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再次上涨后,退休人员拿到手的钱更多,为何有的人却不开心?

养老金上涨,退休老人领取的钱数更多,绝大多数老人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也有个别不开心的老人,可能是由于不了解社保政策,比不上其他人的待遇,心里有些不平衡吧。

有的老人,觉得退休以后养老金就应该人人相等。

实际上,我们国家养老金调整的时候,采取的是综合调整的方案,满足大家多方面的意见。调整方式一般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进行。定额调整就是考虑到人人相等的诉求,人人增加基本养老金相同的前述,比如说山东省2021年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65元。挂钩调整分为按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养老金水平挂钩,主要是贯彻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以上两部分是普遍调整,另外还有倾斜调整,主要是针对过去退休年代较早的老人进行倾斜照顾,在那个时代,社会平均工资较低,养老金也较吃亏。另外,还有对艰苦边远地区和地方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况的倾斜照顾。所以,可以说养老金调整方式综合考虑了多种社会需求,都有其自己的道理。

有的老人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过高,可能有意见。

养老保险实施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多的待遇计算机制。这也被大家认为是相对公平的。相对而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缴费基数还是较高的,另外还有补充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

不过,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较晚,从2014年10月才开始养老保险缴费。可能很多人认为机关事业单位没有缴纳多少钱的养老保险。

但是,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其实本身按照原先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制度,他们就是无须缴费也能领取养老待遇——退休费的。1991年国有企业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也是这种模式。因此,才有相应的过渡性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企业退休人员中,参加工作较早的职工也有这两部分计算)。这样也是确保公平的一种体现。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大家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就是相同的,特别是未来我国还将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相同缴费、相同待遇。未来总会越变越好。

养老金再次上涨后,退休人员拿到手的钱更多,为何有的人却不开心?

就一个原因,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越来越大!

机关,干部,事业单位不说,就企业职工如石油,铁路等退休职工比一般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高很多!

同样是为国家做贡献,却没有体现出行业的平等。

养老金再次上涨后,退休人员拿到手的钱更多,为何有的人却不开心?

不高兴两个原因,一是干部、公务员和事业编涨幅更大,普通阶层养老金比例更低了。二是物价上涨比例大于普通阶层养老金上涨比例。

养老金再次上涨后,退休人员拿到手的钱更多,为何有的人却不开心?

一般来说,大部分退休人员是开心的。但却有一部分退休人员不开心,原因非常复杂。

大概分析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是原来退休工资非常低的人。比如,许多国有企业以工人身份退休的人,他们在岗位时,因为是工人,比干部的工资低很多,退休后虽然一直在涨,但因为基础较低,长的比例也不大。人总喜欢攀比,与那些一起退休的干部、职称高的人相比,总是落后别人一大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赶上别人。这样一比,心理不平衡了,当然不开心。还有一些非全民工、集体工等,退休工资就更低了。每一次涨工资,都等于在提醒他们低层次的身份。说到底,还是同工不同酬的弊端惹的祸。就拿本人的母亲来说,她今年已经86岁了,但因为在单位上班时,是一个集体工,到目前为止,她的退休工资每月才勉强到三千。你说,这年头,一个月三千元,能干什么呢?像这样的退休人员,还有很多呢。根本的问题是,退休工资依然延续在职时候的身份等级差别,这样三六九等,一直到死,是到了该打破的时候了。

二是对退休生活质量的不满。其实,一些退休人员的不开心,不完全是对退休工资本身的不满,而是对整个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不开心。大家知道,中国人的退休养老,大多数是居家养老。但由于各家的情况和本人的情况不同,居家养老的质量就不一样了。

这要分几种情况了。第一,儿女多少的不同。儿女多了,养老不发愁,倘若是独生子女,孩子又在外地工作,那就成了空巢老人,等于成了孤独老人,他当然不开心,你给他涨再多的工资有什么用?第二,儿女孝顺不孝顺的不同。孝顺的,即使儿女很少,也不用发愁;不孝顺,即使儿女成群,反而大家你推我,我推你,没人管了,能不愁吗?所以,最理想的是,儿女又多又孝;其次是,儿女不多但很孝,只是苦了孩子,老人心里不忍。如果遇到儿女不孝,不管多少,都受罪。第三,无儿无女的好孤寡老人,如果当地没有很好的照顾政策或条件,他们当然无法开心。涨工资没有用。第四,是因种种原因无法享受高质量退休生活的人,如因工作需要,儿女在外地工作,无法照顾老人;因本人患重病,生活无法自理,退休后生活质量非常差等。

三是认知偏激的人。这种人永远不开心。他们在职的时候不开心,退休后更不开心。他们永远认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欠他们的,什么事都不满意。涨工资,他说,就那么点可怜的钱,你打发要饭的呀?过年过节慰问他,他说,别玩虚的,假心假意的,有什么用,多给点钱,比什么都实惠。这一部分人的不开心,是这个社会必有的枯枝败叶,可以不用考虑他们。因为,他们只是牢骚牢骚,图个嘴痛快,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实质性危害,那就让他们痛快去吧。社会还要进步,国家还要发展。

当然,可能还有其他情况,本人在此不再赘述。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让退休老人开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只通过涨工资一种方式达到让所有人开心的目的,还要提高整体的养老体系建设。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养老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绕不开的主题,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体制和机制,这不仅关系到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事,同时,这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夕阳产业是一个有待深耕的开发地,它和人工智能、5G等新型产业一样,是大有开拓空间的领域。

只有到了中国人不再为养老发愁,只管自己过好每一天的时候,那大家就自然都开心了。

养老金再次上涨后,退休人员拿到手的钱更多,为何有的人却不开心?

不管养老金拿得多的,还是养老金拿得少的,养老金再上涨的多,还是有些人会不开心,觉得不满足。甚至有的拿一万多元的养老金也不满足,也嫌少,心里不开心。而养老金拿得少的有些人总是喜欢和养老金拿的多的人比较,心里肯定不平衡,觉得不公平,心里不开心,羡慕嫉妒恨。这一切都说明了人的欲望是难以满足的,都希望养老金越得多越好,就觉得越幸福。然后当人的欲望没有满足感的时候,是永远没有幸福感的,心里是高兴不起来的。

人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好不好,知足常乐,就有满满的的幸福感。什么都要攀比,你会觉得这个世界什么都不公平,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攀比是在给自己添赌,增加烦恼,怎么能开心起来?有的退休老人拿二三千元养老金,甚至一千多元,却过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满满的幸福,因为他们知足,不与人攀比,看淡身外之物,悟透人生,钱够用就行,生带不来人死带不去,宽心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安安心心,无忧无虑地度过自己的晚年。恨世不公,不开心过一天不如快乐每一天。作为一个老人比得不是钱,而比健康快乐和寿命。

有一些退休老人还在为儿女操心,为他们还房贷车贷,补贴儿女家用,要养啃老的儿女。这些退休老人再高的养老金他们会觉得少,养老金涨得再多也觉少,没有达到心中欲望,心里肯定不高兴。有的退休老人还依然找一份工作在做。一个退休老人越愿意为儿女操劳付出,儿女越对你索取的越多,他们变得更懒。

目前我国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为3200多元,又有医保,一般来说养老足够了,节俭的还有余。而据说我国拿1000元左右的薪水的有6亿人左右,那么拿3500元以下的工资的人估计有八九亿吧,他们要生活,要结婚生儿育女,买房购车,交社保医保等等,而没有父母支持是很难做到的。中国许多退休老人一直帮助自己儿女减轻负担,帮助带孩子,他们希望有更多的钱来帮助自己的儿女,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养老金再怎么涨,都会感不满足,心里总觉不开心。l原创亅

养老金再次上涨后,退休人员拿到手的钱更多,为何有的人却不开心?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养老金再次上涨以后,退休人员拿到手的钱更多了,为什么有的人却不开心呢?我认为养老金上涨对于退休老人无疑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出现有部分退休老人不开心的事情,其主要原因并不是说他们养老金增长不开心,而是看到自己身边的一些老人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养老金增长,而显得有些不开心是这样的一个原因。

但实际上毕竟自己养老金的待遇多多少少还是提高了,无论你的养老金提高多少钱,那么对于你来说,你到手的养老金收入总额相对而言,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上涨,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那么我相信退休老人普遍来讲都是比较开心的。但由于退休金在调整的过程中,有一个挂钩调整,那么取决于养老金待遇的高低和工龄的长短来决定。

所以对于一些工龄比较长的老人,还有就是养老金待遇比较高的老人来讲,他们一定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调整,比如说你身边可能就有这样的老人,你的养老金调整水平不到200块钱,但是你身边的老人调整养老金超过了300块钱甚至更高的水平,那么这种情况下就会显得自己似乎是比较少,所以说有部分老人有这样的心态,就是看到别人调整比较多,自己为什么那么少显得会不高兴,仅此而已,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养老金的增加对于任何一个老人来说都是非常开心的事情。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