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买的国债,万一赔了银行给赔吗?
投资理财,我们一定要划分好责任。
2018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
金融机构应当加强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打破刚性兑付。这一点实际上告诉大家,我们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银行只承担渠道责任,而不会承担经营责任。为了理清这一切责任,各大银行都在投资建立全资银行理财子公司,用于开发和管理银行理财产品。
如果我们通过银行购买到假的理财产品,责任肯定是银行的。
如果管理理财产品的经理或者公司,因管理不善导致理财产品收益达不到预期,那么就跟银行没有关系了。
国债也是属于广义银行理财产品的一种。
国债是有财政部发行的国家债券,跟国家信誉挂钩,信用级别是最优的。
目前我们发行国债,都是通过银行竞标方式来进行解决渠道问题。首先,财政部发布公告披露发行计划,各个银行进行竞标,中标的银行会成为国债发行承销团的成员之一。目前的国债发行承销团,包括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27家银行。
我们去其他银行是买不到国债的。如果我们要办理国债提前兑现的话,也也必须通过承销团银行,它们还可以收取不超过1/1000的手续费。
我们去银行购买的国债,一般都是储蓄国债,一般又分为三年期和五年期,票面利率固定,分别是4%和4.27%,国家按年付息。一般不可能出现违约。即使国家资金紧张,完全也可以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发行新的国债来偿还旧的国债。美国一直都是这么干,所以累计国债都超过了21万亿美元。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放心。我们国家的国债安全性非常高,跟银行存款是一个档次的,不可能出现购买后赔钱的情况。
在银行买的国债,万一赔了银行给赔吗?
正常情况下国债是不会赔的,国债出现亏损的概率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除非你购买的是记账式国债。
针对你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4部分来回答。
第1部分,国债的安全性。国债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安全等级最高的一种投资产品,甚至比银行存款安全性还要高,因为银行存款超过50万是不是存款保险条例保护的。
而国债则不一样,国债是由财政部发行的国家债券,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而目前我国主权安全评级是非常高的,所以国债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赔本的情况。
第2部分,国债,银行之间的关系。首先你需要弄清一个概念,国债不是银行发行的,是由财政部代表国家发行的,银行只不过是国债的一个承销商而已。而且目前并非所有银行都能售卖国债,只有是财政部规定的承销团成员才可以售卖。
比如2019年4月发行的储蓄式国债电子式,有40家2018~2020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通过其网点柜台代销,而且每个银行的销售额度都不一样,财政部在发行的时候就已经定好了各个银行的额度比例。比如下图是2019年4月份各大银行承销国债的比例。
由此可见,银行只不过是国债的承销商并不是发行商,所以银行是不对国债的收益和安全负责的,除非银行向客户售卖的不是正规的国债,而是其他理财产品。
第3部分,国债的收益与安全国债分为三种,第1种是凭证式国债,第2种是电子式国债,这两种国债一般有三年期跟5年期,实行的是固定利率,也就是说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能获得多少利息,已经可以计算出来,比如2019年4月份发行的国债,三年期的利率是4%,5年期的利率是百分之4.27%,如果大家购买的是10万块钱三年期的国债,到期之后总共的利息就是12,000块钱。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电子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提前支取利息损失是相对比较大的。
比如持有当期国债不满6个月提前兑取不计付利息,满6个月不满24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90天利息;持有5年期满36个月不满60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60天利息。承销团成员为投资者办理提前兑取,可按照提前兑取本金的1‰向投资者收取手续费。
对于提前支取造成的收益损失,那就由个人自己承担,跟国家,财政部或者银行没有关系,因为这种潜在的损失在你购买的时候国债相关协议已经规定得很清楚。
当然,除了电子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之外,记账式国债是有可能出现亏损的情况的相比电子国债和凭证式国债来说,记账式国债的风险就相对要大一些。目前,记账式国债可以通过试点银行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卖。记账式国债交易规则跟股票差不多,有涨有跌,通常情况下在银行利率上浮的时候,大家对银行存款需求会增加,然后对国债的需求会下降,那记账式国债的收益就有可能出现下跌。相反银行利率出现下降的时候,大家对银行存款的需求就会降低,对国债的需求就可以增加,这时候国债的利率就有可能会上升。
所以购买记账式国债是有可能获得更高收益,也有可能出现亏损。比如参考03国债2019年前几个月的收益表现。如果你在2月中旬的时候购买,当时的价格大概是101.37,但是到了3月初的时候你把它卖掉,卖出时的价格大概是100.99,这种情况下你就是亏损的。
这种亏损你在购买的时候就应该预测到风险,跟银行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就像股票市场一样,不论是赚钱还是亏损都要自己承担风险。
但即便是记账式国债,亏损的也只是收益,本金肯定不会出现亏损。
在银行买的国债,万一赔了银行给赔吗?
显然是多虑了,国债的信用等级要高于银行存款类产品,而且是采用固定期限、固定利率品种的,相当于银行的定期存款,又以国家信誉作为担保。因此,是不存在赔本一说的,除非是你提前支取时,承销团成员为投资者办理兑取,可按照提前兑取本金的千分之一向投资者收取手续费。
比如说,某市民买了10000元3年期国债,过了一年突然急需用钱时要提前支取,2019年4月8日买的国债,2020年4月7日要取出来,按票面年利率4%计算一年的利息为10000*4%=400元,扣除180天的利息400-400*(180/365)=202.74元,如果收取手续费10元,则最后到手利息为192.74元。
具体收费规则如下图所示:
国债又被称为国家公债,通常有“金边债券”之称,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按照一般债券的原则,由财政部代替国家发行债券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很明显,国债由国家信誉做担保,除非国家破产否则没有必要担心亏本。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高投资者的购买体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推出储蓄国债“随到随买”试点,今年4月全月,个人投资者可以去40家承销团成员的约13万个营业网点柜台办理购买国债事宜。其中三年期票面年利率4%,五年期票面年利率4.27%。
从收益率来看,为固定期限、固定利率品种,而且国债投资门槛只需要100元。也正是以低门槛、高性价比称为老年人认可的靠谱投资方式。尤其是凭证式国债几乎都是老年人购买。
在银行买的国债,万一赔了银行给赔吗?
长话短说吧,这个问题里首先有认识偏差。
一,“谁”是国债发行主体?请注意以下文字的关键词: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推出储蓄国债“随到随买”试点,今年4月全月,个人投资者可以去40家承销团成员的约13万个营业网点柜台办理购买国债事宜。其中三年期票面年利率4%,五年期票面年利率4.27%。”
国债的发行主体到底是谁——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各大银行只是承销渠道,所以万一那啥啥了,是银行赔不?又比如如火如荼的地方债,发债主体是地方政府,现在也放在很多城商行卖,那万一啥啥了,是银行赔不?
二,国债会不会“万一赔了”?如果对国债历年的海报稍加注意,就会注意它的措辞还是很讲分寸的:安全理财。
请注意,没有“本息保障”字样,着重强调的是公信力、国家背书带来的安全性,购买国债本质上还是一种与国家建立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您是债权人,国家是借债人,将你的资金用于国家建设和平衡财政开支等。借债人是否能履约,当然要看他的实力了……
比如大家熟门熟路的货币基金,也没有“本息保障字样”,严格意义上在销售环节必须加上“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风险提醒,虽然它确实没怎么亏过。
我国从上世纪开始发行国库券,客观来说从未出现违约,国家信用不是随便说说,这也就是为何二十多年来,银行门口依然有许多人排队购买国债的原因。可以发现这些人都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从年轻时代就开始购买国债,这种信任维持了十几年。所以哪怕现在有一种收益更高的新产品横空出世,老人也未必轻易路转粉。
第三个问题,什么产品银行“赔”?存款!存款产品,是银行为大家买了保险的,50万以内享受本息保障。哪怕银行自己都不存在了,这笔存款,保险公司也会赔付给你。
在银行买的国债,万一赔了银行给赔吗?
国债是不会赔本的,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国债是目前信用等级最高的资产,到期之后一定会被还本付息,不需要担心安全方面的问题。
在银行买的国债,到底是什么呢?国债是国家发行的债券,国家承诺到期之后一定会还本付息,那为什么又和银行有关系呢?这是因为银行是一个销售的渠道,国家发行了大量的国债,总是需要有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销售出去啊,所以大家可以在银行购买到国家发行的国债。
国债安全等级最高,是最优质的资产承诺还本付息的是国家,只要国家不倒闭,那么就一定会给你本金和利息,当然实际的情况是,国家一直会存在,也会根据债券发行的规定进行执行,排除极端特殊情况发生都可能性基本上为0。
国债比银行存款的安全性还高,银行存款以银行信用为基础,银行的信用并没有国家高,所以对应下来,存款必然没有国债的安全性高。
会发生赔本吗?国债是不会赔本的,因为国家会正常运行,假如一个国家无法正常运行,那么肯定会赔本,在那个时候,其他的任何资产都有可能赔本,国债这样最安全的资产都不保本保息了,其他资产的日子不可能好。
小提示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国债是居于首位的,其次是银行存款类,再其次就是货币基金,接下来就是其他基金,债券,股票等理财产品。所以购买国债是根本不需要担心的。
更多理财,尽在小财,欢迎关注我。在银行买的国债,万一赔了银行给赔吗?
国债是指财政部代理国家发行的用以募集资金的借款凭证,国家作为债务人,而购买国债的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则属于债权人。在银行购买国债,承销银行只是一个代理销售平台,并不负责资金的管理和运作,仅仅属于银行代理业务之一。所以,在银行购买的国债,万一赔了银行是不会赔偿的。
只有存款才是银行偿付的对象。2015年颁布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明确规定,各家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对吸收的存款缴纳存款保险基金,为其投保,且最高偿付额为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50万,含本金和利息。这是银行所有的金融产品中,唯一受到保护的。而且这里的存款,是特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且必须是一般性存款,包括单位和个人存款,本币和外币存款。其他非存款类产品,包括理财产品,国债,基金,贵金属等理财类产品均不属于存款保险条例保护范围,即银行只履行代客理财义务,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国债有亏损风险吗?要知道答案,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国债类型。目前我国国债主要有两大类,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国债。通俗的说,记账式国债以电脑记账,没有纸质凭证,是借助证券账户从证券交易市场买入和卖出。这类债券确实存在亏损风险,因为它是随时交易,就像股票一样,如果高买低卖,再加扣除应得利息和支付交易佣金后,很可能会亏损。但如果持有到期,是会按照票面利率给付利息的,不会亏损。
而储蓄国债又分为凭证式和电子式国债两种。凭证式国债顾名思义有纸质凭证,客户可用现金直接在柜台购买,银行收款后即开具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作为客户持有和支取凭证。而电子式储蓄国债却没有纸质凭证,用银行卡购买,它存在于银行卡债券托管子账户中,兑付时用银行卡支取。但这两种国债不是以二级市场实时交易价格为准,而是采用票面固定利率制以及靠档计算利息规则计算实际收益,所以几乎不会有亏损本金的风险。但储蓄国债一般持有未满6月不计利息,这时如果提前支取就会额外支付手续费0.1%。下面我们以实例测算,假如购买10万3年期凭证式国债,票面利率4%,持有一年支取,实际靠档利率为2.74%,应得利息为:
100000*2.74%=2740
支付手续费:100000*0.1%=100
最后实得利息为:2740-100=2640
这样是不会亏损的。
如果是电子式国债,那计算利息规则又有所不同。电子式国债持有一年的,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但需要扣除180天利息:
100000*4%/2=2000
手续费:100000*0.1%=100
实得利息:2000-100=1900
也不会亏损。
通过测算,我们知道只要储蓄国债持有超过6月以上,即使提前支取也不会亏损。
至于到期违约风险,简直就是多虑了。目前我国经济经过近4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安定而团结,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到期保证本息的全额兑付完全没有任何压力,足可以放心购入,大胆持有。3年期利率4%,5年期利率4.27%可以超过很多定期存款利率,国债是一个不错的长期投资选项,特别是对于保守型投资者而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