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是到手工资加上公积金吗?
收入并不仅仅是到手工资+公积金的。
收入包括什么?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标准,以收入来源为划分,我们国家居民的收入主要包含四大类: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一)工资性收入是国民收入的最主要构成部分。实际上既包含劳动报酬,也包含各种福利。既包含受雇于单位或者个人,也包含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零星劳动获得的收入。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7186元,增长8.6%,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9%。
(二)经营净收入,突出的是一个“净”字。是经营收入减去经营费用、减去生产折旧和上缴税款,主要指的是一些个体工商户的收入。
2019年人均经营净收入5247元,增长8.1%,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1%。
(三)财产净收入,主要指的是居民将拥有的金融资产、住房等非金融资产、自然资源交给其他机构、个人支配而获得的回报并扣除相关费用之后得到的净收入。比如说利息净收入、红利收入、房租收入、转让土地租金收入、出租资产收入、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等。
不过,并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比如说买了一套房子花费50万、100万卖掉,得的这50万并不属于财产净收入。
2019年人均财产净收入2619元,同比增长10.1%,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5%。
(四)转移净收入,指的是转移性收入减去转性支出。
转移性收入主要包括养老金(退休金)、住房公积金、低保金、给予的政策性生产补贴、生活补贴、救灾款、报销的医保费,赡养收入、非常住成员寄回或带回的收入等等。
转移性支出主要是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社保支出、赡养支出、经常性捐赠或赔偿支出等等。
2019年人均转移净收入5680元,同比增长9.9%,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18.5%。
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上述口径可以看出,实际上有些收入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比如说创业带动的个人身价提升,炒房赚得的房屋差价,炒股赚得的股票价格差。
实际上,2019年千万净资产的高净值家庭中,依靠打工获得收入的人群——金岭只有20%,炒房者占10%,职业股民占5%,企业主占65%。而亿万富翁中的比例,企业主占85%,炒房者占10%,职业股民占5%,至于金领已经占比不超过1%。
所以说,真正能够获得富裕的途径,并不是仅仅依靠工资收入和现金存款,主要还是依靠风险性投资或者创业。
收入是到手工资加上公积金吗?
工资“收入”是指税前工资。
税前工资一般包括:
1、基本工资;
2、奖金;
3、津贴;
4、补贴;
5、年终加薪;
6、加班工资
7、提成奖。等等!
税后工资:
在税前工资基础上扣除款项:
1、养老保险,个人缴纳部分;
2、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部分;
3、失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
4、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
5、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个人缴纳部分;
6、税前工资>5000元,缴纳个人所得税部分。
通过上述数理统计分析。每月“到手”也就是税后工资,实际上不包括扣除住房公积金部分。延伸命题,适龄退休人员,或者变动工作单位、出国、人身意外等,也可以申请一次性提取全部住房公积金,全部住房公积金包括个人缴纳部分和用人单位缴纳部分。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符合条件的可以一次性支出,但需要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
也可以退休后,作为退休金组成的一部分,每月分摊一部分职业年金或者企业年金。不含税。
收入是到手工资加上公积金吗?
看了一些人的评论,怪不得很多人一看到政府公布的收入都说拉后腿了。大多数人都认为收入就是工资,而且是每月实际到手的工资,有的人把公积金也算进去,认为这早晚是自己的钱。其实这样的算法是不对的,至少和国家统计部门的口径是大不一样的。收入应该和支出结合起来一起说,先就说工资收入吧:每个单位给职工发工资一般都有工资单,上面标明了当月的应得工资和实得工资,其实应得工资才是你的工资收入,扣去部分,比如公积金个人部分、社保费个人部分、个人所得税部分等等,这是你的支出,只不过由单位在发工资时代政府有关部门扣除并上交政府有关部门的,这跟你得了500万大奖一样,100万的个人所得税是你的支出,不能说你只得了个400万的大奖。很多人工资以外还有一些合法收入,国家统计部分在统计居民收入是时也是统计进去的,比如,你的银行存款利息部分,就是你的合法收入。还有些人出租房子的租金收入(有些地方管理得严,都要收取个人所得税的)等等。
收入是到手工资加上公积金吗?
收入是具有多个内涵的概念,就“收入其实是到手工资加上公积金”这个问题来说,应该涉及税前收入、税后收入、隐性收入等多个隐藏概念。
税前收入是指计入工资总额、没有扣除“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的收入;税后收入是指计入工资总额的收入也就是税前收入与“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的差额;隐性收入是指除了税前收入外、计入个人账户、未来或者达到一定条件才可以使用的收入。
隐性收入主要包括:
1.企业为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工资条上扣8%,企业补16%,这部分收入只能退休后通过退休金的形式拿到,不能提前支取。
2.企业为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工资条上扣2%,企业补9%,这部分收入打到个人社保账户中,生病住院或者购买药品时可以从账户内支付,不能提前支取现金。
3.企业为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个人工资条上扣12%,企业补12%,这部分收入打到个人公积金账户中,购买住房、装修住房或者调离本市以外的地点工作时,可以提取或使用,但不能提前支取现金。
除了这三项隐形收入外,有的企业还有补充养老保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年金,但是要等到退休挥着调离现在工作单位时才能提取。
综上所述,题主的问题,实际是混淆了收入概念的多个内涵,问题本身问的就不准确!通常说法,工资收入就是指税前工资或者是税后工资,至于把隐性收入的某一部分也按照收入考虑,只是个人不准确的想法。
收入是到手工资加上公积金吗?
收入其实是到手工资加上公积金对吗?我不这么看,我认为的收入只是包括个人的工资性收入,当然如果工资外还有其他收入的,也可以叫总收入,或是年度收入。
一般我们平时理解的收入主要还是本人的实际到手的工资。作为工薪阶层,每月应发工资中包含本人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补贴包括工龄津贴、通讯补贴,住房补贴、伙食补贴、交通补贴等,这是应发收入,就是我们说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主要就是到手工资,作为一般的单位职工到手公司与应发工资之间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到手工资需要扣除五险一金、所得税、代收款,比如扣除应缴纳的伙食费等,每月打到我们银行卡的就是到手工资,这也是我们每月的实际收入。
在我们缴纳的五险一金中,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应该不属于收入范围,是属于一种待遇或是应当享受的权利,养老保险是作为今后办理退休,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一种保障措施,当然这也是一种收入,但是一种潜在的收入,更是一种保障措施,保障未来生活待遇的措施;医疗保险既有当期的保障,也有远期的保障,当期的保障就是解决生病时看病就医的问题,远期的保障是解决退休后的医疗保障问题。
住房公积金既有福利形式,也有收入的形式。但是很多人更多的理解为一种福利。这种福利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主要由于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决定的。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住房公积金是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比例缴纳,个人缴费部分是属于个人的存款,单位缴费部分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因为单位缴费部分和个人缴费部分,都属于个人所有。虽然住房公积金的存取需要一定的条件,但可以通过买房、住房公积金贷款等方式进行提现,也可以通过辞职、离职等方式提前提现。
综上所述,平时我们所说的收入其实只包含了工资收入。但是其实真正的收入除了货币的收入以外,还有实物收入。除了工资性收入以外,还有劳务的收入,比如稿费收入,兼职的收入,做微商取得的收入,理财的收入等;此外还有政策性的收入,比如住房公积金就属于政策性的收入,交通补贴等也属于政策性的收入。只要每月能够装进自己腰包,存进银行,属于个人财产性的现金和物资,实际都是属于收入。
收入是到手工资加上公积金吗?
收入应该算可以支配的部分,也就是你说的到手加上每个月公积金公司和个人部分。
比如说,你每个月税前工资10000,交完保险和公积金后还有8000,公积金账户每个月缴存800,公司发800。那么可支配部分是8000+1600等于9600。
现在各地公积金取出很方便,买房,租房都可以。所以公积金也可以算做你可支配的部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