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退休,什么时候大家领退休养老金基本上是一样?

现在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确实高低不同,差距也比较大。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平均3000元左右,但是有一些灵活就业人员只能领取800~1000元的养老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养老金待遇2019年只有每月平均162元。

有一些人希望能够实现人人平等的养老金,当然期盼的是养老金都提升到3000元左右,而不是降到162元。其实,养老保险制度大家只看到了养老金高低不同的一方面,但是我们没有仔细研究它的平等的一方面。

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分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养老金待遇都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不过,两种养老保险是不同的养老制度,相应的待遇自然也有差别。我们首先看,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平等的方面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公平

第一,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尽管基础养老金受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等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要知道退休必须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以上,养老保险缴费最低基数是60%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通过计算,也就是说符合退休条件,最低至少可以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

第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数,是按照本人缴费基数的8%每月划入的,这一点是完全公平的。由于企业职工需要缴纳缴费基数的8%,相当于全部个人缴费部分进入个人账户。灵活就业人员是20%缴费比例,相当于缴费的40%进入了个人账户。

不过由于缴费基数也有下限,所以最低个人账户里的钱数也是有一定标准的。

大家都知道,养老保险是长缴多得、长缴多得,只要国家实施养老金待遇相等,绝大多数人都是会按照60%最低缴费基数缴费15年就停保的。因此,这时候大家的养老金待遇也会一样

如果大家养老金待遇都一样,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作为“经济人”,不可能有人还长时间缴费,高基数缴费。这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逻辑。但是大家缴费少了,同样养老金水平就降下来了,养老金保障退休人员养老生活水平待遇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弱。所以,在没有更好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还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公平。

居民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待遇更加公平的保险。

基础养老金是真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人员全额支付的待遇。基础养老金过去是基本上人人相同,现在国家对于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人群和6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进行倾斜照顾。当然照顾的水平也不高,一般就是多个5~10元。

基础养老金全国最低水平是88元每月。国家明确2020年将会进行调整,预计会超过100元。地方可以在国家基础之上进行额外的增加,各地平均水平一般在120~170元之间。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缴纳的全部钱数以及国家补贴的一部分数额。这一部分待遇相对来说也是公平的,毕竟相当于各人给自己计算养老金,还有国家补贴当然很划算。不过由于城乡居民普遍收入较低,大家社保积极性也不高,很多人只是按照每年一两百元的档次缴费。个人账户养老金方面至少是缴费的公平。

所以,我们的养老保险待遇虽然高的不一,但是在计算公式方面都是有相应的公平道理在里面。并不是说人人养老金都一样就是公平的

都退休,什么时候大家领退休养老金基本上是一样?

我就题主提出的问题,谈一下个人看法。

先说结论:都是退休大家都领基本一样的基本养老金,这样的事情永远不可能发生,这是100%肯定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社会保险方面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与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不相符的行为,都不会在我国发生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从201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其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立法目的是: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社会保险法规定的五种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涵盖了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按照法律的规定,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基本权利。因此,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着支架作用的基础法律,是社会保险方面的定海神针,其他任何法律、法规、政策,都不能与《社会保险法》的法律规定相扺触,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在实际工作中,包括国务院在内的任何国家机关、团体及其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社会保险法。同时,由于社会保险法规定的五种社会保险,涉及到我国所有公民的生、老、病、死等等方面的切身利益,极为重要,当然也十分关键。这就是法律,一件极为严肃的国家大事,当然容不得任何形式的违法行为。作为公民个人,自然应该尽可能学法、遵法、守法,从而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涉及社会保险方面的任何重大事项,毫无疑问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换一个角度说,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的重大事项,在现实生活中肯定不会发生。

之所以说:所有人都领基本一样的养老金肯定就不会发生,最基本的原因就是:这种说法从根本违背了社会保险法的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规定,是毫无法律意识的胡言乱语,本质上就是一种违法言论,是毫无法制观念之人的戏说法律,透露出的是一种无知、无畏,只会满嘴跑火车。这就是问题的实质。

二、《社会保险法》和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

本来,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有三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简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2014年,国务院决定:将城居保和新农保予以合并,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说:从此以后,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只有两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简单地说:社会保险方面的城镇职工这个概念,有着特定的含义,专指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各类企业的职工,都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岗位、比较稳定的工资收入,这三类人员都是强制性地参加五种社会保险,本人和单位毫无选择的权利;还有,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但具体的险种只有两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医保,至于是否参加完全由个人决定,没有任何强制性。

城乡居民,则是指除了参加了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之外的所有公民。从根本上说,城乡居民即没有固定的、为国家法律承认的工作岗位,又没有相对稳定的工资收入。城乡居民可以参加的社会保险也只有两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保,当然都是非强制保险

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有两个:一个是工作岗位,另一个是工资收入。说起来很简单,其实这种区别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办法跨越的。

养老保险待遇,其实只是按照法律的规定,通过个人缴费或个人与单位共同缴费,参加两种不同的基本养老保险,依法享有的政策待遇。严格地说:只有城镇职工,才能依法办理正式退休手续,领取的是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年满60周岁,领取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不能称为养老金。

三、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始终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不论参加的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先参保缴费,满足了政策规定的条件之后,才可以领取养老保险的待遇。我国整个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始终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通俗地说:个人缴费越高,养老金越高;持续缴费时间越长,养老金也越高。就个人而言,养老金完全可以看做是为了保障自已的老年生活资金来源,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逐步地积累起来的,由政府进行管理并给予资金补助的长期储蓄存款。社保经办机构为个人建立的缴费账户,是整个缴费过程的完整记录。总之一句话:整个缴费金额和养老金待遇之间,即是非常明确的因果关系,又是正比例关系,还是一一对应关系。更简洁地说:前期的缴费情况,从根本上决定了养老金的高低水平。毕竟,一分投入,一分收获嘛。这当然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制度安排。

换个角度说,多缴的就应该多得。否则,即是违法行为,又在客观上严重地打击了高标准缴费的群体,挫伤了社会发展的后劲。同样,少缴的就不能多得。否则,客观效果只能是鼓励落后群体,从而导致全体公民毫无进取心,人人等着吃大锅饭 ,整个社会将陷入无效率的状态。这肯定不是社会保险法追求的社会效果。

四、回答是主的问题:都退休,什么时候大家都领退休养老金基本上是一样?

坦率地说: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时候大家缴费标准一样,缴费时间也一样,大家就可以领取基本一样的养老金。问题是这种理想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永远都不会出现。很简单的道理:工作待遇高、工作条件好的岗位,永远是一种稀缺资源,在比较充分的竞争条件下,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争取到这类优质岗位。也就是说:工作岗位的好坏,工资收入的高低,与劳动者本人的综合素质、学识水平基本上是挂钩的。这话好多人不爱听,不愿听,甚至直接骂娘,但却是活生生的事实。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活一世,大扺如此。从这个角度说:养老金低的根本原因,恰恰就是本人不怎么样而已。

从法律的角度说,把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做为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意味着法律也承认,养老金本身存在高低不同的差别,不可能做到强求一律,人人平等。从根本上讲:要求退休人员都领基本一样的养老金,即完全脱离了社会现实,又毫无法律上的根据,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梦呓,是能力不如人者的悲鸣,是空中楼阁,是海市蜃楼,永远不会有实际发生的那一天

都退休,什么时候大家领退休养老金基本上是一样?

人家交社保44年,你交社保15年,你凭什么想跟人家拿一样的退休金?

都退休,什么时候大家领退休养老金基本上是一样?

一般没有领取基本养老金是一样的,应当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分别的进行说明,而不是混淆在一起的说。

1.在目前计算基础养老金公式的基础上,删除“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后,在每个人参加社会劳动年限(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领取基础养老金的数额一样。无论是早“退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还是晚“退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2.同样是删除“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后,如果个人之间参加社会劳动年限(缴费年限)不同则领取基础养老金的数额不同。

3.有人会说“缴费”不同,也就是个人缴费的不同了,那就是计算和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不同。

这是简单的、公平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基本养老金,没有“多缴多得”和“视同缴费”的基本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不再是投资理财产品。

4.应当每年7月1日的重新核算基本养老金也是这样处理,基础养老金随着“职工平均工资”变化,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再需要改变。有参加社会统筹的就有基础养老金,有个人缴费的就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再增加一项老年补贴金(内含最低基本养老金、劳动补贴金、年龄补贴金),统一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论工人、农民、公务员、军人、灵活就业人员等等各行业的人员,全体公民一律平等。

这是基于社会保障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都退休,什么时候大家领退休养老金基本上是一样?

希望退休人员领的养老金基不一致的想法,既不客观,也不实际,更不可能。因为在退休前几十年的工作中,就算是在同一行业,人与人的努力和贡献是有差距的。比如开汽车吧,有人技朮差,老出事故,给国家造成很大经济损失。而技朮好,头脑灵光的,就能安全行驶,省油爱车,为国家創造财富。一反一正,能一样吗?再加上有的工龄四十多年,有的三十多年,能一样吗?所以说追求退休金基本一致是永远都不可能的。倒是追求行政事业和企业之间缩小差距是合理的。因为同是为国效力,只是分工不同而己,况且,企业中也不乏有许多无论是文化知识,政策水平,工作能力等都有着超群能力的佼佼者。

都退休,什么时候大家领退休养老金基本上是一样?

领养老金的时间是否基本一样。我想不尽相同。

其一,大家所在的省市不同,养老金发放时间的规定就不会相同。

其二,原来退休后一般是延续了你在职时(未退休)的发工资的时间。现在有的省市社保部门把发放养老金的时间又统一的进行了调整(如:山东省)。

其三,即便有的省市又进行了统一的调整,我想也不会统一到都在一天发放。主因就是退休人员太多,人员的数据输入工作量大;有关发放养老金的银行,在资金准备上要有一个时间过程。

其四,山东省的通知是调整集中到每月的下旬发放。没有说具体那一天,就说明不是在一天中集中全部发放到位。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