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多地养老金上调,养老金要涨,大家还想交五险吗?
2019年全国养老金再次调整,对2018年12月31日前办理了退休领取了退休待遇的人调整养老金。这是国家自2005年以来基本养老金待遇的第15连涨。2019年的调整幅度是2018年人均养老金水平的5%,不过采取的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满足社会各方面的不同需求。但是社会上仍然存在缴不缴养老保险的争议,究竟是为什么呢?
不愿意交养老保险的两大理由大家想不想交养老保险的问题争论已久。其实不想交五险的主要原因还是那两个:负担重、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其实,我们如果是企业职工,并没有多少可选择的可能,因为《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参加社会保险。
不过《社会保险法》中规定,灵活就业人员、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自己负担养老保险费的方式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不过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多数地方规定是要按照缴费基数的20%进行缴费。按照山东省2018年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5449元计算,即使是60%的最低基数缴费每月也需要缴纳654元,一年7848元。按照2018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计算,已经超过了个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1/4。很多人自然舍不得。
很多年轻人只满足于当下的消费和生活,并不会考虑未来更长久的事情,因为能活多少岁?未来货币会不会贬值?都不确定。当然,他们目前房贷、车贷、孩子生活教育费用负担也比较重,大家也应该理解。
养老保险应当缴纳实际上无论什么理由养老保险都应该缴纳,毕竟人人都会老去,缴纳养老保险是应对未来养老不确定性的最主要方式。
第一,养老金抗通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经济快速发展,大家收入快速提高,很多人认为钱贬值了。实际上增长最大的还是大家的工资收入,我们不仅解决了温饱,生活品质也完全上去了。养老金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按照最低基数缴费15年,退休后至少领取12%的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待遇越高。
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是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同样的比例是不会贬值的。我们过去的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高达10%~15%,这几年我们的社平工资增长速度都在8%~10%之间,扣除物价因素都能增幅6%~8%。所以,缴纳养老保险是最划算的一件事情。
第二,养老金积攒财富。
我们的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分为个人账户和企业统筹账户两部分,另外还有补充养老保险机制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都是属于个人的财产,可以继承。
个人账户养老金,国家规定退休后按照退休年龄,每月领取一份,60岁是139个月。领取完毕之后会有国家补贴等额的养老金钱数,确保个人养老金不降低。
而且职工去世以后,社保基金还会发放丧葬费、抚恤金等待遇,比如山东省的待遇是10个月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所以说,养老金也是一种积攒个人财富的一种重要方式。既可以给自己用,也可以给家庭留存一定的保障。
第三,养老金省心有保障。
有一份养老金每月发放到个人银行账户,都不需要自己操心的。而且这一部分养老金,每年会有国家根据当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工资变动、物价增长情况来进行调整,确保大家退休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养老金收入。
就是有的人喜欢自己存钱,这种情况下自己可要好好考虑很多问题。第一,自己理财的收益有多少?第二,这一部分钱能够花多长时间?是不是应该省着花?第三,会不会被儿女惦记?给儿女理财的话,能不能回到自己手中?你支配起来方不方便?这种做法,累不累呀?
结论实际上现在期望缴养老金的人,多是40~50岁的中老年人,他们临近退休,也发现了退休后的老年人领取的养老金待遇真的很不错。但是他们更迫切的是希望补缴,因为以前错过了。可是大家都知道过去的缴费基数水平非常低,这种补缴的话实际上是伤害了社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对补缴是非常严格的,只有企业违法行为才可以在承担滞纳金的基础上进行补缴。
所以,年轻人最好还是为未来考虑一下,虽然时间长着呢,但是时间不等人。
2019全国多地养老金上调,养老金要涨,大家还想交五险吗?
2019年全國養老金上調,退休的老工人,每个人涨5%.,如果不连续涨工资,物价比工资涨得快,退休的老工人,工资2000~3000元根本就不够生活消费,特别是有个大病,更治不起。
养老金上涨,和大家缴纳五险一点关系也没有,在岗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职工,必须得缴纳保险,不是个人说的算,个人在单位要服从单位的规章制度。
养老保险上涨,只能刺激没有工作单位,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的市民和农村的普通的老百姓。
特别是农民,每年都交公粮,也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岁数大了,干不动活了,没有工资钱。
还有一些下岗,买断,失业的工人,有很多人根本就没有钱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断交好几年,这些群体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小编应该重点提一提这些事情。
2019全国多地养老金上调,养老金要涨,大家还想交五险吗?
养老金上涨是一件好事,当然要缴纳养老保险。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众所周知,2019年养老金继续上调,上涨比例5%左右,目前至少有23个省份以上出台了2019年养老金调整方案。
养老金保持15年连续上涨,这对于退休人员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每年的养老金都会变多,而且是越来越高的。
在养老金的调整当中,是充分体现了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原则的。
以最近刚刚出台的山东养老金调整方案为例,对于企业退休人员,工龄挂钩调整,缴费年限15年及以下1年增加1.5元,16年以上至25年每满1年增加2元;26年以上至35年每满1年增加2.5元;36年以上至45年每满1年增加3元;46年以上每满1年月增加3.5元。
7月19日,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了,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是社保工作地底线和红线,是不会突破的。
游钧表态称,一定能够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仅当前能确保,长远也一定能确保。
人社部最新数据显示,1-6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入1.9万亿元,支出1.6万亿元,当期结余3000亿元,6月底累计结余超过5万亿元,可支付18个多月。
也就是说,养老金可以保证按时足额发放,也能保持上涨,所以缴纳养老保险是可以放心的。
而且,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养老保险是必须缴纳的,不存在想不想的问题。
因为社保是强制性缴纳的,只要你在用人单位工作,就必须缴纳社保,用人单位必须自用工之日起30天内为你缴纳社保,否则就是违法违规。
而对于个人来说,以灵活就业者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计算式跟企业退休人员一样的,退休后也能参与养老金的每年上涨,根企业退休人员一样。
所以,在职职工必须参保,个人最好参保。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2019全国多地养老金上调,养老金要涨,大家还想交五险吗?
俺家好,我是一名基层的社保工作者,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2019年全国多地养老金上调,养老金要涨,大家还要交五险吗?养老金上涨是一个大趋势,因为现在基本上每年老金都会有5%的涨幅上涨,我们老百姓今后享受的改革的福利越来越好,养老金的增多,能可以保障我们基本生活。
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为什么能够领取老金,是因为我们缴纳了养老保险才可以领,如果不要,那何来领取了一说呢?所以办了保险还是要缴纳的。不缴纳,哪怕养老金再上涨也于我们无关。
现在我国养老保险的缴纳险种一共是分两类,一类是居民养老保险,是职工社保,我们今天再去讲讲这两种社保的区别。
第一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是本户籍地内没有参加职工社保的居民,而且年龄一般来说是16到60周岁。现在放眼全国,养老保险的共分为12个档次,最低100元,最高3000元,但是每个地区也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调整相应的档次金额。例如山东省德州市为例,缴费也分为12个档次,但是最低300元,最高5000元。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退休的年龄为60周岁,这个地方不同于职工社保,是不区分男女的退休年龄的。但是很多人问你,我交这麽些年,那么退休后纠结的那多少钱呢?其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构成有两部分部分,一部分是基础性养老金,另外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一般来说,基础性养老金是固定不变的,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则要看个人的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了。
以上这个是养老金计算公式,以德州市为例,如果个人缴纳了15年,而且按照最低档次300人,这样的话,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大概为150元左右。
第二类是职工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有可稀罕为两类,一类是在企业参保的在职职工,另外一个是没有正规单位就业,然后自己缴纳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
由于职工养老保险缴纳的费用比较高,那么退休后所领取的退休金,是明显高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的。一般来说,如果在中等城市,我们按照最低档次缴纳15年,那么退休后大约男性可以领到800元至900元左右,女性则是750元至800元左右。虽然这个养老金金额明显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水平的,但是相比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言,也相差很多倍。
我们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越长,缴纳金额越多,退休后才可以领取较高低。如今就像我们之前说的,说现在养老金上涨,我们就交了才可以享受,如果不交什么都想不到,所以如果个人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可以提高缴费的时间,提高缴费档次来,这样退休后才可以领取比较高的退休金。
2019全国多地养老金上调,养老金要涨,大家还想交五险吗?
农民每年交公粮的亊还有吗?土改后农民分了土地向国家交公粮也是应该的!农民老了你那份土地呢?给后代了?租出去了?工人退休后什么都设有啦!发些退休金也是在岗时交了十五年以上的社保费的结果!你农民一分社保费不交还要退休费可能吗?据报有的农民分期交了近十万退休保险费,现在每月发三千元退休费,已发五年啦!
2019全国多地养老金上调,养老金要涨,大家还想交五险吗?
社会平均工资上涨在8%左右,退休养老金上调5%,不及在职人员增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