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三年就退休了,还有必要再评正高职称吗?

初中女教师副高职称九年了,六级,还有三年就退休(不想延迟退休,五年太长),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正高基本条件已具备多一半,还有必要费心劳神评正高职称吗?

不管是什么年纪继续努力评职称还是很有必要的。很多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很快就要退休了,反正工资也会照发,于是就变得越来越没有冲劲儿,得过且过。可是如果能评正高级职称的话,还是建议一定要努力,因为有这么几个好处:

第一,职称怎么也算一个人一辈子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评价。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职称也是有相应的对应级别的。比如说中级职称对应科级干部待遇,副高级职称对应处级干部待遇,正高级职称对应厅级甚至省部级干部待遇。正高级教师可比副高级教师稀少的多,最终说出来也算非常有面子。

第二,提升职称能够提升工资待遇。教师的工资待遇是属于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正高级职称可以被聘为专业技术1~4级岗位,副高级职称尽可以被聘为5~7级岗位。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

像五级岗位的岗位工资只有3405元,而四级岗位就高达3915元,甚至到了一级岗位能够达到6665元。除了岗位工资以外,还能够大幅提升绩效工资、各种补贴补助类待遇。

第三,提升职称能够大幅提升我们的退休待遇。由于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职工工资提升以后,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也会随之提升,记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钱数也会提升,未来领取的养老金也会随之提高。

如果是2024年10月之前退休,在计算退休待遇老办法的时候,会在退休当年增加退休级别提升而增加的退休补贴数额。

如果是养老金待遇计算新办法,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视同缴费指数,也会随着职称的提升而提升。如果能升上正高级岗位,养老金至少能提升一两千元,未来退休可能还会更高。

退休后,一些地区还会对退休老人发放住房补贴、过节费、取暖费、绩效奖等待遇,这些都是跟退休是本人的岗位级别相挂钩的。

第四,其他特殊优势。如果我们能够评上正高级职称的岗位,相应的副高级职称岗位就会倒出来,这样肯定能够得到更多年轻教师的欢迎。而且距离退休只有三年时间,退休以后正高级职称的岗位也会倒出来。并不会对年轻教师产生多大的压力。毕竟竞聘正高级教师需要一级一级的晋升,符合条件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国家对于一些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比如说银龄讲学计划,都是针对高级职称以上的中小学教师申请。可以说,职称级别越高,各种机会越多。

所以说,随着近年来各地开始放开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的评聘工作,这是难得的机会,建议所有的教师都去努力竞聘一把。

还有三年就退休了,还有必要再评正高职称吗?

看了这个题目,我的感觉是题主有点骄傲!

退休后

第一,退休意味着什么?退休意味着将失去社会角色,将失去法定的劳动权利,评定职称是最后一次机会。

第二,人生该用什么去总结?自我陶醉没虚度年华,是一种境界,但社会肯定、组织认可才是真正的没有虚度年华。作为快退休的人正高已经不是职称上的晋级,而是对教育生涯的总结和肯定。

第三,并不影响其他人晋级。教育单位的职称是有名额限制的,但作为退休人员,很快就会把名额腾出来,这与和他人争抢名额不是一回事。

退休前

所以,正常的思维是:正高条件具备,没有人和你争抢,费心劳神也只有最后一次;能晋级正高既是对自己的人生交代,也是对组织的交代,更是对后人的交代;有没有必要从副高升为正高是一个想都不需要想的事。

还有三年就退休了,还有必要再评正高职称吗?

首先

批评评职称坑人

政策没稳定性,前瞻性

开始是教龄,老老师,书教得好,一个高级指标,还解决一位子女工作,激励一代人

后改革,先评资格,再聘

首先评死你,为了这资格,然后资格一到手,要想聘到,等死你,熬死你

再就是现在,评聘合一,按理三年退休,要争无论那样争不过年轻有为的,论文出不来,讲课又过时!

不过,我建议您奋斗一搏,无论从退休后待遇,还是,留个不后费!

还有三年就退休了,还有必要再评正高职称吗?

关键在于晋入正高对你退休时的养老金有无影响。

退休

如果正高晋入与否,与退休时养老金没有变化或变化不太,就不要费那个劲了。如果差别很大,你可以再努力一把。

放飞生活

一般来说,退休前三年,不到一个评聘周期,即使你不竞聘晋升,也会按照副高聘到最后。其次,副高时间长了,工资档次高,甚至比正高还高。再其次,2014年之后,退休时养老金与职称无关,与在职年限、工资平均收入有关。即多交多发,少交少发。即使你临退休前晋升到正高,只是名声好听而已,对你的养老金几乎没有提高。最后,当下物质水平大幅度提高,提高那点收入也不起多大作用,还不如自由自在一点好。所以,从实用舒服角度出发,放弃正高晋升,可能更加快乐一点。

攀登高峰

但是,如果正高晋升,对你的退休养老金影响巨大,或你是一个执着的人,勇攀高峰,你就得考虑一下。

还有三年就退休了,还有必要再评正高职称吗?

还有三年退休当然有必要争取正高职称,即便是只剩最后一年就退休了,能争取正高职称还是要争取的。

退休前晋升正高职称,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工资收入的增长。

从专技六级到专技四级,那么按照当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每个月能够增加820元,再加上津贴补贴的提高,每个月的收入至少能够增加上千元。

而退休前收入的增加,对于退休后的待遇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在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之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计发的是退休费,是按照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

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所以在那个时期,如果能够在退休前从副高职称聘任上正高职称,退休后的收入能够有非常明显的提高。

而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后,事业编制人员纳入了社会保险体系,和企业职工一样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退休后的养老金改为按照一定的公式进行计算,养老金高低和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本人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直接挂钩,讲究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所以目前对于事业单位人员来说,在退休前几年晋升到正高职称,对于养老金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但是除了养老金以外,在不少省市正高级职称还会影响到医疗待遇。

2008年,宁夏自治区下发了《关于将事业单位中退休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纳入公务员医疗补助的通知》,其中明确:

将事业单位中达到退休年龄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纳入公务员医疗补助范围。

事业单位中达到退休年龄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按照属地原则纳入医疗照顾范围,进一步享受医疗照顾待遇。

这个通知并没有明确说清楚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享受到哪些医疗照顾待遇,不过从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到的是副厅级干部的医疗照顾。

副厅级职务在我国的行政职务中属于中高级领导干部了,医疗待遇自然是非常好的。

在安徽省某学院下发的《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厅级干部享受医疗保健待遇的试行办法》中,则明确地说明了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后可以享受的医疗待遇:

1.我校符合保健医疗待遇人员医疗费在10000元以内的,正高按95%比例报销,厅级干部按100%比例报销;10000元以上的,按100%比例报销。

2.学校每年安排一次体检,费用由学校支付。

3.可选择干部门诊、干部病房就诊。

4.学校在就医、转诊、转院等方面提供保障。

5.住院床位费按50元/日以内报销,超过部分自理。

可以看出,晋升正高职称后医疗待遇明显提升,可以享受干部病房、床位费报销,最主要是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也非常高。

对于年纪大的老同志,身体有毛病去医院看病是很正常的事情。而目前医院看病的费用真的太高了,聘用上高级职称后,能够很大地减轻年老以后在医疗费用方面的压力

所以如果有机会,正高职称还是要努力去争取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还有三年就退休了,还有必要再评正高职称吗?

我来谈谈我的看法,本人认为没有必要,理由如下:副高要评正高,我们这里要求必须发表论文,核心期刊2篇,省部级4篇,就这6篇论文版面费少说十万元,即使评上并聘任,每年工资增加不过几千元,六级和四级差了就是几百块钱,到退休也挣不回来这笔钱。如果年龄在四十出头那肯定是没问题的。另外,如果评上但未国聘,还是拿六级副高的工资及待遇,再假如万一没评上,那这十多万元就是打水漂了,所以不建议继续评正高,除非你家有矿,按部就班晋升五级,稳稳当当退休才是正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