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80后不愿种地、有的90后不会种地,农村将如何发展?土地怎么办?
走到农村地区可以看到,很多的农田被荒废,没有种上作物,村里就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地没有人种,这也体现出了农村的一个社会现象。
现在的80后、90后都不会种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农村种地的收入不高,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80后和90后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在家里种地,种几亩地,年成好的情况下,一年的收入最多也就3万多元,在他们看来,这个收入完全不够一家人的开销,只能出门到外面打工。虽然在外面打工远离家乡,但为了生活也没办法,至少一年可以挣4~5万元,比起在家里种地要强得多。村里的小伙子,从学校毕业以后,就会选择外出打工,基本上每年到过年的时候才回家一次,很少做农活,他们也就不会种地。
农村种地的基本上是一些老人,由于他们体力有限,不能种太多的地,最多只能种一些口粮给自己吃。年轻人都去外地打工,造成了地没有人种的现象,荒废的土地也就越来越多。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现在很重视粮食生产,一些土地被荒废了确实可惜。村委可以将这些地做一个规划,来吸收企业家来投资,承包土地搞种植发展,一来解决了土地浪费的问题,农民可以收到一些租金,二来还可以促进当地农民的再就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这就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现在的80后、90后不会种地,并不是说他们不愿意种地,每个家庭都有生活的压力。如果通过种地,一年能达到5万元的收入,相信有很多的年轻人会放弃去外面打工,会回老家农村种地,既照顾了家庭,又有稳定的收入。
有的80后不愿种地、有的90后不会种地,农村将如何发展?土地怎么办?
八零后不愿种地?原因何在?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占据了开资,农民有何余头。
九零后不会种地,看有没有利润,如果种地挣钱,谁都会潜心学习。
如果农村继续稳步发展,必先让农民有定心丸,有付出必有回报。
种植业、养殖业齐头并进,奔小康不是口号,农民的钱用在农机上,刚熟练,又有新款,老款报废,生产资料占去了农民的收誉。
本人认为,适当合理让农民把钱用在生活中,不是住宽敞的房屋,有客人来弄点相样菜,无客人时,只是大咸菜。而是有客人和平常生活水平一样。各别人爱面子,说大话,富一户不算富,富全国才是真正的脱贫。
有的80后不愿种地、有的90后不会种地,农村将如何发展?土地怎么办?
民以食为天,粮食必出于土,所以不管怎么说,农村土地必须得有人耕种。趋势有二:
1、随着上辈农民一天天老去,80、90后既不愿种地,也不会种地,今后的土地大概率会集约到农村专业合作社,进行机械化作业,推广现代农业。给予土地使用权拥有者一定的承包费。
2、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农产品价格随着国家鼓励政策而出现变化,可能大幅调整上扬,如果每亩地纯收入稳定达到2000元以上,还是会有一些人选择种地。特别是一些不发达地区且不适宜规模化种植的地方,土地都会被充分开发利用。再说种地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一般人学学就会,何况现在的80、90后普遍受过一定教育,就更不是问题了。
有的80后不愿种地、有的90后不会种地,农村将如何发展?土地怎么办?
坐标陕西农村,我是一个90后回乡创业新农民,解答这个问题,我觉得我的经历比较贴合实际农村生活。
我们村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羌白镇,近几年盛产大荔冬枣,农民陆续都投资建设了冬枣大棚。在我们村里,80后有部分人在外地上班,打工,也有部分人是技术工人比如电焊等。我作为一个90后,专科毕业后回乡做了快递,一做就是4年多。
如今不做快递了,家里也新搭建了冬枣大棚,我就跟着我爸忙碌家里的冬枣。很多活我不会干,还在学习中。现在给冬枣树通风,掰芽,帮忙打药除草等学会了一点,但是不能独当一面,我在很认真的学习务农的知识。
我的初衷是通过我的努力,一边干活,一边拍西瓜视频,一边分享农村生活给所有人看,当然我也希望能够在后期帮助家里在网上销售特产水果,比如开头条小店,比如直播卖货等,现在才开始做,虽然一头雾水,但是我很积极的在促成这个事情。
目前土地集体化在陕西农村还不是很现实,也不可能像美国农场那样,一个人种几百亩地。所以我会跟着我爸,跟着村里种庄稼的叔叔伯伯们学习务农经验,未来希望我能独当一面,到时候我爸可以不那么辛苦种地。
综上所述,80后不愿种地因为有不同的活法和收入来源,90后不会种地可以进行学习,前提是个人愿意。农村的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农村未来的发展也一定是多元化的,至于土地流转和承包制的变革是一个很长远的问题,土地目前还不会有太大的改革,包产到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地还是要种的。
作为一个90后,我觉得当农民挺不错的,既可以顾家也可以学到知识,挣钱少点但小日子也其乐融融,我是阿赟,希望我的回答能被大家所接受,感谢。
有的80后不愿种地、有的90后不会种地,农村将如何发展?土地怎么办?
车到山前必有路,说自己
有的80后不愿种地、有的90后不会种地,农村将如何发展?土地怎么办?
关于在农村有的80后不愿意种地、有的90后不会种地的现状,作出如下原因分析。
- 有的80后之所以不愿意种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种出农产品的价格和销路是个问题。许多农产品都是季节性的,价格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也比较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销路不明朗,成为了部分80后不愿意种地的原因。
- 农村的基础设施配套较差。道路、医疗等各方面的基础条件相对大城市来说较差。而且在农村种地到年老了会面临养老方面的问题。而在城市里上班却可以缴纳养老保险,退休了还有工资可以领。
- 想要让子女去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城里的来说是比较差的,而许多80后的孩子也正值上学阶段,所以许多80后都想把自己的小孩送到城里去接受更好的教育。
- 父母不愿意孩子再回去种地。许多80后的父母辈都是50后、60后的人,他们一辈子都在黄泥土辛苦,到头来也没挣到什么钱。所以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再回去种地,走上自己那一辈的老路。父母思想观念影响到了下一代。
- 有的90后不会种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从小父母不让做农活。许多90后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父母都是比较疼爱。不愿意自己的小孩辛苦做农活。
- 缺乏种植技术。在农村学习种植技术的机会比较少,更多的时候都是要靠自己摸索。导致种植缺乏基本种植条件。
- 找出了80后不愿意种地以及90后不会种地的原因之后,农村如何发展以及土地如何利用也就有了方向
- 在农村种植农产品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种植,不要盲目跟风种植。就像我们广西武鸣这边合适种沃柑,许多外地朋友来这里看到武鸣的老百姓种沃柑赚钱了之后也回去种植,由于地理以及光照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会导致种出来的果产量不高、品质不好等问题。也只有依据当地具体情况来种植出好的产品,才能够为农产品价格提供有力的保障。
- 在销路方面,农户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来对自己的农产品进行推广,像咱们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就是非常不错的平台。而政府方面也需要给予各种政策方面的扶持来吸引农产品客商前来采购。
- 提高农村配套设施。把道路、医疗、养老以及孩子上学等多方面的问题解决了、更多的劳动力才更愿意留在农村。
- 为种植户们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一方面农户们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针对当地的农产品提供相应种植技术培训。像我们广西武鸣这边以种植沃柑为主,城区和各镇都会不定期给予技术培训。
- 最后一点是需要老一辈的长辈们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不要认为种地就是不起眼的活。要知道咱们每天吃的粮食可都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只要孩子们愿意,就应该支持孩子们去做。
- 说了这么多,也只是我个人的意见,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对或者说得不好的,请批评指正,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