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很多政府部门招聘不断推行劳务派遣制,有前景吗?
作为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了15年的编外人员,深深感到在政府部门干编外人员没有前途。
能够进入编外人员,都是国家编制收紧以后,人们找关系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期待有一天能够有转正的机会。可是经过十几年的观察,确实不可能。现在机关编制管理越来越严,凡事逢尽必考。你如果有想进入编制内的愿望,还不如专心致志的备考上辅导班,这样考入编制的几率更大。
确实是这样。从我的经验来讲,自以为还是工作很优秀,脑子有活泛,以为能一边工作一边考上。结果在机关事业单位越优秀,会给你安排的工作越多,那你根本无法专心致志的备考。工作中的问题和考试遇到的问题是完全两码事的。本身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考试是一个知识性的考试,大家又是站在一条考试的水平上,相当于学习和不学习的差距了,结果显而易见。
通过现在政府购买服务招聘的编外人员来看,照用的目的实际上并不是从事专业性工作,因为专业性工作一般都是为编制人员设置的。多数都是从事于辅助性岗位,工资待遇不高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走的是劳务派遣或者政府购买服务,财政根本不会给你考虑各种奖金待遇,向机关事业单位经常发放的精神文明奖、年终奖、创城奖之类的待遇,编外人员只有羡慕的份儿。如果单位有办法处理,也有的能发放在编人员的一部分。
不需要专业技术性的岗位,可以说一些四五十岁的大妈大姨都可以胜任,其待遇水平制定自然可想而知了。像这些大龄人员,自然没有发展的可能或跳槽空间,但是他们可以熬到退休。像年轻人呢?如果你认真工作,你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工作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繁重。结果会出现你干活比编制人员多得多,但是待遇、荣誉差的远的情况,甚至影响你专心考编的话?你觉得这一辈子这样过,会心甘情愿吗?
除非未来政府对购买服务人员有新的政策,比如加强职务晋升提高工资待遇,或者在机关事业单位招聘中专设岗位,否则真的没有多少坚持下去的意义。
当下很多政府部门招聘不断推行劳务派遣制,有前景吗?
劳务派遣员工的前景有限,可以作为临时性工作过度,不建议作为长久性工作。
当前,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越来越普遍,不论是国企、私企,还是行政、事业单位,劳务派遣模式已成为补充员工的重要途径。很多人可能只是听到过这个概念,并未深入了解。
一、什么是劳务派遣劳务派遣其实就是在员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增加了一个中介机构,这个中介机构就是劳务派遣公司。原先是各单位自招自用,员工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模式则是员工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由劳务派遣公司将员工派遣至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使用、管理。员工所有的人事关系均在劳务派遣公司,工资、社保等均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劳务派遣员工虽然在某个单位工作,但是并非这个单位实际意义上的职工,而是劳务公司的职工。
二、劳务派遣模式为什么受到各单位追捧1、用人成本低。一是没有前期招聘费用。二是同工不同酬。
2、方便快捷。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用人单位直接向劳务派遣公司提出需求的人员条件、数量即可,劳务公司全程负责招聘,用多少、用多久、什么时候招由用人单位说了算。
3、降低用工风险。员工与劳务公司签订合同,与用人单位不存在法律上的劳动关系,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用工风险、减少劳动纠纷。
三、劳务派遣模式对员工有什么弊端1、工资上,同工不同酬。这也是劳务派遣员工最不平衡、难以接受的一点,明明干着同样的活儿,工资却能差好几倍。而且政府部门的派遣制员工工资可能会更低,很多地方执行的是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各类补助正式编制人员可能都没有,除了微薄的工资几乎没有别的收入。
2、前途上,身份难转正。派遣的性质决定了身份的编外性和工作的临时性,在行政、事业单位几乎不可能转正,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的编制不是用人单位能够决定的。如果这种方式能转正,也不会有国考、省考中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激烈竞争情况了。
3、心理上,缺乏归属感。与正式员工在物质上和身份上的差距,必然会让劳务派遣员工心理上产生“二等公民”的感觉,难以真正融入单位。很多人可能并不图工资待遇,就是图个名声上好听,但是在政府部门工作,这种尴尬的身份会时刻提醒自己不属于这个集体。比如不能参与中心工作、不能处理重要信息、年龄再大可能还得跟着小年轻干工作,等等。
四、对就业者有什么好处1、入职门槛低。题主提到的是政府部门,现在公务员逢进必考,热门岗位几百人、上千人争一个职位的情况很常见。但是派遣制的入职难度就相对低了不少,对学历和专业的要求也没那么高,通过劳务公司的设置的笔试、面试,或者持有某些资格证即可直接入职。
2、工作相对稳定。大多数单位秉持“用老不用新”的理念,派遣制员工从事的大多是辅助性工作,只要不是单位改革或者员工能力、态度有什么大的问题,用人单位一般不会主动辞退。
五、建议1、不建议作为长久之计。从就业者角度和目前形势分析来看,个人还是觉得弊大于利,不建议选择,同工不同酬、身份难转换是派遣制员工的最大痛点,这两者如果能解决一项的话,可以考虑。
2、努力学习积极准备公务员考试。如果真想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可以通过派遣模式进入政府部门先工作着,一方面是对自己能力素质的锻炼,另一方面可以边工作边备考,积极参加各类公务员考试,争取早日加入公务员队伍。
当下很多政府部门招聘不断推行劳务派遣制,有前景吗?
政府劳务派遣就是临时工,图清闲、混日子可言,没有前景可言。
一、劳务派遣产生的原因。劳务派遣并不是一个新鲜事儿,它可以起源于以前政府部门的临时工或者是雇员。
政府部门为什么会不断地在招聘劳务派遣工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政府活多编制少人更少。
政府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公务员和事业编,都是有规定的职数限制的。一个单位有多少正式人员,都是上级编办规定的,一般是不能调整。
但是,近几年,政府单位工作越来越多,而有限的编制导致人员不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这个矛盾一直存在。以前,政府是招聘临时工。后来,国家规定政府不允许招聘临时工。
为了解决,劳务派遣就应运而生了。它其实还是临时工。就是政府不雇用临时工,而是购买服务。由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招聘劳务派遣工,向政府输出劳务。
劳务派遣工属于人力资源公司,他们之间是劳资双方。而劳务派遣工与政府,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不存在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
这就解决了政府部门缺人的问题。
二、劳务派遣工,利弊共存,但是不适合长久做。劳务派遣工最大问题是不能解决编制问题。说白了,你干劳务派遣,一辈子也不能转正。在逢进必考的规定下,已经不存在临时工转正的可能性。更何况,你的人事关系在劳务公司,并不在政府单位。
劳务派遣工的第二个问题是工作不稳定。由于你是跟劳务公司签的劳务合同,工作还是不稳定的,随时面临着被辞退的风险。
前一段时间,某县政务服务中心的劳务派遣工,在工作的时候,与群众发生了争执,对群众不礼貌。被群众投诉,劳务公司为了平息群众的不满意,辞退了这名劳务派遣工。
劳务派遣就是企业员工,当你有错的时候,它随时可以辞退你。
劳务派遣工的第三个问题是工资待遇低。通常,劳务派遣工工资都比较低。政府给劳务公司支付服务费,劳务公司扣除一部分钱,最后到员工手里的钱,就很少了。不过,现在的劳务派遣工比以前的临时工要好,公司给他们缴纳五险一金。
虽然工资低,但是工作并不少。除了几个特殊的行业外,劳务派遣工几乎都能胜任政府的工作,还要听命于正式工的安排,工作很累。
因此,综合考虑这三个弊端,劳务派遣工并不适合长期干。
三、劳务派遣工的前途在哪里?前途在自己手里。
劳务派遣工要想有一个比较好的前途,或者是想继续在政府单位里长期干,那你得努力学习,争取早日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正式工。
劳务派遣工,最大的优势是清闲。工作虽然多,但是都不累,8小时内能够很快完成。因此,你可以利用下班的时间,或者是上班没有工作的时间,努力学习,多看书,积极备考,多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是事业编考试,争取早日转正。
当然,考试也并不是简单轻松的事情,不要放弃,一直努力。就像我办公室的一位大姐,今年35周岁了,明年就没有资格参加这种公考考试了,但是,她就在这最后一年,成功考取了临县的一个事业编岗位,解决了一个终身大事。
因此,为了自己有一个好的前途,还是要多学习,多努力,争取早日考走,这才是前途所在。长期从事劳务派遣工作,并不是长久之计。
当下很多政府部门招聘不断推行劳务派遣制,有前景吗?
关于劳务派遣的问题,个人还是有点发言权的,毕竟自己当时错走一步,稀里糊涂干了两年劳务派遣工,在政府部门做一些基础又无聊的工作,无论你工作能力有多强,成就有多大,领功授奖的永远都是编制人员,吃苦受累的永远都是劳务派遣工。
朋也观点:
说实话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劳务派遣一旦和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靠上关系之后,就从一个谁都看不上的工作变成了职场中的“香饽饽”。
我认为首先,既然是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那么无论用人单位有多好,但其本质是不会变的。
其次,劳务派遣到底有没有前途,现在的形势说不准,但从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来看,想劳务派遣想要翻身,这一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人了,估计是看不到改革的那一天。
最后,政府部门为什么不断推行劳务派遣制?这里主要有连个原因,第一是由于劳务派遣实行时间并不长,有些法律上的漏洞在所难免,所以这里面的灰色收入非常大。第二是劳务派遣拉动了社会的就业率,这是当地的人力资源部门非常想看到的,所以很多不公平的事件,人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铁饭碗”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想改变可没那么容易。在不知道政府部门的有劳务派遣工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会认为只要在政府,或者事业单位工作,那就是“铁饭碗”,在亲戚朋友面前倍儿有面子。所以为什么同样的用工制度,都是劳务派遣,私企的就不受人待见,而跟政府沾边的就有很多人打破头也要进去。
说句公道话,这谁都怪不上,只能怪自己贪图便宜,总以为只要进了政府部门,别管什么身份,只要熬年头、混日子够长,就能给你转正,事实上这种方法根本就不可能,有些人在政府部门做了很长时间的劳务派遣,什么也没得到就开始心生怨恨,怪这怪那的,编制要是那么好得的话,好需要统一考试吗,还会有几百上千人争夺一个岗位的现象吗?可笑之极。
因此虽然在政府部门做劳务派遣工,但是这“铁饭碗”你是没有资格端的,手里端是“纸饭碗”,混年头再长,也不会有什么本质性的改变,这就是当前劳务派遣尴尬的地方,你不属于这里,你永远都是外人。
劳务派遣的前途,我不敢妄下推论,今后能不能普及,至少现在看不出来端倪。劳务派遣制度,虽然说现在还存在很多不公平之处,但毕竟这项制度的推出时间还不算长,也没有经验借鉴,投入到社会当中自然会暴露很多问题,这纯属正常,所以我认为现在的阶段是属于“试错”,哪个环节容易出问题,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这都需要时间,国家既然想推行劳务派遣制度,那么久不可能置之不理,到最后肯定会越来越完善。
以前我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时候,在里面也听说一些消息,大家随意听听就好,今后的政府部门编制人员将会开始慢慢向合同制转变,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消防员的改革,从部队中完全脱离出来,给与行政编制,但是要签合同,没记错的是五年一签,按照这个方向的话,现在的劳务派遣制度就是一个过渡阶段。
现在劳务派遣工与第三方公司签署合同,到用人单位工作,以后就有可能直接与政府签合同,彼此之间的关系既不是编制,也不是劳务派遣,而是劳动合同关系,跟私企的用人形式一样。
因此我认为劳务派遣充当的是编制与合同之间的“润滑剂”,政府大力推行劳务派遣制度也是为了加快改制速度,因为国家一下子就把所有的编制人员都取消掉了,这对人家太不公平,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大刀阔斧的搞“一刀切”。
这也是我不建议题主去做什么劳务派遣工的原因,从古至今,但凡遇到改革的事件都会有“阵痛”,清末的“戊戌六君子”就是一个例子。现在去做政府的劳务派遣工,说白了就是把自己当成是做实验的“小白鼠”,万一有什么变动,这一辈子就搭进去了,得不偿失。
因为现在劳务派遣制度发展尚未完善,才会被有些人利用起来,从中谋取暴利。劳务派遣现在真的是一个商机,虽然比不上前几年的自媒体,但是这门行业,干好了绝对闷声赚大钱。
我就以自己经历算笔账。三年前我在做政府的劳务派遣工的时候,到手的待遇是2300,有五险没有一金,这个标准不及正式编制人员的三分之一。不过我们是跟第三方签订的合同,所以政府的拨款肯定不会只有这么多,肯定会给第三方公司一部分利益,这个利益是按人头算的,一个人每月是300到500之间。
这部分利润从哪里出?还不是从劳务派遣工的待遇里扣吗,这仅仅是一部分利润,还有平时走关系的,记得有一次有个人为了能得到政府的劳务派遣这份工作,前前后后花了十几万,用屁股想都知道,工作不可能这么值钱,要的还是以后的转正机会。这是劳务派遣公司的利润。
政府部门主要就是按照编制人员的数量来拨款,但一个萝卜一个坑,编制就那么多,待遇也是固定下来的,这个钱是死的。可用于招聘劳务派遣工的资金就不一样了,招聘多少人领导是有话语权的。
打个比方,我要一百个劳务派遣工,上面就得出资金,至于我真正招了多少人还不得看我的意思,只要能保证部门正常运转,招多少个劳务派遣工重要吗?现在不只是政府部门,就连很多私企都在大力推进劳务派遣制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趁现在制度未“尘埃落定”,未成熟完善,赶紧捞上一波。
写在最后。当下很多政府部门招聘不断推行劳务派遣制,有没有前景,题主有这个顾虑一方面是有政府的名头,说出去有面子,另一方面是劳务派遣工在社会的声誉并不怎么样。当然也有可能是钻个空子,万一能转正是最好的结果。
但还是建议题主不要去碰什么所谓的劳务派遣,即便用人单位是政府部门,国企、央企,它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而且工作很辛苦,一点都不清闲。清闲是属于人家正式编制的,而不是你一个外人。
当下很多政府部门招聘不断推行劳务派遣制,有前景吗?
劳务派遣是政府部门为满足用工需求而采取的购买劳务的措施,至于前景,要分开说。
1.对于政府来说,只是个低成本补充用工的途径,可以说比较划算。劳务派遣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是一个低成本补充用工的途径,可以支出少部分工资就能实现整体工作的正常运转,可以说是比较划算的。
政府如果有一些批量性,或者重复性、比较低层次的工作需要做的话,一般就会聘请一些劳务派遣工作人员,比如,在一些乡镇政府,就存在聘请代理会计为全镇各个村做账的情况,还有的聘请一些环保网格员进行环保巡查。这些工作的特点都是工作量非常大,但是技术含量比较低,而且需要批量化去做,这种情况就适合聘用一些劳务派遣工作人员。
2.对于个人来说,劳务派遣工资太低,没有发展前途,不适合长期干。从个人的角度讲,一般从事劳务派遣工作的都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要么是考事业单位没有上岸的那一部分人,要么就是考公务员没考上的,也就是说,他们未来都打算去政府工作,总体来看,这份工作只适合短期的作为过度,不适合长期去做,因为工资实在是太低了,而且没有发展的空间。
这一部分人虽然在政府工作,却与政府部门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不占用政府的编制,当然也享受不到政府的一些福利待遇和职务上的晋升。即使你工作做得再好、再出色,也不可能提拔为领导,这就是他们的悲哀之处。
3.对于劳务派遣想说的话。对于劳务派遣工作人员来说,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可以把这一份工作当做一个过渡,通过做这份工作了解政府的一些工作内容、工作节奏和工作思维,便于自己以后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的时候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同时利用做这份工作的业余时间去准备公务员或者事业编考试才是正事,千万不要把这份工作当做一种依赖长期的做下去,如果那样的话就没有任何的前途了。
总之,劳务派遣作为一种低成本的用工方式,对于政府来说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只适合作为过渡,考取正式的编制才是最终的归途。
欢迎从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作者:写作匠,资深体制内成长导师,用工匠精神专注分享体制生存底层套路。当下很多政府部门招聘不断推行劳务派遣制,有前景吗?
有本事的人不会去做劳务派遣的工作。劳务派遣没有晋升通道!唯一好处是饿不死,就是字面意思,饿不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