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社保单位缴费比例与增加员工收入有关系吗?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率,由原先的20%降低到16%。给企业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能不能增加员工的收入呢?答案是肯定的。企业用工成本和员工的收入是正相关关系。
降低社保费率,企业用工成本降低了多少?实际上降低社保费率是一揽子实施方案,主要包括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费率、继续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重新核定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等等。
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是指各地可以将养老保险企业负担比例降至16%。过去,全国各地的缴费比例最高可达20%,4个百分点的降低,如果是按照平均4000元的缴费基数的话,每月可以降低用工成本160元,一年1920元。
继续降低工伤和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是8种,从0.2~1.6%之间。失业保险费率最高可达3%,一些地区执行1%的标准。综合起来,也有3%左右的降幅,相当于每月降低成本120元,一年1440元。
重新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指的是将过去由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确定缴费基数上下限,改为城镇非私营和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是6193元,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是3813元。如果两项工资标准按相关比例合并之后,预计能降低缴费基数15~20%。如果用人单位职工按最低基数3000元缴纳社保,原先缴费比例是38%的情况下,缴费基数降低后每月能降低企业负担171到228元,一年接近2400元。
企业用工成本的降低的情况下,会有什么积极的促进作用呢?企业用工成本降低,就有更多的动力激励职工。不可否认,很多职工还是需要工资激励的,工资越高,积极性越大。企业降低的成本,即使不全部用来降低职工工资,每月比过去职工工资增长两三百元,也相当于提升职工工资收入5~10%。
企业用工成本降低,就能够稳定更多就业岗位。我国已经进入降速增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过去的一些粗放型企业,由于利润率比较低,但是吸引就业人员很多,一旦转产,将会造成大量职工失业。降低企业负担之后,就能够给企业继续经营下去的机会,甚至能鼓励企业转型成功。这样很多职工就不需要失业。
企业用工成本降低,就有能力招用更合适的劳动者。很多企业痛苦的是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招不起合适的人才。企业的用工成本就那么多,当社保成本降低后,就有更多的力量招用需要的人才,企业才有更多的创新发展机会。
企业用工成本降低,就能够吸引资本向实体经济投入。资本是逐利性的,过去我们房价高涨的时候,出现过一种怪现象。干实业的不如炒房的,很多企业靠卖房来弥补亏损。企业用工成本降低,企业利润率增加,社会资本自然而然会倾向于实体行业投资了。这样又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机会,供大家选择,也会有更高薪的机会。
所以,降低社保费率对于整个社会都是有利的,既包括用人单位,也包含劳动者,更有利于促进创业。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希望大家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让自己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收入会自然而然的高速提升上去。
降低社保单位缴费比例与增加员工收入有关系吗?
谢邀!
我国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统称为五险。缴费基数为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一300%。五险缴费比例为企业29.8%,个人约占11%,合计超过个人工资的40%。我国社保缴费率属于世界排名中等偏上水平,是北欧五国的3倍,东亚邻国的4.6倍。缴费基数持续上涨,企业社保缴费占员工工资比例过高,企业交不起,员工不愿交,甚至有些中小企业干脆不给员工缴纳社保。
从今年5月1日起,缴纳养老金的单位缴费比例由原来20%降低至16%,降低了4个百分点,原来各地自行降费的失业险、生育险、工伤险的降费时间可以延长至2024年。预计2019年全国可以减少3000多亿元的社保缴费。通过降低单位社保缴费率和减税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有推动力的。既减轻了企业经济负担,降低了企业的营运和人力成本,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对于提高企业职工的福利待遇有辅助作用,职工待遇提高他们更加积极工作,这样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单位社保缴费,让中小企业能够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社保,让劳动者老有所养,是利于中小企业和劳动者的好政策。
降低社保单位缴费比例与增加员工收入有关系吗?
社保缴费比例降低,和增加工资收入没有关系,但是也有间接的作用。
根据国务院令,从今年五月一日开始,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将从原来的20%降低到16%,比原来降低了4个百分点,原来各地自行降费的失业保险、计划生育险、工伤保险降费时间可延长到2024年.
但是这次降费的重点主要是单位缴费部分。为什么要降低单位缴费呢?主要是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的。当前由于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增加更大的动力来推动,减税降费就是重要的举措之一。通过降低社保的单位缴费和其它减税政策,可以大大降低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和经营成本,起到了为中小企业输血、造血的功能,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和吸引就业的主力军,发展好了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员就业,可以增加更多税收收入,可以持续地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随着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的增加,才能为员工增加工资,提高收入的打下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降低社保的单位缴费比例,对于员工收入的增长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总之,降低单位社保缴费比例,对减轻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成本,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增加效益,这对增加就业,提高员工收入是有间接作用的。
降低社保单位缴费比例与增加员工收入有关系吗?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如果单一的从这个社保缴费比例降低,会不会增加我们的工资收入的话,那么这个社保缴费比例降低,并不会增加我们的工资收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注意到,本轮社保综合降费对于社保缴费比例这一块,主要是针对于企业单位的社保缴费比例降低!那么对于我们个人的缴费比例8%,是没有做任何的调整。所以我们个人的交费,还是沿用以前的一个缴费办法来进行的。那么我们到手的工资待遇也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
因为本身企业单位,所承担个人的一个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是全部进入到统筹账户当中去,他是不进入到我们个人账户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企业所承担的这个社保交费是全部由企业单位来承担的,与个人的工资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说,基本上是不会影响到我们到手工资的一个待遇。
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个社保综合费率的降低还有一个重要的降费,那么就是这个社保缴费基数的降低。社保缴费基数的降低,对于我们个人的工资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社保缴费基数无论是对于个人缴费来讲,还是对于企业缴费来讲,如果技术能够降低,那么势必会降低总的一个缴费比例和缴费基数,所以说,我们到手的工资可能会相应的增加一部分,但是并不会很多。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降低社保单位缴费比例与增加员工收入有关系吗?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降低社保单位缴费比例和增加员工的收入有关系吗?这个单位的缴费比例和员工的收入,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因为单位所给你承担的缴费比例并不进入到你个人的工资当中,也进入不到你个人基本养老保险账户当中,所以说与你个人是没有直接关系。
那么单位缴费比例降低,实际上对于个人来讲,还是间接的有一定的关系。为什么呢?因为所在的企业单位,降低用工成本之后,那么对于企业的经营利润相应的就会有所提高。这样一来的话,那么自己的企业就会是越来越好,你作为企业单位的一员,实际上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所以应该这样来讲,虽然说没有直接的一个关系。但是,间接的关系是存在的。因为只有你的企业单位做得越来越好,那么你才能够保证自己继续在这工作下去。如果你的企业单位越来越糟糕,很有可能会破产倒闭,那么这种情况下你也可能面临着失业的风险。所以说,对你本人来讲,是有一定的,间接性的作用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降低社保单位缴费比例与增加员工收入有关系吗?
前几日国务院会议决定,一是从5月1日起各地可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原规定的20%降至16%等。二是核定调低社保缴费基数,各地由过去依据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改为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三是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本省平均工资60%至300%之间灵活选择缴费基数。四是阶段性减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长至2020年4月,这四大缴费新政到底影响几何,本期话题就来分析下。
利好政策(一)
从5月1日起各地可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原规定的20%降至16%等,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长至2020年4月,工伤费率可在现行费率基础上在再下调20%—50%。
分析:目前各地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除了浙江、广州、厦门等地市已经在14%以下为,大多数地区一般在18%至20%之间,因此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下降至16%,意味着下降幅度在2%至4%之间,以5000元工资,100人规模的用人单位为例,意味着每年单位可以减少12万元至24万元的社保负担,如果工伤保险现行费率还能再降20%至50%的话,每年又可以减少1.2万至3万元的社保负担,这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或者是广大中小微企业来说,减负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利好政策(二)
核定调低社保缴费基数,各地由过去依据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改为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分析:过去按照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社平工资来确定缴费基数的上下限,经常被吐槽“拖后腿”、“被平均”,改为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这使得社平工资虚高问题将有效得到解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5761元,两者的工资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社平工资”使用的是加权计算,要参考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人数之间的权重比例来计算,各省市的情况不一样,因此按照新的统计口径计算的社平工资是否能够相比去年有所下降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相比原统计口径,按照新口径统计的2018年社平工资的增长幅度一定是下降的,如果是负增长那么就意味着社平工资相比去年是下降的,那么按照最低缴费数为社平工资的60%计算,最低缴费基数相比去年增长幅度一定放缓或者是下降,这就意味着职工工资在最低缴费基数水平下的企业社保负担就会明显减轻,特别是我们很多中小微企业的职工工资很多都在最低缴费基数之下,过去每年都得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社保,近几年最低缴费基数增幅一直在8%以上,因此最低缴费基数增幅放缓或下降,一方面企业可以减轻很多负担,另一方面是的工资水平在最低缴费基数水平下的职工到手的实际工资也会相对增加。
利好政策(三)
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本省平均工资60%至300%之间灵活选择缴费基数。
分析:过去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只能在社平工资的60%到100%之间选择,不少收入较高的灵活就业人员不能选择按照更高的标准缴纳,此次改为在社平工资60%至300%之间灵活选择,意味着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更多的缴纳社保费,按照多缴多得的方式领取的养老金会更多,因为社平工资中有个名词叫“缴费指数”,滨哥在(新视角干货)以理财角度看待养老金计发(二)(点击文字查看文章)有过具体介绍,缴费基数选择的档次越高,指数就越大,缴费年限越长,将来可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部分就越多,最多可以领取到社平工资的80%,因此打破限制,让灵活就业人员在社平工资的60%至300%之间灵活选择,有利于收入较多的灵活就业人员选择高缴费档次,将来领取的养老金越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