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农民应该怎么养老?

农民实在是一个太宽泛的概念了。在我们国家有种地农民和失地农民两种。情况还是多种多样,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不一样。所以,养老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

有的农民所处的地区经济较发达,这些农民一般进城务工参加社会保险,或者自己缴纳了灵活就业人员保险,这样到达退休年龄时,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了。国家最近几年,年年增长养老金,很多退休农民的养老金也上涨的飞快,每月一两千元,足够在农村满足基本生活了。

我们国家对社会保险补交政策,是越控越严,很多农民没有交纳职工养老保险。现在政策又不允许一次性补交,因此他们就不能享受职工养老待遇。因此,很多农民就只能享受每月一两百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2017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待遇只有125元,其中每月政府补贴113元。

好处在于不用交保险,因为补交保险每年都要六七千元。很多农民一次性掏出近十万元交纳养老保险也很心疼。而且万一活得不久就去世,纳入统筹基金部分的养老保险还不能退,这样就亏本了。

不过,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快,自己存手里的钱,赶不上社会购买力的膨胀的速度。相对买房,肯定是越来越贬值了。留存的养老钱,可能就渐渐感觉不够花了。

养儿防老,仍然是我们的农村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老年之后,跟子女住在一起,照顾孙辈生活,这是最常见的农村老年人养老方式了。

不过农民都是劳动惯了。仍然习惯到处打工,赚钱。我舅一有时间就去批发一些蔬菜到城里去贩卖,早出晚归,不论冬夏,挣的全是血汗钱。

也有一些农民,去给相关的企业干保洁和看大门等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能获取收入,尽量获取收入。

绝大多数农民都是活到老干到老,一直到实在动不了了。

如果劳动不动了,除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外,土地可能是另外的收入来源了。很多劳动不动的农民,将手中的土地承包出去,获取相应的租金为养老金。

因此,农民的养老方式主要是:

首先靠土地养老,通过种植粮食,种植蔬菜,获取一定的收入来源。

第二,靠自己劳动,或给别人打工,获取一定的养老金。

第三,国家免费发放的城乡居民养老金,也是一定的收入补偿。

第四,万不得已,才用点自己的积蓄。

第五,遇到大病住院,只能让孩子们帮忙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