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资低于社平工资标准怎么办?
有的老人说,工作了一辈子,缴纳了一辈子的养老保险,退休的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这是什么原因呢?
退休工资的标准是公式计算,社会平均工资的标准是社会统计,两者不搭边。
退休工资的计算公式实际上退休工资现在又被称为养老金了,都是由我们的养老保险基金,为退休老人发放的养老待遇。
退休工资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三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全国统一,是2005年建立起来的。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等于所有缴费年月缴费指数的平均值。
缴费指数等于当年缴费基数÷当年社平缴费基数 或者 当月缴费基数除以当月社平缴费基数。
基础养老金虽然是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但是计算出来非常复杂。
简单点来讲,按照社平缴费基数缴费一年,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也就是说我们工作40年,基础养老金也就能够领取到40%的社会平均工资。
有人说,想领社会平均工资的养老金就那么难吗?实际上也不难。主要看我们的缴费基数了。如果按照300%的缴费基数缴费,40年的基础养老金是80%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看似300%基数缴费的养老金是100%基数的两倍,但是缴费钱数是它的三倍,从投资收益角度讲并不是很划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退休时个人账户的累计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计发月数:60岁是139个月,55岁是170个月,50岁是195个月。计发月数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表,从40岁到70岁每一年都有对应的计发月数。不过也是从2005年开始制定的,到现在人均预期寿命改变了很多,也没有改变过,未来有可能修订。
个人账户的余额,一般就是缴费基数的8%,相当于企业职工本人的养老保险个人负担部分。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所以对于职工家庭来讲不会亏本。
如果是300%缴费,如果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能够跟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一样的话,60岁退休,每缴费一年,可以领取2.07%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40年也能够达到83%。
当然,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过去一些年非常低,因此贬值得非常厉害。按照100%基数缴费的普通人来讲,能领取10%左右的社会平均工资就不错了。
由于缴费基数确定了个人账户的余额多少,300%缴费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能领到100%的三倍。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各省市自行确定,一般都是跟平均缴费指数和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另外还有一个过渡性系数从1~1.4%,各省市不太一样。
过渡性养老金实际上,是由于我们国家建立养老金个人账户的时间是1996年前后。在此之前参加工作的人群没有个人账户,那么必须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缺少做出的一种补偿,因此,国家规定发放过渡性养老金待遇。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建立个人账户之前,参加工作的人会越来越少,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最终,过渡性养老金也会退出历史的舞台,预计企业职工过渡性养老金大约在2040年前后,事业单位在2058年前后。
综上所述,对于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缴纳社保的人群,现在即使缴纳社保40年,退休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也就60~7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待遇。所以,赶不上社会平均工资是非常正常的。
社会平均工资我们要注意社会平均工资的概念。目前,各省市使用的社会平均工资叫做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这个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高于多数人的工资水平。
2018年国家公布了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和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两个工资分别是6193元和3813元,相差2380元,比例相差64%。
实际上国家公布的平均工资是包含了年终奖、加班费,所有工资性收入的平均值。这一平均值还包含社保、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所以,大家到手的工资还是很低的。
而且,有60%的人低于平均工资是正常的,所以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低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也是正常的。
最终结论实际上退休后养老保险基金发给我们的养老金属于纯收入,不再扣缴公积金、社保负担了。即使养老金待遇比社平工资低一些,也并不能说明我们的收入会比大家的平均收入低。
所以,还是放宽心好了。
退休工资低于社平工资标准怎么办?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退休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标准怎么办?那么如果你的这个初始的退休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那么也就意味着你今后所领到的退休工资,永远会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即使你的退休工资在增长,那么实际上社会平均工资也是在增长的过程中,所以说你是永远无法赶超社会平均工资的。
当然,退休金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待遇也是很正常的一方面,这个你的参保缴费年限是直接决定,你养老金的一个待遇的高低,如果说你的参保缴费年限相对比较低的话,那么你获得的退休金待遇也是比较低。毕竟你已经开始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所以说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自己只能够获得现有的一个退休金待遇了。
对于没有退休的人员,实际上想要获得一个更高的养老金待遇,还是有机会来补救的,比方说在自己的参保年限上做文章,尽量不要出现中断的缴费年限,那么保证一个连续不断的缴费年限,可以让自己获得一个最大化的累计缴费年限,那么这样的话就可以在退休以后获得一个较高的养老金待遇,甚至是超过这个平均工资待遇。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退休工资低于社平工资标准怎么办?
我认为:
不但退休工资达不到社平工资,就是今天的工资结构,都有一大半拿工资的人达不到社平工资。怎么办,除国家用政策性的调控来缩小差距外,这个距离是永远无法填补的。
养老金达不到社平工资的和超过社平工资的人中国的社平工资,一般地区都在五千上下,北深广沪达到了八九千。
而领到退休金三千元这个数及以下的人占了大部份,领五千元以下的占了一部份,五千元以上的占了一部份。
一千多元到三千多元的,多为以前的下岗工人,制制内的退休老工人,工人阶级占领了很大的数据,而能拿到四五千元的社平工资数的人,多为国有效益好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而达到社平工资以上的应该是效益特别好和公务员,工资参公执行的人民教师,军转干部这一类人。
退休工资达不到社平工资的行成于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我们的工资制度首先差别就大,企业工资与效率有关,效率好的工资福利高得出奇,不好的只能发最低工地。
而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资,人民教师是国家体制内人员,工资由财政保障,待遇优厚。
养老制又是跟工资挂钩,养老缴费又是分多个挡次进行,这样导致大多企业和低工资少收人员缴费最低挡起,而工资高效率好和休制内财政供养人员的缴其达100%,最高可达300%,加上养老金改革的双轨制,多缴多得制,这一来高低差距明显拉升。
于是,便出现了有拿一千多,有拿万元的多倍相差局面,与社平无法吻合,行成了大家认为的不合理。
退休工资达不到社平怎么办这个问题,除国家政策性调控和政策性改变养老金缴费,工资分配等问题外,是很难让养老金达到社平的。
首先要改变的是工资社平,建议取消最低工员和养老金最低档次,把这个挡次调为最低工资为社平工资,养老金最低挡缴费为社平工资的100%,这样既不会出现工资差距大,又不会出现养老金低于社平状况。
不过,现在国家看到了这种情况,每年养老金的上升都倾斜于低养老金群体,不过,这个收效不大,比如今年涨了5%,如果低收入的按8%涨,一千多的最多涨100元,而高收入七八千万把的涨2%,就多了一百多两百元。
所以,要解决今后退休工资达不到社平工资的问题,我认为只有国家政策的改变调控才行,否则无法改变。致于以前已经行成的定局,建议实行最高限制,比如不能高于社平数的50%,多余部份拿下,最低的不能少于社平数的80%,不足的补足,这样,养老金工资才会差距缩小,社会更显公平。
退休工资低于社平工资标准怎么办?
退休工资低于社平工资标准应该逐渐拉平。退休工资高的高,低的低是不利于资金流通,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举个实际例子。
前几年,我的一个亲属的姑娘与一个银行退休干部的儿子在结婚前,请我们吃饭,我去了。当时这位退休干部对姑娘说,你嫁过来以后,钱不用愁,我的退休金一年保证给你们攒下十万块钱,十年就是一百万。你就是不工作,钱你也花不了。
可以说,这位退休干部的退休金是用不了的,是存下了。
再说,这些低于每月三千元的退休人员,在市场买东西,有一元的不买两元的。有三十元的鞋不买五十元的。大件不敢买,奢侈品不敢买。
从上面一高一低,就可以看出了问题。高收入的将钱存起来,成了死钱。低收入的不敢花。一个成了死钱,一个不敢花。市场上资金流动少了,经济就会趾后。
所以说,逐渐将低于社平退休金,与高于社平退休金拉平,不但对低收入人的是福,对社会经济也是非常有利的。
退休工资低于社平工资标准怎么办?
按题主所给信息,应该能判定题主退休前所在单位还是不错的,在职时的工资等于或高于社平工资,现在退休了,工资少了,心里多少有点不适应。
我们的养老制度,从退休金到养老金是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过去不论机关事业还是企业,退休金一律按工龄分段计算,这种计算办法机关事业单位一直延续至2014年9月,20年工龄以下,退休金为在职时基本工资的70%和津补贴的60%;20至30年工龄的,退休金为在职时基本工资的80%和津补贴的70%;30至35年工龄的,退休金为在职时基本工资的85%和津补贴的75%;35年工龄以上的,退休金为在职时基本工资的90%和津补贴的80%。现在机关事业单位已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制度,过去退休金按工龄算,现在并轨后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算,但总的原则没有变,那就是退休后就没有在职时挣得多,所有人都这样,为什么题主要例外呢?
其实在我们周围,有多数在职人员的工资是低于社平工资的,我们基本上都拖了社平工资的后腿,对于我们多数人来说,在职时工资都赶不上社平工资,退休后想也不会想养老金能赶上社平工资,养老金能超过平均养老金就感觉很满足了。
题主问“怎么办”?我觉得很好办,把心态放平,应该感到很欣慰就对了。
退休工资低于社平工资标准怎么办?
退休工资(养老金)低于社平工资怎么办?有人就建议将所有退休人员中养老金低于社平工资的,全部补足到社平工资。这种解决办法,估计养老金低的人绝大多数是会同意的。这看似是一个公平的做法,其实里面还是存在着不公平的地方。
一、低收入的劳动者要不要全部补齐到社平工资?
现在还有很多就业人员拿的是最低工资,一般的最低工资是每月不到2000元,而社平工资每月5000、6000元都算是低的了。那些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收入比社平工资低多了。如果将养老金低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补足到了社平工资,那些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收入也应补足才对。一旦将低收入人群的工资补足到社平工资,那么社平工资又将提高,又需再补足,然后社平工资又高了,又要补了.......陷入了无限循环之中了。要解决,就只有大家都拿一样多的钱,社平工资就不会变动了。
可是,这样会公平吗?对那些付出劳动多的人,公平吗?这样的“大锅饭”,社会还会有前进的动力吗?
二、养老金低的人都补足到社平工资后,还有人要多交社保、长缴社保吗?
如果养老金低于社平工资的退休人员全部补足至社平工资,那就是告诉大家,养老保险不要交太多,按最低档交,缴够15年就不要缴了,反正到退休时如果养老金低于社平工资的就会补够社平工资。就是说养老金就可能从每月1000元补足至大概5000元。这样的话,养老保险基金就更少了,就更加支撑不了养老金的发放了。这些补足的钱还有来源吗?可以最后都会使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生存。
三、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养老金计发办法是可行的。
可以说,目前的养老金计法办法既体现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不缴不得”的原则,也适当体现了分配上的公平。尽管还有不同意见,但也是照顾了大多数人意见的,是比较可行的待遇计发办法。如果想少缴也多得,短缴也多得,这是与养老保险待遇的计发原则不符的。如果都平均发放,对那些多缴养老保险的人,长缴养老保险的人是不公平的。
因此,要将养老金低于社平工资的人补足到社平工资是不现实的,在政策是也是得不到支持的。
四、养老金低于社平工资时应想办法解决
首先是,养老金少就计划着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只要能维持基本生活就行了。其次,如果退休后身体还好,可以适当找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补充养老保险的不足。再次,如果家庭生活有困难,子女有赡养的老人的义务,他们可以帮助解决生活费的缺口。最后,如果确实有困难,可以向政府部门申请困难救助、临时救助等,实在不行还有最低生活保障兜底。
其实,靠人不如靠已,要想晚年退休后的养老金高一些,在年轻工作时就要多缴一些养老保险,缴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样退休后的养老金才会多一些。此外,在年轻时,在工作时适当积蓄一些钱,以备晚年之需,也对晚年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好处。
以上是个人的意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