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和低保是一回事吗?

低收入家庭和低保家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国家最早完善的是低保救助,也就是针对低保家庭的各类救助。

低保家庭,一般是指因家庭成员有重度残疾或者失去劳动能力,人均生活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家庭。他们可以享受当地的最低生活补助,一般分为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两大类,农村低保线略低一些。

北京市的低保线是1100元每月,不过国家对有关的特殊群体还是有特殊照顾的。北京市对于低保家庭中的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会额外发放25%或30%的生活补贴。

除了低保家庭之外,实际上社会上还有一种叫做特困群体,一般又叫做城乡特困人员。

城乡特困人员:指的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相关人员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截至2019年3月,城乡特困人员大约有478.2万人,而2018年9月低保家庭人员数量是4620万人,数量接近10倍。

低收入家庭

低收入家庭实际上算一种正常家庭,只是人均收入过低而已。国家的法定认定依据是《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民发〔2008〕156号),不过全国并没有统一的具体标准。

北京市2018年1月份将城乡低收入家庭的标准设定为2000元每月,2018年7月又将其调整为2120元每月,实际上2120元是北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2019年7月1日,北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又调整至2200元每月,因此低收入家庭的标准自然也调整至2200元。这是一种完善的认定制度。

普洱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也就是说2019年普洱市的城镇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17452元,农村是6231元。

钦州市则是城镇按照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月均值的50%计算,而农村按照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计算,一个按月,一个按年。这样城镇是每月1404元,农村是人均年收入低于6507元。

低收入家庭,实际上主要是针对2008年国家推动城乡居民住房保障的一种政策而设立的标准。城镇居民的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房等特殊保障,各地在其他社会救助方面也在努力拓展其范围。比如有的地区对低收入家庭会代缴其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个人部分。

总体来看,低收入和低保家庭实际上都是收入很低的一类家庭,希望国家能够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既能够保障他们生活,也能够保障他们脱贫,自力更生。未来会越来越好的。

低收入和低保是一回事吗?

因在民政部门工作,我来简单地谈一下个人看法。

可以肯定地说:低收入和低保不是一回事儿。低收入是针对全社会所有人收入高低的分布情况而言的,只要低于全社会平均收入,就可以认为是低收入人群。

而可以申请低保的基本前提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确定的低保标准,另一个是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政府确定的低保家庭认定标准。其中,低保标准,全称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则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费用确定、公布,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决定权在省级或地级人民政府。应该说:低保标准仅仅可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才称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以肯定地说:低收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涉及的人数比较多,人口占比相对较大,至少在40%左右;而低保标准本身就比较低,属于低收入人群的底部的一小部分人,而要纳入低保范围,人均收入还要低于低保标准。目前,我国低保户所占的人口比例,只有3.09%左右。

发放低保的真正目的,是通过发放低保金的方式,补足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差额部分,让这些困难人群的收入仅仅是达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可以维持一个基本的生活需要。更明白地说:完全没有收入,直接按低保标准发放低保金,这些人,称为全额保障对象,其实就是一类(或A类)对象;有一些收入,仅需补足差额部分的,是差额保障对象,也就是三、三、四类(或B类、C类)对象。当然最困难的是全额保障对象,因完全没有收人,保障标准自然是最高的。因此,低保标准本身就属于低收入人群中的底层,是人均收入最低、最困难的人群。这一点,所有人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概括为一句话:低于全社会平均收入的人,即为低收入人群,涉及人员多,所占比例大;而低保标准本身就比较低,而低保户们的人均收入更是低于低保标准

而核算收入的依据,是家庭人均收入=(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支出)/家庭总人口。只有人均收入互相比较才有实际意义。否则,就没有任何可比性。

所谓的家庭,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已成年但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本科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关系并长期共同居住的人员。一般情况下,以户口本登记的人数为限,但也不绝对。

低收入和低保是一回事吗?

很高兴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

低收入和低保不是一回事。低保家庭一定满足低收入的标准,但低收入家庭肯定不满足低保的标准。

申请低保的标准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民政部门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比如我所在的城市,制定的人均最低收入标准为650元,如果你家人均收入低于650元,而财产也符合要求,可以向当地社区居委会申请低保。

低收入家庭指的是人均收入在当地民政部门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以上,最低生活保障金的200%以下。(以我所在城市为例,即收入在650元以上,1300元以下)且家庭财产符合当地民政部门制定的低收入标准,可以去社区居委会申请低收入。

低保家庭,每月由政府发放低保金,低收入家庭,政府不发放任何资金。

低保家庭可享受的待遇比低收入多。

低保家庭可享受医疗救助自费部分70%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租住公租房先付租金后返还;低收入家庭可享受医疗救助自费部分30-40%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租住公租房租金按比例返还。

低收入和低保是一回事吗?

并不是一回事,你看吃贫困,低保,哪家收入低,除了几人残疾,都是年青力壮,有后门,,,

低收入和低保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

低收入和低保是一回事吗?

低保是家庭成员经济收入人均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而低收是家庭成员经济收入人均已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低保户可以每月领取救济金,子女学费减免和城乡医保费减免,包括逢年过节的补贴,而低收户是无救济金领的,其它跟低保户基本相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