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社保,为什么要买商业保险?

社保又叫做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在内的五大保险。

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的养老医疗保险重点的还是“基本”两个字。

如果超过了基本,那就是补充保险了。补充保险一般都是商业保险机制,另外还有独立运营的机制。

养老保险

像养老保险有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制度。这两种年金制度,一般是指定专业的投资理财公司代为管理,或者购买人社部指定的有资质的年金型投资理财项目。

另外,养老保险还有个人养老保险,比如支付宝中有一种全民养老金,就是分红加养老保险。跟社会养老保险一样,补充养老保险都是会供养到我们去世为止。

可是,商业养老保险和自己投资理财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我们缴纳的商业养老保险,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自己用自己的积蓄来购买。可是,我们在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时候,一开始缴纳的保费,要被扣除很大一部分作为开户费用或者保险费用、管理费用等等名目,真正用于个人储蓄的资金不会是100%的保费。比如下面的这份全民养老金养老保险,就是第1年缴纳1万元,保单的现金价值只有8160元。保单的现金价值要想回本到原本水平,需要8年时间。

可是我们也看到了,保险毕竟是保险可以供养到我们一直去世为止。而积蓄是没有这样的功能的。保险和积蓄都不具备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抗通货膨胀能力。商业养老保险的待遇是约定好的,而积蓄的收益也是约定好的,会根据通货膨胀的高低多少而改变的。

社会保险则不一样,会有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物价变动情况,年年调整养老金的。社会保险并不会根据我们的投入和产出来进行比较,而是以维护社会稳定为主要目的。

实际上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有三根支柱,第一支柱是社保,第二支柱是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美国的养老资产2018年三季度就高达29万亿美元,是GDP的140%以上。

就目前来看,养老保险比较适合收入浮动较大的人群。比如一些网红或者年轻人在年轻的时候输入很高,每年可达上百万。但是本身自己又不会投资理财,则购买保险则是更保险的,将自己的收入平均化。构成终身的保障。李嘉诚就为每一个孙子孙女购买了一份商业分红保险,每人1亿元,每月他们都可以得到几十万元的分红收入,这样这一辈子就可以生活无忧了。

医疗保险

商业医疗保险,实际上大家更理解一些,也更简单一些。因为,商业医疗保险可以在社会医疗保险基础之上进行二次报销。比如,住院花费10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5万元,而购买的商业保险起付线是1万元,报销比例100%的话会额外再报销4万元。

不过,商业保险也讲求合理且必须原则。如果是不必须的项目,一样不可以纳入报销。另外,商业医疗保险还有健康告知制度,并不是跟社保一样,什么样的身体条件都可以参保。如果健康告知不准确,被查出有患病经历以后,一样有可能不予报销。

综上所述,社保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只要有条件一定要参加。即使没有条件,比如低保家庭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国家会代为参加——免费的。商业保险只适合有承受条件的人,作为可以享受更高的保障待遇的一种补充。

有了社保,为什么要买商业保险?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有社保有医保,为什么还要买商业保险呢?这个问题他是这个样子的,就是说一个人终身只能够购买一份社保,当然这个社保如果说你是企业的在职职工是属于强制购买的一个现象,所以说你肯定是拥有社保和这个医疗保险,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社保也好还是医疗保险也好,总是有它的一个局限性,我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参加养老保险,大概是按照20年左右的一个年限来交纳自己的这个社保费用,那么你退休以后大概可以获得一千多元的一个退休金待遇,当然有些人觉得这1000多元的一个退休金待遇不足以保障自己的晚年退休,生活那么怎么办呢?选择参加商业性的养老保险就是一种比较恰当的选择。

因为一个人终身只能购买一份社保,所以说没有办法重复购买社保,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选择商业性的养老保险来参保,就可以有效的补充自己社保带来的一个养老金的不足。那么它的商业保险就是起到这样的一个作用,当然有些人觉得自己养老金1000多块钱也是无所谓,也是无关紧要的,这个商业保险也是完全可以选择不买的,因为这个商业保险的购买完全是一个自愿的原则。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有了社保,为什么要买商业保险?

医保作为国家的福利政策确实有许多优势,例如可以带病投保、无需健康告知终身续保;缴满一定年数,退休后也能享受医保待遇。

但医保的用药限制,报销比例、报销额度,异地就医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医保更像是国家在寒冷冬日里发给我们每个人的保暖内衣,而商业保险则是羽绒服,唯有此,才不至于被冻着。

医保用药限制大

2017年,时隔8年,医保药品目录更新,更新后纳入医保的药物有2535种。

这2535种药被分为甲类药和乙类药,归于甲类药可以100%报销,但甲类药通常药效一般;乙类药药效更好,而乙类药各省份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报销比例。

因此,即使是医保范围内的用药,也不一定全部报销。

再说说医保之外的用药,据世卫组织已公布的数据,目前市场上的药品已经超过20万种,医保能报销的药物仅占比1%。

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格列卫,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之光原本也是没有纳入医保的。

对一般人而言,两万块钱可以买4部苹果手机、2个意大利名牌包包、一辆二手奇瑞汽车。对于一些慢性白血病患者而言,两万块钱,只够买一盒格列卫的抗癌药。

好在,格列卫现在不仅被纳入医保,而且产权保护期也过了,国内的一些仿制药一瓶几百元,价格尚可接受。

可其它的癌症患者远没有这么幸运,许多抗癌特效药都依赖进口,而这些进口药动辄上万的价格依然让人惊悚。

医保的报销额度有限

以深圳为例,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的医保政策在全国也十分领先。

职工连续缴纳医保的时间达到6年,那么报销额度最高可达到153万,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0%。对于一些进口材料,深圳医保也有60%的报销额度。

同样是超一线城市的广州,医保最高限额就只有59万。其他的2、3线城市的报销额度就更低了。

准一线城市武汉,居民医保的报销上限为15万,职工为24万,比例在80%左右;网红城市长沙,居民医保为15万,职工医保为12万,比例最高可达96%。

新农合和一些城镇居民,医保的报销额度和比例就显得相形见绌,一般来说,报销比例仅在50%左右,而这群人又恰恰是收入最低的群体。

医保异地就医报销比例低

对许多重疾患者而言,受当地医疗水平的限制,异地就医是无奈的选择。但医保于此,规定却很严格。

各地医保都会指定当地相关的医疗单位,倘若异地就医,报销额度将会大打折扣。

例如湖南某县的居民能够转诊到深圳求医,那么医保规定首先要自付15%的医疗费用,再根据参保地的比例报销。

倘若不符合转诊就医条件,报销比例要再降低10%。而转诊就医在当前的环境下很难实现,

这么一折腾,真正能报销的比例也就在30%左右。有很多地区,还明确说明了,异地就医,医保最多只能报销25%。

医保有三不

所谓医保的三不,指的是三方责任不报;医疗设备、器材、服务项目不报;医疗费用不提前垫付。

三方责任主要是指的意外风险,例如车祸;

医疗设备、器材、服务稍微复杂一点,举个例子:

老刘在长沙做了一个心脏搭桥手术,血管里放了个支架。

那么涉及到的CT检查费用、支架费用、后续的疗养费用医保都是不予报销的。要知道现在一个进口的支架都要12万了,这谁顶得住?

医保还有一个诟病的地方,它不能提前垫付,一定是你交完钱,以后拿着发票去要钱。

可一旦罹患重疾,前期的垫付费用就是一大笔开支。

重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康复的,期间的疗养费用又是一大笔开支。不能工作,经济压力本来就大,一场重疾摧毁一个中产家庭绝非危言耸听。

小结

综合来看,医保作为国家的基本福利政策,在基本医疗保障上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但是,医保并不能很好的承担意外和重大疾病风险。

所以阿宝叔说,医保只能算是保暖内衣,要真正抵御寒冬,羽绒服必不可少。

那么,什么样的商业保险才能承担羽绒服的作用呢?这个问题,就要因人而异了,需要结合年龄、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实力、是否有房贷车贷等等因素综合考虑。

保险的配置永远都不是一锤子买卖,也不可能有万能公式。人有高矮胖瘦,保险也需量体裁衣,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有了社保,为什么要买商业保险?

商保是社保最好的补充,下面视频从三个方面做了回答。

有了社保,为什么要买商业保险?

有社保了,为啥还要买商业保险?

很简单,因为社保作为基础保障,并不能解决人的其他保障需求。

举一个例子来说。虽然是例子,但是却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实。

朋友王莉,有三个姐姐,其中三姐有一个独生儿子。虽然儿子总是惹他们生气,但日子过得也算顺妥。直到2013年的一天,他们的独生儿子在晚上骑摩托车回家,不幸撞在路口等红灯的大车上,当场身亡。因为当时所处的路段并没有纳入天眼,没有监控,等到被人发现,大车已经没有踪迹。两口子不仅没有得到一分赔偿,还要自己出钱处理儿子的后事。

有社保吗?有,但不管是职工医保还是居民医保,都是对参保人在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并不赔偿身故责任。你要说自己不可能这么倒霉遇到这样的事情,但新闻报道出来的事故难道还少吗?无锡大桥倒塌,三人丧命,不是天灾是人祸,小吃店爆炸,连累无辜路人,也是人祸,有时候人祸比天灾还有可怕。

还有一个例子,是最近发生的。小王是司机,在驾车时发生车祸,在医院救治了半个月后还是不幸身故。因为对方全责,保险赔了50万,自己在保险公司购买的意外卡单也赔偿了20万,总计70万的赔偿金可以让家人好好生活,度过难关。

跟朋友聊天,我说如果不买点意外险,自己能值多少钱有时候就要靠别人来定价了。对方有能力的,可能值个几十万,对方没有能力的,即使坐牢也出不了多少钱。这是其一。

其二,社保是报销型的报销,解决不了人的劳动损失补偿的问题。

什么意思呢?当人生病,特别是大病的时候,肯定不能上班,虽然不上班,但生活费用和康复医疗费用还是要支出,因为这些费用不是在医院发生的,没有发票,医保不报销。

朋友的父亲老徐原来是单位的技术工,月薪很高,今年9月份查出肝癌晚期,已经没有手术的可能。医生提供的方案,就是吃靶向类药物控制肿瘤发展。正版的索拉非尼,原价要1.2万一盒,虽然进入了医保,可以报销,但出去免赔额,以及按照比例报销后,也要7000多一盒。每月吃一盒药,年费用总计也要八九万,这是普通家庭负担不起的。后来找了一个渠道购买印度版的高仿药,1400一盒,已经吃了半年多了。

这就是现实版的我不是药神。有药就能续命,没药那就是等死,有钱,意味着能买到药。实际上解决劳动损失补偿的问题,是通过给付型的重疾险来实现的,只要达到保险合同约定的标准,就一次性赔付保额,跟是否发生医疗费用没有关系。

除此之外,高净值人士还要解决财富的定向传承问题,如何避债,如何避税,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愿把钱留给自己想要照顾的人,这些问题社保都不能解决。

社保虽然有限,但社保作为基础保障非常有必要。所以要打破幻想,保险不是有了就行,而是够了才行,什么叫够呢?第一看自己的需求,第二看自己的能力。作为一个唯一跟时间挂钩的金融产品,要买保险就趁早,早了费率便宜,晚了不仅贵,还有可能买不到,毕竟人的身体是消耗品,一天不如一天好,所以,你等待的,不是更好的产品,而是在不断消耗自己购买保险的资格。

有了社保,为什么要买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是不冲突的,社会保险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商业保险是向保险公司购买的商业服务。有了医保后,明面上需要自掏腰包的部分

当然医保有些商业保险不可替代的好处:

1、保证承保、保证续保

不像商业保险对投保人挑挑捡捡的扭捏样,无论身患何种重疾,医保都不会拒绝。而且,绝对管你一辈子,没有续保的担忧。

2、覆盖既往症

一般的商业医疗险,都是不承保之前存在的疾病。而医保不管投保前得过什么病,都照样赔。

3、覆盖人群广,价格相对便宜

对城镇职工来说,每年在医保上交的钱倒也不少。不过这毕竟是包含了门诊,住院的低免赔额保险,而且是交一段时间保一辈子(包括退休),这么算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而对新农合来说,一年小几百块就能获得蛮全的保障,就更是国家转移支付的福利了。

不过社保有十三不管

1、住院最高赔付15天;

2、意外不管,包括交通意外;

3、第三者责任不管;

4、丙类药不管;

5、住院费1500元以内不管;

6、60岁前身故只给四千丧葬费。

7、住院押金(住院要自己先垫钱,比如押金,还有如果是重大疾病的话要先拿钱再报销)

8、医生红包(住院了,要动手术,开个刀什么的,虽说不提倡给医生包红包这种做法,但是为了心里踏实,给个红包以求安心,医生下刀准点呀……)

9、手术中的自费器材(社保清单名录中自费器材及药物都是不可报销,一个人生病时,为了医治,用的都是好器材,而这些器材都是自费不报销的!)

10、ICU药物(ICU是重症监护,重症的病人用的药品都是进口自费药品,都是不报销的!)

11、住院期间家属额外开销(住院了家属要照料,不光是病人累,家属也累,饮食起居医务照料这些都是要费用的)

12、住院及在家休息期间工资及奖金(住院及回家休养期间,按正规的劳动手续只能有基本生活补贴,主体的工资和奖金是不会有哪个单位会愿意给的)

13、未来的收入损失(因为生病住院后影响未来的工作及收入,甚至某些大病后是无法再继续工作了,断了收入和生活来源这是个很大的问题)社保9没有

1、没有生命保额(身故无保额理赔)

2、没有投资功能(无预定利率和分红)

3、没有贷款功能(急需要钱不能抵押贷款)

4、没有灵活领取功能(按法定,不能提前)

5、没有豁免保费功能(遭遇意外仍需缴费)

6、没有确定领取功能(无法确定退休时的领取额度)

7、没有灵活缴费功能(按法定)

8、没有提前给付功能(重大疾病不能提前领取)

9、没有住院补贴功能(无法获得额外补贴)

以上社保没有的,商业保险可以做到补充的作用,从社保的不足之处看到商业保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