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用银行存款利息养老可行吗?

没有退休金的老人不多,只不过是退休金水平不高而已。

目前我们国家有两种养老保险制度,一种叫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种叫做职工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很多人并不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认为是退休金,毕竟待遇太低了。因为他们一般按照100元的档次缴费,退休后每月也就领取100元到150元的养老金。这种养老金主要是为了中低收入群体,让他们也享受到国家福利的一种保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计算方式也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1)基础养老金。国家设有最低标准,从2018年1月1日起,最低标准为88元每月。地方政府可以在国家最低标准上,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财政收入情况额外再提升标准。目前上海市是1010元,北京市是800元。但是全国多数地区都在100元左右,比如河南、湖南、湖北、云南、吉林是103元,辽宁省是108元,山东省和福建省是118元。

基础养老金国家也在要求各地建立正常增长机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整。2019年宁夏、河南、广东、江苏等地都陆续调整了基础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说实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非常不错,比银行存款要强得多。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数,是个人缴纳的部分、国家奖励的部分以及陆续生成的利息共同形成的。国家为了鼓励城乡居民缴费,往往在个人缴费基础上额外补贴一部分,比如按1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0元;河南省按5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40元;宁夏按照30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20元;上海按照53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675元。缴费档次越高,政府补贴钱数就越多。

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60岁退休,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是139个月。如果个人账户里退休时有5万元,每月差不多能够领取360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这样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很多人可能不以为然,但是这样的养老金支付水平相当于按照7.2%的利息计息。

有人说,只计算利息养老金的本金不就没了吗?如果我们银行存款的利率是4.9%(现在没有银行按期支付利息,还能够给予4.9%的高利率,往往都不到4%),按照20年领取完毕计算,实际上我们每月能够领取的养老金只有327.22元。另外,银行存款的利息长期来看实际上还是浮动的。

更重要的是长寿的风险。如果我们寿命够长,我们养老金个人账户里的钱领完了,国家会补贴等额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确保待遇不降低。如果没有领完就去世了,个人账户里的余额可以继承,也就是可以保本。

所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比个人存款要划算,而且有保障得多。

不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有上限,一般全国各地也就在5000到1万元之间。这种情况下,最好是按照最高档次缴费,养老金还不足的再用存款补充比较好。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按最高档次缴费,实际上就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差不多了,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待遇要好得多,年年会增加养老金。

综上所述,如果有条件首先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如果参加不了职工养老保险,按照自己最大的负担能力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用存款利息养老的方式不划算。

一些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用银行存款利息养老可行吗?

没有养老金的老年人,依靠银行存款利息养老是可行的,但是关键还是要看存款有多少,以及当地的物价水平。

物价上涨的速度是很快的,存款购买力每十年就要下降30%左右,这是存款养老最大的问题所在。

没有退休金或者养老金非常低的老年人占了多数,有养老金的老年人群体中一个月2000多元的又占了多数。下岗工人、自由职业者、没有缴纳社保的工人,这是没有养老金的群体,农民一个月一百元左右,对生活小有帮助,但是依靠养老是不现实的。

社保带有社会福利属性,有工作单位帮着缴纳出大头自然非常合适,如果全靠个人缴纳,很多人难以承受。毕竟社会平均工资逐年上涨,社保缴费也水涨船高,交够15年很多地方要20万元左右,没有稳定的高薪工作是很难承受的。

至于另外选择的商业保险,就跟很多人担心到银行存款变成保险一样,商业保险首先要保证保险公司的利润,然后才能有所收益。实际购买的话时间周期漫长,最终收益往往低于自己直接存到银行的利息,显然不是好的选择。

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年轻人压力又大,不但不能给父母养老,还要经常啃老,自己存钱养老成为最无奈也是最现实的选择。

具体到存多少钱才能养老,财智成功曾经简单测算过:

农村家庭按照2019年的物价水平,60岁老人30万元存款就可以养老,毕竟老人消费低,粮食可以自己种点,蔬菜也是,还能养几只鸡,一个家庭一年消费一万多元就可以了。

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是4.18%,如果有30万元存到银行,一年能有12540元利息,每个月能拿到1045元,不生病差不多够花了。

相应的,县城养老则要上升到四五十万元,四五线城市六七十万元,三线城市八九十万元,二线城市100万元以上,一线城市则要150万元以上。

养老最大的支出是医疗支出,不管是癌症类的重症还是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花费不菲,即使有医保也是沉重的负担。

农民之所以平均寿命远低于城市,归根结底还是经济问题,小病拿药,大病硬扛,看不起就不看了。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存款金额是按照2019年的物价水平来讲的,随着时间发展,每十年就要上涨50%才行。每个人都希望年老时有足够多的存款养老,但是实际上多数人难以实现愿望,很多人都还要继续工作,赚取一份工资。

一些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用银行存款利息养老可行吗?

这个问题相信是很多中国老人普遍问题,即使有些退休金的不高的也面临这个问题!

咱们也不讨论银行账户有跟多钱的人,就算有个几十万的吧,比较具有普遍性!

如果100万银行理财大概每年4万,平均每个月就是3000多块,说实话基本够用,但是不算意外情况。作为老年人疾病和意外事故是多发区。只要有个一次两次的基本本金就没多少了。而且如果是每年利息都拿出来本金基本失去了增值能力,十年后可能又不够了,如果存款在50万以内更加危机,基本不太够的。所以为什么养老问题在中国这么严重,很多还是要靠孩子补充的原因!

作为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降低,如果之前没做过投资,没有丰富的经验不建议做,主要太容易失去本金,什么P2P等绝对不要碰。

如果可能债券基金倒是可以考虑70%放在这里面,大概率还是亏不上;20%买点混合基金,10%做流动类银行存款或者理财!「大前提,一定要有个专业能力过硬,人品过硬的顾问协助,不要自己去被人忽悠,这个有点难」

这样起码能比银行理财强点!

所以,大家一定注意作为普通人,早点规划养老问题,刻不容缓,如果从40岁以前开始,腾挪空间很大,学习机会很多,在60岁前要尽量积累更多的本金,以便到时候可以只吃利息就可以活的很好!

做好风险保障,像保险,做些风险投资,赚钱,涨知识,更重要!

一些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用银行存款利息养老可行吗?

银行存款太少不可行,银行存款足够多才行。只靠银行存款养老风险太大,有4个原因。分析和建议如下

原因1)我国利率的变化趋势,各国利率的变化趋势。

1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总体是下降的:1996年5月1日是9.18%,2006年4月28日是2.25%,2016年到至今是1.75.所以1万块钱在1996年1年的利息是918块,在2006年是225块钱,在今天是175块钱。利息逐步在下降,本息和在下降。

按照存款利率、中国经济趋缓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2025年、2030年、2040年的存款利率也是要继续下降的。就像日本、瑞士和瑞典等老龄化严重的国家一样,这些国家利率已经是负利率了,你把钱存入这些国家,不但拿不到利息,还得给银行管理费。而中国利率变化趋势也大致一样,利率会逐步地下调,直到为0甚至为负。

现在银行存款利率比较高的是"大额存单”,3年期利率是4%,那200万的1年利息是8万,1个月有6666块钱花销;2025年假设利率是3%,200万的1年利息是6万,1个月有5000块花销,2030年假设利率是2%,1年利息是4万,每月只有3333块钱可以花了。

在农村或城镇等地方,物价不是很高,3333块每月的生活费,还能维持基本养老生活;而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那是绝对不行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多的本金才行,养老本金不足,靠银行存款是不能养老的。

原因2)我国的物价变化趋势。

除了考虑利息的变化趋势之外,不能不考虑物价的影响。这两个都是影响养老品质的因素。同样的100块钱,在2010年能买到更多的肉、更多的米、更多的菜。所以说,同样的6000块钱,在10年前的养老品质,会比现在的养老品质更好;同样的道理,现在的6000块钱,能比2030的养老品质更好。

物价的变化用CPI这个指标来衡量最适合。什么是CPI呢?简单地说就是物价变化的指数,是居民消费价格变化指数,可以反映通货膨胀的情况。

从2010年到2020年,10年的CPI平均数据是3.73%,2011年和2020年是5.4%,都是最高的。

200万在3.73%的贬值速度下,2025年的购买力相当于165万,2030年的购买力相当于136万,2035年的购买力相当于113块钱,2040年的购买力相当于93万块钱了。随着年数的增加,通货膨胀影响购买力就越大,存款的养老品质就越差。

随着养老时间越久,物价上涨的越大,同样金额的钱,能买到的商品数量越来越少了,养老的品质越来越差了。在大城市的生活必需品是100%要购买的,在农村还有自己种植的蔬菜和农产品。所以只靠银行存款,是不能养老的,除非你的银行存款足够多,比如400万到1000万,甚至更多。

原因三)、健康和长寿的情况

1)老年人的健康风险。

老年人的免疫力在持续地下降,生病的概率逐步地提高,比如一些癌症的发病率增加了,相应的,200万存款中用于医疗费的比例,也比以前要增加不少,因而正常生活费的占比就下降了,养老的生活品质下降了。

2019年上半年《全国保险理赔报告》中重疾理赔68亿,重疾理赔件数9.2万件,60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是11.3%。这些疾病和意外的风险会消耗掉老人的积蓄,大病的话,只要一次看病住院,就能花掉200万的大半;如果你只有100万存款,可能一次就能花光;而存款只有30万或50万,甚至还不够医疗费用。所以只靠银行存款不能养老,健康风险太大了,存款抵抗不了。

2)老年人的长寿风险。

我国的人均寿命是逐步地增长地,1981年全国人均寿命是67.77岁,1990年是68.55,多0.78;2000年是71.40,多3.63;2010年是74.83,多7.06;2019年是76.10,多8.33岁,38年共延长了8.33岁。实际上,像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80岁以上了,这更加增加大城市养老的成本。

综合以上的原因和分析,结论是光靠存款吃利息来养老,存款要足够多,否则不行的。因为物价长期而言是逐步提高的,人均寿命在延长,利息长期来说是下降的,健康风险在提高。建议:善用现在的银行存款,用10%的部分把健康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用30%左右购买养老保险,为自己准备持续、稳定和增长的养老费,适当地配置长期国债和定投基金。用这些理财手段来打败“利率地下降、物价的上涨、健康风险和长寿风险”。

关注我,持续收看家庭理财干货,

分享、评论和点赞。

一些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用银行存款利息养老可行吗?

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用银行存款利息来养老当然可行,前提是需要拥有足够多的本金。不过,或许大部分普通人都不具备这个资本和实力去依靠利息养老。

即便是晚年消费水平较低,一个月两口子 2000 - 3000 元的花费还是需要的,毕竟茶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得花钱。

而且,当下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都已经逼近 1500 - 2000 元一月了。。。可想而知,现在的物价水平是有上涨得多么厉害,货币贬值的速度是有多么惊人。。。

1、在农村,小两口一个月 1500 - 2000 月或许够用了,种点蔬菜自给自足。按照年化 3.2% 的三年期存款利率来计算,想要每月拿到 1500 元的利息,需要拥有至少 56 万的本金才可以。对于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深耕于田野的农民来说,想要存下如此数额的存款谈何容易?

2、在城市或许 3000 、 5000 元都未必够用。。。毕竟衣食住行哪个都需要花钱、什么都贵,没有退休金,没有医保,对于自己而言是个较为沉重的负担。估摸着权衡一下,或许拥有 100 万才能在城市安心养老。

有钱在手,心里不慌。即便是发生病故,即便是遭遇飞来横祸,也能有所保障,心里也会多一份安定与从容。

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而言,这都是一件奢望。现在的生活成本很高,生活压力很大,房子、车子、日常消费,乃至于婚丧嫁娶透支了大部分人一辈子的财富,甚至还背负几十年的负债。。。

对于不少家庭而言,没有负债已经实属不易,更别提妄想有足够的存款利息可以供自己养老了。

在浮云君看来,养老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未雨绸缪、有所规划的。而储蓄、保险是应对养老问题最根本的两大法宝。

从年轻时候开始就需要有意识地开始储蓄,不仅是为了让自己能拥有更体面的生活打基础,更重要的是在老无所依的时候能够多一份淡定与从容。

不过,再多的存款在疾病面前都是无力的,一旦住进 ICU ,几万、几十万就像数字一样在凭空蒸发。给自己买一份重疾险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养老问题,靠天靠地靠子女,还是不如依靠自己!提前做好规划,才能让晚年生活无虞。假如身体状况尚可,不妨继续发挥余热,在合适的岗位,多赚几年养老钱。

一些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用银行存款利息养老可行吗?

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有很多。2017年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达到5.7亿,农村人口大部分都没有退休金。

对于这类人群来说,他们只有三种出路:靠子女、继续工作赚钱、靠积蓄。无论是靠子女还是继续赚,肯定都不是老年人最想过的养老生活。如果有积蓄,他们肯定愿意自己生活。

那么积蓄能不能帮助老年人过好退休生活呢?它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老年人的生活费有多少,另一个是积蓄的多少。

有人说,还取决于利率的高低。这点说的没错,但是银行的利率相对较为公开与稳定。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定期存款利率从2000年到现在接近20年的时间,利率起起伏伏,但是最终的利率都相差不大。以三年期存款为例,1999年的三年期利率为2.7%,现在三年期利率参照的是2015年10月24日的利率,也才2.75%。

这样的利率表现,也恰恰说明虽然利率有高有底,但是如果放眼十年以上,利率的落差不会很大。所以利率对于养老的影响相对较小。

每个老人对于养老资金需求都不相同,我就以我的父母为例来计算一下。我的父母今年刚60岁,他们的花销基本都是由我来负担。他们每年旅游一次,两人1万元;一年四套衣服,两人4000元,生日礼物每人不低于1000元,加上日常吃药,每月1000元,饮食每月1000元。再加上乱七八糟其他的开支,一年一万元。算下来,一年的开支共五万元。

靠积蓄养老,又可以分为两种思路:一种是只靠利息养老,另一种是靠本金和利息来养老,离开人世,钱正好花完。

这两种思路对于存款的数量要求不一样。

如果只靠利息养老,以我的父母为例,假设存款利率为4%,至少要存够125万元。可如果要靠本金和利息来养老,那需要的钱就比较少了。不过想要计算出需要多少钱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有一个难点,那就是计算自己还有多少年可以存活。谁都知道自己是不可能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日子的,所以这种思路,只存在于理论当中。

总结:

老年人当然可以通过银行存款利息来养老,从过去的利率来看,我们国家的存款利率虽然有浮动,但是放眼长远,利率变动还是比较小的。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满足靠利息养老的条件,首先要知道自己每年的生活开支,再通过利率倒算的方式来确定应该具备的存款数额。看自己是否具备这些数额,就知道自己是否能靠利息来养老了。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欢迎点赞并关注银行研究僧,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