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改革后,对你们的工资有什么影响吗?

社保改革指的是2019年社会保险费征缴移交税务部门这一项重大事项吧。

一开始的时候,由于税务部门掌控了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数据,大家一般认为这一数据是大家的真实工资。很多人害怕国家按照这一工资征收社会保险费。由于很多企业都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申报社保的,这样就会造成企业用工成本大幅攀升。职工也会由于缴费基数大幅上升发到手的工资也会下降。企业由于承担不了那样多的用工成本,有可能会倒闭或者裁员,影响整个社会。

然而事实却跟大家想的不一样,2019年的社保缴费是平稳过渡的,几乎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山东省2018年底的时候,山东省国家税务局下发通知,从2019年1月1日起,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费征缴和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移交税务部门办理。没错,企业社保被排除在外了。与此相同的还有北京的很多地区。

全国有没有将企业社保移交的呢?有。河北省就将企业社保移交给了税务部门征收。可是,河北省移交征收的通知中有这么一条,企业和机关事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缴费基数有社保经办机构核定。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由医保经办机构核定。

可以说核定机关没有变化,也就维持了原有的征缴模式不变,唯一不同的就是社保费的去向会直接划入国库。

所以说,在社保基数核定上没有任何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也就没有多少变化了

其实对大家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明年五六月份公布社会平均工资了,一般每年的社会平均工资都会增长8%到10%,由于多数企业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费,这样他们的缴纳钱数也会增长8%到10%。

比如青岛市2018年社平缴费基数是5309元,60%最低缴费基数是3185元。如果2019年公布的是2018年社会平均工资是5800元的话,那么我们的社评缴费基数就会变成5800元,最低缴费基数就会变成3480元。

职工和企业缴纳的社保就会有2018年的每月1274元左右,上涨到1392元。

所以,影响最大的还是我们每年上调社保基数。

社保改革后,对你们的工资有什么影响吗?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社保改革以后对我们的工资有影响吗?实际上对我们的工作还是有很大影响的。首先社保税改以后实际上税务部门就会要求所在的工作单位,按照自己全员全额的标准来缴纳,这个社保费用当然如果之前并没有参保社保的个人来讲,那么现在就要参保社保了。

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实际上你到手工资就要减少,为什么呢?因为你之前没有参保社保,所以说是不会从你的个人工资当中扣除的,但是现在开始参保,这个社保就会从你个人工资当中扣除,所以说到手的工资肯定会要减少。

其次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如果之前按照一个最低缴费标准来缴纳这个社保费用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也是不符合要求的。因为一定要按照你本人的工资标准来缴纳这个社保费用,所以说这无形中又要增长社保的扣费,那么你到手的工资依然还是会减少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社保改革后,对你们的工资有什么影响吗?

社保改革后、对自已的工资有什么影社响?

一:社保改革、税务直接进入企业(单位)征收、代交社保的好处:

①:督促、监查企业(单位),按照企业的经营效益和职工的实际工资收入交纳“五险一金”,他增加了社保统筹资金的余额、使广大交纳社保的个人受益;

②:确保企业(单位)按时、足额为职工交纳“五险一金”,扼制了部分企业(单位)不为职工交纳“五险一金”的旧习,保障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③:社保的改革及征收办法的实施,最主要的还是有效阻挠、防止了企业偷税漏税,弄虚作假的恶劣行径,维护了国家和职工的利益;

二:社保的改革,征收办法的实施,不利的方面:

①:中.小.微企业、僵尸企业、传统工艺及落后的产业,他们本来是指望通过偷税漏税、降低社保的交费来规避风险、降低成本,达到坐收渔利;社保征收办法的实施、使相当一部分中.小.微企业不堪重负、将面临亏损、或者破产的危险;

②:约占50%的企业,提高了社保交费的起征点,以前有些企业没有为员工交纳“五险一金”,现在税务强制性、足额征收社保,无疑也相应增加了企业员工的交纳保费的比例与金额,职工的实际收入缩水、加大了企业员工的经济负担、影响了部分员工的生活质量;

③:部分企业为了盈利、为了生存,为了应对社保的改革及征收办法的实施,将采取减员来增效、会辞退部分员工,這无疑会影起企业员工的恐慌与不安;

三:怎样维护企业与企业职工的权益?:

①:国家应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助力度,提供低息、无息贷款,帮助企业更新、改制,提升企业的产品品牌与经济效益;

②:国家应削减对中.小.微企业的税收,以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③:国家应该考虑、降低社保交费的比例与档次,以减轻企业与职工的经济负担;

社保改革后,对你们的工资有什么影响吗?

本身退休金就低,社保改革我只希望政府给企业老退休人员多增加点养老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