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卡什么时候能够改变功能,让老年人免费乘车?
上海市从2016年5月1日起推行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发放老年综合津贴,年龄越大发放的标准越高。
发放标准共分为五档:
(一)65-69 岁,每人每月75 元。
(二)70-79 岁,每人每月150 元。
(三)80-89 岁,每人每月180 元。
(四)90-99 岁,每人每月350 元。
(五)100 岁及以上,每人每月600 元。
老年津贴制度是一项更公平的制度,针对所有老人都可以享受得到,并不是只有出行的人,很多疾病或者卧床老人也能感受到政府的关怀了。
实行老年津贴制度两年来,上海市共支出老年综合津贴112亿元,惠及339.8万老年人,惠及面更广了。
发放老年综合津贴,需要办理相应的“上海市敬老卡”,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份按季度进行发放。
70岁以上老年人乘坐公交、地铁也需要付费了,也确实消除了一部分老年人占便宜的小心思。
不过为了照顾特殊老人,上海市太平洋保险公司,十分贴心的为70岁以上老年人设置了一款保险产品“保通卡”。每月付出150元,可以享受轨道交通畅通无阻的优惠。
也就是说变相的根据有需求的老人,可以让他们恢复免费乘车的情况,毕竟免费乘车的时候,也是不发老年津贴的。我们不能既占便宜,又要求免费吧?
而且保通卡还有5万元的意外交通事故赔偿。年纪越大保费越低,80岁以上只有139元,80岁以上老人还是赚便宜的。所以,更显出老年综合津贴的优越性了。
上海市的老年津贴制度真的很不错,希望能够其他省市也一块儿学习。不过其他省市不一定有这样的财力啊。
2017年上海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8677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2678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总量147.9亿元,全市10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147.4亿元。合计,1.56万亿以上。一年只出五六十亿,真的跟玩儿一样。
上海老年卡什么时候能够改变功能,让老年人免费乘车?
在回答这一问题时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当初上海对年满65岁(含65岁)以上市民每月实施老年津贴的初衷和其社会原则。
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目前的常住人口要达二千万上下,加上流动人口数量巨大,尽管几十年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一直在城市的基础建设下加大投入并取得巨大成就,但要完全满足城市发展和人民需求还为时尚晚。
2016年5月1日,根据上海市老年人保障条例的精神,开始了对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符合上述年龄的老人每月定期发放综合津贴,为了惠及更多的老人群体,还把原来所执行的优待年龄从年海70岁提前到65岁。同时废止了有关老人免费乘车的相关政策。在原实施7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时,有关各方充分组织讨论,听取市民和专家意见。一次电视讨论会上,大学教授顾俊先生曾说过任何一种社会资源到了社会人群能够被无限止被使用和消费透支时都是不科学,不合理和有背社会公平原则的。其实在实施免费的一段时期在一些诸如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上同样也出现了不少不尽人意的情况,也有些老人并不将此看作是社会尊老敬老的善举,感恩体谅社会,而作为结队出游,旅游:观光,消愁解闷,打发时间的工具,少数还有不乘白不乘的不健康心态。何况理论上的错峰时段外,上海交通压力同样极大,严重挤占了正常出行人员的乘车机会,成了困扰上班族的一大门难题,同时据报道还出现个别老人在家画乘车表格每日达到指标用笔打勾类似企业每日的员工考勤,更有老人高温天在13路公交车上享受空调来回乘车午睡的乱象,笔者在11号线上就看到有身体健壮的老先生对车厢里的一群老人大喊:老陈,下一站某某路,下还是不下?回答:先乘过去,想回再回来,反正不花钱!在九号线上还曾看到十几位乘免费车去九亭转开发商中巴去江苏帮人做房托赢利的老人组合,大爷大妈都有,在车厢旁若无人,大声说笑,俨然一副“特权阶层架势”,一旁其他乘客敢怒不敢言。更有甚者,出现了一些中年人也冒用家中老人的敬老卡违规乘车,媒体曾几次报道了上海轨交组织的多次整治活动,但面对一些错综复杂的冒用人群即是投入大量精力疲于奔命也难收实效,一次曾见被查获的中年妇女对执行人员振振有词:我爸有病在床,我拿他的卡乘车买他配药有什么不行!?这些现象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社会负面效应也显而易见。
以发放老年津贴取代免费乘车办法实施后,这一做法受到了大多数老人和市民的欢迎,,地方财政为解决这一问题所投入的资金年以若干亿计,充分体现了对老年市民的关怀和对城市有限资源的合理整合,科学管理。在缓解市民交通出行矛盾上收效明显。同时,综合津贴的实施还惠及和照顾到了那些平时不外出不乘车老人的利益,应该说这种做法是得到了大多数上海老人和其他年龄段市民的肯定和欢迎。
现在,有关部门还推出了一种优惠满足部分确需经常出行老人的保通卡,其价格并不高于所发之老年综合津贴,供老人选择,其避高峰时段的基本原则不变。
对老人来说,拿了津贴再免费乘车鱼和熊掌兼得二厢其美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就上海既采取了发放老年综合津贴,再开放对持敬老卡的老人免费乘车,至少在目前情况下是绝无可能的,因为这违背了当初发放老年综合津贴的初衷并也有违社会公平原则。城市公交这一社会资源是紧缺的,在利益分配上一味强调关爱对任何一个群体的无原则无限度的倾斜或是利用所谓“尊老敬老”当着一种伪命题一味否认城市资源的科学有序管理,对一种能够兼顾各方利益,惠及了整个老人群体的合理做法施以道德绑架,一味鼓励无原则的倾斜,任凭单边占用透支宝贵紧缺社会资源,滋生对包括老人自身安全的隐患和其他社会成员本应合理共享的有限社会资源失衡的乱象,其背后所包含的就是对社会其他群体成员的不公平。(图片说明:2016年5月15日9点34分免费乘车即将停止前辰山植物园门前车站的结队出游的老人们和2016年6月28日停止免费乘车后白天拍摄的九号线地铁和公交车车厢场景)
上海老年卡什么时候能够改变功能,让老年人免费乘车?
告诉你,老年卡和老年人免费乘车卡是两码事。老年卡其实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有身份证就替代了老年卡。上海市从去年就取消老年人免费乘车这一规定,改为每月给老年人乘车补贴费67元(我记得不一定准确),好像包括乘地铁在内,花完自行往卡内打钱,全江苏省内通用通存。因为去年我和上海的同学在华东五市游玩了一圈。至于上海老年卡改变功能,那就不太清楚了。老年卡只可以证明你的身份,何时退休,多大数。原来可以免费入园,入公厕。现在公园公厕,我们这个城市到处都是,而且大都是五星级的。旅游景点亮身份证(老年人)六十岁以上全是免费的。因此说老年卡(以前六十岁以上的有些人办过)现在就没用场了。
上海老年卡什么时候能够改变功能,让老年人免费乘车?
答,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明白,上海为什么会取消老年免费乘车卡。上海取消老年免费乘车卡,不是因为免费乘车的老人太多,而是因为免费乘公交的老人太少。少数身强力壮的老人获得了实惠,多数体弱多病的老人并没有感到城市的切身关怀。用老年补贴代替老年免费乘车卡,是彰显公平的、一举多得的、皆大欢喜的城市管理行之有效的举措。
上海市府财大气粗,用真金白银去孝敬老人,全国绝大多数城市望尘莫及、根本无法攀比。既然做不到,就只能按通用的方法行事,这一点不能证明其它城市在对待老人出行上,比上海更通情达理。
我个人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因为上海老人绝对不会同意,拿老年补贴去换回老人免费乘车卡,所以,这个问题是一个十三点问题,没有现实支持的实践基础,是一种贪得无厌的无聊话题。回答完毕。
上海老年卡什么时候能够改变功能,让老年人免费乘车?
我知道,湖南有个城市任何人乘车都是免费的。我们杭州是个暖心城市,只要超过70岁,无论本地老人还是外地老人,都可以凭身份证领取免费乘车证。这种好事情,在我们隔壁那个叫上海的地方是万万做不到的。上海一直是个洋径幫的地方,可怜那里的老人都跑杭州旁边来了。
上海老年卡什么时候能够改变功能,让老年人免费乘车?
我是上海的,我赞成发補贴,我父母亲都己90多岁,根本无法享受免费乘车,现在有了補贴,上医院看病,都叫出租车,我也70多了,不会会整天往外跑吧,我用補贴买交通卡,出去刷卡挺方便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