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存款时被告知有更高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你会不会买?为什么?

网上曝出过不少去银行存款时,将存款变成保险的案例。结果无一不是消费者要求退保,却面临着一大笔的手续费。最终在媒体的帮助下,相应的手续费才被免掉,参保人才得以全额退保。

银行的保险究竟是什么?

目前,银行发售的保险一般也是正规商业保险公司发售的保险,安全性不用质疑。

类型主要分为分红险、万能险或投资连结型的保险。这些保险的最直接的特点是购买额度大,佣金返还高。

这些保险一般拥有初始费用,还有提前退保的手续费,并不会跟银行存款或者理财产品一样,我们选择取钱就能够不要利息的,把本金取出来。

当然相应的保险一般拥有15天左右的犹豫期,犹豫期内确实可以将本金退回。

过了15天犹豫期,保险就生效了。保险的内容一般分为几大部分,比如有投资收益、有意外或者医疗保险、万一病逝或者失去劳动能力的赔付等等。总之,是设计的比较复杂,没有专业的分析能力,是不知道到底会吃亏还是占便宜的。

保险是一种理财产品,但是它是应对风险的理财产品

如果我们没有遇到或者发生风险,我们这一部分应对风险的保费就会被消费掉了。

跟大家最熟悉的意外险一样。购买一笔旅游意外险,可以保证7天内出问题会赔付,当然还得去理赔才可以赔付。

比如遇车祸去世,赔20万元的意外险。万一真的遇到了,收益率可是几万倍。

保险拥有比理财更高的收益,有这种可能,但是不能保证。

比如我们常说的万能险,它是一款寿险产品。如果我们在保险期内去世或者失去劳动能力就能得到定额赔付,但是他还有现金账户。现金账户里的钱实际上就有保险公司,来代为理财。

保险公司的监管要求,保底收益不能超过3%,但是还会有更多的浮动收益。如果这一部分现金被允许投资到股票市场。如果股票市场出现大牛市,相应的收益率肯定会高,甚至能超过6%。超过银行的存款和一般理财产品还是非常有把握的。

但是,如果投资出现亏损,可能保险公司只会保证保底收益,保证收益可以低到1.75%。我们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大约在4.3%左右。

所以,保险所谓的更高收益一般只是可能受益,保底收益的3%绝大多数银行存款都能够超过。现在大型银行的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都可以给到3.3~3.575%,不少大额存单还可以享受到4.2625%的收益率。甚至一些民营银行和网络银行的存款利率能够高达5.3~6%。

多数人去银行实际上是为了理财,不建议购买成保险。除非我们特别担心某些风险事件的发生,如果需要买也不建议购买分红、理财、万能型保险,不如直接花几百乃至几千元购买消费型保险的好。毕竟省下的钱自己投资理财收益更高一些。

当然对于那些比较懒的人,还是由保险公司代为理财可能更方便。

去银行存款时被告知有更高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你会不会买?为什么?

你去银行存款,工作人员给你推荐理财产品,特别是如果给你推荐所谓更高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是购买还是坚定地拒绝呢?

首先要明确,银行代理销售的保险产品包括保险理财产品不是银行存款,千万不要把保险理财产品当成银行存款购买

去银行存款被告知有更高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要不要购买,你一定要明确保险理财产品不是银行理财产品,更不是银行存款,同时银行不会对保险理财产品的赔付和赎回负责。

有的人不了解银行代理产品和银行存款的区别,以为银行代理销售的保险理财产品就是银行的存款,如果是这样就不要购买保险产品特别是保险理财产品。

其次,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银行代理销售的保险理财产品也是有风险的。

资产管理新规出台以后,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如果你希望的是银行存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你不愿意承担任何理财产品造成的可能风险,那么就不要购买保险的理财产品。

其三,保险理财产品由于具有保险和收益的双重功能,所以不可能有过高的收益,如果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你有更高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你一定要慎重

我们知道银行理财产品有一定的保险保障功能和收益分红功能,所以一般来说,保险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不会太高,毕竟保险理财产品的一部分要获得风险的保障作用,并不能全部用于风险投资,所以保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并不会比其它的理财产品收益高,相比较而言,收益率可能会低于其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

因此要注意合同的相关条款而不是从业人员的口头宣传和承诺,更不要听信所谓的内部产品、高收益保障等宣传。

去银行存款时被告知有更高收益的保险理财产品,你会不会买?为什么?

对于银行的理财,很早的时候都是保本并且保息的,但随着近些年来的一些金融管理改革后,尤其是一些所谓的金融创新,一些银行的理财慢慢的变了味了。这些味的变化也是为了迎合社会各类人群的理财风格不同和爱好不同而制定的。。。

比如你说的银行理财产品吧,现在有保本保息的。。。有保本不保息的。。。还有即不保本也不保息的。。。

一人一个喜好,对我来说,钱💰投资利息不是不重要,但我投资理财的时候,第一不会去考虑利息,而是我第一必须是资金的安全性。第二是资金的流动性。第三才是自己的效益性,也就是说资金的年化利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