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有退休,农民怎么办呢?
这个事情,农民也是有相应的养老保险金的。不过我们工人交纳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而农民缴纳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种保险的构成不同。
职工交纳的养老保险是职工本人、就业单位、国家补贴三方面构成的养老金。
而我们的农民养老保险,只有政府补贴和个人交纳部分。所以说,退休待遇非常低。
根据2017年社保事业发展公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国家补贴8004亿元,享受退休待遇人员是1.1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国家补贴2500亿元左右,享受退休待遇人员是1.56亿,人均相差3.5倍左右。
而实际上,企业退休职工的平均待遇是2800元左右,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均待遇仅125元,相差22倍。
形成这一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企业交费外,另一方面是城乡居民的储蓄率太低。
其实我们也看出来了,养老的钱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的补贴,另一方面要有自己储蓄,再一方面还要有相应用工单位的补助。
农民属于个体劳动者,理论上可以像灵活就业人员一样,自己承担单位部分交纳职工养老保险。不过目前我们的农民人均收入太低,负担太重。而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额度,动辄五六千元每年而且年年上涨,增长速度很快。很多人是承受不起的。我们通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方式,交纳职工养老保险,有60~70%的费用,都会进入统筹账户,万一职工没有领取待遇去世是不会退还的。这样就面临着巨额的亏损风险。
而我们的居民养老保险就不这样,所有个人交费部分,都会进入个人账户,万一去世可继承。不过大家对它的认可度比较低,而且过去退休金增长速度十分缓慢。
3月29日,国家出台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的意见,明确基础养老金要向交费满15年以上的人群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重点倾斜,而且要建立跟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增长机制。
5月10日,人社部发布了关于2018年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通知,将最低基础养老金有70元上调至88元。随着以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养老金也会逐步建起正常增长机制的。
所以,目前来看,对于农民最好的养老方式就是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合理的交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最为妥帖的养老方式了。否则只能享受一两百元的最低养老金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