由于进入的公司的时间、本人的学历、专长等不同,工资待遇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工资待遇不一样就导致了缴费基数不一样。

根据缴费基数缴纳的养老保险,分为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其中单位缴费计入了统筹基金,个人缴费计入了个人账户。从缴费比例来看,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正好是个人缴费的一倍。个人缴费基数是多少,单位配套落实每一个职工的缴费基数也是多少。比如本人每月的实际工资是5000元,那么这个5000元就是自己的缴费基数,每月就要在自己的工资中扣除400元的养老保险费用,这400元就是每月计入个人账户的本金,这一块和自己的今后养老金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还有一块单位也要按照你每月5000元的缴费基数进行配套缴费,每月要缴纳养老保险费800元,这800元就是社保基金所有,也就是统筹账户,这个部分实际上和我们个人的养老金计算是没有关系的,但是我们今后的养老金支付渠道中,比如基础养老金要从这个统筹账户中来支付。

当本人的实际工资低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时,就不能再以本人的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必须是要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这就是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下限,除了下限以外,还有一个上限,那就是本人的工资高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情况,最多也就是只能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来作为缴费基数,超出的部分是不能计算为缴费基数的。

由于每个人缴费基数的不同,即使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形下,养老金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比如老张和老王同时都是缴费20年,但是老张的平均缴费指数计算下来是80%,而老王的平均缴费基数计算下来是70%,假如退休时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那么老张基础养老金为6000元加上4800元除以2,二者的平均值为5400元,每缴费一年的基础养老金为54元,老张的基础养老金为每月1080元;老王的基础养老金是6000元加上4200元除以2,二者的平均值为5100元,每缴费一年的基础养老金为51元,缴费20年老王每月的基础养老金为1020元。

从这个计算中,老张的缴费指数比老王平均高了10%,从理论上来说,就要多缴纳10%养老保险费用,但是基础养老金每月只高出了60元,每月增加5.9%,,这主要是使用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是一样导致的。但是缴费指数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成比例的,也就是老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高出了10%。也就是每月从总体上养老金老张要比例老王高出7.95%左右。

综上所述,由于养老金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来综合计算的,即使缴费年限相同,但是缴费基数不一样导致缴费指数不一样,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不一样,所计算出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社保交的年数一样,为什么有的人拿的退休金不一样?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社保缴纳的年限,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拿到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为什么不一样呢?社保的累计缴费年限,只是决定我们养老金待遇高低的其中之一的条件,并不是完全所有的条件。也就是说除了这个累计缴费年限之外,还有其他的条件也会决定和影响我们养老金待遇的高低,比如说养老保险的平均缴费指数,它也会影响我们今后养老金待遇的高低。

同时还有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也会影响和决定我们养老金待遇的高低,而且每一年对应的社会平均工资,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说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越高,相对而言养老金的待遇也就会更高,平均缴费指数越高,那么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是会更高的。在这样的前提下,那么两个人的缴费年限虽然一样,但是不是同一年退休,也并不是同一个城市退休对应的社会平均工资一定是不一样的。

而且在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过程中,每个人的交费水平实际上都是有所不同的,因为每一年在交费指数方面的选择从60%~300%之间都是可以选择,那么有的人可能会比较高一些,按照100%以上的标准来进行缴纳养老保险,有的人可能相对比较低一些,按照60%来交纳基本养老保险,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平均缴费指数的不同,最终养老金的待遇差距也会体现出来。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社保交的年数一样,为什么有的人拿的退休金不一样?

社保缴的年数一样,为什么有的人拿的退休金不一样?我认为,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有点意思,这对于我们登高望远,解剖麻雀,全面理解并掌握缴费性的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无疑是一件好事情,有深入研究与探索的必要。

众所周知,基本养老金的高低多少,这是一个由多重相关因素叠加共振,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决定退休后基本养老金高低多少的因素,涉及到的有关政策参数,那自然而然是多维度的。但从职工个人主观角度上看,缴费工资基数的高低,视同缴费指数的多少,个人养老金帐户和职业年金帐户储存额的积累,有关本人专属退休年龄的确定等,这些排它性的重要问题,无不对退休待遇的计发结果,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牵引作用。

上述分析与解读说明,影响并决定退休基本养老金的因素与参数,绝非缴费年限一项,这是不言自明的。当然,缴费年限的长短,对于计算与核定基本养老金,其作用是无以伦比的。也就是说,缴费年限的长短,与包括缴费基数在内的多重因素相结合,这才是为什么有的人缴费年数一样,但退休后拿的养老金不一样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社保交的年数一样,为什么有的人拿的退休金不一样?

是这样的,缴费年限一样,而养老金却不一样,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养老金并不只是根据缴费年限来计算,而是会根据缴费年限、缴费指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等多个因素来核算的。我们可以来看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等于社会平均工资*(1+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而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养老金计发月数。

可以看到,因为缴费水平的差异,每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指数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就会完全不一样,即便是在同一地方办理退休,缴费年限也相同,最后拿到的养老金就是会有差距的。

比如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有上下限之分的,一个按照下限缴纳养老保险的人,跟一个按照上限来缴纳养老保险的人,他们的养老金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社保交的年数一样,为什么有的人拿的退休金不一样?

因为缴费基数和退休所在地平均工资不一样呗~

我国养老金一直都是多缴多得,时间长短(目前最低15年),缴费多少(不同档次),退休地的平均工资水平等都会影响退休金的多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