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临聘人员工资会涨到跟有编制的一样是吗,同工同酬吗?

编外人员工资会不会涨到跟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一样的待遇呢?

有两类人员有这种可能,这也是大家广泛重视的教师和医护人员。

教师是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支柱力量,国家也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2018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明确指出,要实施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工勤服务相结合。

不过大家不要误解了,不是对原先的编外人员直接给编制,仍然是要进行招考的。不少地区正在实践取消教师编制的可能,老教师的编制随着其退休逐步消失,而新入职的教师不设编制,通过招考劳动合同聘用制教师的方式享受事业单位同等人员的待遇。这种用工方式更加灵活,能够有效调解各地教师的紧缺。

这种情况下,理论上说,如果当地学校的教学任务不是特别重,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给付经济补偿金之后解除劳动合同。

医护人员也是这样,医院在资金使用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编外人员工资待遇可能会更高一些。8月2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要求落实“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这一通知不仅是编内人员的福音,也是编外人员的福音,因为医院资金的使用权会更多了。

不过还有一些人比如在各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他们就参照警务辅助人员的做法实行政府购买服务。

这一部分人要想实现和编制内同工同酬几乎是没有这种可能性的。为什么这么说?

关键在于相应服务的定性问题。政府购买服务主要是在辅助性岗位上,虽然相应的人员数量达不到法定的要求,岗位定性是辅助是没有问题的。相应的执法权、保密工作岗位,都不允许使用编外人员。

而且像一些窗口服务,比如人社部门公开电话12333和市长公开电话12345的电话接听服务,都是通过编外人员来开展的。编制人员除了管理岗位之外,一般不会跟边外人员开展同样的工作,这样就避免了同工同酬的特点。

编外人员,如果有学历、有知识,建议还是努力学习考取编制比较好一些,即使是教师和护士实现同工同酬以后仍然会进行公开考录的,凭关系免试入职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有能力,最好不要在目前的岗位上继续耗时间了,跳槽到其他企业或自己创业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因为局限于政府购买服务,涉及面太广,政府不可能设置标准太高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