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能抵御通货膨胀吗?现在买的养老保险会在二十年后贬值吗?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分析。
第一,贬值。网上有很多人老在误导大家,我们的通货膨胀率很高很高,由于每年的广义货币M2都在高速增长,很多人就单纯的把m2同比增速减去GDP的同比增速,当作通货膨胀率。如果一年一年的拿来比较,说实话也是没有多少问题的,如果连续起来可就出现大问题了。因为我们每一年的基数都在变化,不是简单的连续乘积得出来的结果。
我们看一下2004年的GDP只有15.99万亿,而当年广义货币余额m2是25.32万亿。
2017年底,我们的GDP高达82.71万亿,而广义货币余额达到了167.68万亿。
我们不能说我们的货币增加了十倍,通货膨胀,货币就贬值了十倍。
实际上,2004年我们可以使用100万货币购买63万元的GDP产出,2017年100万元货币可以购买49.3万元GDP产出。
如果我们以2004年为基数,实际上100万货币的购买力贬值了13.7万元,贬值比例仅仅21.7%。贬值比例跟2009年一年的m2减GDP差不多。
其实,我们的通货膨胀率也就是相当于每年不足2%。
如此来看,我们要想抵御通胀压力,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都能达到2.75%,不少国债和银行优惠利率能够达到4%以上,而一些理财产品收益率能够达到5%到6%。所以,即使是理财,也能够跑赢通货膨胀率的。
那么我们交纳养老保险合不合算呢?合算,非常合算。
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它是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的。
一般来讲当地建立个人账户以后(多数地区是1996年),养老金计算公式就变成了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跟社会平均工资相挂钩,同时结合缴费年限和缴费指数。
如果我们的缴费是按社会平均工资交费的,那么缴费指数就是1。每缴费一年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再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每年还会记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虽然过去一些年代,记账利率非常低。但是从2016年开始,由国家统一发布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相应的利率还是非常可观。2016年是8.31%,2017年是7.12%,2018年又回到了8.29%。远远比银行理财利率合算。
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过去十多年都维持在10%到15%的增长速度上,这几年的增长速度也一般在7%到8%之间。
两项综合计算的话,绝对比理财5%到6%的利率还合算得多。
而且退休之后,国家还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断提升养老金,2015年以前,连续11年超过10%,2016年是6.5%,2017年是5.5%,2018年是5%。
所以,不论什么情况,缴纳养老保险始终是最合算,而且是最有保障的。
买保险能抵御通货膨胀吗?现在买的养老保险会在二十年后贬值吗?
谢谢邀请。
很遗憾地说,买保险并不能抵御通胀,保险的功效主要在于分散人生风险。保险是集多数人的资金解决少数人的困难,然后每人都可以支付较少的费用,来为自己的人生意外存一些备用金。
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并不低,想依靠保险来抵御通货膨胀或者是增值的,基本上就不用想了。所以那些分红保险购买的意义并不大。
保险费的收取,是依据当期银行利率标准,再加上以人的平均寿命及生病意外的可能性精算出来的。现行银行利率并不高,所以购买保险不可能抵御通涨。
当然,市面上确实有极少一部分保险合同是可以抵御通货膨胀的。在2000年之前,保险公司确实有利率很高的保险合同,当时核算保险费率的利率在6.5%左右,如果您家里有2000年前签订的保险合同,建议您一定不要退保。
现在投保的商业养老保险,20年后一定会贬值的。因为商业保险的养老金返还是固定的,不会根据物价水平增长而增长。养老保险一定要买社保,社保的养老金发放是结合当地当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确定的,有抵御通胀的功能。商业保险是社保的必要的补充,而不适合当做唯一的保障。
即使如此,如果家里有闲钱,我还是建议您投保一些保险,毕竟人生无常,防范风险的意识还是要有的。
买保险能抵御通货膨胀吗?现在买的养老保险会在二十年后贬值吗?
不管什么保险,它的功能就是买的一份保障,也就是未雨绸缪。保险发挥作用前提是,需要保障的事儿发生了,比如人身财产险。身体得了保险保障的疾病,或者财物发生了损失,火灾,等等。如果这些事儿没有发生,保险就不会起作用。至于能不能抵御通胀,这是不可能的,银行利率要高于保险给你的利率,这是国家银监局,保监局都有文件的。别看有些保险给你拿出了高于当时银行的利率,但从保险开始的那一天,到截止的那一天,总得利率是不会高于同期的银行定期利率的。否则大家都去买保险了,谁还储蓄啊!银行傻吗?要想抵御通胀,可以买理财产品,也可以买房产,还可以买字画(名家的)珠宝黄金。很多。前提是你得懂行。还得有大的闲钱。否则,就只能小打小闹了。比如炒股炒汇。至于现在买保险,二十年后能不能贬值,那是一定的。当然,你要是保的某方面出险了,你可能就不用担心钱够用不够用的问题了。啥事都要多方考虑,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儿。说白了,买保险也是一种投资,只是投在未来。前提还是你的有闲钱,如果只能维持基本生活,你还是消停的吧!钱花的多,赔付也就越多。
买保险能抵御通货膨胀吗?现在买的养老保险会在二十年后贬值吗?
买保险能抵御通货膨胀吗?现在买的养老保险会在二十年后贬值吗?
买保险不一定能抵御通胀,因为不是所有保险类型,是为抵御通胀设计的;现在买的养老保险,二十年后会贬值,但还是要规划。下面探讨一下:
通货膨胀是一个客观事实,直观的感受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比如就像图一中描述的情况,10元钱70年代可以买10斤猪肉,差不多够吃一个月,到如今10元能买的肉,未必够一顿;再结合图二统计的数据,长期年均5%左右的通胀率,大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我常问朋友:假如没有保险这回事,您会通过什么方式转嫁风险损失,有比保险转嫁风险损失更好的地方吗?假如您不买年金保险,您会投资哪里可以抵御通胀,让您确定安心呢?往往他们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买保障类重疾保险,现在买的几十万保额,也许在未来不值钱了,但就和有通胀我们依然往银行里存钱一样,保险的规划还是不能缺失的,因为我们无法预测风险,是否会发生在二三十年后。同时保险的规划是动态调整的,要根据家庭经济、市场产品以及社会因素等不断调整的,不是一劳永逸的。70年代的10元钱,比如今的100元要值钱,可为什么大家觉得现在的日子更好呢?看看图三的统计数据,大家的社平工资一直在上涨,而且平均上涨率高于年均5%左右的通胀率。所以规划保险,要根据家庭收入水平,不断的调整保障额度与内容,一般而言:保障类保险的资金投入,占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是合理的。
买储蓄型养老年金保险和万能保险的,具有改变家庭收入模式的战略意义,不能单纯从收益角度去评价;如今银行利率低迷,余额宝、零钱通也跌破2%,未来还有负利率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一份长期确定收益的年金保险计划就非常重要了,年金保险长期收益率,目前基本都在3%以上,而且根据银保监会要求,在逐步下调中。当然,无论是年金确定的3%以上长期回报,还是万能账户终身不低于3%存款利率的承诺,都还不能抵御未来的通胀;可除此之外,还能找到其它安全、确定的方式吗?最近中行“原油宝”的事件,投资投的本金没了还要倒亏钱,我们不幸遇上一个,就都白玩了。所以家庭理财投资是一个配置组合的规划,不是所有的资金放到保险里,但家庭需要安全确定的“睡后收入”,需要一个终身保证存款利率不低于3%的灵活账户,让家庭资金有从容的进退之地,总不能负利率时,把钱放到床底下吧?同时还保有抵御利率上行的风险,利率回到上世纪90年代的10%以上,也不是没有可能吧?万能账户的实际结算利率,业内平均是围绕银行5年定期利率浮动且略高一些的。
保险是否可以抵御通胀,是一个伪问题,因为换上银行、基金、股票、信托、外汇、P2P、私募、黄金、期货、房产、实业等名词,我们依然很难找到肯定的回答。不是家庭所有的资金放在保险里,不同的理财工具也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因此客观的认识保险的作用与优势,我们才能运用好它。就像吃饭中的刀叉筷勺,配合的使用好,要比找一个全功能的,简单现实很多。
最后:不买养老年金保险,是否能抵御通胀不知道,是不是能存到那个时候不被花掉,也是一个挺现实的问题。
买保险能抵御通货膨胀吗?现在买的养老保险会在二十年后贬值吗?
选择有分红的保险可以抵御一部分通胀,不包抵御所有的通胀。否则你的钱还可以放在哪里?保险公司也只接受你年收入的20%的保费,不接受你全部身家的。毕竟你是生活在被房地产绑架的国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