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制的五险一金和在厂里打工缴的五险一金,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觉得事业单位的社保待遇水平好,工厂里的社保待遇水平差,两种五险一金是不一样的。如果从法律制度上讲,事业单位的五险一金制度和企业的五险一金制度,理论上是没有区别的。

五险一金制度

我们的五险一金制度实际上是《社会保险法》和《住房公积金条例》规定的,具体名字应当是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从2014年10月开始,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了。目前,大家参保的情况基本是一样的。比如养老保险个人承担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承担16%,其他保险和公积金也是这样。

目前,国家除了养老保险基金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和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以外,其他的保险基金都是相同的。

为什么大家的社保待遇相差很大?

确实有些人发现了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待遇和企业社会保险待遇是相差很大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缴费基数问题。不管是企业养老保险还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大家的退休待遇计算公式都是一致的。

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公式全国统一,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退休当地的社平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因素相挂钩。个人账户养老金和缴费基数、退休年龄有关。

养老金待遇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待遇越高,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待遇越高。

一般来讲,多数工厂或者企业为了节省社保负担,并不会自觉的按照真实缴费基数给大家缴纳社保。很多工厂是按照最低基数给大家缴费,这实际上是违法行为,但是大家普遍投诉维权的不多。缴费基数低,自然会导致未来的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则是有政府监管,肯定要按照规定缴纳缴费基数的。所以,缴费基数的差距会产生一定的养老金差距。

第二,补充社会保险待遇。很多人可能知道,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会给职工买额外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也是这样,为了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和医疗待遇。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和公务员医保制度。

补充养老保险机制,能够为退休人员提供额外的养老金。按照制度的规定,未来职业年金将会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供20%~30%的养老金。企业实际上也可以参加企业年金制度的,2018年底全国共有8.74万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388万,累计资金1.477万亿元。

补充医疗保险机制,能够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以外,进行额外的医保报销,能够大大降低参保人员的负担。这也是对过去公费医疗制度,过渡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一种补充。

第三,目前处于过渡期。国家从2014年10月才进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至今只有五年而已。现在退休人员都是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人员,他们原先并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积累,因此国家规定发放过渡性养老金予以补偿。

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2014年10月之前的缴费年限以及根据退休时的级别确定的视同缴费指数,结合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和过渡性系数计算出来的。

跟社会平均工资相结合,意味着养老金待遇会非常划算。

所以,目前来讲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还是非常高的。不过真正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大家的退休待遇会越来越相近,而最终并轨。

所以说,机关事业单位的五险一金制度和工厂的五险一金制度是一致的,但是一些更细节的方面决定了大家待遇的差距。希望企业人员能够加强树立维权意识,对于企业的违法行为能够通过合法方式维权,最终保护自己的利益。

事业编制的五险一金和在厂里打工缴的五险一金,有什么区别?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我们国家事业编制的这个五险一金的缴纳是从2014年才开始的。那么从2014年开始以后,实际上毕竟这个事业单位是吃财政拨款的饭。虽然有一部分从个人当中扣除,但毕竟他们的这个扣除比例相对于企业单位扣除比例来讲还是要少了很多。

企业单位缴纳的五险一金实际上是从很早,也就是1992年开始就正式缴纳养老保险了。那么也就是说企业单位通过自己承担的比例和个人所承担的比例,然后达到五险一金的缴纳。事业单位只是财政划拨这一部分钱。通过财政划拨给事业单位的职工,缴纳这个五险一金的费用。

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缴纳五险一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事业单位个人扣除的比例,实际上是从自己工资中扣除的。但是单位所承担的比例,实际上还是国家的一个财政拨款。作为企业单位来讲,无论你个人所承担的比例还是企业单位所承担的比例,都是由企业自己来承担。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事业编制的五险一金和在厂里打工缴的五险一金,有什么区别?

这两者严格来说是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社保是从1992年开始,当时主要是企业人员的缴纳。

养老金“并轨”: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其目的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双轨制——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事业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们的呼声很高一致要双轨制并轨)。

2012年3月,这一制度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2013年12月,人社部确定养老金双轨制并轨方案。

2014年12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因此国家在2014年,将机关事业单位也纳入到缴纳社保的行列之中,从而扩大了社保的缴纳人群和范围。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事业单位五险一金和企业五险一金,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但是这两者在缴纳的基数上会略有不同!

事业单位更多的是按职工单位的上年收入的理论月均工资,进行社保的缴纳。简单的说事业单位的缴纳费用相对来说要高一些。

而工厂企业则是主要按当地区上年社平工资在缴纳社保,相对来说可能在缴纳的费用上比事业单位略微少一些。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那些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他们也是按员工的上年度月工资再来缴纳社保费用,而且有的企业缴纳的比例往往是按较高比例在进行缴纳。

例如银行系统。我曾经有一个朋友在农村商业银行,它的社保缴纳比例是非常之高的,单是他们的一金就可以达到每月两三千元,远远超过事业单位一般职工的缴纳比例。

通常情况下,如果事业单位和企业所缴纳的比例时间相同,那么事业单位的职工个人账户余额可能比企业员工相对来说要多一些。最终在领取退休养老金的时候,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可能要比企业人员多一些。

当然在缴纳的经费来源上也会略有区别。事业单位职工社保主要靠财政支付,而工厂企业人员社保主要靠企业独自承担。

因此从整体上来说,企事业单位五险一金的缴纳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在退休之后养老金的计算发放方法上,也是按统一的标准进行计算。好了,我就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一点帮助。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事业编制的五险一金和在厂里打工缴的五险一金,有什么区别?

事业编制的五险一金和在厂里打工缴的五险一金,有什么区别?

首先,在缴纳的比例有很大的区别,机关事业单位缴纳的社保档次比较高,企业单位缴纳的社保比例相对较低。就医养老保险举例,机关事业单位按照100%缴纳,甚至2014年之前很多事业单位不用缴纳,反观企业单位,绝大多数都是按照60%的档次缴纳。公积金方面也是一样,事业单位最少按照10%的档次扣缴,企业单位一般扣缴的比例是5%-8%。

其次,缴费年限的区别。虽然事业单位改革,打破了铁饭碗的制度,但是事业单位的工作稳定性依然存在,在没有触犯法律底线或者较大工作失误的时候,一般不会轻易被开除。反观企业单位,经济不好的时候,裁员离职市场有的事。从这方面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社保缴纳年限,要比企业更加稳定一些,

最后,就是退休后的眼老金发放多少的却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普遍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方面,同样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对此你有哪些看法,欢迎交流评论。

事业编制的五险一金和在厂里打工缴的五险一金,有什么区别?

事业编制的五险一金和在厂里打工缴的五险一金,有什么区别?这是完全没有区别的,都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来执行的,缴费的比例、缴费年限、退休的规定,事业单位和企业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事业单位要缴纳职业年金,而企业的企业年金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缴纳。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什么是五险一金?

我们平常所说的“五险一金”,按照社保法的表述,五险是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是按照住房公金管理条例的规定来进行缴纳的。无论是事业编制还是企业单位都是按照社保法的规定来缴纳五险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来缴纳住房公积金。其缴费的比例和扣费方式,缴费年限都是一样的。

第二,由于缴费基数等的差别,导致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金有差距。

也许有很多朋友会问,既然缴纳的五险一金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二者的养老金差距会那么大?由于在养老金的计算中,涉及到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等,所以有差别是非常正常的。由于事业单位是从2014年10月1日才开始纳入社保缴费体系,对于2014年10月之前的人员,仍然是按照老制度来办理退休;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是按照本人实际工资来缴费,所以缴费标准普遍高于企业职工。加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稳定,平均缴费年限都比较长,一般都在30年左右;而企业单位中,由于员工频繁流动,造成养老保险有的断缴,有的停缴,除了国有企业以外,民营企业的职工一般缴费三十年以上的比较少,大部分在20年以下,这是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普遍偏低的根本原因。

第三,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比较高。

由于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为5%到12%之间,用人单位可以在这个幅度内进行选择。很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一般都是按照最低的5%来缴费,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在住房公积金的缴纳中,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比如按照5%来缴费,实际计入个人账户的住房公积金就是10%;如果按照12%来缴纳,计入个人账户的就是24%。在大多数企业按照5%来缴纳同时,而大多数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是按照12%来缴纳,这个差别是非常巨大的。

第四,事业单位要缴纳职业年金,而企业缴纳企业年金的非常少。

职业年金作为事业单位职工补充养老保险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带有强制性的。缴费比例为12%,其中单位缴费8%,个人缴费4%,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如果从参加工作就开始缴纳职业年金,那么退休后职业年金的收入要高于个人账户养老金4个百分点;但是企业单位缴纳企业年金,是根据自愿的原则来参保,但是企业从自身用人成本来考虑,大部分企业是不愿意缴纳企业年金的。从补充养老这一块来讲,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总之,事业单位和企业缴纳的五险一金,都是按照社保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的来缴纳的,其制度本身是没有差别的,但是由于缴费基数、缴费年限、补充养老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别,所以养老金的差别比较大,这也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等的关系,也是非常正常的。

事业编制的五险一金和在厂里打工缴的五险一金,有什么区别?

机关事业单位的五险二金现在都是按照当年缴费的上限足月缴纳,虽然说机关事业单位五险二金缴费时间从二零一四才开始执行,但是他们缴纳系数有的是按照百分之三百的比例缴纳社保医保。工厂上班的五险一金是按照当年缴费基数的下限缴纳一般都是按照百分之六十的比例给你缴纳社保医保。两者之间的差异大得你都不敢想象,人家机关事业单位缴纳的五险二金的费用比你的工作总数都还多。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每个月每个人的综合成本一万五到三万左右,工厂每月每个人的综合成本在五千到一万左右都不得了啦。机关事业单位每年的车补及过年过节及其他的福利数不胜数,工厂好一点的就提供一下交通车方便你上下班,逢年过节象征性发点红包三五几百块钱的就算好得不得了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