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我们的存款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我感觉依然不能高枕无忧。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明确对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内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实施保险保障。
如果投保的金融机构倒闭了,存款保险基金会对存款人的本金和利息进行偿付。
最高偿付限额是50万元。在最高偿付限额内实行全额偿付,超出部分从清算财产中受偿。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银行存款超过50万元,并不一定会真正的得到全额偿付。
当然我们可以以家人的名义分别送50万元,这样保障性会更高一些。可是由于存款额度的限制,存款金额越高,相应的优惠利率就越大。这样我们可能就享受不到一些存款的优惠。
另外,如果真的银行倒闭了,存款基金能否真正的实现偿付限额?我也抱怀疑态度。
截止2018年底,4017家银行存款机构为他们的账户保险办理了投保手续,共缴纳存款保险基金821亿元。2019年5月,央行专门成立了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
这种情况真的很难说,总共900多亿元的资金会不会因为某家银行倒闭无法实现全额偿付?
当然,银行倒闭真的是万中无一的事情。我国至今为止只有一家海南发展银行倒闭,1998年被央行勒令破产清算。目前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数量是4588家。
银行的经营情况实际上一直在央行和银保监会的监管中。前些日子,包商银行因为一些问题为央行和银保监会宣布接管,建设银行代为开展有关业务。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梳理和整顿以后,包商银行恢复了正常经营。
所以,大家完全没有必要担心银行倒闭,可能还会亏本的情况,除非我们很有钱。呵呵,如果真的遇到银行倒闭了,我们还亏本,估计买彩票也能中了。
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我们的存款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在存款保险条例下,我们的存款总体安全,但是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
我们先来看六种情况:
1、手上资金较多,在一家银行存了100万元;
2、同一家银行,夫妻二人各自存了60万元;
3、到银行存款,结果一不小心被存成了保险;
4、到银行存款,结果买成了理财产品;
5、钱存到了银行,但是账号密码没保管好,全部被盗刷了;
6、钱存在银行卡上,遭遇电信诈骗,钱都转给了骗子;
按照《存款保险条例》,前面两种是可以得到每人50万元赔偿的,但是后面四种都不在保护范围之内。
2015年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一家银行内一人名下所有存款账户本金和利息,在该银行破产后将由保险机构赔偿,50万元以内可以100%赔付。
一个人在一家银行存100万元,该银行破产时可以得到50万元赔偿,剩余本息则要等银行清算后才有望拿回一部分。如果夫妻双方在倒闭的银行内都有50万元存款,是可以都获得50万元赔偿的,但是利息同样要等清算后才能拿到。
我们来看看《存款保险条例》具体条款:存款保险条例的50万元赔偿限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发展一定会进行调整,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
随着广义货币增速下降,过去高歌猛进大量举债的公司纷纷涌现债务问题,从而拖累银行业绩。对于一些审核不严,放贷金额过大的银行,出现坏账的概率就会比较高。一旦坏账达到20%以上,实际就与破产倒闭非常近了。也许只需要一条坏消息,也许只需要一次挤兑。
2019年个别农商行的坏账情况不容乐观,而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中位列第37位的包商银行被接管的新闻就引发很多热议。
随着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房地产贷款占比过高的银行面临一定风险。投资房产热潮逐步降温,过去可以躺着赚钱的银行也要站起来努力工作才能维持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存款就要充分考虑风险,避免在一家银行存款过多。
如果家庭存款有50万元,那么最起码应该分成两份以上,存入不同的银行,这样本金和利息都有保障。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存款也是。
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我们的存款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我们的存款就可以安全了吗?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其实这里涉及到存款保险条例制度、公司破产制度、金融体系开放等各方面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我们放在银行的存款,究竟安全还是不安全?
一、存款放在银行安全吗?-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都会把钱存在银行。因为我们对银行有着天然的信任,认为银行是存钱最安全的地方。
-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银行也不是最安全,放在里面的钱也可能没了。
- 说的都没错,认为银行是最安全的,是因为确实没有比银行更安全的地方可以存钱;说银行不安全的,是因为银行作为一个公司,它也符合《破产法》相关破产条例,资不抵债时也可以宣布破产。银行一旦宣布破产,我们的存款除了存款保险保障的那部分外,剩余的部分损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 但是,在我国当前金融环境下,银行存款还是最安全的,破产毕竟是个别案例(目前就一家海南发展银行),老百姓完全可以放心,但是要避免一些误区,下面我们会介绍。
1. 什么是存款保险?
存险保险条例中对存款保险给出如下定义
是指投保机构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交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存款人偿付被保险存款,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存款以及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制度。
2. 设立存款保险条例的意义及相关解释
- 2015年2月17日,政府发布了《存款保险条例》,2015年5月1日正式执行。
条例的发布是为了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依法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 条例第五条对存款偿付做了详细的解释:
第五条 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经济发展、存款结构变化、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调整最高偿付限额,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执行。
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偿付存款人的被保险存款后,即在偿付金额范围内取得该存款人对投保机构相同清偿顺序的债权。
三、中小银行存在的风险隐患有哪些?今年以来,一些中小银行相继出现问题。大家都知道的那些例子表明当前银行业,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潜藏着经营风险。分析一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 中小银行有过几年盲目的扩张期,银行遍地开花,野蛮向全国各地发展。这种不理性扩张极其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一些中小银行为了追求资产规模,利用同业业务、资管业务等方式进行监管套利。导致影子银行在不断扩大,为后续埋下了流动性风险隐患。
- 我国经济运行仍处于下行期,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实体经济的经营也是举步维艰。轻者减员增效,严重的情况下企业经营不下去,无奈破产关门。由于实体经济运行产生的信用风险,是目前银行业形成不良压力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失业人员增多,还款压力增大,也会引起房贷违约,形成不良。
- 少数中小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巨大风险。一些民营企业集团借助银行盲目扩张的机会,逐步渗透进银行,成为了银行控股大股东。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经营发展难免会受到这些企业股东的影响和操纵,进而成为这些企业的资金池,提款机。一旦这些企业集团出现危机,银行的资金链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引发系统性风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的说,银行存款还是安全的,但也不能高枕无忧。
还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 存款保险条例50万保障。在保险存款条例第五条中明确指出,存款保险也只是在本息50万范围之内进行保障。超出部分要等破产清算赔偿,多少不确定,但可以预见这部分赔偿会很少或者根本就得不到。建议以30万~40万为限,存在多家银行,分散风险。
- 防止存款变保险。本来去银行存钱,最后却变成了保险或者保险理财产品。相信有过如此经历的人一定不在少数。这个一方面由于银行相关人员利益考量,打擦边球,有诱导嫌疑;另一方面也是我们贪图宣传高收益而主动进入圈套,尤其对于一些老年人。提醒大家,去存款时如果有人很热情地给你介绍其他产品,一律拒绝,以免被忽悠。
- 防止飞单。这个就是银行内部人员相互勾结,实施的犯罪行为了。你存入银行的钱其实是进入了某些人的口袋,根本没有存进银行,存单都是伪造的。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也要小心。
理论上来讲,任何地方都没有100%的安全。老百姓对银行的传统认知,银行就是安全的,对银行有着绝对的信任。这是由于几十年来银行的信用所决定。这种信用不管是过去、现在、未来,会不断的持续,而且会不断的加强。
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逐步放大,外资银行也即将进入我们的生活。这对传统银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倒逼国内银行要做得更好。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讲,在多了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到更加专业、优质的服务。
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我们的存款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我们的存款存在银行当然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银行不仅是非常安全的金融机构,加上有存款保险制度,钱存在银行是最放心的,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
第一,钱存银行无需担忧。银行是国内最安全的金融机构,把钱存在银行存款是非常安全的。要知道国内银行发展这么多年以来仅仅有一家银行出现过破产的问题,但是这家银行破产之后储户的资金仍然得到赔付,就说明面对大部分的理财公司对比,银行是可以保障储户的存款安全,把钱存在银行是无忧的,更不要去担心风险,毕竟存款是保本保息的方式。
第二,存款保险制度保障储户资金。存款保险制度的诞生就是为了保障储户在银行是可以。面临银行破产之后得到资金赔付的,但赔付的资金最多是不超过50万,50万以内是可以得到全额赔付,储户就不要在一家银行的存款资金超过50万基本上就可以高枕无忧。
综上所述:
有了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储户的资金,只要存在银行低于50万就可以在银行破产时得到赔付,可以说是非常的安全有保障的。
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我们的存款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就算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也并不代表大家存款可以高枕无忧,最关键看你是否通过正规的银行渠道去存款。
存款保险条例可以保护大家存款的安全。说到存款安全,可能大家都比较敏感,毕竟涉及钱的东西大家都很在乎,没有谁愿意出现风险。而目前银行存款是我国投资渠道当中安全性最高的一个渠道,只要大家是通过正规的银行渠道去办理,那我认为肯定是安全的,就算没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那也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因为银行业是我国监管最严的一个行业,有各种考核和监管,所以银行不敢违规操作。
再加上目前我国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那大家的存款就相当有了一个双重保险,所以是非常安全的。
但是大家也要谨防存款出现意外情况我们不否认,如果通过正规的银行渠道去办理存款,有正规的手续和凭证那存款不管是在大银行还是小银行,50万以内肯定是百分之百安全的,哪怕是超过50万风险也不是很大。
但这并不代表大家的存款可以高枕无忧,因为你在存款的过程当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和特殊的意外,这种情况主要有可能发生在两个地方:
第一个、是存款变保险产品或理财产品
存款变保险或理财产品最近几年屡屡发生,有些客户对银行的产品不了解,以为只要把钱放到银行就是存款,对银行的理财产品跟保险根本就不了解,所以很容易被银行的工作人员忽悠。
而部分银行工作人员也是利用大家对银行不了解,然后误导存款客户,把理财产品跟保险当作存款推销给客户,而且还承诺给较高的收益,所以很多老年人最容易上当受骗。
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过内蒙古有一个客户拆迁,获得了500万的赔偿款,结果拿去银行存款,因为相信银行工作人员结果被银行工作人员私自操作,拿去购买保险了,而根据这个保险的相关规定,这个客户想要拿回所有钱要等到100岁左右。
所以大家在存款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打起12分精神,在存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各种合同以及品种,确保是存款,如果发现苗头不对的,要及时跟银行反映,甚至跟相关其他部门反映情况,以维护自己的权益,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第二个、存款被银行工作人员私人挪用。
这种情况也偶尔会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贪小便宜的人来说,更容易受骗。比如之前山东滨州信用社就发生过一个事情,当时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合谋制造假存单,假合同,以高息以及返点作为诱饵,骗取27位客户的存款,结果把客户存款挪作他用,结果导致1.6亿的钱没法收回。
虽然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但是大家也要多留个心眼,去银行存款的时候,千万不能被银行个别工作人员带到小黑屋里面,以高息作为诱饵,私自签订什么存款协议,存款一定要到银行正规的柜台办理,在银行监控范围之内签订各种凭证。
总之,只要你通过正规的银行去办理存款,那肯定是安全的,但就怕你不是通过正规的银行渠道办理,如果你是被银行工作人员私自拉去签订一些存款协议,那就不是正规的银行存款,是不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的。
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我们的存款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在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下,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说,的确可以高枕无忧。
但是我以为,这仅仅是对你的钱起到了安全保护作用,能不能增值就两难说了,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自己的资金安全,存在银行里当然保险了;二是还希望得到一些利息的收入,这是多数人存钱的初衷,但是未来存款利率的不断下滑是大概率事件,以前银行给的存款利息高,那是因为大搞基建需要钱,对银行来说贷款出去能赚到钱,而未来随着粗放型经济模式的改变,社会上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贷款了,那么银行的也就不可能给你那么高的利息揽储了,未来负利率只是个时间问题,所以说钱存在银行是安全,不过要防止未来没有了利息收入该怎么办?
这是未来可以预见的事情,只是很多人没有想清楚而已,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要想着除了利息之外,还有没有比存款更高的收益,你把钱放在证券账户投资一样是有人给你担保的,资金也一样是安全的,可是相比来说你的钱会有一个长期的红利,当无风险收益降低后,风险资产必然得到资金青睐,这个逻辑要想清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