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上涨,反超理财收益,资金要如何进行管理?

从2015年开始,国家实施存款利率市场化。各个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确定存款利率,不再设置利率浮动上下限。

在2015年以前,国家对于利率浮动设置了30%~40%的上下限,一些银行为了吸引存款往往宣布利率一浮到顶。实施利率完全市场化以后,各个银行反而冷静了下来,目前定期存款利率普遍在基准利率上上浮20%~30%。

2015年6月国家推出了一款新的银行存款产品,叫做大额存单。起购线是20万元,利率更加优惠,可以在基础利率上上浮40%~55%,三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能够达到3.85%~4.2625%。4.2625%的利率,已经接近或者超过了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了。一些地方性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由于吸引存款压力较大,甚至能够给出5%~6%的利率。由于有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相应的存款安全性是不用质疑的。

面对不断升高的收益率,大家应当如何对资金进行管理呢?进行投资理财,我们实际上要考虑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第一,眼中不要只有收益率。

收益率是越高越好,但是我们充分考虑到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需要。

中小型银行5%~6%的存款利率,一般都是5年期左右的定期存款,资金长时间不能动用。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很多收益率只有3%~3.5%,但实际上这些往往是一年期以下的理财产品。我们一年期基准利率只有1.5%,能够做到3%,就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100%了。

当我们急用钱的时候,如果是短期理财产品,损失的利息收入就会比长期定期存款少得多。

如果说收益,确实也有个别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高达7%甚至8%。但是主要是针对进取型以上的投资者,本金安全是得不到保障的。

第二,资产配置很重要。

实际上,任何一个家庭的资产都会有中长期需求、增值需求以及短期需求的划分。

对于中长期不使用的资金,可以考虑将其配置为国债、三年期以上的定期存款,一般占家庭资产的40%左右即可。

很多人说,我家里的资金绝大多数都是长期不用的,为什么只配置40%呢?因为另外30%可以配置为高收益产品,比如股票、债券以及相关类型的基金。这些投资会有风险,有时候会面临着本金的损失。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投资增值要比银行存款高的多。比如2019年1~4月份的小牛市,很多股票型基金直接上涨了20%以上,这相当于银行存款四五年的收益。为了均衡风险,也可以采取长期定投的方式,妥善解决熊市和牛市的浮动。

剩余30%主要可以配置为保险和日常使用资金。家庭日常使用资金一般是3~6个月的日常支出数额,可以存放到相应的货币基金中,至少有2.3%~2.8%的年收益率。

保险,最好不要单纯的将其认为是一种理财产品。它是属于一种理财和消费相结合的理财方式。如果追求保障高、投入少,那么还是把它当成一种消费型产品比较好,比如我们坐飞机购买的航空意外险。主要可以配置商业医疗保险和意外险。如果家庭是经营企业的比较有钱,可以参考李嘉诚的做法。为家人购买一份充足的商业养老保险,这样生活就有非常稳定的保障。李嘉诚为每一个孙子、孙女都投了1亿港币的商业分红保险,确保每个孩子出生就是亿万富翁,每个月都有几十万的分红。

第三,不同年龄有不同的需求。

越年轻越容易犯错,但是越年轻越能够承受犯错的后果。

在过去,我曾经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是金融天才,拿5万元去炒黄金白银,现在账户中还有不足5000元。当然,毕竟我还年轻,损失之后我仍然可以有工资收入,有五险一金,家庭的财富仍然在缓慢增长。过去的损失,也就过去了。

不少炒股的人也是这样,如果年轻,损失点也就罢了,不会对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挣回来。但是我也见过几个亲戚,年纪大了相信传销的高回报最终养老金血本无归,现在生活都要靠儿女供养。也有的是私人借款,借款者跑路时,自己还想着要当年15%的利息。

对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投资一定以安全性为主,建议主要还是以安全性最高的存款和国债为主。不要考虑任何高收益的投资,高收益必然带来高风险。一旦将养老金亏掉,可就真的没有什么收入再来弥补了。

这就是有关我们个人财富的管理方法,希望大家可以交流一下。

存款利率上涨,反超理财收益,资金要如何进行管理?

从2018年初以来,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上升,包括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其中大额存单利率上升更为明显。目前大额存单3年期平均利率为4.177%,很多地方性银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都能达到4.2625%。

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就更高了,3年期存款利率超过4%、5年期存款利率超过5%很常见。

但是与此同时,银行理财收益率却不断下降,2018年初还在4.9%左右,但是最新一周的平均收益率只有4.19%。

也就是说,现在存款利率都有可能超过银行理财收益率,但存款是保本保息的,银行理财今后却不能保本了,是不是意味着,以后都要去存款不要买理财了?当然不是。

银行存款有哪些优劣势?

银行存款的最大优势是安全,在存款保障制度下,50万元以内的存款都可以100%保本保息,即使银行破产也能全部赔偿。银行破产几率极低,而且有50万元以上存款的人极少。

银行存款的劣势是,短期利率太低,长期流动性太差。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才有可能超过理财收益率,普通定期存款不行,短期存款也不行。但是大额存单门槛高达20万元,很多人都够不到这个门槛。而且3年的期限也太长了,尤其是对年轻人而言,反正我现在基本上都不会考虑超过1年的理财。

银行理财有哪些优劣势?

银行理财的最大优势是期限短、收益高。如果是比较同样期限的产品,银行理财的收益率肯定要高于存款。银行理财期限大多在1年以内,平均期限将近6个月,最短1个月。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在4.2%左右,小银行的理财收益率可以达到4.5%左右。

银行理财的劣势在于,未来要打破刚性兑付,投资者自负盈亏,投资者心里可能没谱。其实不用太担心,即使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理财还是比较安稳的,尤其是风险等级为PR2级的理财产品,亏损的可能性极低。

对我而言,我现在银行存款和理财都有买,但是存款我只买民营银行的,比如富民银行的富鑫宝,智能存款,存满1年利率可以达到4.75%,我现在存了几个月了,利率是4.5%。银行理财我买的是短期的,没超过6个月,收益率不超过4.5%,银行T+0理财的收益率在3.5%左右。

此外,我还配置了指数基金,中证500指数,股市里也有钱,不过很少,就当玩玩了。总体来看,我觉得自己的资产配置还是比较合理的,大部分都放在稳健类理财产品中,少部分放在高风险的权益类资产中,博取较高的收益。有活期产品,方便随存随取,也有定期产品,收益率比活期要高。

存款利率上涨,反超理财收益,资金要如何进行管理?

保本理财产品再有一年多的时间就会全部退出市场,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也降至4.20%左右。随着大额存单利率上浮,以及民营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火爆,理财产品相比之下优势不再。

保本理财产品本金安全,但是收益浮动,非保本理财不但收益不稳定,本金也存在损失风险。一方面收益率并没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未来风险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大,总体而言理财产品已经不再是好的理财选择。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不能承受本金损失,那么应该考虑三年期大额存单、国债、民营银行五年期存款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对于能够承受部分本金损失的消费者来说,则可以拿出不超过30%的资金投入指数型基金或者股市,但是不要选择P2P、期货、外汇、贵金属等等。

宝宝类货币基金收益率一路走低,短时间上涨概率不大,更多只能作为零钱理财的选择,放入几千元零花即可。

至于资金如何管理,关键还是要看资金有多少,尽量分散,保持一定的流动性。

1、国债

三年期国债年利率4%,五年期4.27%,按年支付利息,持有时间越长提前支取的损失越少,流动性比银行普通定期存款好很多。

2、三年期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利率最高上浮55%,两年期及以下由于基准利率较低,上浮后性价比依然不高,五年期时间过久,利率跟三年期基本一致,因此总体来说三年期性价比最高。

部分银行有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4.18%,每个月的利息放入余额宝,综合收益率就可以达到4.30%。

3、民营银行存款

民营银行只能通过互联网吸收存款,由于体量小,名气弱,只能通过提高利率获得存款,因此代表了当下保本保收益的最高水平,五年期存款利率能达到5.45%。

作为一大创新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年利率也能达到5%左右,普遍在4%以上,流动性更好,收益率不弱于三年期大额存单。

考虑到民营银行抗风险能力较弱,不建议大笔资金存入,尽量选择较近的一家,存款10万元以内为宜。

股市投资风险高,牛市中也不赚钱的情况很多,2019年诸多白马股爆雷,这种情况今后还会更多上演。投资股市一定不要追涨杀跌跟风炒作,未来垃圾股退市的会越来越多,注意不要踩雷。

存款利率上涨,反超理财收益,资金要如何进行管理?

从持续性和普遍性来看,存款利率的上涨反超理财收益并不是一个长久的情况,而是一段周期里发生的事情!自从2018年以来,市场的利率不断走低,许多货币基金的收益都跌至了4%以下,到达了一个2.5%左右。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有微信的理财通,支付宝里的余额宝等等,这些几年前炙手可热的货币基金收益,从4%以上一度跌至了目前的2.5%以下,从宠儿也变为了“弃儿”!

而许多大型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从5%的收益率跌至了一个4%左右的水平,出现了一个大幅度的缩水!

但是在2019年的这一段周期里,我们发现了许多银行的存款利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特别是5月,许多民营银行推出了大量的、高质量的,高收益率的定存产品!

不过从收益来看,能够满足4%-5%左右利率的基本都是3-5年的存款要求,并且集中在一些民营,小型银行。但是根据目前的《存款保险条例》保护,50万以下的本利和都是受到法律保障的,这也大大提高了这些 民营银行,小型银行的竞争力。同时为了争取到更多的资源,这些银行也愿意“牺牲”掉一些利润,推出大额的定存产品,来满足,吸引客源。

具有代表性的两类银行就是农村信用社和民营银行,存款利率普遍较高。尤其是民营银行,最近一年推出的创新型存款,在相同其线下,利率比银行理财的收益率还要高。

那么在存款反超理财收益之后,其实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就更应该去选择定存了,毕竟这样的“好事”不多,再加上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其实收益更大一些。

而对于3年期还是5年期的定存选择来看,我个人建议还是选择3年期的!

因为3年期后可以选择转存,也就是本金+前期利息总量,在进行一个复利,而5年期则不行!我们算一笔简单的账就行了:

1)如果你是一笔20万的存款,满足了最低大额存款的标准,可以按照目前银行3年期的利率2.75%来计算,是可以上浮45%的!

2)20万的存款在3年里的利率为2.75%x1.45=3.99%,而3年期到期后进行一次的转存,那么3+2最后的本息和为242800元,那么其中的利息就是42800元!

3)而5年期的利率是一个3.99%左右的数字,那么20万x3.99%其实只有39900元!

所以说,3年期的复利是比直接存5年期来得更划算的!!而目前来看,许多农村信用社和民营银行的定存,比大银行的理财更有优势!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谢谢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存款利率上涨,反超理财收益,资金要如何进行管理?

仔细查看一番,不难发现,从表面上看,所谓的存款利率反超理财收益的现象是存在的,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存款利率要想和理财利率持平,存款期限至少得是理财的好几倍。

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4.0%左右,180天左右的理财利率4.0%左右。题主只看到了同时4.0%,却没有看出两者的期限相差巨大。换算到每一天的利率上,理财的利率还是绝对碾压大额存单的。

就好比,你只看到了互联网公司的月薪二三万,没有看到他们的“996”,只看到了公务员的月薪三五千,没有看到他们的朝九晚五,周末双休。换算成“时薪”两者相差不大。

有的人说了,那我存的时间越长,产生的利息越高,反正现在大额存单的利率又那么高。这样想对于利率一天一个样的当下来说不太适合。

如果存大额存单,三年内,利率是不变的。无论市场上的存款利率涨幅有多高,你都享受不到。大额存单已经提前锁定了三年期的利率。相反如果你经常办理理财,一期结束以后再购买一期,新一期的理财利率可能就高于上一期的理财了。

那是不是我们都买成理财比较好呢?很显然也不是的。

如果市场上的利率降低了,你买的理财利率就会一期比一期低。反倒不如大额存单,提前锁定的三年期利率,一直享受着高利率。

总结:

资产的配置应该综合着来,既有长期的存款产品,也有短期的理财产品,这样无论市场利率如何变化,你都不会有所损失。

银行研究僧,你学习,我也跟着学习。

存款利率上涨,反超理财收益,资金要如何进行管理?

银行存款利率上涨,理财收益率下降,资金如何管理?以稳健型管理为例,

建议:30-50%资金存大额存单,收益4-4.18%;30%左右选择银行定期理财,收益约4%;其余可选择银行活期理财,收益约3.5%。

理由:

1、利率收益反超理财收益的银行存款产品仅为三年期大额存单。

2019年,银行存款利率浮动部分普遍上涨,各家银行浮动率不尽相同,基本规律是城商行浮动率>股份制银行>6大国有银行。特别是大额存单。

有城商行大额存单利率高达5%,6大国有银行在4-4.12%左右;股份制银行在4-4.18%。

交通银行曾一度达到4.18%,目前回到4%

大额存单与银行存款产品相同,保本保息。但小银行有万一可能的破产风险,若出现破产,则只能保证连本带息50万。

因此,若选择6大银行,则利率略低,风险几乎为零。若选择较高收益的小银行,则最好仅存50万为宜。

2、银行定期理财产品收益在4-4.2%。同期限存款与理财收益,还是理财收益高

银行定期理财产品今年以来收益呈下降趋势,一度定期理财低于银行大额存单。近期又有上升,特别是一年期的理财产品,有的银行己经超过了大额存单收益。但大多数为中等风险。如建设银行一款起点10万、期限274天、风险中等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为4.2%。

平安银行一款起点为20万元、中等风险、180天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4.28%。

大妞分享:选择银行定期理财产品可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银行选择:股份制银行即可。国有大银行收益较低,同级风险产品,6大与股份制银行风险相差无几。城商行要慎重,无论是经验、风控都有待提升。

二是风险偏好:若非家里有矿,还是选择R2即中低风险较好。

三是期限:以90天、180天期限较好。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不断变化,选太长期限的不一定就好;再者选择银行理财也是因为流动性,另外,银行万一有个风吹草动,也不至于被长期套住。平安银行6月就推出R2级90天理财,预期收益4.23%。招商银行推出180天,预期收益4-4.23%。

3、银行活期理财

近期银行活期理财收益基本在3-3.8%左右。

一是赎回时间,是否实时,还是T+1?选择活期理财看重的是绝对的流动性,最好选择可实时赎回,可最大限度的获取收益。比如股市出现大幅下挫,正是补仓时机,实时赎回银行理财,转入证券,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二是起息时间:需要注意是当日起息还是次日起息?

三是申赎费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注意查看有无申赎费用。有的理财产品看着预期收益不低,减去申赎费用可能比一般理财产品收益都要低。

向管理要收益!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可加关注,共同分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