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事业单位改革席卷全国,教师的待遇会上一个台阶吗?
事业单位改革,其实指的是将我们国家的事业单位,分成三大类,分类进行改革。分别是公益服务类强化公益服务职能,行政职能类转为行政机关,生产经营类转制为企业。
学校属于公益类,根据其经费收支情况不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被分为公益一类,高等院校被分为公益二类。
这种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仅仅涉及到学校的分类问题,对工资情况不会有多大变化。其实关于我们教师待遇的重点是2018年国家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的第五条提出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地位,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文件提出要确保教师的平均待遇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待遇水平。其实在东部一些地区已经基本做到这种待遇保障工作了。不过仍然没有改善普遍反应教师工资待遇低、工资确定机制不合理的情况。
实际上,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反应?主要是教师的工作是介于体力劳动者和智力劳动者中间的一种职业。
老师上课教学、照看学生,必须要有足够的体力和精力。多数年轻教师,承担着这种主要工作。但是又由于我们教师的工资机制,属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机制,年轻的教师由于职称较低、工龄较短,待遇较低。尤其是我们在评选职称的时候,由于岗位设置有限,即使达到了条件,因为没有岗位空缺也不可以评定,无法实现岗位工资晋升。而普遍来说,老教师不到退休职称岗位空不出来。
年轻人结婚生子、购买住房,而年轻教师工资较低经济压力很大。
所以实际上我们教师待遇改革,改革的目的不仅要提升教师的总体待遇,还要重点向年轻优秀教师倾斜。
我们也看到,国家在实行绩效工资的时候,要求通过设立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超课时津贴、农村教师补贴、优秀教育成果奖等方式,调整教师在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之外的工资分配差距。
不过一些地区选用的是扣取绩效工资30%另行分配的方式,来解决经费的不足。实际上,如果能够借鉴深圳的方式对班主任津贴等一些津贴补贴,额外设立绩效工资额度,这样大家就会更加认可了。
我们的教师工资制度国家也十分重视,也会采取不断完善的方式,来让分配更加合理,也希望通过国家对教师的重视,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据说美国的教师必须获得了教育学硕士,才能够入职。
希望我们国家进一步加强师范教育类学生的培养程度,给教师队伍注入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人才,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发展得更好,教师的地位才会不断走向更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