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社保缴纳基数越大,退休金就会越多?

参加社会保险大家都知道缴费基数越高,缴纳的钱数就越多,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缴费基数是如何影响我们养老金待遇的。其实大家希望了解的是:是不是缴费基数越高越划算呢?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让暖心人社带大家分析一下。

社保缴费基数的统一

社保缴费基数是我们社保缴费的基础之一,一般是按照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核定上下限。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一般是60%~300%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其实,很多人以为社平工资只有一个,实际上社平工资的口径有很多。

过去的时候,社会平均工资一般分为城镇非私营单位社平工资和私营单位社会平均工资;另外,还可以从在岗职工和就业职工两个维度来区分。有的地区使用的是地级市的社平工资,有的则使用省级社平工资。总之,还是比较乱的。

2019年5月起,全国统一使用各省市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作为该地的社平缴费基数上下限核定标准。为了保障大家退休待遇的不吃亏,国家会制定过渡性方案,保障退休待遇平稳过渡。不过,现在还没有出台。

社保缴费基数在退休方面的作用

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我们的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主要和三个因素有关,退休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也就是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

首先说一下缴费指数。缴费指数,实际上是等于当年的每月缴费基数之和÷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如果说我们按照60%基数(3000元)缴费半年,合计1.8万元,由于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是6万元,当年的缴费指数实际上就是0.3。

平均缴费指数,实际上就是所有缴费时间的平均值。有的地区没有视同缴费指数的,只计算实际缴费时间。

第二是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是具体到每一个月的。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待遇越高。

最后是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很关键。相同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的情况下,越发达的地区退休社会平均工资越高,计算出来的基础养老金越高。我国存在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政策,只要在退休前在当地养老保险交费满10年就可以。

比如说在某欠发达的地区按照3000元缴费基数缴纳社保满一年,3000元是当地最低缴费基数了,当年的缴费指数就是0.6。如果在当地办理退休,未来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退休时是1万元,每月只能领取80元的基础养老金。

可是,如果转移到北京呢?假设北京工资是当地工资的两倍,由于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不会设立最低线,可以计算出转移到北京后,在北京的缴费指数只有0.3,这样退休可以领取0.65%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北京的退休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是2万元,基础养老金实际上可以领取130元每月。

也就是说,3000元60%基数缴纳社保,如果转移到北京产生的养老金待遇,甚至超过了当年在当地按照5000元缴费基数缴纳社保产生的养老金。

所以,尽管我们可能在同一个地方缴纳的保险,但是如果在不同的地方办理退休相应的养老金也是不一样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实际上是相当公平的,不会出现因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而导致差别的情况了。

个人账户的余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划入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缴纳社保的话,每月进入个人账户的钱数都是按照我们缴费基数的8%计算。这样缴费基数高低就非常关键。5000元缴费基数缴费,进入个人账户是每月400元,3000元基数只是240元。

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账户记账利率。2016年开始由国家统一公布,各省市全部实行统一的标准。2016年是8.31%,2017年是7.12%,2018年是8.29%,2019年是7.61%。这样高的记账利率远远超过我们投资理财了,还是相当划算的。

无论是养老保险关系怎么转移,我们个人账户转移的钱数都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时也会不论在什么地方都一样高低。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出一种规律,那就是缴费时间越早越划算,毕竟个人账户记账利率高达7%~8%,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高达8%~10%以上,我们自己攒钱理财能涨这么快吗?

结论

缴费基数确实是影响养老金高低的一项重要因素,通常来讲也是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待遇越高。但是也有一些特例情况,我们可以让养老金更高、更划算。如果有条件,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

为什么社保缴纳基数越大,退休金就会越多?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社保缴费基数越大,退休金就一定会更多吗?这个是肯定的,如果说你的社保缴费基数高,那么你的退休金待遇一定会比较高。原因很简单,我们在计算退休金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平均缴费指数,那么如果说你的缴费基数越大,就意味着你的平均缴费指数越高,我们的缴费指数是从60%~300%之间,都是可以任意的来选择缴纳的,那么如果说你选择一个100%的缴费相,对于60%的人群来,自己就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每个城市和每个城市之间的社会平均工资有所不同,比方说一线城市它的社会平均工资相对来说就会比较高,所以说能够在一线城市退休的人群往往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退休金,这是由于社会平均工资比较高,那么也就意味着在计算养老金的过程中,自己也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我们在缴费的过程中,企业在职职工是无法选择缴费指数的,因为它是要根据你个人的实际收入来决定,但是作为灵活就业的个人事,可以在60%~300%之间任意来选择,你可以适当的提高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那么将来一定会获得一个更高养老金的待遇,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提高缴费指数意味着你自己所付出的缴费成本也是有所提高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为什么社保缴纳基数越大,退休金就会越多?

没错,社保缴费基数越高,缴费越高,养老金越高,这就是多缴多得。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社保缴纳基数越大,养老金就一定越多吗?

养老金是多缴多得

的确如此,养老金是多缴多得。也就是你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高,意味着你的缴费水平越高。

按照规定,在单位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8%。个人灵活就业者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20%,其中8%进入个人账户,也就是40%缴费进入个人账户。

另外,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选择缴费档次越高,政府缴费补贴也会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越高的。

所以,缴费基数越高,进入到个人账户的金额越多,以后个人账户就越高,这就是养老金的多缴多得的原则体现。

如何不是这样的话,就没有激励作用了,那就没人愿意多缴费了。

还有长缴多得、晚退多得

当然,这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说的。因为影响养老金多少的不只是缴费水平,还有缴费年限长短、退休年龄早晚、所在地社会平均工资高低。

在同一个地区,同一年份和岁数退休,缴费年限也一样,那么你的缴费水平高,养老金就会比别人高的噢。

所以,如果你想退休后养老金更高,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缴费水平,缴费年限。多拿养老金,生活更有保障。

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留言!

为什么社保缴纳基数越大,退休金就会越多?

那是当然,因为退休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与缴费基数成正比,去看看我发的退休后养老金计算公式,有用请关注我,会不断的退推出与养老、医保、税收有关的话题。

为什么社保缴纳基数越大,退休金就会越多?

答案是肯定的。

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后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参保所在地的社平工资、个人缴费基数(平均缴费指数)、缴费时间、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由退休年龄所决定)。其中,最为核心的决定因素是缴费基数、缴费时间,即通常所谓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根据有关规定,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以上文字描述简化为计算公式就是: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在其他各个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个人缴费基数高,换算成的缴费指数就高,那么按照上述公式1计算基础养老金(统筹养老金)就高。

同时,如果个人缴费基数高,则计入个人账户的数额高、个人账户储存额也高,从而按照上述公式2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就高。

这就是说,个人缴费基数高,相应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就高,两项数据加起来得到的基本养老金也会提高。

下面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来看(数据测仅供参考)。

在QD市按照60%档次缴费15年(2003~2018),2019年满60岁退休养老金大约是939元。其他条件不变,提高缴费基数档次到80%,则养老金提高为约1108元;提高缴费基数档次到100%,则养老金大约为1278元;提高缴费基数档次到300%,则养老金大约为2974元。

由此可见,提高缴费基数,缴纳养老保险费就多,退休后养老金也会不同程度地提高,真正体现“多缴多得”原则。

换句话说,即使社保具有互助共济功能,会适当缩小养老保险缴费与退休养老金之间的差距幅度,但是肯定也是缴费高的人养老金多、缴费低的人养老金少,而不可能缴费多和缴费少大家一起吃大锅饭,完全不体现缴费多少带来的差异。如果那样的话,肯定会降低参保人多缴、长缴的积极性,不利于全体参保人的共同利益,不利于社保制度长久持续稳定地运转下去。

为什么社保缴纳基数越大,退休金就会越多?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社保缴纳基数越大,退休金就越高吗?这个是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确实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在计算退休金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社会平均工资和你的平均缴费指数,那么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就是你的缴费基数,也就是说你在不同的城市退休,所对应的社会平均工资肯定有所不同,一线城市它就比起二线以下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要高,所以说你所获得退休金的待遇水平在相同的参保条件下,那么退休金待遇一定会比较高。

平均缴费指数如果比较高的话,那么自己养老金待遇也会是比较高,因为我们在缴纳养老保险的过程中,每一年都是从60%~300%之间可以选择不同的缴费指数,当然你最终的平均缴费指数是比较高的话,自己养老金待遇水平,肯定要高于那些较低平均缴费指数的个人,所以说这就是社保的缴费基数越大,自己养老金待遇水平越高。

但是对于企业在职职工来讲,自己没有办法选择缴费指数同时也没有办法选择缴费基数,因为这个缴费基数是根据你的城市来决定的,每个人都没有办法选择,但是作为灵活就业的个人,是可以来选择缴费指数的灵活就业的个人,每一年在交费之前,从60%~300%之间的缴费指数,都是可以任意选择,当然你选择较高的标准,那么将来退休金的待遇水平一定会比较高。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