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身边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都被各种网络理财平台骗光了,他们这是什么心态?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一种焦虑的心态。
我们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变化不大,大家收入快速提高。
毕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的一些财富聚集到了某些领域,比如房地产。再加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领域物价增长非常快,主要是指跟大家劳动服务相关的行业,比如零工、理发,都会保持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
但是我们的理财收益,却在逐年的下滑,现在银行收益普遍达不到4~5%的程度。人们迫切需要一些高收益产品,一些P2P产品,能够给出10%到20%的收益的时候。
像这样的平台,很难保证本金和收益安全。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8年陆家嘴论坛说过,当收益率达到6%,就应该打问号,当收益率达到8%,就很危险,当收益率达到10%就要抱着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
P2P本身意义上指的就是民间借贷,与其你借给对面不认识的陌生人,相信平台赚收益,为什么不借给认识的人呢?普通的民间借贷收益率也能达到10~20%。而且只要有合法的欠条,24%以下的民间借贷还是可以受到法律保护的。
另外通过P2P平台向外借钱,还要相信他们的运营平台是诚信的,履行了相应义务。但是,平台毕竟是要为了挣钱的,为了促进成交存在的猫腻儿多多,比如制造虚假合同、挪用借款本金、借方资格担保审核不严格。为了挣钱的P2P平台,看着巨大的现金池,就像狼看着羊一样,迟早会有动爪的一天。很多P2P平台的管理人员甚至连投资管理运营的背景和经历都没有,他们最多的是有营销的经历。
电视直销我们也看过,通过狂轰乱炸的广告,煽动性极强的语言,促进成交。成交之后的结果,销售人员是不管的。
确实有一些人,本身对外沟通的能力有限,也没有人会向他们借10~20%的借贷;他们也不相信别人,却相信了P2P平台,最终平台爆雷的时候血本无归,也是很正常的。
人的生命时间虽然很漫长,但是他用心去接触一件事物的时候,只要抱有接受的态度,次数多了慢慢就会相信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传销。
即使是传统意义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国家仍然会要求银行打破刚性兑付。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其责,买者责自负”的投资理财观念。
只要是投资,肯定就有亏本的可能,就跟股票市场一样。
所以,树立好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理财观念才是避免上当受骗的最好方法。
感觉身边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都被各种网络理财平台骗光了,他们这是什么心态?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事情,最近正在发生,不是很多人,是很多很多人,非常多的人。包括我!!
网络理财平台的兴起,是四五年前的事儿,那个时候,所有的媒体和相关部门都是力挺网络理财的,因为这是小微企业的有益补充。很多小微企业,因为资质不够,不能向银行申请到贷款。于是有了网络理财平台的出现,出借人将闲散资金通过平台借给小微企业和个人,收取比银行高得多的利息。平台的功能是负责撮合的。它本身只是一个中介机构。
但是,在发展过程之中,很多网络理财平台通过各种手段,做假标。在明面上钱是借给相关企业和个人了,但是实际上钱流到平台实际控制人手上了。平台控制人将这些钱拿去投资房地产或者炒股以及其它行当。当他的投资出现亏空时,他还不起平台出借人的钱了。这就导致平台周转不过来,宣布倒闭。还有一种,标可能是真实的,但是借款人还不起钱了,这也导致平台流动性缺乏,最后倒闭。
自六月份以来,很多平台纷纷倒闭,涉及到万亿资产和上千万家庭。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很多人走在维权的路上,举步维艰。也有人选择极端的手段,产生极端的行为。这都对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造成负面作用。
我建议相关部门应该最高度的重视这件事,必须以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第一要务,给那些恶意跑路的平台法人和股东,给那些借钱不还的老赖以最严厉的惩罚,保证出借人的本金能够收回。这样才能平息民怨、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感觉身边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都被各种网络理财平台骗光了,他们这是什么心态?为什么会这样?
我现在也在坑里,有时候心情灰暗,还下着冰雨。
我投p2P是做了一些功课,我是个挣小钱的人,我只想跑赢cpⅠ,我是想着停下我目前的工作开始我想做的事,可这一切一下子没了,没了。
我看了p2p起源于美国,P2p在美国没有出事。而我投的p2p,有三证,有银行存管。而且我也接受有亏损,所以我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看,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分开投。
在温州这个平台,是看到这个公司有新三板,而且省里的某个大人物来到温州视察首站是他们公司。
投理财范是因为平台在京城,平台股东有上市公司,有两个风投,平台的老板是北大毕业的,是律师出身。
温州的这个平台虽然各个绕,绕来绕去,现在是在回款。
而京城的理财范呢?不回款不公告客服电话打不通在线客服永远是等,平台也没雷,而更为恐怖的是平台没有钱给我们出借人,还反而请了许多许多文字打手在各个群里谩骂出借人,我是出借人,我只是在问了一个又一个又一个许多个问题没有得到答案时说报警,平台的文字打手像魔兽一样撕咬我。在那一刻,心情低落到了冷点,而平台的文字杀手还步步紧逼,我报了北京的11o,后来转到居住地,在见到警察时,我泪雨盘陀。
我很迷茫,因为一下子回到了N年前,我站在温州的街上,我一无所有。
以前,一无所有,还有愿望。还有蓝蓝的天,还有一挥手就八千里的云和月。
现在,一无所有,父母正在老去,而自己,还面临身体心理上的变化,还有从来就没有开始的开始。。。
感觉身边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都被各种网络理财平台骗光了,他们这是什么心态?为什么会这样?
财智成功在思考,那些爆雷的P2P和民间借贷们,是不是为蒸发部分货币做出贡献。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三十年间,货币增速远远超出了经济增速,国民工资上涨的同时,物价在以更为激进的速度上涨,尤以房价为最。
面对动辄超过8%甚至10%的真实通货膨胀率,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恐慌,眼睁睁看着存款一天天缩水,地球人希望财富保值增值的愿望是极其强烈的。
股市存在的意义就是融资,而不是分红,因此成为韭菜地,财富效应有限,多数人进去之后都会减肥,鳄鱼进去壁虎出来,超人进去,内裤出来。能容纳天量资金的,放眼全国,就只剩下房地产了,于是资金纷纷进入房地产,打造出了超过二十年的房地产黄金时代,也使得房价一路飞涨,寿与天齐。
手里资金多,胆子大的人炒房发了大财,更多的家庭如今连首付都拿不出来,即便是掏空六个钱包。但是不管是已经发财的还是希望发财的,都看到了货币贬值的威力,担心昨天的存款还能买个鸵鸟蛋,过两天就只能买个鹌鹑蛋了。于是,当收益远超银行存款利率,通过网络投资又非常便利的网络理财平台纷纷涌现时,大家都沉不住气了。
余额宝开启了国民互联网理财的历史,早期时收益率甚至高达7%,如今则随着央行降准下跌到了2.6%左右,对大额资金来说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各种互联网理财平台动辄8%甚至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显然更加符合国民对于收益的需求,也只有这种利率才有可能跑赢通货膨胀。
互联网理财平台也都很会包装自己,上市公司背景,国资背景,银行背景,土豪背景等等,个个包装的花团锦簇。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平台出事之前都是正规注册的公司,拿着各种牌照,甚至还有各种光环加身。
一方面是投资者的恐慌与贪婪,一方面是有意的欺骗,还有宽松的监管,当庞大的资金出借给信用差的人和企业,当老赖们越来越多,坏账不可避免形成并加剧,加上资金被挪用,被以高薪消耗,被用于奢侈性消费,平台的倒闭就成为必然。
步子迈的太大,就容易扯到什么东西。规则没设立好,骗子和坏人就会得利。投资前是金融创新,出事后就是非法集资,这样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
已经跑路的P2P平台涉及资金上万亿,如果这些资金合理利用,不仅仅能够给投资者带来不低于6%的回报,还能给帮助国内数百万民营企业。可惜,都浪费了。除了能够让银行显得更光亮安全一些,对于社会完全没有任何正面帮助。
不要教育投资者理性,如果管理到位,规则严格有效,让坏人无所遁形,让赖账者乖乖还钱没,消费者闭着眼睛也能放心投资。骗子横行并且获利丰厚的市场,只能说明金融市场还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还需努力完善,管理者需要不间断学习提高才行。
消费者把全部积蓄拿出来投资各种平台,无非是今年这些钱能买10斤鸡蛋,再过三十年还能买10斤鸡蛋,这样的想法有错吗?
感觉身边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都被各种网络理财平台骗光了,他们这是什么心态?为什么会这样?
确实不少人被网络理财平台卷钱跑路。
这不仅仅是网络理财不规范,法律不严谨,风控不到位,是特殊时期的怪胎。这两年不但网络平台跑路频发,民间标会资金断链,股市从5178点跌落凡尘腰斩去了一半,很多老百姓被当成了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前两年,老家一个颇有实力的标会头头卷款跑路,附近三四个村过年都冷冷清清,波及面太广了,很多人把老婆本、盖房子的钱都放在标会里吃利息,甚至我们当地最大的企业也因此资金断链,一下子企业排面座次都重新洗牌。
而这家的利息不过月息一分,跟现在好多银行的信用贷利率差相仿佛,不算高。说老百姓贪高息吗,也说不上。很多人参与民间标会、网络理财的目标就是跑赢CPI,不让财富贬值而已,但是正规的理财渠道太少了,放在银行跑不赢通胀只能贬值。
过去两年大量P2P平台暴雷,除了被资金断链无力经营的理财平台,还有不少平台就是恶意骗钱收割百姓的血汗,很多人一辈子继续化为乌有,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还给社会安全埋下隐患。国家要严惩这些害人精,制裁这些恶意骗钱的老赖,为受害者追讨血汗钱,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感觉身边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都被各种网络理财平台骗光了,他们这是什么心态?为什么会这样?
文/易论招财圈
金融圈子的的理财骗局很多,多到你无法想象,身边朋友被各种网络理财平台骗了,为什么?某某种意义上讲,这其中有人性的贪婪,有人性的怯懦,还有人性的无知,事实上我更相信的是人们因为不了解而被骗……
就拿前两年的P2P来说吧,很长一个阶段内,P2P快速的发展,深受广大参与者的喜欢,为什么?因为利息足够高,足够吸引人,并且这些平台手续齐全,可事实上这本身就是无法保证的事情。
比方说,你参与的P2P年化收益为30%,你投资100万,一年就有30万的收益,这是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你恐怕都不再需要工作了,仅仅靠每年30万的被动收入就能活得挺好,可是,你却不知道平台仅仅是平台而已,你投入的资金转手就到了其余借款的人手上,那么请问,一个网络借贷平台,真的能够收回来资金吗?或者说收不回来的钱难道平台给你补上?
这属于典型的人性贪婪,因为高利息让你丧失了对事物的基本判断,也就成了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再比如这个产品并没有多高的利息,但是这个平台并不是什么优质的平台,你参与投资完全是被人给忽悠了,甚至就是给人骗进去的,这种情况有的可以用无知来形容,有的的确是不懂得,所以被骗也就成了正常。
但说实在的,有的人就算是被骗了,他也不愿意去报警,去维权,一是怕麻烦不断,二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有人真的就不敢伸张……
关注易论,为您带来更多优质原创内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