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平均工资数据出炉,私营非私营差距巨大,原因是什么?

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90501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只有53604元。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结果?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数据,这个数据让很多小盆友心又是拔凉拔凉的,为什么我们的工资跟社会平均工资差距这么大呢?让暖心人社带大家分析一下:

2019年平均工资数据

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90501元,平均每月7541.75元,名义增长9.8%。

2019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53604元,月均4467元,名义增长8.1%。

我们都说名义增长,就不讨论实际增长了,毕竟里边有一个通货膨胀率。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率,这样很多工资没有增长的小盆友心就更凉了。像我们单位已经三四年没有增长工资了。

城镇非私营单位有哪些类型呢?主要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内资公司、港澳台投资公司以及外商投资公司。集体企业工资水平,最低只有62612元;外商投资企业工资水平最高,达到了106604元,与此相近的还有股份有限公司103087元,国有企业98899元。国家统计局调查了全部城镇非私营单位217.2万家,就业人员1.72亿人。

城镇私营企业是按行业划分的。农林牧渔业工资收入水平最低,只有33760元,工资增长率只有3.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资水平最高,达到了85301元,工资增长率达到了11.8%。城镇非私营单位只调查了76.4万家,占比7%。

工资水平差距巨大的原因

第一,岗位行业差距。城镇非私营所在的单位尤其是国有企业,所在的行业都是最赚钱的,比如说石油、电力、水务、铁路、盐业等等。私营单位多数属于前面行业的补充,属于别人吃肉,他喝汤的那种。自然而然,工资水平就很低了。

尤其是私营行业,他们是吸收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对于我国不断推动城镇化是一项非常有益的补充,但是也带来了岗位竞争过于激烈,工资水平持续不高的问题。

第二,统计口径问题。其实,很多人至今没有搞明白我们的工资究竟包含哪些部分?有的人就认为是每月发放的工资。实际上,国家统计局的口径是按照1990年《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来执行,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大部分。这实际上,是远远要超出每个月发到手的工资的,尤其是每一年的奖金也要平均计算到每个月。比如年终奖和其他过节费等待遇是三个月的工资的话,相当于每月工资水平提升了20%,另外还包括社保、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以及个人所得税。职工每月到手5000元,并不代表你每月的工资水平不会超过6500元。

第三,优势富集原因。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上帝就这么一句话: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就是我们大家常说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恒弱。实际上,各种大企业由于规模大,效益要比小企业好得多,因此他们有更多的资金给职工发高工资。一般来讲,至少60%的人工资在平均工资水平之下。每年增加的工作收入往往也集中在中高收入群体,比如说各地平均每年的最低工资增长速度一般也就3%~5%,这也是一种客观规律。

所以,不管怎样,工资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国家是通过社会保险待遇实现我们收入的转移,如果想要更公平的待遇,那就参加五险一金吧,至少这种保障是平等的。

2019年平均工资数据出炉,私营非私营差距巨大,原因是什么?

这个原因很多也很无奈,每个人的看法不尽相同,还有涉及到敏感的问题,不好忘评,谢谢!

2019年平均工资数据出炉,私营非私营差距巨大,原因是什么?

好学历,不及一个好企业。关于用工性质问题,我相信在改革过程中,早迟的事。我们国家的用工性质分为:一:临时工。二:计划外临时工。三:计划内临时工。四:农民合同工。五:城合工。六:外包工。七:协议工。八:固定工。九:事业编制。十:公务员。等等。多种形式的用工性质,决定你的收入水平和工作稳定。关于平均工资收入,私营非私营,无法衡量。好多私企,收入也顶高的。高过国企一大块。

2019年平均工资数据出炉,私营非私营差距巨大,原因是什么?

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其中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90,501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私营单位人员平均工资为53,604元,同比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

两者差距比较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根据统计局的解释,我国城镇非私营法人单位,主要包括一些国有单位,比如,机关事业和国企,另外还包括城镇集体单位,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等单位,2019年城镇飞行单位共调查了217.2万家,就业人员数量为1.72亿人。

对于城镇私营单位的统计,主要是指在内资法人单位中,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自然人控股的企业,包裹,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2019年城镇私营单位工资统计一共调查了76.4万个单位,占全部城镇私营单位的7%。

通过上述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城镇非私营单位主要是一些国营单位,以及规模比较大的上市公司和股份制公司,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一些好企业,这些企业吸引人才的力度比较大,企业经营范围广,营业收入比较高,因此人员的工资相对也比较高。

城镇私营企业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在行业中处于末梢地位,参与的劳动者平均技能相对较低,绝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他们的工资也比较低。

这里需要纠正一个误区,就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并不是只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还包含了大量的股份制公司,其中很多都是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

2019年平均工资数据出炉,私营非私营差距巨大,原因是什么?

统计局最近公布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万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36万元,这个数据出来以后让网民挺吃惊的,因为两者的差距实在是有点大,平时我们经常会听到说体制内的人抱怨说工资收入太低了,甚至都有要辞职的冲动,但是为何统计出来的数据和我们平时的感觉不太一样?

1、城镇非私营单位和我们理解的不同

这只能说明我们平时的感觉是错误的,应该说是网上的感觉是错误的,网上虽然时不时有体制内的人说自己收入太低,还挂出来工资单,看起来是不高,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体制内大面积的低收入,那么为什么没有掀起一股下海潮?反而是越来越多的人削尖脑袋往里面挤?这种现象就说明网上说自己在体制内收入低的是极少数,相比社会上非体制内的收入低的还是要好一些的。况且我们平时总是盯着华为平均工资百万、腾讯平均年薪70万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的明星企业,甚至也是全球的明星企业,他们的工资收入自然是很高的,如果我们总是盯着他们的收入,你感觉社会上全是高工资,而就自己工资收入低。中国企业的就业基石是小微企业,这些企业才是社会的常态,华为、腾讯等只是特例,最拔尖的一批,中国有数千万的小微企业,他们才是就业的中间力量,也才是我们普通大多数人的就业所在之地。

统计局公布的城镇非私营单位不仅仅是体制内的企业,比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按照登记注册类型还包括了外商投资、港澳台商投资等9中登记注册类型,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商投资等单位,而其中工资最高的是外商投资的企业,年平均工资为10.7万;其次是股份有限公司,年平均工资为10.3万,排名第三的是国有企业,年平均工资为9.9万。

按行业来分的话,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工资排名前三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这三个行业的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6.1万、13.3万和13.1万。不过有意思的是房地产行业的年平均工资仅为8万元,在统计的19个行业中排名第12位。搞软件、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的明显是收入最高的行业,其次是科学技术研究的。这两个行业的高收入也说明了我们国家对待这两个行业的态度。这才是立国的根本。那就是科技研发,以及高科技产业!

2、私营单位的工资情况

私营单位才是我们平时就业最多的工作载体,我们国家有数千万的小微企业,是就业的基石和主力军,在2010年的时候,私营单位的平均年工作也才2万出头,而现在已经到了5.36万元,这个增速还是可以的。

私营法人单位主要是指:在内资法人单位中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按照这个定义,基本上就排除了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这两个企业类型是划分到了非私营单位中去了,但是我们知道外商投资企业的工资一向是比较高的。

按照这个严格的定义,华为都得划分到非私营单位中去了,因为华为投资控股公司是控股公司,是属于最上面的,而华为投资控股公司的股东就只有两个,大股东是工会,小股东是任正非,所以从这个定义上看,华为投资控股算是非私营单位,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股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华为投资控股公司,然后华为技术公司在直接控股其他华为公司,所以按照统计局这次调查工资的范围定义,华为算得上是非私营单位了。

其实按照统计局这次的调查范围的定义,腾讯都不一定是私营单位了,因为上市公司“腾讯控股”明显不是自然人直接投资的企业,他的大股东是南非的公司,所以这家公司就应该是非私营单位了。但是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是自然人持股的,这家公司就算是私营单位了,但是这家公司又持股和控股了很多子公司,那么这些子公司就算是非私营单位了。

所以,按照这次统计局的调查范围,腾讯也不一定就是私营单位,得看你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是腾讯的哪家企业,如果是上市公司腾讯控股,那么就划入非私营单位了,而如果是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那么就属于私营单位了。按照这种划分方法,阿里巴巴都算是非私营单位了。

所以,这次公布的工资调查结果,非私营单位年工资高达9万,而非私营单位年工资才5.36万也就可以理解了,因为基本上除了我们平时理解的国有企业等收入本就不错,再加上把一些我们日常理解的优秀的私营单位也划分进去了,那么自然是显得这个非私营单位的就业群体收入更高了。

最后再说一个数据,按照这次统计局公布的城镇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工资情况,从数量上来说,非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数量是1.7亿,而非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数量是2.1亿,这个数据是2018年的,2019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至于个体户的就业人数大概是1.6亿人。

还有一点就是以上年工资都是税前工资,如果将个税扣除,将个人缴纳的社保、公积金等扣除,那么数据只会更低!毕竟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月收入过万的占比也只有26%。

2019年平均工资数据出炉,私营非私营差距巨大,原因是什么?

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注意这里用的是“单位"而不是“企业",明白其中的奥妙了?非私营单位包括公检法,医院学校和党政机关银行邮局铁路公路海港航空证券保险电力通讯石油等等等等高工资的行业,所以平均工资被拉高。到了企业单位,工资和私营企业是差不多的。动不动拿平均说事,掩盖掉了好多的真相和事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