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给你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一次性给你10亿元;第二种是,给你一元,然后一个月内这一元钱和它产生的利息每天翻倍。你会如何选择呢?
如果让我选择,如果这个月是28天或者29天,我坚定不移的选择,一次性10亿元。如果这个月是30天或者31天,一定要选择第二种方式。
乍一看,1元和10亿元相差10亿倍,但是在每天翻倍的情况下,经过30天的变化,相差实在不大了。
2的29次方,结果是536 870 912。也就是说,选择第二种方式,如果30天的话,我手里面的金额是10亿7400万左右。如果是31天,将再次翻倍变成21亿5000万。
注意我没有犯错误,第一天是一元,第二天才是两元,所以第30天应当是2的29次方。
由此可见,如果是28天或者29天,手里的金额只有2亿元或5亿元左右 ,比一次性10亿元要少得多,选它们就亏本了。
不过相对来讲,如果恰好是30天,选择10亿元也可以,毕竟有10亿元,不差那7000多万,先落袋为安嘛。
复利这种方式威力非常巨大。这里面还牵扯到以前一个很出名的国际象棋的典故。
传说,印度的舍罕国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大臣西萨·班·达依尔。这位聪明的大臣跪在国王面前说:“陛下,请你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在第三个小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每一小格内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啊,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国王说:“你的要求不高,会如愿以偿的”。说着,他下令士兵把一袋麦子搬到王宫中,于是计算麦粒的工作开始了。
第一格一粒麦子;第二格两粒麦子;第三格四粒麦子。棋盘摆不开了,放到地板上……可还没到第二十格,袋子就已经空了,于是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国王面前来。但是,麦粒数一格接一格地增长得那样迅速,不到40格国家的仓库就被搬空了。国王看出了即使拿出来全印度的粮食,也兑现不了他答应答应达依尔的承诺了,于是赏赐了他很多金银财宝。
国王应给象棋发明人多少粒麦子呢?
(1+2+4+8+……+2的63次方=2的64次方-1=18446744073709551615(粒))
目前,一粒小麦大约重0.025到0.040克。1845亿亿粒小麦,按照每粒0.025克计算,总重量大约是4612.1亿吨。我国2016年小麦产量是1.28亿吨,可以说,古往今来,我国产出的所以小麦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所以,千万不要用复利跟别人打赌。
复利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这其实是一道很经典的关于“复利”的问题,计算下来的结果很惊人。
1块钱,30天后变为21.47亿元的奇迹
先说一下题主的答案:
今天给你1元,接下来每天给你前一天2倍的钱,持续30天下来,答案是2,147,483,647元,即21.47亿元。
我用最“傻乎乎”的计算方式来展示,为的是让大家更为直观的看到,掉在街上都没人捡的1块钱,是如何通过复利的方式,在短短30天之后,魔术般的演变成21.47亿元的。
“价值投资并不需要什么高智商,而人们总是想得很复杂,其实这只是复利的倍增而已。”——沃伦·巴菲特(证券投资教父,前世界首富)
说到复利,总会提到巴菲特。在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排名第三的他,目前拥有的资产大约是805亿美元,相当于5313亿人民币。
5313亿元,挺起来有点抽象,具体是个什么概念?
一千亿有11个0。一个普通的办公桌计算器,屏幕打满才可以敲下这笔巨款,呐,大家感受一下。
万一巴老爷子哪天不小心又翻了倍,我们手里这计算器就不够用了啊!
复利令财富呈“几何级”增长
巴菲特是典型的价值投资者,在60年的投资生涯中,对于复利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而复利对他的回报,也越来越巨大。
巴菲特在他30岁时,赚到第一个一百万美元;
37岁时,赚到一千万美元 ;
47岁以后,他的财富突破常规,开始了几何级增长;此后10年,他的所有投资一共赚了518倍。
就好像上面计算1块钱那个例子,从中途的15天以后,数字量级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喜诗糖果、富国银行、吉列、好时巧克力......这都是巴菲特的经典案例,至少十年的长期持有,为他及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创造了惊人的收益。当然,如何选择投资标的很重要,但这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我们强调的是“复利”的威力。
可能小伙伴们觉得,那些身价动辄上百亿的富豪离自己太远,那么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在理财中,复利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究竟有多大呢?
前内地首富李嘉诚,在聊到普通人如何获得财富时,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个人从现在开始,每年投资1.4万元,如果每年能获得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40年后,资产会变成为1亿零281万元。”
这个结果没问题,有人验证过。
普通人能通过复利获取什么?
当然,这个例子中,20%的回报率有些过高了,都快赶上巴菲特的年复合收益率了,大多非专业数投资者很难做到。甚至你会觉得这有些脱离实际。
的确,小金我也这么认为,谁能长期保持20%收益呀?太难了~
所以,我决定用一个更为“接地气”的例子,来算算普通人做理财,坚持复利+长期的原则,20年后能积累多少财富。
首先,我们设定一个更加理性化、更为容易达到的年收益率:8%。坚持指数基金定投、靠谱的债权投资、手头钱多也可以做信托,都能比较轻松的达到。
同时,40年的投资期太长了~虽说价值投资历久弥香,但现实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坚持投40年。我们打个对折:20年。
一个准中产家庭,每年拿出10万元用于理财,还是可以的,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
即:每年投资10万元,次年利息复投,坚持投20年,至第21年,资产将增长至494.22万元。
详细计算结果如下:
通过上表的计算,实际上,第1年的10万块,在第10年的时候已经翻了1倍,在第15年的时候翻了2倍,在第19年的时候翻了3.3倍——可以看到,复利的时间越久,越能让你的资产呈现几何级的增长。如果画出曲线,大致是下面这个样子:
所以说,即便收益率不太高,只要坚持下来,长此以往,结果依然惊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爱因斯坦将复利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同时,更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因为复利完美扩张了时间的价值空间。
相信我,把复利的玫瑰培植在时间的土壤里,财富终将绽放奇迹。
复利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复利的威力有多大?可以使一个人实现财务自由,可以使一个人投资最大化进行收益!如果说世界存在第十大奇迹,那么就会是复利!理财的最大利器:复利收益!可能很多投资者对于复利没有什么概念,认为就是叠加收益,也没有几个钱的收益。是存在短时间内无法展现复利的威力之大,要是时间一旦拉长,那么复利可能计以数倍的增长方式进行增长。沃伦·巴菲特以每年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之间的复利进行增长成为了世界首富!复利的威力是可以促使一位投资者成为世界首富!
那么,复利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如果现在存在1亿的资金,以每年百分之二十的复利增长,10年时间会是多少?资金达到6亿。20年达到38亿,30年达到237亿,50年达到9100亿,65年将超过10万亿!100年达到多少?能够达到8281万亿!这个威力大不大?可以说是100年以1亿作为基数增长了8281万倍!
当然了,如果说以亿作为计算单位不明显,我们换做10万作为计算单位。10万元以每年百分之二十的复利进行增长。13年的时间将会超过100万元,26年的时间将会超过1000万元,35年的时间将会超过5000万元,38年的时间将会超过1亿!47年的时间将会超过5亿,51年的时间将会超过10亿!
也就是说如果你30岁的年龄存在资金10万元,那么每年以百分之二十的增长率进行复利增长,那么当你到达81岁的时候,单纯这10万元就成为了10亿!
作者不易,多多点赞,十分感谢!
复利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感谢邀请!
社会发展、经济进步、财富增长,那么哪种增长方式更有效率?毫无疑问是复利! 站在投资理财角度,我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第一个方面是复利威力的展示,第二个方面是我们如何发挥复利的威力。
第一,复利在投资理财中的威力 首先我们看复利和单利的差异, 从数据来看,比如10%的单利和复利,5年、10年、20年、30年,差异越来越明显。
单利是匀速增长,复利是加速增长,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在复利情况下,不同利率和时间周期也有明显差异,见下图。
可以看出,在投资期初都是1的情况下,不同的收益率在不同的时间周期,产生的结果天壤之别,5%的收益率30年只有4.321的最终结果,而30%的收益率最终结果是2620。 再来看看巴菲特投资生涯的收益率,见下图
更清楚的图
巴菲特财富增长曲线:
下面再看两个负面的案例, 第一种情况,在股市低点时期投入的本金少,高峰投进去一大笔钱。遇到下跌熊市,因为本金已经较大则亏损很多。 另一种情况,就是亏损一半需要翻倍来回本。
优秀的复利结果有下面几个特征和要求:
开始的时候本金越多越好 利率越高越好 持续时间越久越好 过程中一定避免大的亏损 越往后复利的效果越明显,是加速度增长 高利率很难长期持续。
第二,复利思维在投资理财中的应用
应用一,股票投资中的复利思维
在选择标的方面,公司的价值就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如何理解?现金流持续的时间要尽量长,现金流要转化为股东权益,要求净资产能有较好的收益率也就是ROE, 还有就是净资产保持增长也即营业收入也保持增长,也就有了复利的效果。至于企业的研发、管理层的高效、定价权护城河等等都是手段。
在制定策略方面,安全边际的考虑就是避免大的亏损,呆在自己的能力圈内也是对收益的保障,拥抱戴维斯双击,避免戴维斯双杀。
利用市场周期,认清折价和溢价。
应用二,基金定投中的复利思维
在选择标的方面,复利的思维就是这个基金的累计净值能够持续增长,如何保障?优秀的基金经理、强大的投研支持、成熟的风控策略等等要素。
在制定策略方面,避免大的亏损和获得较好的收益,定投可以平滑风险,如果能够在底部建立足够的仓位也就有了本金,另外就是要适时止盈兑现收益,才有了更多的本金,让复利继续进行下去。
应用三,资产配置中的复利思维
在选择标的方面,如何实现复利?参考美林投资时钟,宏观经济存在周期发展,复苏、繁荣、衰退、萧条,每一个阶段优势资产不同,股票、商品、现金、债券,见下图
在制定策略方面,并不简单依赖单一资产,找到相对优势核心资产,并配置低相关卫星资产,定期进行再平衡。
应用四,家庭理财中的复利思维
在选择标的方面,在风险、收益、流动性方面的平衡,没有最优的产品只有更合适的产品,收益率很高但是风险超过了承担水平同样不适合,需要构建一个投资组合来满足上面这些需求,产品没有优劣,只要满足需要就是更适合,产品就是工具。
在制定策略方面,主要是参考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最后,总结一下,只要涉及增长的内容,复利毫无疑问是最优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投资理财还是人生、事业或者知识,如果说还需要做补充的话,那就是复利思维加上逆向思维。
复利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我是阿玛记~
复利,相信大部分人了解复利的力量都是从爱因斯坦那句“世界八大奇迹”开始的,现实中运用好这个奇迹最好的例子就是巴菲特了。
复利是什么?简答来说,就像是你往银行里存100块钱,假如年利率是10%(为了更明显一点,这么高的利率,在银行是不会存在的......),存定期是3年的话,三年之后可以从银行取出133.1元,即100元*(1+10%)*(1+10%)*(1+10%)。这种本金和新产生的利息都可以生成利息的计息方式,就是复利。
“股神”巴菲特的财富复利传奇通过上面的例子,大家也能看出来,影响复利最终效果的,本金、利率、时间,三者缺一不可,正所谓,道理谁都懂,又有多少人能有那份耐心,最终享受着复利带来的丰硕回报,能想到的,就是巴菲特了。
1941年,11岁的巴菲特看到了一本书——《赚1000美元的1000招》,这本数让他明白了,如果以1000美元起家,每年增长10%,年内会变成1600多美元,10年后会变成2600美元,25年内将超过10800美元。就想滚雪球逐渐变大的原理一样,这也是巴菲特第一次了解复利的强大。
最后,大家都知道了巴菲特,一位身价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大家,其实,论收益率,巴菲特绝不是最高的,难得的是,他赔的少,要知道,当资金赔了50%的时候,就需要再涨100%才能回本。总的来说,他的资产年化率就是百分之几,就像我下面放的那张图一样,但是复利的效果,让他成为了传奇。
致敬那句巴菲特一直强调的投资原则:第一是安全,第二是绝对不能忘记第一条。复利强大的威力,正是建立在那三个因素的基础之上,本金、利率和时间。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我是阿玛记,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区谈论,如能关注,那就太好啦,嘿嘿。
复利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谈复利思维,最好先拥有闭环思维
我有一位比较熟悉的企业家朋友,做技术出身,他们的技术在行业内部,全国能排在前五位(这是行业权威部门发布的榜单),但是营业额在行业内基本上排不上号。他有次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呢?说我们有很好的技术,有很好的专家、团队,但是为什么我们和别人差那么多?
因为彼此非常熟悉,我也就直言不讳了。
我说,你们最大的问题是只会做项目,只知道一个一个的去服务每一个客户,而每一个客户都需要你们去设计不同的方案,而且整个过程,包括流程,包括中间设备,基本上很难标准化。
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实现有效的积累,规模基本停滞不前,而且一旦遇到市场的风吹草动,企业收的影响会非常大。
为什么今天谈这个问题,正好昨天见了几拨朋友,基本也都是给几个朋友做项目顾问吧(瞎聊,不收钱的那种,也不用负责任)。其中有几个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一个问题是:文化人做企业,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没有闭环思维。
一想一个项目很好,谈着谈着把自己谈兴奋了,然后自己迫不及待的跳了进去,但是进去以后,发现举步维艰,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做生意要有梦想,这没错,但是一旦开始做企业,先把梦想放一边,想想怎么才能赚钱,怎么才能稳定的、低风险的赚钱,而且是可以持续的,不怕利润率低。不要老梦想去做大单,基础业务都没有打牢,就想去拿大单,对不起,天上即使真的掉馅饼,砸到你头上的概率比中彩票更低。因为彩票还基本是无前值系数的概率,而天上掉馅饼砸到谁头上,是要有很多前置条件的。
我另外一个朋友的企业,总是想接一些政府项目,我这位朋友总是想和负责的领导搞好关系,希望能多拿几个项目。我几年前就提醒过他,我说这种方式的逻辑基本上走不通了。风险太高,第一,你们做的领域不是项目体量很大的领域,就是说你做一个项目可能就能赚够一辈子吃的那种,第二,现在负责的人也经常换,几年一个轮回,而且你和现任领导关系好,换一个领导,绝大部分可能是会疏远你,谁都不愿意和那些与自己前任领导走的过近的人。
我说,企业的思维和你们对应的政府部门的思维是从底层逻辑上来说,就是根本冲突的。企业应该是找到一个赚钱的业务,然后打磨好,做到躺着就可以赚钱,这是企业发展的思维。而某些政府领导的思维是政绩思维,是要时常有动作,时常有动静,那如果你想把自己的业务和他的政绩结合起来,要么是你已经做出了成果,正好又是他需要的政绩,那恭喜你,有可能。但是如果是你知道他想要什么政绩,然后再去研究,再去做,对不起,基本不成立。而且现在财政资金的绩效考评也越来越严格,不可能给你超高利润,最多是给一些补贴。而他希望的,也不一定是你擅长的领域,这是关键的症结。
这上边基本是举了三个例子,虽然现象不太一样,但是底层的逻辑基本是一样的。就是没办法复制,没办法标准化,更重要的是老板的思维,这样的企业,老板一般都会陷在具体的业务中,要么是公司里最大的业务员,要么是最大的技术大拿。最大的业务员相信只有靠公关,不停的拿一个一个的项目,然后交给自己认为是一帮笨蛋的员工去执行。最大的技术大拿,绝大部分不具备商业思维,喜欢也善于去攻克技术难题,而缺乏商业思考。
现在很多人谈复利思维,谈闭环思维。
经济学家用一个公式表达复利效应:(1+r)n;R代表你正在做的事,N代表时间。只要r为正,即你在做正确的事,时间就会为你带来奇迹。
上边说的这几种情况,基本都不太可能实现复利。而是属于简单的加法,就是今天做一个项目,明天做一个项目,最后一年最大的能力可能也就是能够做下几个项目,就到极限了。很多人会说,难道不可能复制团队能力吗?就是扩大规模,裂变出更多的小团队来?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上边提到的这几种情况,基本都不可能。项目类的公司,一旦开始复制,必然会出现一个或者一堆能够和老板有着差不多能力,或者比老板能力更强的下属,这时候猜忌、自立门户种种私下里的算法都会开始了。
企业如果想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必然要具备复利思维,但是前提首先是要有闭环思维。
闭环思维的最低层面是做一件事情要能够算的清楚成本和收入,并建立起一个简单可信的模型,然后去实验,如果能够达成,即使每单业务的利润率很低,也都有持续成长和爆发的可能性。而如果没有闭环思维,只是从头脑发热开始,或者说只是从逻辑上推演可行,没有在实际的过程中得到验证,这种闭环就是不成立的。
有了闭环不是最终目的,作为老板要的是不断提升你闭环的层级。也就是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方式,突破思维的厚墙,在这个层级上再去重复验证这个闭环是不是成立,然后再往上一层级进行突破,逐步提升自己的格局和闭环的层级。最高的境界就是昨天文章里说的静因之道,没有计划、没有目的,根据不同的情况,随遇平衡,因势利导。
所以,我们很多时候,也都知道,老板陷入具体的业务的时候,就很难有精力、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的认知模式、行为模式,以及该如何突破的问题。
今天还是分享一段《管子·任法》的内容吧:
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失君则不然,合法而任智,故民舍事而好誉;舍数而任说,故民舍实而好言;舍公而好私,故民离法而妄行;舍大道而任小物,故上劳烦,百姓迷惑,而国家不治。圣君则不然,守道要,处佚乐,驰骋弋猎,钟鼓竽瑟,宫中之乐,无禁圉也。不思不虑,不忧不图,利身体,便形躯,养寿命,垂拱而天下治。是故人主有能用其道者,不事心,不劳意,不动力,而土地自辟,囷仓自实,蓄积自多,甲兵自强,群臣无诈伪,百官无奸邪,奇术技艺之人莫敢高言孟行以过其情、以遇其主矣。
这一段里第一句是总纲,就是讲以法治国的君主是怎么做的,以法治国的结果就是身佚而天下治。这里的法不仅仅是法律,还是办法,可验证的办法,可验证的闭环。
这一句就是圣明的君主行事的四大原则,我们一条一条来看一下:
第一条原则:任法而不任智,就是依靠法治,而不是依靠才智,也就是智谋。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这里的智谋更准确的说是君主自己的智谋,因为以法治国的目的是使用下属的智谋把具体的工作做好。
第二条原则:任数而不任说,这里的数是数量的数,用定数更容易理解,这个数的意思是政策。我们有些时候经常说某个人,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也就是任说。这里的意思就是工作业绩要靠成果说话,这个成果应该是明确的,或者对应我们现在的企业,应该就是刚性的考核数字,考核的标准或者说政策,不能留出多种解释的空间。
第三条原则:任公而不任私。就是依靠公法而不是依靠私情,这个我们已经反复的强调了很多遍了。
第四条原则:依靠大的原则而不是小的事例。这一句大家感觉不是那么好理解,其实,我们经常容易因为取得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成绩纯粹是运气,我们可能总结了很多经验,但是这些经验经不起推敲。不符合大道。我们应该深挖我们做得对的是符合了那些大的原则。其实,如果我们对一个现象向深处挖掘,基本上有四五个层面的问题,基本就可以触及到最为本质的问题和原因。而且这些大的原则可复用,也就是可以复制到别的业务、别的场景下重复使用,那这就是大道。我们很多传统企业经常会总结出很多以个人命名的某某工作法,这些都是属于大的原则的范畴。
做好这四条就能做到身佚而天下治。我们很多老板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闲不住,一闲下来,心理没着没落的,而且有很大的负罪感。总觉得自己得干点什么,才能显得自己比较勤奋,才能对得起老板这个位置。但是,如果你一旦开始决定做点什么具体事的时候,我说的是本来属于你的下属的工作范围内的事情的时候,你做哪一块的事情,哪一块基本就会开始出问题了。君主或者说最高领导者最为重要的是决策,这个决策是战略方向的决策,是对制度、组织架构、关键岗位的负责人的考核等等这些才是重大决策,不是给最普通的员工签一个总额只有几十块钱的差旅费的报销单。古代圣贤的君主可以用很多的时间打猎、听音乐,也就是玩了。但是对于我们现代的企业家而言,可能需要做的更多,研究趋势,研究方向,也就是我前边说的要活在未来。可以去学习,找专家去讨教,可以留出时间给企业拓展和维护重要资源,但是这些东西的前提是先提升自己认知世界和认知自己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闭环的层级,通过自己认知的提升,再重新促进企业层级的提升。
谈复利思维,最好先拥有闭环思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