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归社区管理,没有社区的该怎么办?

根据国家规定,退休人员归社区管理,可是我住的小区没有社区管理功能和机构,就是个住宅小区,导致退休移交手续找不到接收单位,怎么办?

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移交街道和社区实施社会化管理,是按照国家《关于印发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做出的部署,要在2020年底之前完成。

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移交街道、社区,实施社会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剥离国有企业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为退休人员提供全面公平的社会化服务,完善社区服务职能。

企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退休人员,一般只是国有大型企业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要求,为了便于对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遗留的一系列问题。现在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频繁,很多老人退休以后都跟着子女到外地生活。养老金资格认证也逐渐改为手机刷脸认证,实在不行还可以申请外地协助认证,这些都是由人社部门统一组织的。对于国有企业只管理几十上百人,反而成本更高,效率更低。特别是一些企业提供的老年人活动场所等福利,由于退休老人常年在外地也无法享受上,又不能享受当地的退休人员服务。对于很多从企业退休的人员,可能几年都去不了单位几次,随着年岁越大跟单位的联系就越来越远。所以,实施社会化管理的呼声一直也很高。

所谓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主要是通过街道社区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对于在当地居住的老人实施服务。比如说,配合社保机构做好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工作,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为退休人员提供保险政策咨询和查询服务;跟踪了解退休人员的生存状况,协同社保机构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退休人员离世以后,帮助家属申请办理丧葬费、抚恤金等待遇;建立退休人员的健康健康档案,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等宣传和老年人保健活动;组织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或者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组织退休人员中的党员按时开展党组织活动。街道也可以安排机构集中管理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

社区居委会,实际上是居民的自治组织。并不一定是一个住宅小区,一个社区居委会。有时候多个住宅小区对应一个社区居委会,甚至一个住宅小区对应多个社区居委会都是有可能的。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领取的待遇一般不称为工资,而称为补贴,是由财政负担。由于自治组织没有用工单位,一般需要自己缴纳社会保险。

社区居委会的主要职责就是协助居民办理各种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节民间纠纷,进行宣传教育,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工作,以及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

随着政府的加强投入,很多地方逐渐建立起了助老大食堂、老年人活动中心这样的服务场所,有的还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这些服务实际上都能够为老人们提供更好、更方便的服务。

总体来看,将退休人员移交街道社区管理服务,实际上也方便了退休人员,也是一件大好事的。#理财大赛第三季#

退休人员归社区管理,没有社区的该怎么办?

目前国家规定所有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划归社区属地化管理,这项政策当然是为了给国企减负,让诸多国企轻装上阵,提升市场竞争力。

不过退休人员划归社区管理也存在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比如题目中提到的,假如没有属地社区的一部分人应该怎么办呢?

这就要从当前退休人员移交和接收说起了,据我的了解,目前各地对于退休人员划归社区,貌似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比如有些地方按照企业注册所在地统一移交给社区,但是有些地方根据退休人员实际居住地移交给当地社区。

由此可见,退休人员划归社区管理,并没有一个硬性的统一规定。

也就是说,国企在移交退休人员给地方社区的时候,可以相对灵活一点,比如有一部分有明确社区归属地的退休人员,当然直接划归当地社区比较好,而对于现有居住地没有社区的,最好直接移交到企业注册地或者企业目前实际办公所在地,这也是为了方便今后退休人员办事情。

总之,退休人员划归社区管理是大趋势,但是对于目前没有实际社区归属地的部分退休人员,建议企业和地方充分协商,本着方便退休人员的原则就近办理,比如要么在退休人员目前实际居住地就近移交,要么在企业注册地或实际办公地就近移交,这样一方面方便企业,同时也方便退休人员。

退休人员归社区管理,没有社区的该怎么办?

我是退休教师,08年退休,我住的是一个社区的一个小区。所在社区来人到我家登过记,派出所也来人到我家登记,因为我户口不在这个住房的房主的户口本上。我算小区的常住人口。这其实与社区管理退休人员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对小区的常住人口管理而已。

我退休以后,我的退休工资仍归原单位的财政发放,退休工资在银行卡上。我们退休人员仍然归原单位(学校)管理。还经常让我们填写什么表格,例行的体检,节日慰问等,都由学校或工会来办,与社区毫无关系。

去年上半年,我们的退休工资改为养老金,发放养老金归社保局,每月15日左右,打在社保卡上,社保卡激活,可以在任意一家银行的取款机上取现金,一个月两次,不收手续费。医保卡上的钱应该也归了社保局。与发养老金几乎同步。

自从我们的退休人员划归了社保局后,原来单位就根本不管我们了。直接说我们移交到社保局,不归原单位管了。例行体检与春节两次,由学校或工会上门送体检表,少量的春节慰问金。我们与原单位就没有什么往来了。查养老金查医保金都去社保局查,本人带身份证,报手机号就可以查。下图为社区广场。

再说社区,我们这社区很大,有五个小区加什么几个小高层吧。社区与我们根本没有往来。办老年乘车卡,自己带身份证,一张相片,直接去公交公司办。我一老同学,他企业退休的。他的养老金,仍然在银行发,很奇怪,没有在社保卡上。他每年的惯例验审,可以在网上办,下载一个“皖事通”就行。还是我替老同学操作的,他不熟练,省去了本人亲自去验审的麻烦。听他说,他们企业退休的人员社区也不管。退休人员个人只是关注每月养老金到没到账。与社区没有什么关系。

退休人员归社区管理,没有社区的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在我们这里不存在,一,行政,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是在你退休时,就由工作单位的人事部门办理手续,而后由管理机关审批后,再由当地社保部门核算,确定之后,从银行每月按时转到你卡里。二,如果你是从外地工作退休的人员,户口可以转到现在所在的公安派出所落户。组织关系可以转到所在的乡镇或者街道。其他与当地社区沒多少关系。

退休人员归社区管理,没有社区的该怎么办?

划分社区是县区人民政府按照行政区划来划分的,一个社区要管辖好多个住宅小区,比较大的社区辖区居民有一二万,五六千户;小一些的社区也要三千多户一万多居民。当地政府不会给每一个住宅小区都设置一个社区,你属于哪个社区自己了解清楚,然后去社区办理相关手续。绝对不可能出现居民小区脱管漏管的现象。

退休人员归社区管理,没有社区的该怎么办?

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这是国家的一个新举措!

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2020年年底前,将尚未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国有企业已退休人员移交街道和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

主要就是要做好党组织关系转移、人事档案移交、社保管理服务,将企业退休人员与原企业分离,后续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管理服务,比如退休人员的信息采集、组织活动、指导开展养老互助、大病探望等。

对于企业来说,将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可以有效可以减轻国有企业经济负担,激活企业发展潜力。

对于题主来说,要明白的一点是国家确定的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指街道或社区管理,而不是小区管理。

所以,对于题主来说,直接去找当地的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那么正常就可以知道移交手续怎么办。

如果找不到这两个地方或者里头的工作人员也不清楚,那么可以去找当地的乡镇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这两者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组织,里面的工作的都是公职人员,肯定可以告诉你一个准确答案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