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外贸出口不容易,内需拉动靠谁?农民,工人,还是富人呢?

消费、投资和出口曾经是我们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开始由出口拉动型,转为内需拉动型,消费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3月份中国以外的国家相关疫情爆发以后,人们的生产和消费受到封国和禁足令的影响,对于中国的订单越来越少,已经有出口依赖型企业宣布从4月份开始放假。

中国的人均GDP刚刚1万美元,跟人均GDP达到5~8万美元的欧洲和美国相比,我们的消费能力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中国虽然有14亿人口,但是并不是人人都生活在平均线。我们农村仍然有5.5亿居民,他们的人均收入一年只有1.6万元。

所以,我们不可能将原先的对外出口生产能力,大量或者全部转化为国内消费生产能力。这样必然会产生生产过剩,而且国人也无法消费。

不管是工人、农民还是穷人、富人,人们的需求都是差不多的,一日三餐,稳定居所。可能当你收入高了以后,会对生活的质量有要求,但是对于数量是不可能有大的改善。

今年的外贸出口遇到了困难,要想通过居民消费者的内需拉动可能很难。但是,社会经济体中还有两大类主体,一个是政府,一个是企业。政府和企业通过扩张性消费的方式,就能够有效增大社会的需求,而且也方便社会的控制。因此,各个省市陆续出台了高达40万亿的基建计划。国家也通过各种货币或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消费,这样才能够让经济实现软着陆。

不过单纯靠消费来拉动经济是不可行的。未来拉动经济的新三大马车,将是养老、医疗和教育。

养老既包含了人们对未来养老的需求,也包含了年轻人对养老的投资,这一系列的投资要求是稳健的,长期发展的。

医疗是人们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而然的追求,美国人均医疗消费在1万美元以上,是我国的10多倍。未来我们国家肯定会不断加大医疗方面的投资和提升医疗方面的技术,医疗消费必然会不断提高。

教育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随着未来人们生育意愿的不断降低,让孩子得到高质量的教育,成了很多父母的心事。新冠疫情爆发以后,我们才知道美国有1.5万名中小学生在英国留学。这也反映了大家的消费倾向。

所以,2020年国家扩大内需主要会在基建上有大动作,但是长期下去主要还是看养老、教育和医疗的。

今年外贸出口不容易,内需拉动靠谁?农民,工人,还是富人呢?

今年外贸非常困难。经济三驾马车,瘸了两架,消费、出口、投资。国家的策略现在是加大投资,新基建、老基建都要上,促进就业,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从而促进消费。

内需的拉动主要还是靠产品降价实现,如何实现呢?国家大发货币,持续降准降息,一旦大家钱都留在手上只会不断贬值,那么老百姓会想方设法使钱保值。特别是钱多的,要进行投资升值,不光是金融还有实体,争取赚回更多的钱。

普通老百姓在投资刺激下,工作需求会增多,收入随着通胀增加,很多大宗商品并不上涨,比如汽车,既然钱越来越不值钱,以前年收入5万的变成10万,在5万的时候买不起车,收入到10万后,买个8万的车扛一扛还是买的起的。但是用这个钱买车就难了,以前买个好手机五千块钱可能要花两个月工资,几年过去好手机还是5千块钱,以前2个月工资才能买一部好手机,现在一个月工资就能买一部好手机了,消费升级了。

还有国家年年强调的脱贫工作,对于提高我们人均收入,特别是人的资源调动性非常大,从基本需求到小康,消费的提升对内需拉动也是非常大的。以前贫困时,只要吃饱其他的不敢想。后来解决温饱了,路修了,就可以增加汽车消费,汽车多了,又可以建设加油站,又可以增加人工,再促进经济发展。而富人再怎么多赚钱,他吃用只有那么多,当然对经济贡献有限。拉动内需就是靠工农阶层。

今年外贸出口不容易,内需拉动靠谁?农民,工人,还是富人呢?

经济发展靠三驾马车拉动,但是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三驾马车都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怎么办呢?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外贸出口难度增加,除了医疗和防护物之外,其他产品几乎没有订单,甚至有些原来的订单也被取消了,外贸出口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的,也没法采取任何行之有效的措施,只能等待疫情结束。

要刺激经济发展,就剩了两架马车,一个是消费,另一个是投资,关于投资的问题,现在各省市已经出台了很多方案,主要是依靠大基建,既包括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现在的信息化通信技术等等。

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如何恢复和刺激消费发展,像题目中说的,拉动内需,刺激消费,靠农民、工人还是富人呢?

这个问题有点不太专业,应该说刺激消费需要立足所有的消费者,主要还是靠国家政策,为大家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供必要的消费支撑,最关键的还是要让老百姓手里有钱,这样才能刺激消费。

现在我国不同的城市正在推出一些自己消费的政策,比如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据报道,最近20多个地方发放几十亿的消费券,比如,杭州市向全体赛行人员发放16.8亿元的消费券,浙江省,将推出总价10亿元的文化旅游消费券,南京市摇号发放3.18亿的消费券。

通过各地的刺激政策来看,主要是面向广大居民,不存在工人农民的差别,也没有穷人富人的差别,而是重点项受疫情的影响比较严重的餐饮旅游业倾斜。

所以我认为,内需拉动需要依靠全体劳动人民,政府可以推出一些拉动消费的刺激措施,鼓励人们大胆消费,更重要的是要为老百姓创造增加收入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够弥补对外出口减少的损失。

今年外贸出口不容易,内需拉动靠谁?农民,工人,还是富人呢?

说真话、讲实话、不废话、没套话,让我们今天说一点大家都能够听得懂的人话,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社长。

今年外贸出口不容易,主要原因是受制于疫情的影响,各个国家除了紧急救援物资之外,其他物资的进出口都受到了限制。

尤其是解决14亿人口的生存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的主要压力,虽说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但如果长此以往风险不言而喻,外贸出口主要依靠工人,但拉动内需主要靠农民,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我们今天详细的解读一下。

富人在社会中起到什么作用

其实富人在社会当中起到了树立标杆的作用,给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起到了带头,让人们努力有了方向,发展有了目标。

可能有人觉得,有钱人在此次疫情当中损失并不大,确实如此;但有钱人在经历病毒感染的时候,尤其是新冠肺炎特殊情况,富人的风险远比穷人的风险大得多。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国内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高达100%以上的企业占据了78%,餐饮直接损失大概在6800亿左右;而旅游行业直接损失高达5000亿,相当于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2%左右。

农民在社会中起到的作用

在疫情发生之初,我国很多城市人口看不起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底层工作人员,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嫌他们脏,但此次疫情过后他们就会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农民他们就得饿死。

当前我国处于粮食进口大国,主要从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进口粮食,受制于以前的影响,粮食出口国的粮食出口将受到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只能自行生产增加内需,这时候的农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农民14亿人口吃饭问题难以解决,擦亮你的双眼,看清你的衣食父母,农民值得骄傲。

工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沿海城市都有很多工厂,生产的产品包罗万象,但主要是出口型的产品,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出口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会造成所生产的产品滞销,当前销售火爆的除了跟疫情相关的用品之外,其他出口商品均受到限制,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有退关税,免税等政策,但这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

由此可见今年将有大批工人失业,失业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这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合来看:拉动内需的只有农民,只有他们生产的粮食解决了14亿人口的生存问题,才有可能解决其他问题。

在疫情影响之下,活着就是一件非常万幸的事情,活着需要吃喝拉撒,你可以少看一场电影,也可以少一场约会,但是你不可能不吃饭,所以说拉动内需,到底是依靠谁,我相信不言而喻。

今年外贸出口不容易,内需拉动靠谁?农民,工人,还是富人呢?

今年由于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整个经济的形势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也可以说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虽然突发事件在国内得到了控制,但国外发展依然存在着不确定性,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那么最直接的影响就会是外贸出口,中国经济一般都是三驾马车,既然少了外贸出口这一个重要的支撑,那么必然会选择内需拉动,内需拉动这一个方面,最主要的就是要扩大消费,简单的说就是让民众敢于消费,敢于花钱,那么这个消费的主体是谁呢?

我个人认为应该还是在于农民。农民在中国人口结构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从人口的基数来讲,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人口比较多的国家,如果能够把所有农业人口的消费激发出来,将会产生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这个庞大的市场足以满足生产消费。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改善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需求方向,也就是说农民的生活由温饱走向了改善,需要更新换代的东西有很多,如果在生产端能够满足这些升级换代产品的需求,并且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就能够切合农民的消费观,从而极大的刺激农民的消费。

至于说工人或者是富人也能够带动一定的消费,但消费的结构和体量上都无法和农民相比,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如果想扩大内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如何让农民敢花钱、会花钱是一个关键,也是考验我们管理层精准施策的一把尺子。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今年外贸出口不容易,内需拉动靠谁?农民,工人,还是富人呢?

今年是需要拉动内需的,所以刺激内需消费是很重要的。如果有认为刺激富人的消费能救经济的话,那真是大错特错了。刺激内需还是要靠刺激普通老百姓啊。

看看各地政府出台的各类“消费券”,就明白拉动内需只能依靠的是普通民众,只有普通民众才能担当内需重任。而富人的消费一直也没有减少,也不会增加多少,同时其消费量也太小,不值得刺激的。

1.看一看拼多多的例子就知道了。他的购买顾客主要是我们的中下层民众,但是支撑了一个庞大的美国上市公司。而且将拼多多老板推上了福布斯的前5名。这就说明挣钱要从哪里挣?要从中下层身上挣,才能挣到大钱。

2.在一定程度上,越向下进行客户分类,那么就有可能产生更大量的共性需求,就可以做大批量的同一物品生产,自然就可以降低更多的成本,当然也可以一次性销售出更多的商品。这就是拼多多销售低价的理论基础,这也是被老百姓认可的。如果针对一家生产企业来说,虽然利润薄了,但是量走出去了,劳动用工保证住了,生产线可以满负荷运转了,最后的利润总额自然也不会太差。这就是外销企业做内贸时,应该拥有的生产态度和销售态度。

3..再举一个例子,银行放贷款喜欢寻找上市公司等优质客户。此时就会出一个悖论,这些客户虽然违约的可能性小,但是银行挣到的存贷利差就非常少。银行如果给中小企业放款,虽然违约的可能性会大一点点,但是可以挣到非常高的存贷利差利润。你说银行该怎么选呢?大部分银行都去选了上市公司。但是有少数银行合作网贷机构,就选择了个人和中小企业主。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网贷高利润高收益的原因。

4.因我们拉动内需消费,它需要一定的对于产成品的消耗量,才能完成刺激内需的任务。所以更注重的是将生产出来的商品买掉,虽然富人在有些时候消费能力高,但是他们人群太少了。只有普通民众人口基数大,才能有这个购买内需产品的大购买能力。

5.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外贸企业出口的商品,品质更优秀,价格可能很高,所以内销其实是不划算的。这是随着我国Gdp越来越高,人均收入越来越高,这些外贸企业的商品其实品质和国内内销商品差不多一致,成本价和销售价也相对趋平。那就需要我们的外贸企业重新审视内销市场,放下身段,放下自己的骄傲之心。在此时只有自己的同胞,才能救得了外贸企业。

5.另外告知大家一点,富人是最不靠谱的一群人。所以我们可以看看做富人生意的那些品牌,是如何做的?同一性的商品一多,富人傲娇的小脾气就上来了,他就不会去购买。没有专人去服务,感觉自己受到怠慢,他就不会去购买。但是富人也是人呐,他能消耗多少商品呢,所以他消耗的量也很少。这样的要求哪能满足得起外贸企业内销的要求噢。

在革命年代,我们都知道工人和农民,是最靠得住的,最淳朴的,最值得依赖的群体。在现在的年代,他们仍然还是。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