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房贷利率23个月来首降,为什么会降低呢?房价未来的走势怎么样?

1月10日,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份,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8%,相当于基准利率1.159倍,环比11月下降0.53%。这是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23个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首套房房贷利率下降是新闻媒体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的结果。2018年12月份,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8%,2008年11月是5.71%,环比下降了0.03%。这是全国首套平均利率23个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7年12月我们的房贷利率还是5.4%左右,同比来讲还是上升了不少。

房贷利率下降,说明市场房贷利率供给的失衡。

2019年1月份,国家将降准一个百分点,分别于1月15日降低0.5个百分点和1月25日降低0.5个百分点。

大约释放资金15000亿左右,对冲掉央行停止的中期借贷便利,大约释放资金8000亿。

二零一八年至今央行已连续四次降准,累计下降3.5%。调整后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大型金融机构13.5%和中小金融机构11.5%。

实际上,目前我们的货币政策正在由紧转松,但目前的货币政策仍然是偏紧的。要想预言房价由此可以升温,几乎是不可能的,预计2019年国家还有2到3次降息。

真正有利于房价上涨的是降息。真正房价也上涨,一般会出台利率优惠政策,给出六折七折利率优惠,同时利息的标准也会适当降低,同时要伴随着大量的货币投放。

根据社科院发布的劳动人口绿皮书,我们国家人口将在2029年左右达到顶峰14.42亿,而且还是维持在总和生育率1.6的情况下。

不可否认的是,房价直接影响生育意愿。如果未来房价在高,生育意愿再低,我们的人口顶峰有可能会提前一两年到来。

没有足够的人口支持,再加上未来房地产税有可能出台,房价怎么还能高得起来呢?目前,也就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了。人们增长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消化现在的房价。

所以,房价应该说从2018年就开始进入了白银时代了。

首套房贷利率23个月来首降,为什么会降低呢?房价未来的走势怎么样?

谈谈我的观点。

第一个问题,关于降准。

总体上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实际上,2018年央行实施了4次降准、2019年1月份实施了1次降准,而专家普遍认为还有进一步降准的空间。

央行实施降准,一方面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并期望通过央行→商业银行→企业的传导机制,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第二方面,降准也是降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比如一月份的降准可以节约商业银行资金成本200~300亿元。

目前来看,货币市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的成本已经有所下降,货币基金收益率节节走低就是其表现之一。

商业银行资金成本降低,而且资金相对宽松,就具备降低贷款利率的条件。

根据统计数据,房价出现了稳中有降的趋势,可以说调控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投机炒房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但是不可避免地,较高的贷款利率也抑制了刚需购房需求,有违政策初衷,这也进一步为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提供了基础。

再一点,商业银行为了自身的利益,从资产安全性角度考虑,也有动力发放房贷。不同银行基于自身情况,适度降低贷款利率也是可取的竞争性商业行为。

所以,房贷利率下降完全符合预期。

第二个问题,关于房价。

“房住不炒”这个大政方针只要没有改变,房价很难具备突飞猛涨的条件。

自1998年房改以来一直到2018年上半年,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支撑着房地产市场突飞猛进地发展。但是现在呢?我国长时期形成的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正处在转变的临界点上。有的地区房价收入比超过20~30倍,远超国际普遍认可的水平,已经容不得继续制造泡沫,以免产生不可防控的风险。

总体上,国家调控的目的是稳定房价、防控风险,而炒作房产、房价猛涨是与国家调控政策相违背的,个别地方房价小幅降低、回归正常,也是化解风险。

两个问题关联起来看,国家希望降准释放的资金主要用来解决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性问题,不希望再有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不希望房价进一步走高加剧泡沫破裂的风险,而是希望实现“房住不炒”目标,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房价稳中有降,缓慢释放风险直至完全化解风险。

首套房贷利率23个月来首降,为什么会降低呢?房价未来的走势怎么样?

卖场里的商品大规模打折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促销,回笼资金,挽救低迷的市场人气。首套房贷利率的降低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房子卖不动了,地产商、银行资金链都吃紧了,迫不得已采取这样的措施来激励刚需购房

或许地产业的秋天已经来临了

何出此言?

(1)人口出生率锐减

专家预测2018年,也就是去年新出生人口大幅度减少,虽然权威统计数据仍未出炉,不过趋势已经成定局,不久的将来迎来人口增长的拐点也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房子的作用是什么?用来吃?用来玩?用来生小房子?

房子是用来住的,是基于人口数量之上的居住需求。在未来人口增长缓慢甚至是负增长的大背景下,人少了,寸土寸金的钢筋水泥土混合物还有谁去买?动辄百万的房子还存在多大的市场?

(2)最低工资标准

大部分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还没有达到 2000 元,指望广大农民进城大手笔买下百万的房产现实么?

即便是拆迁、棚改的进度加大,没钱买房的现实也不会改变。并且,以这种“强制”的举措让农民贷款买房,只会留下更多的弊端,万一就业不景气,银行坏账率将大面积攀升,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情况图表)

(3)房子换不来CPU

贸易战开打拿什么和美国谈判?依靠房子么?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地产业的过度膨胀会挤压其他行业的发展,让那些坐冷板凳的人静不下心,让社会浮躁、暴富的心理愈加张狂。唯有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才能为经济提供永续的发展力,促进产业、社会的转型与升级。

CPU、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国人手里,即便是谈判也有所顾虑呢!万一给掐断了供应,很可能国家都要随之瘫痪。。。

地产业辉煌了这么久也应该给其他行业让步了

首套房贷利率的降低才仅仅是一个开始,先知先觉的朋友已经感受到房价松动了。地产业的衰败是必然的,也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必须要经历的一环阵痛。

首套房贷利率23个月来首降,为什么会降低呢?房价未来的走势怎么样?

家族财富密码评论员山石:

最近很多城市不管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都悄悄出现了松动,很多人又认为这是不是房价又开启了新的一轮上涨周期,笔者个人不这么认为。

虽然利率上有放松但是我更倾向于把这种放松理解为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托底,而不是鼓励上涨。

最近虽然利率在放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各个部门也都在公开场合强调房价调控不放松。

过去的十几年房地产行业对于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房价也已经到达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存在一定的泡沫这个是谁都无法回避的。但是也不能让房价一下降下来,那么我们的经济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未来的房价最好的方法就是维持在一定的价格区间,然后用时间换取空间慢慢的消化掉这部分泡沫。

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既不会让房地产过快上涨也不会让房地产重重的摔下来,那么在政策上就会出现下行压力加大就会放松一点往上拖一拖,上涨的势头猛了就会政策收紧往下打压一下的情况。

首套房贷利率23个月来首降,为什么会降低呢?房价未来的走势怎么样?

感谢邀请!

无论是投资房产也好,还是购买刚需也罢,都是要看懂政策的方向和趋势!目前直至未来几年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房地产趋势都是以“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趋势前进的,也就是说炒房黄金周期的20年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房价将会以稳为主!!

首套房贷利率的下降是一个信号,是一个给予刚需者买房的信号,我认为对于刚需的朋友来说,买房趁早不宜晚,因为你的工资,甚至是你的理财收益将随着时间越来越跟不上购房能力!现在你买不起,未来可能更买不起!所以刚需者购房乘早不宜晚!再加上买房是一项可以30年贷款,而你只需要付款30%,银行付款70%的模式,难道还在期待放假大跌吗?难道还有更有利更优惠的贷款政策?

因此未来的中国市场对于炒房的调控会越来越近,但是对于刚需买房的贷款策略会有所放松,明确和贯彻了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政策!再加上现在个税减免的信息完善工作,未来个人住房信息将越来越透明,大量囤房的空置税等打压炒房者的策略会屡屡出台见效,因此我认为未来的房价是保持的一个刚需增长,价格却稳重慢升的趋势,几年内很难见到再次大涨大跌的情况出现了!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有什么疑惑和建议也欢迎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首套房贷利率23个月来首降,为什么会降低呢?房价未来的走势怎么样?

稳房价是当前任务!稳下来了该松一松了!

房地产市场可能是受调控最多的一个行业,过去2年全国房价经过调控,房价先后遏制住了迅猛的涨势,进入平稳阶段,这种调控是以成交量萎缩为代价的,房价平稳并伴有下跌的趋势,给房地产松绑,似乎是一个可做,但不能明说的事情,一方面刚需受限,另一方面房地产和经济相关程度高,房地产的低迷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在汽车消费负增长,手机消费负增长,外贸紧缩的情况下,只有投资能拉动经济的前行,而08年以来的对基建的投入,无论是机场、港口、高速还是高铁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基建的投资效果不明显,最近发改委密集批复了各个城市对地铁的建设规划,这是下一个基建投资的领域,另一方面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在放缓,所以房地产投资是一个可以应用的工具和突破口。

房地产要松绑,首先要在需求端松绑,降低利率是最直接的,未来也许还会松绑限购,在首套房利率下调方面,上海和深圳已经先行一步了,广州、衡阳、合肥已经在松绑房地产方面作出了表率。

房住不炒是一个大背景,但是居者有其所,稳定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同样重要,我们的城市化只有58%,计划到2030年达到70%,城市化人群的居住需求是新的住房需求,不该被压制,利率的升高,对刚需购房的成本有很大的提升。

不管是租房还是买房,市场上得有足够的房子,把商品房做成公寓出租,有增加房间数量吗?把包子做成馒头就能让更多人吃饱吗?无论是包子还是馒头,都只是形式,生产更多的包子或者馒头才是解决温饱的方法,把包子做成馒头不会让更多的人吃饱饭,居住也是一个道理,这本身并不是很复杂的经济道理。

平抑房价最好的方法是建设更多的房子,房子建在哪里谁决定?是买房人决定 的,是开发商决定的,一个偏远的乡村,一个没有产业人口的城市,居民自然不会选择去购买,建设了也卖不出去,开发商会搜集买房者的喜好去建设房子,这是价格发出的经济喜好。

总之我的观点是,平抑房价,稳定房价,一方面要松绑,给需求端松绑,另一方面提供更多的房子,供需平衡,给土地供给松绑,符合城市化的进程对居住的需求量。

主做股权设计、股权激励,业余爱好搏击认同我的观点,欢迎点赞、关注咨询合作请私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