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前景如何?如何发展粮食产业?
粮食产业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在市场上的流通量较大。根据粮食自身的特点,形成良好的行业结构,让生产和消费完美对接,粮食的流通能够顺畅。粮食行业结构,要不断进行优化,才能保持良性发展。
先来看一组数据,了解目前粮食产业的现状从流通环节方面来看,我国有6万多个粮库,可以容纳44145万吨粮食。粮油的加工企业有3292家,加工的能力达到了20303吨。
这些基础设施是保证粮食正常流通的基本条件,在储运的问题上,相关部门也意识到了储运设施不足的问题。在90年代的时候,粮食仓容就开始稳步提升,各种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
国内有16065万吨的仓库安装了熏蒸系统,占了仓容面积的1.6%;有22141万吨实现了电脑测温,占了58%;有30205万吨实现了专业设备通风,占了78%。
全国用于粮食产业的仪器有22.1万台,通风机就有19万台,烘干谷物的设备有7035台,粮食的烘干能力达到了86210万吨/小时,一年可以烘干粮食6280万吨,有效保证了粮食储存的安全。
从粮食运输方面来看,目前国内有1206家的粮食企业,配备了专用的铁路专用线,4583节运输粮食的火车车皮,长度有1600千米;954家粮食企业有专用的码头,泊位数达到了2008个,可以周转437万吨粮食。
在东北、西南、长江、京津等四个地区建立了粮食中转站,中转粮食的能力达到了2600万吨,一些主产区的粮食,都是经过这些通道流入市场,占了全国粮食中转量的60%左右。在粮食加工方面,对一些规模比较小,布局分散的粮食加工企业进行了整合,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使粮食加工成本下降了1/3。这些成绩,主要依靠了粮食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总之,粮食流通要想更加顺畅,就要重视基础建设。目前我国的粮食流通条件,通过有效改善,让粮食流通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密切衔接,提高了粮食周转的效率。过去一般实行的是承包经营、租凭经营等方式,后来又根据市场变化的需求,改成了订单收购、代销收购、合资经营、连锁经营等多种方式,更加灵活地推动了粮食产业的发展。
根据目前粮食产业发展的现状,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发展粮食产业一、要认识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基础,而流通是产业发展的途径。
- 粮食产业的发展,就要制定合理的机构,用完善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实行产业良性发展。过去的时候,人们对粮食流通的认识比较片面。在粮食短缺的时候,只注重收购,认为只要掌握了粮源,就能保证效益,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其实,粮食流通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粮食流通,只有在各个环节能够协调发展,才能实现高效运行。粮食产业结构是流通的基础,而粮食流通又是产业的表现形式,要保证粮食流通正常运行,就可以形成合理的粮食产业结构。
- 因此,要认识粮食产业流通的作用,采取合适的手段来作出优化调整,为粮食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优化粮食产业结构,加强各个方面的协调,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 优化粮食产业的结构,需要符合市场经济竞争的要求,让粮食产业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形成相互适应的业务模式。对一些不合理的粮仓、站点进行调整,提高粮食中转的效率,加大对那些过于分散、交通不畅等站点的调整力度。
- 已经建设好的粮仓,要加强一些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一些粮情监测、谷物冷却通风等设备,发挥各自的作用。在粮食加工的环节,也要淘汰一些落后设备,利用一些节能的先进设备,提高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粮食加工的成本。
- 同时,也要根据粮食安全发展的需要,倡导企业用灵活的经营方式,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出台一些新的粮食管理措施,使粮食流通运行有章可循。只有优化了粮食产业的结构,才能解决粮食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让粮食产业发展更加高效、安全。
三、给粮食产业发展提供安全的保证
- 对一些粮食产业的主管部门,要明确粮食流通的管理职责,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让一些小而散的粮食企业进行改造调整,形成“大而强”、“小而专”的发展模式,在粮食市场中提高竞争力。
- 尤其是在农村一些地区,要加强一线粮库的实力,为粮食安全提供物质保证。农业部门比较重视生产,而粮食部门更加注重流通,根据这样的特点,也可以单独设定专一的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粮食的购销和经营,其它的企业也就不能插手,以免造成混乱的局面。按政企分开的原则,可以减少粮食流通的中间环节,避免损害整体利益,有助于提高竞争力。
四、加大粮食产业的优化力度,提高粮食加工水平
- 合理的粮食产业结构,在市场上的购销更加平衡,需求供应的通道也会更加顺畅。因此采取积极的措施,在生产环节搞好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一些比较落后的生产方式,增加粮油生产的科技含量。
- 将一些分散的加工企业集中起来,形成粮油副产品规模处理的加工企业,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对碾米、制粉和玉米加工工艺进行改进,为发展粮食加工的企业创造更好条件。国内的粮食加工企业可以实行资源整合,打破国外企业在某些领域的垄断,在市场中建立自己的品牌,在众多外资企业合围的情况下,闯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总结: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在粮油新产品开发方面,与一些粮食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只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进一步优化粮食产业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逐步缩小这方面的差距,形成规模化的粮食产业发展模式。
粮食前景如何?如何发展粮食产业?
粮食前景如何决定于能否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果十亿亩耕地都能种粮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满足本身的需要,可以不用进口粮食,这样才能中国的碗盛中国的粮食,老百姓是欢迎的!
粮食前景如何?如何发展粮食产业?
粮食价格十几年前二十年跟现在有区别吗
粮食前景如何?如何发展粮食产业?
国际粮食价格的压力下,国内粮食产业在企业参与下唯有走科技和机械化的道路才是出路。
粮食前景如何?如何发展粮食产业?
粮食价格太低,农民种粮收不符出,种粮还不如买粮,因此现在农村大批良田荒芜无人愿耕种。如此下去,产粮大国必然会发生粮荒!
粮食前景如何?如何发展粮食产业?
我认为现在粮食的前景还是永远会是稳定的,在粮食安全供应上国人们应该完全放心,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闪失,因为我国的国库储备着大量的粮食,随时都可以满足国人们的需求。但是作为种地生产粮食的农民来说,由于种地投资大,收入不高,甚至还会出现赔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现在粮食价格偏低,是现在我国农民种地生产粮食的主要障碍,主要原因是由于世界粮食出口价格偏低的原因,才造成了我国农民种地生产的粮食沒有上涨空间,使我国农民种地生产的粮食一直低价运行。所以才造成了现在的农民在种地无收入,赔钱的现象。这是我国农民在种地生产粮食中的主要障碍。如但是绝对不会影响到农民种地生产的粮食,供应市场有困难,因为国家正在应对处理过程中。所以我认为全国人们的饭碗内的粮食供应永远是安全的。
那么如何才能够稳定发展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呢?我认为,从当前的农民种地生产粮食的实际情况看,光靠提高粮食价格,会造成全社会物价上涨的连动效应,这对我国物价稳定将会受到影响。从现在提高粮食价不是上策,最后农民不旦不会受到好的效果,反而农民继续会成为受害者。就象农民种地的生产资料都会大幅度上涨,农民算下来不旦沒有增加收入,反而种地的投资更进一步加大了更多,所以最后受害的还是农民。
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只有国家和全社会,在对农民的生活,养老上加大补贴。并且把农民种地生产粮食,也纳入到国家发展强大以后,带来的经济红利大蛋糕分配当中,让农民从中也分配到这块大蛋糕的利益,让农民彻底生活上有了保障,农民解除掉了一切后顾之忧,农民才会永久性的去积极安心种地生产粮食。确保我国的粮食供应永远不会出现任何闪失,确保人们安居乐业,国太民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