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是36年9个月,为什么计算退休费时及调整养老金时只按36年计算?

明明工作了36年09个月,再计算退休费及调整养老金时,却在按照36年计算,这说明我们的有些工龄不合标准。

过去的时候,我们实施的是退休费由国家承担的制度。退休制度的待遇计算,是按照一定程度的工龄,确定退休费的计发比例。比如说工龄10年以上20年以下,发放基本工资的70%;20年以上30年以下发放80%;30~35年发放85%;35年及以上发放90%。这个时候,不管是工龄36年09个月还是40年,实际上计发比例都是一样的。

这种情况下,由于退休人员越来越多,国家压力也越来越大,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相应的退休金。为了减轻养退休金的支付压力,建立起社会统筹的养老制度,1991年我们实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4年10月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过个人和用人单位共同缴费筹措养老资金,再加上国家补贴给予兜底保障,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的根本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养老金待遇主要跟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相挂钩。

缴费年限直接具体到月,每多一个月都会影响我们的养老金待遇。比如说退休基本养老金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按照100%基数缴费12个月,就可以多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如果社平工资是6000元,相当于每多缴一个月多领取基础养老金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是具体到每一元钱。我们缴费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个人账户钱数。退休时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出个人账户养老金。如果我们按照6000元基数缴费,每月计入个人账户480元,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当年退休大约可以领取3.4元左右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缴费年限是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如果说我们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我们工作了但是用人单位没有缴费,这种情况依然不会计算缴费年限。不过,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权。

如果是因为我们转换工作,导致的个人没有缴费,这种情况按照人社部的要求,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不可以通过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连续工龄,是可以通过职工档案认定视同缴费的。可是如果职工档案的关键材料缺失,这样也是无法认定视同缴费年限。1986年以前,临时工、季节工身份的工龄,只有最后一次被聘为临时工、季节工以后转为固定工人才可以视为连续工龄,非连续工龄都不会视同缴费

所以,情况是有好多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特别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养老金增加时,绝大多数地区采用的缴费时间认定并不是“去尾法”而是“进一法”,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36年零1个月和36年零11个月都会按照37年增加缴费年限养老金。

#理财大赛第三季#

工龄是36年9个月,为什么计算退休费时及调整养老金时只按36年计算?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工龄是36年09个月,为什么计算退休费,及时调整养老金只按36年计算。我们的工龄是36年09个月,实际上在计算养老金的过程中,并不是按照所谓的36年计算的。而是精确到每个月,也就是说这9个月也是不会给你落下的。36年所对应的月份。应当是432个月,然后再加上你这9个月,那么你一共是。441个月的累计缴费年限。所以你最终养老保险的累积缴费年限或者是百441个月计算,并不会按照36年计算。

当然我们在每一年调整养老金待遇的过程中,那么有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也就是挂钩调整当中,有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养老保险的,累积缴费年限。养老保险的累积缴费年限越长你所能够获得的挂钩调整待遇相对来说也就会更高一些,像您这种参加了36年09个月的人群,大多数情况会按照37年来计算,因为毕竟他有一个四舍五入,而且我们养老金的增长确实是要按照整年度来增长,并不是说要精确到月,因为每12个自然月它确实是换算成是一年。

所以说你的挂钩调整比方说累,积缴费年限一年你可以增加两块钱,然后按照37年来计算,你至少可以增加74块钱的这个挂钩调整待遇。假定按照36年来计算,那么你至少也是可以获得72元的挂钩调整待遇也就相差两元,所以说你本身的养老金待遇并不会受到影响,同时在养老金每一年增长的过程中挂钩调整的,待遇实际上也是不会有影响的,只不过你自己没有搞清楚这个是怎么计算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工龄是36年9个月,为什么计算退休费时及调整养老金时只按36年计算?

你说的情况在客观上不成立,是你自己没弄明白,有所误解了。实际上你说的是2个问题,所以应该分开解释,才更清楚,更明白。

先说第一个问题:工龄是36年9个月,退休时计算养老金为什么只按36年计算?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你的累计工龄并不完全是连续的工龄,曾经中断缴费了9个月,你的累计缴费年限是36年,而不是36年9个月。

因为退休时计算养老金,缴费年限是不存在抹零儿的说法的,实际上是先累计缴费月数(含视同缴费年限的月数),然后再除以12个月,得出年数。是多少,就算多少,不四舍五入以年为整数,不为取整数抹零,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或6位数(不同地区操作不同)。

如果你的累计工龄是连续的,那么退休时计算养老金,就会按36年9个月计算。如果中间出现了断缴,有多少算多少。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朋友的工作年限和退休时计算养老金的累计缴费年限不一致的原因。

比如,你的实际工作年限是40年,但只交了15年的养老保险,那么退休时计算养老金就按15年的缴费年限计算。如果交了20年,就按20年计算。

再说第二个问题:工龄是36年9个月,退休后调整养老金为什么只按36年计算?

如前所述,如果你的累计缴费年限是36个年,而不是36年9个月,中间有9个月曾经中断缴费,那么调整养老金时,当然按36年计算了。

即使你的累计缴费年限真的是36年9个月,有零头,抹零的情况目前也不存在,虽然历史上个别地区(如北京)有过抹零儿的阶段,但近年来不断改革,这种现象消失了。

尽管我国31个省市调整退休职工养老金时具体规定不同,但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养老金时,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地区抹零了,不过,具体算法并不统一。

有的地区,零头不足一年的月数一律按一年计算;有的地区不足半年的月数按半年计算,超过半年的按一年计算;有的地区则一律严格按月按比例计算,不一而论。但目前没有任何地区会把零头抹掉。

不过历史上确实有个别地区出现过抹零的历史和其他五花八门的算法,对此退休职工觉得不公平,有意见。近年来不断改革,拤零的做法已经成为历史了。

工龄是36年9个月,为什么计算退休费时及调整养老金时只按36年计算?

我比你还惨,我是41年零11个月,就按41年算,退休时人事干事找我说我能找出一个月的就是42年工龄了,上哪儿找去,能证明我插队年限的大队干部,小队社员都死差不多了,年轻的不知道,还是算了吧,41年就41年吧,那11个月就算做贡献了!

工龄是36年9个月,为什么计算退休费时及调整养老金时只按36年计算?

谢邀。工龄即工作年限,指参加工作时间。一般都是以年为计算单位,所以在计算工龄时,通常的做法取整数,舍去尾数。题主的工龄是36年零9个月,在计算养老金时和调整养老金时,一般取36年工龄整数计算,尾数9个月会舍去。就拿湖南的情况讲,工龄每满一年,可得3元,不足一年一般不纳入计算。工龄的提法随着养老保险的不断完善,在未来将会由缴费年限所替代。

工龄是36年9个月,为什么计算退休费时及调整养老金时只按36年计算?

这是有问题的,养老金计算和调整精确到月,按36年是不对的。

你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你的工龄是36年9个月,为什么计算养老金和调整养老金的时候按照36年计算呢?

缴费年限的长短,对于养老金待遇的计算和养老金的调整非常重要,越长越好。

而且,一般情况下,养老金计算是精确到月的,也就是你的缴费年限36年9个月,应该折合为年,也就是36.75年来计算的。

这样才是合理的,毕竟9个月的时间也是进行缴费了,不算在内对于退休人员是非常吃亏的,也是对他们不公平的,会导致养老金变少一些。

另外,养老金每年的调整,一般是按年计算的,但是不足一年按一年计算,也就是说36年9个月,应该给你按照37年的缴费年限来给你上涨养老金。

这样才是有利于退休人员的做法。只按36年来计算和上涨养老金,9个月的缴费年限忽略不计,毫无疑问是损害了退休人员的正当权益的。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性,你有视同缴费年限,但是有9个月的时间不算视同缴费年限,最终认定的缴费年限就是36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了。

建议你跟社保部门反映一下,确认一下最终缴费年限的认定数字,这样才能确保自己不吃亏的。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