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今日趋严重的老龄化和年轻代抵触生育的社会现象,你咋看待?
我国老龄化趋势是越来越严重的。对比一下2018和2019年的人口情况,2018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只有24949万人,65岁以上老人是16658万人;2019年两类老人数量分别达到了25388万人和17603万人。我们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已经连续两年超过了0~15岁的孩子数量。#理财大赛第三季#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在不断下降。2016年我国放开生育以后,出现了一波生育高峰,出生人口数量有1687万人上涨至1786万人。可是情况在第2年就出现了扭转,很多专家预计2017年出生人口甚至能超过2,000万,但实际只有1,723万人。2018年更是下降200万,只剩1,523万元,2019年只有1465万人。
预计未来出生人口数量还将是下降的趋势。实际上,育龄期妇女2019年下降了500万,20~29岁的育龄旺盛期妇女下降了600万。我国的育龄期妇女数量已经从2011年的3.82亿人下降至现在的3.46亿人,减少了3,600万,任泽平建议在年底前放开三胎。
1981~1997年,我国连续17年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至今再也没有超过2,000万过。随着这一批年轻人逐渐出了育龄期,我国出生人口数量难以再有更大的增长了。按照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人口顶峰将在2027年到来,顶峰人口在14.42亿人。而且当时的总和生育率是假设1.6不变的情况下,现在总和生育率只有不到1.5,人口顶峰甚至还可能提前到来。
2020年11月份,我国将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届时人口数量将会有更明确的答案。 25日晚上,人口普查员到我家进行了普查登记,根据户口本等详细信息,对家庭人口情况进行了调查,非常认真尽责。
年轻人普遍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也是相当现实的。
第一,教育资源紧缺,父母压力大。现在我们非常紧缺学前教育机构,一岁到三岁之间的空白期很少有托幼机构能够提供服务。优质的教育机构收费又非常昂贵,比如说我们家孩子送到私立幼儿园,一个月的托幼费加餐费得3000元,相当于一个人的工资了。
再加上随着孩子中大小学特长班、初中高中辅导班、大学学费生活费,每一项都是昂贵的负担。投入几十万之后,至于孩子能挣多少工资,真的不好说。
尤其是现在家长普遍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孩子教育普遍需要从幼儿园就开始比拼,家长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家长一方面要工作挣钱,还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压力可想而知。
第二,职业要发展,生育有冲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未来有前途的最主要途径。人人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前途,可是大学毕业一般都得22岁以后,有的人甚至需要考硕士、博士,再加上求职的适应期。25~30岁结婚,已经变的非常正常了。特别是有些女性甚至拖着拖着,就拖成了30岁以上的大龄剩女,据说这一人群超过3,000万。
女性的就业也会影响生育问题。对生孩子对于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太大,不仅是长达9个月的孕期,还有一年的哺乳期,再加上幼儿成长的1~3年时间,可以占据职业女性大量的精力,尤其是现在还要生二孩。说实话,从独生子女时代过来的我们,普遍也不想让女性当家庭妇女的。现在离婚率较高,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女性能够更好地实现经济独立。所以,人们也普遍不愿意生孩子呢。
第三,生活成本贵,工作压力大。年轻人普遍不愿亏待自己,生活消费水平较高,很多年轻人普遍没有多少积蓄去养育孩子。每生育一个孩子,都要花费几十万乃至上百万。
现在房价普遍较高,年轻人往往都背负着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房贷,他们不敢偷懒,不敢生病,如果养育孩子压力就更大了。
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压力也较大,很多高科技企业的职工,工作常态是996,根本没有多少时间顾及家庭。
我们也不要特别的忧虑,这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现实,毕竟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面临着人们生育意愿下降的问题。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庞大,实际上是不缺劳动力的。
对当今日趋严重的老龄化和年轻代抵触生育的社会现象,你咋看待?
如果个别人不生是他们的问题,如果很多人不生,是社会的问题。
对当今日趋严重的老龄化和年轻代抵触生育的社会现象,你咋看待?
高房价,低福利,社会分话严重,有钱人生吧,穷人生了也没用,只不过是多一个流水线工人罢了
对当今日趋严重的老龄化和年轻代抵触生育的社会现象,你咋看待?
现在的这种现壮医疗,上学,就业乱象丛生谁有了孩子愿意看着孩子受罪,因为父母的无能,要这样下去不愿生孩子的年青人会越来越多。
对当今日趋严重的老龄化和年轻代抵触生育的社会现象,你咋看待?
讲个故事吧!
牛爸爸和牛妈妈,榨干自己的血汗,和毕生精力,抚养了两头小牛,
牛主人站在圈外,满意的哈哈大笑!😭
对当今日趋严重的老龄化和年轻代抵触生育的社会现象,你咋看待?
这还不是房高房价惹的祸呗。婚结都结不起,还 谈什么生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