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群体超四亿,2000月薪即达标,门槛是否合理?

据新华网报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8日对媒体表示,中国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要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将制定出台稳住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完善住房租赁、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的配套政策。对于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四亿的说法,大家如何看待?

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25日公布的2018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低收入群体是指调查对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群体。

如果单纯从数量上比较的话,确实这种收入的人群是最多的。问一下周围,人群最多的群体确实是每月2000到5000元的收入群体。

根据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记者发布会上指出,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超过了4亿人。指的就是收入2000元到5000元的群体。

看人均数量,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228元,相当于每月2352元。

其实我们平时的工资也就是到手收入每月2000到5000元是最正常的。不过,实际上我们的工资收入只是我们居民收入的一部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们的工资性收入只有15829元,约占可支配收入的56.1%。人均收入也就是每月1320元。

不过我们需要知道,由于是人均收入,年轻人要承担起赡养老年人和孩子们的责任。而养老金一般属于转移性净收入,不算工资性收入。

如果是双职工家庭每人收入2000元,只养一个孩子,也算是合适的。不过还要看家庭的其他收入高低,比如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福利性收入等等。有的村儿逢年过节就分红,有的人一边上班一边挣外快,也有的人手里有几十万存银行吃利息理财。

所以,单纯用工资收入作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并不合适。不过大家注意没有?国家从来没有说月薪2000元以上就是中等收入群体,只是月收入2000元,我们大家不要误解了。

中等收入群体超四亿,2000月薪即达标,门槛是否合理?

这组收入数据虽然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但这个可能是结合了中国一线到八线城市的整体工资来“平均化”核算的。如果仅仅看1线到3线城市,2000到5000元为中等收入群体?那可能租房子、吃喝用度以后就是月光族了,何来的中等收入。如果1万元以上就是高收入群体,那么通常把房贷还完,一个月家庭开销用完,“万元户”离“月光族”也只有一步之遥,那这个数据的偏差真的很大。这里最关键的还是要以实例和对照物来进行分析。

如果家里有车有房一个月工资在2000到5000元,并且每月没有1000元以上的贷款,这是毫无疑问的中等收入,而且拥有这种物质条件的人,在工作时往往会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因为他可以去选择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骑牛看熊见过曾经一个同事,刚毕业开着保时捷911来上班,吃穿用度都非常上档次,一个月就3000多元,但是非常开心,这种人不多但确实有。

如果无房无车或者贷款买房买车,一个月工资在2000到5000元,按照1家2口的工资来看,总共5000元到10000元,那么每个月出去“下馆子”还要考虑考虑钱够不够用,这个月还剩下多少钱还房贷不能断供,要是有了孩子开销更大,这些都是一个家庭需要考虑的日常问题。

所以说仅仅只是按照工资标准划分收入等级,这是完全不合理的,背后必须要有物质基础作为后盾,否则拿着这些钱还沾沾自喜,一旦到了“刚需”购房或者需要用“大钱”的时候,那时等待你的可能只有后悔不已。

中等收入群体超四亿,2000月薪即达标,门槛是否合理?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2000元人民币被定义为中产,是在国际范围比较的,有些国家赤贫情况严重,非洲、赤道几内亚尤其是印度这些地方确实有很多上无片瓦,下无寸席的赤贫人群。赤贫人群有的是因为国情,有的是因为生活习惯,有的是因为自身慵懒。这个标准如果放心中国是绝对不行的,现在北上广深的最低工资标准都已达到2000元了。埋怨的继续无所事事的埋怨,抱怨的继续在为别人不把钱分给自己而抱怨!就目前来看中国达到中产最起码有车,有房并每月最低收入不低于10000元人民币比较保守!

中等收入群体超四亿,2000月薪即达标,门槛是否合理?

中等收入群体己达四亿,月薪2000元即达标,这个门槛是合理的。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解决温饱问题是国家当务之急。中国GDp虽然达到世界第二,但人口多,家底薄。几千年来始终在溫饱线上徘徊,虽然解放几十年了,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有地方还没有完全彻底解决。改革开放四十年,就是要彻底温饱问题,再向前发展一步,但就全国而言,步子不能迈得太大。所以,把小康生活标准定为近期发展目标,比较适中,比较现实,全国人民努一努力,完全可以达到。因此,党的十六大把小康目标定为城市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3万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是可行的,科学的,附合中国国情。

之所以制定这个标准,是参照国际恩格尔系数生活标准。恩格尔系数生活标准规定,生存性食品支出占收入百分之四十至五十的,为小康标准,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为富裕标准,也就是中等生活标准。这两个标准,即考虑到后进,也考虑到先进,门槛适中,附合中国国情。农业农村部公布2018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4600元,发改委公布全国有四亿人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是个平均数字,这个数字中即包括一部分超过的,也包括一部分没达到的,附合现在的实际国情。

现在人们当中,尤其是农民当中有一种误解,就是把收入和支出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收入和支出是两个不同概念,收入是指老百姓一年挣了多少钱,支出是一年花了多少钱。收入是好统计的,依照统计规则的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统计,完全可以统计出可靠的数据。支出则不然,100家就有100种支出方式,张三要买酒,李四要吃肉,王二要买车,刘五要看病,实在是无法统计出來。

综上所述,国家规定的小康标准和中等收入标准是合理的,附合中国国情。故意抬高或降低这个标准,是不对的。当前有一股风,就是把小康标准抬得很高,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与党和政府不保持一致。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中等收入群体超四亿,2000月薪即达标,门槛是否合理?

1、首先不清楚这是政府部门公布的数据还是什么机构的报告。个人认为2000元就属于中等收入,我真的很想知道低收入是多少呢?

2、月薪2000元即达标,这个目标肯定不合理。目前各省市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都已经超过2000元了,月薪连最低工资标准都达不到,却已经属于中等收入了,这让人觉得非常可笑啊。

3、现在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2018年都已经超过800元,再加上日常消费,月薪2000元让人还有能力去消费吗?买房、买车、连生孩子都不敢考虑了。

4、这个数据太官方了,太保守了,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

若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及点赞。你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动力和支持!谢谢!

若对我的回答有其他意见或建议,请在评论区留言,欢迎沟通交流!再次感谢!

中等收入群体超四亿,2000月薪即达标,门槛是否合理?

人均月收入2164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