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它能够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吗?

很多人参加养老保险只知道会领取养老金,但是并不知道养老金究竟有多少种称呼和分类。有人提到过渡性养老金,这是什么呢?它对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来介绍一下。

退休后只领取养老金吗?

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就是我们退休拿到的主体。既然是主体,还有其他部分?当然。退休人员除了基本养老金以外,还会有一定的补贴补助待遇。

这些补贴名目繁多,比如说青岛市有水价补贴、物价补贴、电费补贴、房屋补贴、开放城市补贴等等。杭州市则是190元的固定价格补贴,再加物价变动时出现的浮动价格补贴。

除此以外,像杭州市每年春节、中秋和端午还会分别发放1200元、800元和800元的过节费。上海市也有过节费,不过叫做春节补贴。80岁以下,春节补贴是650元;80岁以上,春节补贴是750元。

北方地区大家更熟悉的待遇是冬季取暖费,有些地区又叫做冬季取暖补贴。山东省是1700元,青海省是3900元,山西省是3360元,河北省分为三档1240元、1400元和1560元。

基本养老金待遇

基本养老金待遇才是我们的主体,退休后拿的最主要的待遇。仔细分的话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跟社平工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等因素相挂钩的。这一计算公式全国统一。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第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跟个人账户的余额和退休年龄有关。退休年龄会确定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计发月数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第三,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建立个人账户以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由于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种补偿。

过渡性养老金只针对统账结合以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一般是1994年到1997年以前。青岛市是1994年10月以前。

山东省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缴费指数

通过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待遇计算公式,要比个人账户养老金划算的多。比如个人账户养老金如果按照100%基数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钱数只有缴费基数的8%,一年能产生的养老金待遇如果刨除通货膨胀,也仅仅能够维持0.69%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而过渡性养老金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100%的话,可以领取1.3%。而且直接跟社平工资挂钩,不会受到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和工资增长率的影响。如果平均缴费指数达到3,过渡性养老金甚至能达到3.9%一年。

但是,毕竟截止年限有确定了,随着退休人员的越来越多,拥有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年限的人会越来越少,最终会消失不见,也就是过渡的含义了。

结论

所以,有过渡性养老金很划算。

对于有过渡养老金的人群,建议缴费基数越高越好,毕竟后期的缴费基数能够提升过渡性养老金的比例。

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它能够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吗?

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它能够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吗?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指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在新旧养老制度过渡期增发的养老金,它对在过渡期内办理退休的人员,保持养老金水平的平稳过度,保持养老金水平不会因为在政策过渡期内产生大的波动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按照目前我国退休制度的规定,要办理退休,首先必须同时达到两个条件,即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达到15年。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才能顺利办理退休手续。在领取养老金时,我们大多数人的养老金只有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项,但是如果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还要增发过渡性养老金。

目前领取过渡性养老金的人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员。一是在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以后办理退休的人员,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退休中人;二是1996年1月1日之前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工作,1996年1月1日之后办理退休的人员,有的地方是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1992年之后办理退休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工作人员;三是2014年10月1日之前参加工作,后因为离职辞职到企业工作,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

上述所例举的人员,都是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由于他们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是在国有企业工作时,还没有纳入社保缴费体系,但是他们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要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但由于视同缴费年限没有个人账户,如果只按照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来计算,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养老金待遇就会比较低,而且也不公平,为了保障这部分人员有一个公平的养老金待遇,所以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增发过渡性养老金,作为视同缴费期间没有个人账户的弥补措施。

由于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指数折算比例普遍高于100%,部分地方为140%,所以通过发放过渡性养老金以后,这部分人员的养老金水平至少不会低于过去按照老制度办理退休的水平,也不会大幅度低于个人账户比较高的人员,总体上视同缴费年限还是比较划算的。但是同样是过渡性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的过渡性养老金,由于实行的时间比较长了,所以计算方法比较成熟;但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的过度性养老金,由于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他们的过渡性养老金有一个10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按比例计发。

综上所述,过渡性养老金是属于我国养老金计算内容的中的一种,即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外,还要增发过渡性养老金,作为视同缴费年限期间没有个人账户的一种补偿办法,由于视同缴费年限折算的缴费指数为100%到140%之间,所以过渡性养老金对提升这部分人员的养老金是有一定作用的。

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它能够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吗?

谢邀请

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

我认为是,按国家退休制度的规定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因某种原因不能按规定时间退休,先按每月预支退休金,到正式结算退休金时多退少补。至于其它福利待遇按当地社保待遇指行。

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它能够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吗?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指2014年10月1日一一2024年9月30日之间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放的养老金,它能够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

过渡性养老金的产生与施实,还要从我国的养老制度说起,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是循序渐进的。1992年前养老保险制还沒建立,职工退休后仍然由单位供养,在单位领取养老金。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企业单位要适当市场经济,在市场运营中轻装上阵,就必须建立社会养老制度,把退休人员的养老问题归于社会,1993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保险统筹制度,企业单位职工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就是现在实行的社保养老制度,企业单位职工退休后由社保部门领取养老金。

机关事业单位没有进入社保统筹制度,职工退休后还是由原单位领取养老金,而且养老金比企业单位退休人员高,虽然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15涨,除央企外还是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有差距,这就产生了不和谐声音,不公平,不稳定的因素增加。去消养老金双轨制势在必行,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建立统一的退休人员制度。

2015年国家决定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养老保险统筹制度,也就人们常说的养老金并轨。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文件,从2014年10月1日执行。人社部出台了相关的解释,指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14年9月30日前退休人员不参加改革,2014年10月1日一一2024年9月30日之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实行过渡性养老金。

设置过渡性养老金的目的,按官方的说法就是“合理衔接,平稳过渡”,在视同缴费年限的基数上,增加过渡性养老金。

人社部的解释说,过渡期十年内,过渡性养老金低于老办法时按老办法执行,高于老办法时按过渡性养老金发放,但也不能太高,不利于稳定,总的原则是“限高保低”。

由此可见十年过渡期的退休人员的过渡性养老金待遇要高。

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它能够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吗?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它能够提升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待遇吗?所谓的过渡性养老金一般是指,我们在2014年10月份以后退休的事业单位中人,可以获得一部分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这个过渡性养老金就是补偿我们事业单位中人在退休以后,所获得退休金的待遇,跟事业单位老人之间出现偏差的这样的一部分额外的收入。

因为事业单位的中人采用的是新办法和老办法相结合的原则来计算的,取高补低,那么即便是采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可能也会造成与事业单位老人之间养老金待遇计算的偏差,所以说就出台了过渡性养老金,在2014年10月份以后到2024年9月份之前都可以获得过渡性的养老金。

而且每一年退休所获得的比例都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说你是2014年退休,那么你就可以获得10%的过渡性养老金的补偿,如果说你是2024年退休,那么你就可以获得100%的过渡性养老金的补偿。但是它只是针对于事业单位中人有过渡性养老金,实际上我们作为企业单位退休人员或者说作为事业单位的老人,还有就是将来在2024年10月份以后,退休的事业单位新人,都不会获得这个过渡性的养老金了,所以说它只是一个暂时的待遇。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它能够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吗?

吾观🔭 生活 放眼去,

置身 生活 ☯随缘来,

匆匆 ♻️生活 待我否!

最是 生活🕰 惜今时。

大家好🗼我是@贰零贰零111头条生活领域创作者🌏我来试着回答这位朋友提问🎤

以机关单位为例,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回答这个问题。

过渡性养老金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过渡期间退休的人员领取的工资。这个工资比实际退休月份领取的工资计算出来的退休工资要少。

过渡期的限期自2014年10月1日开始。在201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员,退休工资按照2014年10月1日以前的工资,也就是说按照2014年9月份的工资为基础,根据个人职务工资(技术等级工资)、级别工资(岗位工资)和津贴补贴计算出来的,但这样计算出来的退休金是否和按照缴纳的养老保险金计算出的退休金相同我不得而知。比如,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2014年9月份)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假如某地区一位工龄为45年、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科级公务员退休前职务工资为480元,级别工资为1335元,退休后可以按90%计发,退休费为1633.5元,再加上2014年9月份本人岗位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及其他费用等,总计数额为其退休费用。我国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后,国家公务员实行职务级工资制。据了解,机构改革后,特别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不论是机关单位还是企事业单位,都要缴纳养老保险金。我印象中是从1993年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直到现在,期间有几年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补缴了这部分养老保险金。其中有一段时间视同缴纳了养老保险金,但具体时间我没有问过,这里不能回答的很具体了。

前面说道过渡性养老金是过度期间退休人员的退休工资,那么,它与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是没什么关系的,换句话说,它是不能提升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的。201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也就是过度期间退休的人员被称为“中人”,过度性养老金也就是“中人”在过度期间的工资。至于过渡期到什么时候,中人到什么时候能得到实际的退休工资,还有过度期间的退休工资差额能否补发,说法不一,也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这里也不能随便回答了。

如果是其他行业或者单位,应按照该行业或者单位的规定计算过度期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我对其他行业的退休人员养老领如何计算、领取不甚了解,请谅解在这里不能一并回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