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再掀热议,还能调高吗?你怎么看?

个税起征点未来肯定还会调高,不过现在国家推出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方案,真的很符合实际,虽然正在征求意见。

一开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设置5000元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嫌低,觉得应该提升到7000元,甚至更高。但是不管怎样,统一设定标准,会有一刀切的嫌疑。

后来国家推出了灵活的调整方案,《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子女教育费专项附加扣除,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可以有一个人承担。

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高达一年6万元。

继续教育费用扣除是每月400或300元。

房贷利息专项扣除是每月1000元。

租房扣除根据城市的不同因地制宜,从800元到1200元不同。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是2000元限额。

就如此计算,我的个税起征点能达到9000到1万元以上。按照相应标准,每月能够免税两三百元。

目前来看,9000元的个税起征点标准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收入。而且我们个人所得税不再逐月计算,按照一年进行统计。是越来越人性化了。

以前的时候发年终奖金,还要考虑是不是分摊到每个月里,高额的所得税,非常不符合社会实际。

希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应的起始标准和专项附加标准也能够跟不断的提高。

至少这个方案,跟我没有多大关系,刚刚工资接近3500元的起征点,又被抛下了5500元。哎~

个税起征点再掀热议,还能调高吗?你怎么看?

我国的个税起征点笔者认为还能调高,而且必须要调高。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按照我国个税起征点5000元来计算,真正在我国交个人所得税的都是低收入阶层,高收入的富豪们反而不交个人所得税,富豪和明星们的收入基本不交税,他们的收入都变成了投资收入,都变成了股权收益,都能合理避税,只有工薪阶层才交个人所得税,按5000元起征太低了,按5000元起征,交个人所得税的大部分都是低收入阶层。这对低收入阶层来说,非常不公平,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本来收入就低,交了社保和个人所得税后,所剩的那点钱,维持家庭生活,生活压力太大,面对高房价和高物价,普通的工薪阶层才是最艰辛的。

原因之二,按照目前我国的高房价和高物价,个人的所得税的起征点最低也应该提高到10000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是要让高收入的人多交税,低收入的人少交税或者不交税。在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是让富人和高收入阶层来补贴低收入阶层的,现在我国的个税设计变成了低收入的人交税,高收入的人避税或不交税。

原因之三,美国的富豪都是争着多交税来补贴低收入阶层,例如,巴菲特等美国富豪总是带头多交税,并呼吁税收改革要让富人多交税,尽量不要让低收入的人交税,更重要的是美国富豪都习惯去世后将所有的财产捐献出来帮助低收入的人。

所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太低,与现在我国的高房价和高物价相比,提高得太慢了,按照我国现在的高房价和高物价,个税起征点提高到10000元才是正常的。

你在现实中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加盟皓脉财富生活联盟圈咨询。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创业的难题,生活的难题,企业发展难题,产业升级的难题,资本运作的难题,理财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个税起征点再掀热议,还能调高吗?你怎么看?

起征点为年薪十二万,即平均月薪一万。

年薪12一20万,超出部分按10% 税率。

年薪21一30万,超出部分按50%税率。

年薪30万以上,超出部分按100%税率。

个税起征点再掀热议,还能调高吗?你怎么看?

未来“起征点”调高,必须的!

但这里必须强调一个问题,即个人所得税没有起征点,以前的3500元、现在的5000元叫费用扣除。二者意义完全不同,起征点达到某个点则全额征税,而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则无论工资薪金高低都必须从收入中减除后,才能征税。

其实明白费用扣除的意义,就会明白其调高是历史的必然。费用扣除额的多寡,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物价指数、居民维持基本生活的必须支出等多因素综合决定的。我们看一下自《个人所得法》颁布以来,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额的变化:

1980年9月,税法确定的‘‘一费用扣除额是800元,并持续25年。

2006年1月,确定费用扣除额是1600元,两年后就发生了变化。

2008年3月,调整为2000元。

2011年9月,调整到3500元,一直持续到今年10月1日前,10月1日起,工资薪金费用扣除额5000元。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医疗、教育的改革加之通膨因素使居民家庭的必须支出大幅增长,如果把居民维持生活的必需收入作为征税对象,则失去了个人所得税“体现社会公平”的立法宗旨。

所以,从长远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奢侈品会蜕变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居民的必须生活费用将越来越高,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费用扣除额必定水涨船高。毕竟个人所得税的原则是:高收入者多纳税,中等收入者少纳税,低收入者不纳税。税收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美!

个税起征点再掀热议,还能调高吗?你怎么看?

根据2019年实施的新个人所得税法,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4项内容。对于广大工薪阶层来说,主要所得即为工资、薪金所得。

首先,我们来看个人所得税是如何计算的?

应缴个税金额=(年度收入-60000-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适应税率

下面分别说一下影响因素(注意:这些数据都是以年度为单位计算的):

年度收入:每个纳税年度的全部收入,对于工薪阶层,主要包括工资,奖金,各种补贴等等。

60000元:即为每人每月固定可以扣除5000元,全年60000元,也就是我们讨论的目前每月扣除的5000元要不要提高?

专项扣除:国家规定缴纳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从个人工资中扣除的部分)

专项附加扣除:新个税法增加的部分,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综合所得适应税率:3%-45%(共7级,分段计算)

由此可知,个税的多少并不完全取决于每月固定的扣除费用,还和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内容相关。每月固定扣除的5000元主要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支出,如果1个人(不考虑家庭整体)剔除住房成本、子女养育、大病支出等因素,这个扣除金额也不能算太低。

但是,一个家庭实际生活中,基本生活费支出占比可能较少,大量的支出发生在子女养育、房租房贷、赡养父母和大病支出等方面。目前针对这些支出的专项扣除金额偏低,远低于实际发生的支出,导致了大家普遍认为工薪阶层税负偏高。

目前专项扣除大致规定如下:

举个工薪阶层一家四口的例子说明:

爸爸月工资20000元,扣除养老保险个人部分1600元(工资*8%)后,剩下18400元(因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个人部分会返还个人账户,暂不考虑这部分)。妈妈工资8000元,扣除养老保险640元后,剩下7360元,夫妻二人税前可支配收入合计25760元。

支出方面,家庭日常开销6000元,房贷8000元,赡养老人2000元,孩子教育支出3000元,其他支出2000元,合计支出21000元,基本收支平衡,仅有少量结余,如果再有一些医疗支出,将基本无结余。这样的情况下,应该不需要缴纳个税或者只缴纳很少比例的个税比较合适。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因医疗保险金额较小,住房公积金各地比例不同,暂不考虑扣除,计算出来的个税会略高)

爸爸的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18000-固定费用5000-养老保险1600-子女教育支出2000-赡养老人支出2000-房贷支出1000)*12=76800元

应缴纳个税=36000*3%+(76800-36000)*10%=5160元

妈妈的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8000-固定费用5000-养老保险640)=28320元

应缴个税=28320*3%=850元

家庭合计缴税6010元,综合税负=6010/(76800+28320)=5.7%,对于工薪阶层来说,税负还是比较高的。

综上所述,希望可以继续加大专项扣除比例,减少一般工薪阶层家庭的税负。

政策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个税起征点再掀热议,还能调高吗?你怎么看?

感谢邀请回答此问题。个税起征点今年1月1日起刚刚从原来3500涨到5000元,按照国家税局总局的报告称,已经有6000万工薪阶层不用再缴税了,可是现在又有人跳出来觉得起征点还需要上调才行,其实早在去年人大会议上,政协委会、人大代表都提交过关于个税起征点的议案,比如北上广深以及现在杭州、成都的起征点就应该调整到8000左右,但是国家认大常委会并没有采纳,所以估计国家也在满满试点推行,至于起征点下一次多久会调整,这个先不说了,到时候就知道了。

个税起征点上调,那只是时间问题

根据多年研读职场新闻和时政的经验来看,大家热议的起征点上调那是一定,这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国家GDP已经突破90万亿,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多,物价水平也会逐渐增长,所以按照常理来说,个税起征点法案的调整修订也会在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进行调整,大家不必太在意。

努力提高自己的收入才是硬道理

很多伙伴在今日头条看到这条信息后,就开始了自己漫无边际的吐槽,表现除对此的急切关心,其实大可不必。说句实在话,这是国家政策,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和财政部管的事情,作为普通老百姓和打工仔,就不要瞎操心,就应该把时间和精力好好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做好切实的计划,如何仔2019年以及后五年的时间里,让自己的收入翻一番,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整天仔网上吐槽和仇富。

提升自己的收入能力,就是你的生产竞争力

我记得在悟空问答中无数次的说过,现在收入三四千不代表未来你依然是三四( $ _ $ ),现在收入不高,并不代表未来就拿不到高薪,关键看人和你的发展思维意识,很多伙伴纠结于现在工资低、要求高、老板苛刻,又担心现在的工作,其实我们没有搞清楚如何让自己更值钱,那就是要提升我们的职商和财商,保持高效率的学习,增强自己的职场战斗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