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只交了7年就到了退休年龄,单位不给交了,该怎么办?
关于缴纳社保的问题,我们确实会经常遇到方方面面的意外。比如说养老保险的退休条件是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如果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只有7年,单位不给缴纳了,可以吗?还有什么办法?
到退休年龄,单位就不给缴纳保险,合适吗?这个问题真的还是合法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参保人员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劳动合同终止。很多人感觉没有领取养老金呀?不过《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添加了这样的规定,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
其实国家制定这一条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企业。年纪较大的劳动者,如果赖在岗位上不退休,单位也拿他们没办法,这样就真成了终身制了。年纪大了,如果不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单位要解除的话,还要支付经济补偿。如果说职工工作了40年,这可是额外40个月的工资呀。肯定所有职工都会继续工作下去的,直到干不动为止,干不动也是上述的经济补偿。
所以,在我们国家将有关全部的劳动法体系完善以前,不太可能会允许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保持劳动关系。不过,一些地区已经在实践。
山东省人社厅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通知》。具体程序是,符合申请延迟退休条件的人,应当在到达国家退休年龄前两个月,由本人向用人单位提出延退书面申请,用人单位研究统一并填写延长退休年龄申报表,报参保地人社部门批准。延迟退休的时间一般是1~3年,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不超过65岁退休。
缴费年限不足15年怎么办?《社会保险法》中作出了明确规定,如果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不满15年,可以缴费至满15年。具体情况又分为四种:
第一,在《社会保险法》2011年7月1日实施前已经建立了个人账户的人员。他们需要继续缴费,如果在60个月内满足,15年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如果60个月后仍然不满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齐,然后办理退休手续。
第二,在2011年7月1日之后参保并建立个人账户的人员。他们需要继续缴费,一直到满足15年为止了。
因此,如果遇到到达退休年龄养老保险只缴费7年的情况。在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就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如果参保缴费没有中断,一切顺利只需要延迟退休5年。而如果是社会保险法实施后才参保的人员,那么就需要延迟退休8年。
第三,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社会保险法》提出了这样一种过渡性方式,针对一些年纪较大,家庭收入低无法继续缴费的人员,迫切需要有一部分稳定养老金待遇的。
到达退休年龄后继续缴费,由于企业不能给缴纳了,只能自己通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地方式按月缴纳,社会保险费需要自己全部承担,负担是非常重的。目前全国的社会平均工资普遍在5000元以上了,按照60%基数20%比例缴纳养老保险,每月需要600元以上,一年就是7200元。60岁以后每年再拿出这样的费用缴纳养老保险,可能负担很重。对于女性50岁退休可能的接受程度还高一些,58岁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
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转移接续,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可以视同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而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不能视同职工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到60岁时可以一次性补满15年,然后领取养老金。相对而言基础养老金水平更低一些,全国最低水平是88元每月,多个省市目前只有100~170元。
第四,养老保险补缴。如果当地还有养老保险补缴的政策,那就非常幸运了。现在对于养老保险的补缴政策,国家只允许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下,才能够补缴。三年以内的,一般需要企业提供有效的会计凭证等资料;三年以上的,必须通过有关的法律程序维权后才能补缴。
注意养老保险的补缴,是不可能重复时间段补缴的。也就是说某一个时间段我们只能交一份保险。2015年到2020年,即使我们在两个地方缴纳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退休时合并也只能保留一份。
所以,如果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还不到15年,真的会比较吃亏。一般还是建议劳动者一定要提前关注自己的养老保险,缴纳到退休年龄前务必要保证满15年。
社保只交了7年就到了退休年龄,单位不给交了,该怎么办?
〔职说社保〕观点:《社会保险法》规定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养老保险至少满15年,才具备领取养老金资格。很显然,退休年龄时,只缴纳7年社保,是领不到养老金的,也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也确实迫切需要“临时抱佛脚”。
如果您也存在“达到退休年龄,社保不够15年领不到养老金”方面的问题,不妨来看一下这3种解决方案“亡羊补牢”!
到了退休年龄,企业不给交社保合法吗?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二)第12条规定: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领取退休金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其与原用人单位或者新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按【劳务关系】处理。
注:《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规定, 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解析:就算不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也就不再和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也就是说,愿不愿意给超龄员工缴纳社保的主动权在企业手里,就算企业不为超龄员工继续交社保,也属于「合法的行为」!
达到退休年龄,社保不够15年,这3种解决方案,帮您领到养老金!第1种解决方案:挂靠公司延期缴费;(推荐系数★★)
这种情况并不是所有的【非户籍工作地缴纳社保】参保人都适合。仅适用于虽然法定退休年龄时缴纳7年,但养老保险属于一般账户(男性50周岁、女性40周岁之前在工作地首次参保),且单位愿意为其在法定退休年龄补缴3年凑够工作地10年养老保险,退休当月才可以申请5年延期缴费,等凑够15年,再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
此方案的优点是:工作地社平工资高于户籍地的话,退休后月养老金是所有解决方案里最高的;缺点是:需要符合工作地养老保险一般账户和不低于10年门槛,而且一般达到退休年龄,公司都很难会配合。
第2种解决方案:转户籍所在地缴纳自由职业者社保;(推荐系数★★★★)
因为,题主之前缴纳过城镇职工社保7年,所以,如果不符合第1种解决方案,选择转移到户籍所在地自由职业者社保是最佳的选择。因为,自由职业者社保和城镇职工社保的养老与医疗缴费年限可以无缝对接,而且两者的养老金计算公式相同,对于退休后的养老金不会影响太大。
此方案的优点是:退休后月养老金不会损失太大,且医疗保险累计够一定的年限,也可以享受终生医疗报销;缺点是:需要延期缴费的时间比较长,例如,女工人需要延期到58岁、女干部需要到63岁、男性有需要到68岁才能办理退休,领到养老金。
第3种解决方案:转户籍所在地缴纳城乡居民社保;(推荐系数★★★)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16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此方案的优点: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参保人,只要60周岁时,养老保险不够15年,都可以一次性补缴,60周岁开始领取养老金;缺点是:缴纳的7年城镇职工社保,只能转个人账户储存额,按城乡居民社保养老金公式计算养老金,比城镇职工和自由职业者社保养老金要低很多!
写在最后的总结:养老保险制度是【政府帮养老】的惠民政策,比任何一个商保都可靠,比任何一家银行的收益都要高。所以,有工作的就让公司帮你一直缴纳社保,直到退休;没有工作的,退休前15年就开始准备缴纳社保,避免退休时交不够15年而“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
毕竟,养老金领取无期限,终生医疗报销也是无期限的,一个保障基本生活开销,一个保障医疗支出,退休后才能安享晚年!
欢迎【关注懂社保、懂退休、懂职场的〔职说社保〕】,一起学习更多职场和社保实操知识。更多【分享】,更多【收获】!社保只交了7年就到了退休年龄,单位不给交了,该怎么办?
康乐说,两种方案:继续缴费和办理退费。
社保交了7年,到退休年龄,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单位与你解除劳动合同,是完全合法的,不为你缴纳社保也是符合社会保险法的。虽然单位有可能继续聘用你工作,但是现在你与单位已经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了,单位也就不给你缴纳社保了。
你可以选择:
1、转为灵活就业人员继续缴费。
缴费了7年,距离退休条件的最低15年要求还有8年,你如果继续缴费8年,那么按照现行政策规定,是能够办理退休手续的。
如果你是女性,缴费到58岁是可以考虑的。经济状况一般的,建议你按照最低档次缴费;经济状况好,可以缴高档次。高档次领取的养老金肯定会多,但也不会多很多了,因为8年后你退休时候,你的缴费年限是15年,只是刚达到最低年限要求而已。
但如果你是男性,你需要自己缴费到68岁。68岁就需要多考虑一些了,这8年自己还能不继续工作?有没有收入支持你继续缴费?男性上了60衰老加速,到68时候按照最低年限15年领取的养老金划不划算呢?
2、直接办理个人账户退还。
达到退休年龄,但是缴费年限没有满足最低条件的人,是可以去社保局申请退还个人账户余额的。具体来说就是你之前每月工资中扣的养老保险费总和以及这7年来的利息。
在本人工作中,到达退休年龄的人,申请退费的一般来说是单位给缴纳了1年到5年的职工;选择继续缴费的人,基本上都是再缴纳两三年就能够办理退休的人。
而题主你正好处于一个七上八下的境地,就要需要你自己仔细分析你的各方情况了。我的意见是,经济状况还不错,身体情况也比较好的话,还是女性的情况下,就继续缴费吧。
读者是客,问答相遇就是朋友,欢迎留言探讨,共同学习进步
社保只交了7年就到了退休年龄,单位不给交了,该怎么办?
案例描述:我是外地人在惠州打工,社保只交了7年就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单位不继续给交了,怎么办?
过了法定退休年龄了,单位没有义务给你交社保了,后面的事情只能自己想辙办。其实本案例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多和题主情况类似的朋友,尤其是就业不稳定或异地流动就业的底层收入的朋友,出于这样那样的主客观原因,退休前没有交够领取养老金规定的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到了退休年龄,办不了退休,拿不到养老金,享受不到医保报销待遇,才开始着急。由于缺少回旋余地,很被动,也很尴尬。应了一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养老金和医保待遇如同老年朋友的半个儿女,是真正的终身依靠,应该及早未雨绸缪。
按法理讲,只要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用人单位就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光明正大地不再给你缴纳社保了,这样做很正常,也合法。因为你已经没有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不再受《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的保护了。用人单位只有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法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的义务。
换句话说,如果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自己的社保缴费年限不够,就找不着现在的用人单位了,除非人家以前该给你交社保时没交,差着你的事儿,才可以依法维权,要求补缴。否则人家今后就没有为你缴纳社保的义务了。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只能和用人单位建立非劳动关系,如劳务关系、承包关系、居间服务合同等关系,受《民法》等法律法规约束,和社保没关系了。之后,社保的事儿就是自己个人的事儿了,得自己想辙了。
如果遇到和题主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就具体谈谈个人认识,供题主和有这类需要的朋友参考。怎么选,不绝对,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慎重抉择。
一、先把社保跨省市转移回自己的户籍地坦率地讲,你已经很难在惠州退休了(不绝对,但操作难度大),如果其他地区也没有社保缴费满10年的地区,你就只能把社保转移回自己的户籍地,再说了。你说自己是外地人,在惠州打工,社保交了7年,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不知你是男是女,今年是50岁 ,还是60岁。异地退休至少要在当地缴费满10年,且在当地首次参保时,女不满40岁,男不满50岁,也就是说建立的是一般账户,而不是临时账户才行。
你只交了7年,可以推论,你首次在惠州参保时,应该是43岁(如果你是女同志),或53岁(如果你是男同志),超龄了,你建立的是临时账户。临时账户无法办理退休,只能办理跨省市转移或退保清算了。我赞成跨省市转移,不赞成退保清算,因为只能退回个人账户的钱,7年来单位交的社会统筹的钱就作废了,毕竟不是1-2年,2-3年,比较可惜。最关键的是你没有养老金和退休人员医保待遇。
二、社保转移回自己的户籍地后,怎么办?建议1:挂靠单位,采用前补法按时退休
如果你的户籍地现在还允许个人一次性补缴,麻溜滴赶紧补,赶紧办退休。可惜这样的地区越来越少,今年就要绝迹了。如果不能一次性补缴,如果你能在自己的户籍地找到妥当的社保挂靠单位,可以考虑以单位名义,办理8年左右的社保前向补缴,和惠州的7年的缴费年限合并凑够15年,现在就可以办理养老保险的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了。
不知你的户籍地在哪儿里,当地规定的医疗保险退休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20年,25年,还是30年。如果超过15年,办养老保险退休时,在社保部门或补缴一下医保缴费年限,或继续缴纳医保。如果一次性补缴,之后就可以不再缴纳医保费用,终身享受退休人员医保报销待遇了。如果继续缴费,缴费期间只能按在职人员享受医保报销待遇。什么时候交够了医保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才能停止缴费,终身享受退休人员医保报销待遇。
建议2:女同志可以考虑继续缴费,延时退休法
如果你在自己的户籍地找不到妥当的社保挂靠单位,如果你是女同志,建议继续缴费5年左右,然后就可以一次性补缴3年,至缴满15年,55岁时再办理养老保险的退休。至于医保,可以按上述建议一的办法处理。但如果是男同志,今年就60岁了,再继续缴费5年,65岁时,国家允许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对你来说,要补3年),办理退休。但个人健康状况不同,有些人不一定划得来。所以我就不会只是这样建议你这样做。如果你的身体很好,家族没有心脑血管,肿瘤等病史,有长寿基因,可以。否则建议你可以考虑下面的第三种建议。
建议3:男同志也可以考虑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组合
如果你在自己的户籍地找不到妥当的社保挂靠单位,如果你是男同志,身体也不好,也可以考虑退而求其次,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至15年,现在就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目前大多数地区还可以办,个别地区不能)。
如果当地养老和医疗是分开的,你可以选择保留职工医保,继续缴费,毕竟职工医保的报销待遇含金量很高,越老越值钱,是老年人最有安全感的保障。但如果当地养老和医疗是捆绑的,就只好弃保了。虽然遗憾也没办法。职工医保,一旦弃保,就意味着以前交的医保的统筹部分全部作废了,只有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金额归你。
面对现实,还是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吧。按年缴费,终身缴费,交一年,保一年。虽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待遇不如城镇职工社保,但有总比没有强。主要是你已经60岁了,年龄实在太大了,缺少回旋余地。只能两利相衡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了。没有办法,还想享受职工养老金和医保待遇,除非你甘愿选择65岁退休。能长命百岁还好。
结语
年纪大了,要退休了,才想交社保,不是明智之举,也太被动,甚至很无奈、很尴尬。建议早规划,早打算,让自己能拥有一个从容、安心的晚年。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认真诚恳的退休顾问,欢迎大家加我的关注,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愿天下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社保只交了7年就到了退休年龄,单位不给交了,该怎么办?
社保交了7年就到了退休年龄,单位不给交了,该怎么办?不知道提问者是男性朋友开始女性朋友?男性就是60岁退休,女性就是50岁,社保最低十五缴费,交了7年到了退休年龄,还需要再缴费8年才能办理退休,这是一个特别尴尬的问题。
男性60岁退休,继续缴费就到了68才能办理退休,感觉意义不大,可以申请退费,也就是把个人账户里的钱退给你。如果是女性朋友,你可以自己延续缴费,交够十五也就是58岁退休,领取退休工资还是比较划算的。
由于目前社保已经不允许一次性补缴了,要是在以前应该可以补缴,把这8年的费用一次性付清,可以办理退休,但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取消了这样的优惠政策,所以不能补缴了。
社保一定要提前办理,特别是男性朋友,最好是在45岁之前办理社保,交够十五到60岁退休刚好。女性朋友一定在40岁之前办理社保缴费,因为女性比男性提前10退休。社保就是提前办理也不吃亏,社保的原则是多交多得,不要错过最佳缴费年龄,错过了到了退休年龄无法办理退休,只有延续缴费延迟退休,会给你自己的经济带来损失。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也欢迎你和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了解更多社保信息。
社保只交了7年就到了退休年龄,单位不给交了,该怎么办?
性别不同,解决的办法不同。
对于异地打工者,在异地参保职工养老保险只缴7年就到退休年龄,说明你至少是43岁以上才外出打工,这样的大龄人员外出打工基本上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确实非常麻烦,特别是男性。到退休年龄单位不给交社保也是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应该说,全国几乎所有单位都会这么做的,没有任何问题。而出现这样问题的恰恰还是因为你参保缴费太晚,如果你在打工之前在户籍地曾经参保缴纳过职工养老保险的话,就应该不会出现这些问题了。
职工养老保险只交7年,按照现行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只能按年缴费8年才能够办理退休,享受职工退休待遇。对于女性打工者来说,由于女性打工者的退休年龄一般是50岁,再缴8年,58岁退休,是完全可以接受且可行的。但对于男性60岁退休年龄,如果再缴8年就业到68岁才能够退休,可能很难接受,实际也不太可行了。所以下来我们需要针对女性打工者和男性打工者分别给出各自比较适合的解决办法供参考。
女性异地打工者在单位只缴养老保险7年到退休年龄,该怎么办?女性打工者目前唯一解决办法,就是回户籍地以灵活就业人员方式继续按年缴费8年,然后在户籍地办理退休,享受户籍地的退休待遇。
回户籍地之前,就近到社保机构打印当地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凭证,回户籍地开始参保缴费时,将之前的打工地养老保险关系申请转回即可。
男性异地打工者在单位只缴养老保险7年到退休年龄,该怎么办?既然上面我们说了,男性打工者再按年缴费8年享受职工退休待遇不太可行,那就可以选择回户籍地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样不仅可以通过一次性补缴8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费用及时办理退休,而且以前在异地打工缴纳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本息可以全部合并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后再计发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这样,既没有浪费之前个人缴费,又享受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能办理职工退休的缺憾!
综上,女性异地打工者完全可以选择继续缴费8年后再办理退休,享受职工退休待遇;而男性只能选择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通过一次性补缴方式享受城乡居民退休待遇。感谢你的阅读和点赞!点击关注【华子社保】,可以获得常年免费咨询和更多社保讯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