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和国企有什么区别?
定义上的区别
国企,也就是国有企业,是指有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企业和公司不一样)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央企,也就是中央企业,全称又叫做“中央管理企业”,主要从事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央企属于国有企业的一小部分。两者的重要性不同,国企主要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而已,央企则是从事重要行业和领域。
央企领导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其他中央部委管理。
目前央企分为三大层次:
第一类,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96家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自然垄断产品以及竞争类产品。
第二类,是由财政部、中央汇金公司管理的中央企业,属于金融行业。
第三类,是由由国务院其他部门或群众团体管理的中央企业,比如烟草、黄金、铁路客货运、港口、机场、广播、电视、文化、出版等行业。
国企的级别其实大家都知道国企是有级别的,级别最重要的是两家正部级企业:中国铁路总公司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副部级的企业有49家,领导班子由国务院国资委企干一局管理,其中正职由中央组织部任命。
国资委管辖的另外47家中央企业为厅局级单位,领导班子由国务院国资委企干二局管理。
国企央企的一些数据2013年国企数量。央企5.2万户,同比增7.2%,地方10.4万户,同比增5.1% 。
2013年资产总额。全国国企资产总额104.1万亿元,同比增16.3%。地方国企总资产55.5万亿元,同比增20.4%。
数据来源,财政部企业司《2013年全国国有企业财务决算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七个垄断行业有2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则占全国职工年工资总额的55%。
2017年12月,国务院下文划拨10%的国有企业股权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未来还有更大划拨的空间。
国家将通过推动收入分配改革,来提高央企、国企的服务社会能力,同时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央企和国企有什么区别?
一句话概括:
央企也是国企,但国企不一定是央企其实从字面上也好理解:
国企就是指(资产、所有权及其他权益)归属于国家所有的企业,也即国有企业;央企是指(资产的管理、监督权)归属于中央政府的企业,也即中央所属国有企业。
目前我们国家有96家央企:(以下是部分名单)
央企有多牛逼呢?我们给一张图吧。
最牛逼的央企大家猜猜是谁呢?
不是中国移动、中国石油,而是中国烟草!
一天赚4.5亿,就问你们服不服?!
央企和国企除了资产和营收上的区别,最根本的其实在于:
央企是由中央政府进行管理和监督权(具体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但国有企业(非央企)一般是属于地方政府监管(具体为省、市资委监管)的地方国企。
央企和国企有什么区别?
央企
央企是指由国务院直接或委托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设立的企业,其领导班子一般属于副部级或者司局级单位,其人事任命由国务院及中组部决定。
央企一般所处的行业都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按照管理部门,目前央企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央企,如军工、电信、石油、建筑、电力等行业。
二是由财政部管理的央企,主要是金融行业,如四大行、政策性银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及太平保险等。
三是由国务院其他部门或群众团体管理的央企,行业较杂,遍布烟草、黄金、港口、机场、广播、电视、文化、出版等行业,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等。
央企基本前面两个字均为中国或者国家(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中信、华润、东风等),下图系国资委直管的部分央企目录名单。
国企央企属于国企的一部分,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划分,国有企业分为央企(由中央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和地方企业(由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有企业)。
所以除了央企以外的企业的,其他所有政府参与出资的企业均属于国有企业,比如我们常见的各地的汽车运输公司或者城建集团等等,都是地方国企。地方国企如果是省属的企业,那么正常都是厅局级单位;如果是地级市属企业,那么为处级或科级单位,如果是县级下属企业,则一般为科级或股级单位。
总结央企的规模正常都远远大于国企,属于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而国企则是地方经济的主力构成部分,属于地方的经济支柱,两者都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可忽视的力量。
央企和国企有什么区别?
央企与国企区别很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央企都是国家控股的大型企业,重点是在国计民生领域,例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中铁,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移动,等等,是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大型企业,笔者担任过央企的金融顾问,央企主要是投资一些大型项目。
二是国企,国企是地方政府控股的企业,规模比央企小,主要是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些地方的国有企业大部分都是制造业,到了九十年代初,大部分都破产的了,有的是被民营企业并购重组了,最近十年,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新成立了一批时代发展需要的地方国有企业,股东是地方国资委,也就是地方政府控股,地方国企的再度大量出现,对于地区经济发展起来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央企和国企企业性质都是国有企业,只是控股一个是国家,是中央的国资委或者财政部,一个地方政府,是地方的国资委。
四是员工待遇上,央企的待遇平均是高于地方国有企业的,在融资方面,金融机构首先是最愿意为央企提供服务,其次是愿意为地方国有企业提供服务,其三才是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当然,这些区别都是隐性的,并没有明文规定。对于员工就业来说,可能大家更愿意去央企,央企更有保障一些。许多隐性的优势和财力的优势,央企是明显高于地方国有企业的,与民企比较可能更高一些。
您的企业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加盟皓脉投融资联盟圈咨询。笔者在头条专栏《未来的暴利产业与模式》及《最赚钱的方法和行业》已推出。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的企业遇到,资金,市场,品牌,利润低,投资,资本运作,产业升级,资本运作等难题,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央企和国企有什么区别?
关注我,获取更多深度解读
中国父母都希望子女有一份稳定工作,所以央企、国企、公务员则成了父母希望子女从事的理想职业。
毕竟从字面意思理解,央企、国企,是给国家打工,一辈子不会倒闭,一辈子不愁下岗,非常稳定了。
那么,央企和国企又有什么区别呢?
主要区别来自其背后的资产管理和监督权。央企背后的资产管理、监督权归属于中央政府的企业,也即中央所属国有企业;而国企资产、所有权及其他权益归属于国家或地方政府。
简单点说,央企比国企更靠谱,国企比央企更多。
目前我们国家有96家央企,基本上都是垄断行业:比如电力、烟草、通信等。
除了大型知名国企以外,各个省市,基本上都有一些地方国企。
虽然父母都认可国企、央企的安稳,但在大多数年轻人眼中,安稳=混吃等死。不过,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就拿时下大热的互联网行业来说,被爆出裁员的知乎在裁员前也不过1700人,可部分央企,仅仅一个普通地级市的在编员工就多达一万人。
国企创造的就业和国家税收非常惊人,有其存在价值和意义。
同时,国企和央企的盈利能力也十分能打,腾讯2017年的年收益664亿元,每天腾讯的收益大概不到2亿,而移动2017的利润是1143,平均每天3亿……反正很能赚钱就对了……
不过这样看来,BAT的盈利能力也不错,同时,联通改制后,引入了BAT入股,而联通本质上还是一家央企,BAT也从业务层面到战略层面都与央企产生了联系,公司强盛到BAT这个体量,其担负的社会责任,创造的价值,也不弱于国企了。
其实,如今越来越多新兴行业出现,没有必要严格区分央企、国企、私企,如今的95后就业观也越来越随行,更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大家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生活,努力工作,国企职员和私企职员并没有区别,一样在创造价值。
我是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更多深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央企和国企有什么区别?
感谢邀请由我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企业性质的问题,这个问题从表面看貌似只是单位名称不同罢了,它们之间有很多共性,但也有不一样的特征。不论是从体制机制上看,还是会有所区别,凭借本人在国企和央企长达数年来的工作经验体会,央企和国企还是略有不同的。
国企是什么?国有企业简称为国企,指国家中央政府或国家行政单位进行管理与控制的企业。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人民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其营利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国企大部分的主管机关均为对应的国家部委办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机关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行政、人事、经营管理、资产管理全部由政府派出的地方国家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接受国家审计署派出机构和地方政府财经预算委员会的监管,完全或大部分参照公务员体质的管理。
央企是什么?中央企业简称央企,是由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并管理的国家资源型企业单位,资产全部由中央财政预算划拨管理,人事任命、工资薪酬、行政运营管理完全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管理和指示来工作,央企所得收入全部划入国家资产进行核算管理,并接受国家审计署和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的监督管理,对国务院负责。
国企与央企区别1、管理机构不同。央企是直接由国务院国资委进行领导管理,而国企是由国家部委或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构进行管理,而且体制是参公管理模式。
2、人事任命不同。央企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必须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资委的红头文件进行人事任命及管理;国企除一把手、党委书记等高管职位需要国资委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任命外,其余的一般性技术岗位可以由国企班子自行聘用或者选择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职业经理人任职。
3、监管不同。央企所有的收入和资金来源,全部要经国资委、财政部的严格审批,所有收入上缴国库统筹管理,单位没有财务自治权;国企单位除规定事项外,部分资金可以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使用资金和结算费用,报地方国资委和地方人大财经委员会备案即可。
4、掌握行业不同。央企都是掌握国家命脉的行业,如航天航空、科工、核电、船舶、兵器、电子科技、石油燃气等稀缺资源;国企单位如水利、电力、建筑、化工等行业,属于非垄断资源型企业,并且允许民营优质企业投资合作。
5、市场管控不同。央企的市场投资、项目开发完全由国务院以及相关主管机关决定后方可实施,市场管控比较死板,只有通过中央的认可才可能实施;而国企部门投资、项目启动和相关事宜的合作,只要履行相关报审手续后,市场管控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相比央企有一些灵活应对权利,在加上随着国企改制的实施和国家供给侧的改革推进,就更加放活了国企单位的业务管控权,放活市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