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养老金都控制在1500到3000之间,还会有缺口吗?
确实大家的养老金差距比较大,但相对而言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控制养老金的待遇范围,这样的做法很好,可是实施起来有些难度。
目前,我们国家的养老制度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两大类。主要是通过个人缴费采取的养老保险制度。一旦牵扯到个人养老保险缴费,人们肯定会更加注重养老待遇的得失。如果养老待遇不划算,人们就会想方设法的停缴养老保险,或者转为待遇划算的缴费方式。
现在的养老金待遇划算吗?目前,我国养老待遇最低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一般是从100元到几千元不等。其养老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是国家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人员发放的待遇。国家一般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缴费15年以上的人群进行照顾,会有额外的提升。不过,相应的提升差别不大。2020年7月1日起,全国最低标准是93元每月,各个地方也可以进行额外的提升。全国各地的普遍标准,现在在100元到170元之间。
基础养老金跟缴费钱数没有关系,因此大多数人都愿意按照最低缴费档次缴费,也就是100元。说实话,100元的档次实在是有些太低了,这是一年缴纳的费用,也是国家为了帮助低收入人员和特困人员缴费设置的档次。青岛市要求除了低保户, 其他人最低缴费档次应当不低于5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缴纳的全部养老保险费,另外还有一定额度的国家补贴。比如说按1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0元,河南省按5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40元。但是大多数人宁愿把钱放在手里,毕竟养老保险见效很慢。
另外,一些地区个人账户的利息并不高,比如说黑龙江省个人账户的计息利率只有1.5%,相当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这样的话缴费就会相对贬值,也会影响大家缴费的积极性。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待遇的人员目前高达16032万人,2019年人均养老金待遇只有162元。
大家想想,如果一年只缴纳100元,退休后每月能领取1500~3000元会是什么概念?这种情况是不是会趋之若鹜?职工养老保险个人一般一年至少需要缴纳七八千元,缴费15年养老金待遇也不过800~1000元每月。性价比完全赶不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这样做,最大的难题就是相应的养老金怎么来?很多人张口闭口就是国家补贴、国家拿钱。那这样的话,就完全背离了我们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初衷。
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是一种国家承担永恒养老责任的国家保险制度。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我们实施的是这种国家保险制度。个人无需缴费相应的养老金都是有国家或者用人单位发放,相应的待遇水平都是职工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如果这样做,光筹措养老保险基金会给社会增加相当大的压力,而且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积极性,最终只能维持非常低的养老金水平,甚至会影响在职职工的工资收入,且进一步会影响大家的就业问题。
在过去,农民、城镇无业人员都是没有养老金收入的,也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现在国家允许灵活就业人员,通过自己承担社会保险费的方式参加养老保险已经比过去人性化了不知多少倍。难道还想回到过去吗?
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12310万人,再加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领取人员,合计28342万人。即使按照每月2000元的养老金计算,每年需要负担6.8万亿元。2019年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49228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114亿元,合计5.2342万亿元。乍看起来,差距不大。
可是一旦实施以后,灵活就业人员肯定不会继续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他们约占所有参保人数的25%。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职工会想方设法逃避缴纳保险。预计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将至少下降一半以上。未来养老金的缺口将会达到每年30,000亿元以上。这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每年国家对的社会保险基金20,000亿元左右的补贴了。
国家没有足够的财力能够弥补这样的缺口。可以过度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养老思路,不适合现在的养老模式。大家都是“经济人”,肯定会寻找最适合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养老模式。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经过近30年来的不停发展才形成现在的模式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改变的可能性不大。#理财大赛第三季#
如果养老金都控制在1500到3000之间,还会有缺口吗?
那些拿七八千上万的老人,吃到嘴里的肉想让他们吐点出来,不太好办啊!
我认为,只要真能做到退休老人都一样的养老金,不会有缺口。
把那些每月大几千上万一个月的养老金,变成跟大多数企退老人一样的1500-3000,应该够了。
就像我家,老丈人和我爸,我老丈人每月七八千,我老爸每月两千多,老丈人的一个月养老金可是我老爸一季度的总额。
如果把我老丈人的养老金扣下来,跟我老爸一样,保管没有缺口,保管我老爸这一大群企退人员拍手称赞。
我也跟我老丈人谈起来这件事,如果把他的工资降到1500到3000之间,他会有什么反应?
我还没说完,他瞬间站起来要揍我,大骂我是不肖子孙,吃里扒外,大义灭亲。
我勒个去,这老头哪肯往回拿,以前每年都有5%的增长,这一两年变成3%的增幅,他都不高兴,嘴里说着:都是一样的退休,为什么那些企退的有5%的增幅,他只有3%,这不公平。
哎,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他们哪舍得。
可我老爸这样的企退老人,每月加一百多都“兴高采烈的”,真的太天真了。
说说容易做做难,他们不会同意的。
我是“阅尽人间冷暖”,谢谢你倾听我的诉说,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如果养老金都控制在1500到3000之间,还会有缺口吗?
这个养老金,名义上就是叫养老钱,根据各地情况发放,够用就行,不要用养老钱去养儿子孙子,现在的金钱世界,人都会贪得无厌,给多多都无法满足,国家应尽快制定这方面的政策,高低均衡
如果养老金都控制在1500到3000之间,还会有缺口吗?
不要老是纠缠企退人员的退休金,除企业高管退休外,其他人退休金应该不会太高。所以不必纠结此点问题。
如果真正把企业退休养老金与公务员教师医生及事业编人员的退休钱放在同一个“锅”里,而且规定公务员事业编的最高退休金不得高于企退人员的退休金的1.5倍,并且取消部级以下干部的离休规定及退休后的专职司机、专车、秘书、旅游等待遇,这样即使企业工人不延退,国家的养老钱不会出现缺口……
如果养老金都控制在1500到3000之间,还会有缺口吗?
如果养老金都控制在1500元到3000元之间,还会有缺口吗?对于有没有缺口我不知道,但是就是按照现在的方式计发,也不会有缺口,从全国的角度来分析,养老保险基金都是收大于支,各地别地方有缺口,可以通过中央调剂的方式来解决。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近几年全国总体情况是养老保险基金收大于支。根据国家人社部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到2019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但近几年增速有小幅度的减缓。201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13873亿元,支出达到10755亿元,同期结余3118亿元;2018年收入55006亿元,支出47550亿元,同期结余7456亿元;2019年收入达到56083亿元,支出为51897亿元,同期结余4186亿元。从这组数据来分析,2018年之前,我国的养老金的收入增长是比较快,而且同期结余的量也是比较大的。但是从2019年开始,国家对单位的缴费比例由原来的20%调整为4%,同时调低了缴费基数,即由过去的半口径调整为按照全口径缴纳,2019年的缴费基数总体上都要低于2018年,支出的增速有小幅度的上升,收入增速有所下降,收入支出差额进一步缩小。
第二,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个别地方需要依靠中央调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东西部之间具有很大差异性,中西部劳动力集中向东部和发达地区流动,导致东部地区养老保险基金节约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养老保险领取人数不断增长,缴纳人数持续下降,中小企业经济发展不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较低,使得收入小于支出,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中央调剂;随着老龄化的加速,中央对保险基金的调剂规模逐渐加大,部分地方的养老保险基金每年的收入和支出仍处于赤字状态。特别是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形势的影响,国家采取了减免中小企业单位缴费部分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导致西部地区养老金保险基金的收支更加不平衡,2020年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提高到4%,加大了对西部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第三,将养老金控制在1500元到3000元,不是解决养老金缺口的主要方式。我国养老保险体现的是“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激励机制,缴费基数高的人,缴费年限长的人,理应本着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如果采取限制在1500元到3000元的这种方式,不但对于那些长期缴费,按照高标准的缴费的人不公平,同时也对于缴费年限短的人也不公平。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实行按劳分配,提倡多劳多得,不但在岗时的工资分配体现的是这种原则,就是退休以后也体现的是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有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才能起到激励作用,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才能提升大家的参保意识和缴费意识,要想多享受权利而不愿意尽义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果将养老金限制在1500元到3000元的水平,不管是企业也好,还是职工个人也好,都只缴纳15年就具备了养老金的领取资格,再也没有人继续再缴纳社保费用,导致的结果是养老基金收入大幅度减少,不但不会减少养老金的缺口,反而还会增大养老金的缺口。
第四,解决养老金缺口的根本方式是发展经济。养老金是体现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全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方式,要解决养老金缺口并不需要限制养老金的高低,而是要从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目前我国的养老金是采取国家、单位和个人多方筹资的模式。从国层面来讲,已经在试点将部分国有资产划入养老保险基金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国家筹资的方式,对于单位来讲,只要我们的经济发展起来了,中小企业日益发展壮大了,企业经营效益提高,企业就有了为职工依法缴纳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只有企业按照职工本人的实际工资缴纳养老保险,养老金基金的收入就会大幅度提升,同时也可以提升职工今后的养老金水平;从职工个人来讲,只要大家都能充分实现就业,人人都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对于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的积极性就会大幅度提升。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面的缴纳养老保险积极性才会更高,养老保险的基金才会不断积累,养老金收支的缺口差距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综上所述,要解决养老基金的缺口问题,不是要从职工养老金高低上去进行限制,而是要从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做文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金的缺口问题。(注:引用数据来源网络搜索)
如果养老金都控制在1500到3000之间,还会有缺口吗?
原创
养老金高吗,一般也就二三千。
如果刚退休的,大多还达不到这个数。
现在生个病,一进医院就成千上万。有的还要长期服药,这点钱不节药都沒法过日子。
退休的老人多数是留在城里或是单位上。这些地方生活成本都很高。在农村不值钱的菜,在城里都是几元一斤。生活的地点不同,开支是有大区别的。
老是拿养老金说事的人,是什么心里大家都明白。为什么当初不去干点有高养老金的工作呢,现在后悔无望转成攻击,过份了点吧。
和拿养老金的人较劲,有多大点出息。那些连鸡毛弹都做不出的大款,身价几亿,几十亿,上百亿。合理吗,有本事和他们较劲去,看人家给正眼看你一下。
选老百姓做斗争对象,一是沒出息,二是没结果。相反是制造不稳定。
不交保险,就拿不到养老金。养老金少的也不可能立马给你涨上去。
养老金大几千,上万的也不可能立马拉下来。人家多有多的理由。
一是人家单位好,二是人家贡献大,三是人家责任重,四是人家工作有风险等等。
要这些人退休和搬砖的待遇一样,那才是无天理,人为的制造另一种不公平。
个个拿一样的退休金,那除非个个都是搬砖的,个个都是文肓。
那中国的产业,科技,政治,军事,医学,文化都没了。还是个国吗。都回到了石器时代,你还拿什么来平均,大家当山顶洞人去吧!
世界上的事,都是相辅相乘的。养老金控制在低水平上,谁还去为两三千的养老金奋斗。不奋斗资金积累从那来。没资金积累那不是缺口更大了吗。那时拿什么来保证这一千五到三千的养老金财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