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椒的小叶病怎么防治?还有白飞虱是什么时间防治效果比较好?
朝天椒是辣椒变种的一个类型,果实在枝头朝天生长,我国的南北区域都可以栽培。在全国辣椒的种植面积比例来看,朝天椒排在了首位。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小叶病、白飞虱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
朝天椒的小叶病和白飞虱的发病原因小叶病是由于感染了辣类菌原和花叶病毒,在种子里就会寄存病原,感染后就不能留种。高温干旱的天气病菌容易繁殖,朝天椒的抗病能力下降,就会发生小叶病。
平时不注重朝天椒的田间管理,整枝时未进行消毒,缺乏磷、钾、钙肥料,氮肥过多等也会增加患小叶病的机率。
白飞虱是由于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叶片上长出的白色的虱虫,这种虫害繁殖能力很快,往往在打药后转迁到周围的草丛中,很难彻底根除。
朝天椒小叶病的防治办法
1、在朝天椒播种之前可以选择抗小叶病的品种,像早熟的系列发病率就会低一些,辣的小果型的抗病毒能力也要强一些。
2、在栽培朝天椒时,可以用地膜或稻草覆盖,减小微量元素的流失,很好的隔离蚜虫的危害,降低小叶病的发生。
3 、朝天椒可以和其它作物套种,像小麦和玉米就可以阻挡虫害,还可以起到降温保墒的作用。
4、种植的地块要深耕整地,底肥施足,像农家肥要等腐熟以后才能使用。
5、用戊氰菊酯乳油、乐果乳油、溴氰菊酯乳油等药物进行防治,发病开始时,一周喷洒一次,连续喷2~3次。发病中晚期,用NS-83增抗剂、从毒灵每隔一周喷洒一次,连续喷3次。
朝天椒有白飞虱在傍晚防治效果最好
白飞虱在早晨或是傍晚不活跃的时候用药进行防治效果更好。用药为啶虫脒或吡虫啉等药物交替使用,如果这些常规药物效果不理想,可以改用药效更强的氟啶虫胺腈和拜耳稳特(螺虫乙酯·噻虫啉)进行交替喷洒。
朝天椒患了小叶病以后,株叶矮小影响坐果。病理性一般是由病毒所致,生理性则为微量元素缺乏所致,分清发病原因以后再进行防治。像白飞虱是比较顽固的虫害,用药时要进行多次全方位的防治,彻底杀灭病虫病卵才能起到效果。
朝天椒的小叶病怎么防治?还有白飞虱是什么时间防治效果比较好?
这个问题好大,虽然只有前后两个小问题,但感觉内容非常丰富,要长篇大论才能讲清楚。先来说说第一个小问题,辣椒的小叶病,如何进行防治?由于问题中没有作文字说明,没有相关图片做佐证,所以我只能全面分析一下。
小叶病,我认为,主要由三个因素造成,并且都与缺乏营养元素有关。那么,都与缺乏哪三种营养元素有关呢?如何进行防治呢?
第一、缺氮肥。辣椒生长过程中吸肥量最大的就是氮、磷、钾,氮肥不足,会导致植株发育不良,叶片变黄,植株矮小,相应的叶子就会很小。生长初期缺氮,辣椒停止生长,严重时出现落花落果现象。发生的原生是什么?土壤贫瘠,氮肥元素少,种植时施作物杆肥或未腐熟有机肥太多,影响氮吸收。防治措施:每亩可喷1~2%尿素水溶液作叶面肥,或施8~10公斤尿素,每7天一次,共2~3次。
第二、缺镁肥。镁属于微量元素,但对辣椒生长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土壤缺镁,则给辣椒供镁不足;干旱、强光下会造成缺镁;还有,施肥不当,或施高钾、高氮肥,也会缺镁。缺镁辣椒会植株矮小,叶子变小,开花坐果差。缺镁辣椒产量低,因为光合作用差。如何防治?每亩施15~20公斤硫酸镁,或喷施1~2%硫酸镁溶液作叶面肥,每5天一次,共2~3次,并且同时控制氮肥、钾肥。
第三、缺锌肥。锌肥缺乏,导致叶子褪色,由绿变黄,由黄变褐,慢慢的叶缘枯死,叶片向外侧卷曲或皱缩。生长点附近,发生很多丛生小叶。锌肥缺乏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多方面的,光照过强而缺锌、磷肥过多而缺锌。如何防治?可用0.1~0.5%硫酸锌做叶面肥,每5天一次,共2~3次。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第二个小问题,什么时候防治白飞虱效果比较好?白飞虱以成虫与幼虫吸食辣椒叶汁液为害,使叶片褪绿变黄,萎蔫枯死,这是害处之一;害处之二,白飞虱还能传播疾病。所以,白飞虱的危害是相当大的,需要做好预防措施。如果出现了白飞虱,什么时候治疗效果最好呢?
1、在每棵辣椒植株上出现2~3只成虫时,及时用药,这样效果比较好。由于白飞虱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快速、传播途径多、虫体小、世代重叠、抗药性强等特点,如果不将其消灭于大量繁殖之前,一旦暴发后,就很难控制。
2、喷药时间选择在浇水之后的水分未干之时,虫体不易起飞,便于药液喷到虫体身上。如果浇水干了之后,白飞虱能自由飞行,再打药就可能不能直接打到白飞虱身上,这样喷药治疗效果就会差很多。
朝天椒的小叶病怎么防治?还有白飞虱是什么时间防治效果比较好?
一农跟您分享真实经验,摒锄握笔不易,点赞悯农,定如一鞭十策,笔耕不辍。
好多作物,甚至果树都有小叶病,是主要发生在叶片的病害。朝天椒小叶病的表现一般为叶片短小狭窄,有皱缩现象,叶面积不足,成一簇状,有时发亮绿色或退绿发黄,一般出现在顶生部位,比其他叶片有明显形态上的差别。
一种情况是普遍性的小叶,一种是个别的小叶,并且呈现斑驳黄化褪色的情况。不同的情况产生的原因不同,采取的措施和防治都不同,那么怎么进行辨别和防治呢。第一种情况是普遍性的小叶,没有其他病害的表现,不影响开花坐果,但是结果小,易脱落,这种一农认为是生理性小叶,与微量元素缺乏有关。锌是植物合成生长素的催化剂,缺锌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出现通常所说的「小叶病」。树缺锌也会出现小叶,玉米苗缺锌会出现“花白苗”;水稻缺锌会引起“火烧苗”;小麦缺锌节间短抽穗扬花晚不齐,叶片现白绿条斑;番茄辣椒等果菜类缺锌会小叶丛生,新叶发黄亮斑病全叶扩散等症。
第二种情况,一农认为就要考虑病害——病毒病。叶子本来正常,由于染病产生了卷曲皱缩看起来比健康叶子小了许多,或者新叶初生就染病。根据病发的症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花叶型」「黄化型」「坏死型」「畸形型」,出现小叶的情况一般为畸形型叶缘向上卷曲,幼叶狭窄,甚者成线状,严重的植株顶节呈簇状,也有疣状突起,值得注意的是虫害也传播加重了病毒病的发生和传播。
如果确定是缺锌的症状,除了前期的平衡施肥,全面营养施肥。如果出现了缺锌症状,可以及时的喷施叶面0.05%的硫酸锌溶液,在现蕾和盛果期尤其注意,微量和中微量元素的补充。
病毒病预防大于治疗,一旦发病只能钝化,可以用香菇多糖、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吗胍乙酸铜、氨基酸寡糖素、芸苔素加锌加吡虫啉或者其他虫类无抗性杀虫药等保护加治疗效果的配方。
预防白飞虱危害,可与辣椒的初花期,叶面喷施防治成虫和若虫的杀虫配方,杀灭一定要全面。可以叶面喷施仲丁·吡蚜酮+螺虫乙酯·阿维菌素+萃佳的配方,间隔10-15天,连喷三遍可以试试效果,如果按照一农所说的方法防治,咱家的辣椒肯定会跟下图美女家的朝天椒一样来一个“美丽丰收”。
综上所述和对题主问题的一问两答。白飞虱的肆虐,也是辣椒病毒病的帮凶,是造成辣椒小叶间接的原因。任何蔬菜虫害和病害的防治都要相互兼顾综合配方,才能达到预防保护和治疗的作用。这也是种植蔬菜病虫害防治的规律。
一农跟您分享真实经验,摒锄握笔不易,点赞悯农,定如一鞭十策,笔耕不辍。朝天椒的小叶病怎么防治?还有白飞虱是什么时间防治效果比较好?
朝天椒的小叶病怎么防治?还有白飞虱是什么时间防治效果比较好?
朝天椒小叶病会严重危害辣椒的生长,造成辣椒低产低质。其实辣椒小叶病是一个统称,主要分为以下三中情形。
一、病毒病。辣椒病毒会造成落叶、落花、落果,对辣椒的危害极大。辣椒患病轻的花叶会出现退绿,淡绿相间的斑驳,发病重的会出现萎缩。二、茶黄螨。茶黄螨会在辣椒幼嫩部位吸食,受害叶片会卷曲,变成褐色,严重时辣椒会扭曲变形,甚至干枯。
三、缺锌。辣椒缺锌时叶片会黄化,失绿,生长停滞,叶片变小,叶子出现褶皱变形。
辣椒小叶病的防治:
一、定植前要清理地里的杂草和残枝病叶,可以减少地里的虫卵,防治虫害的发生。
二、浇水的时候不要大水漫灌,要浇小水。要进行中耕,中耕可以促进根的生长,使辣椒苗更加茁壮。
三、在辣椒定植以后可以喷小叶敌500倍液可,以增强辣椒的抗病能力。
四、在辣椒定植后可以撒柴木灰,柴木灰可以有效减少虫害的发生。也可以喷洒77%的可杀得2000倍液。
五、防治病毒。可以喷70%从毒灵100倍液,喷2到3次。
白飞虱什么时间防治效果好?白飞虱会吸取植株的汁液,造成植株出现黄叶或者枯死。
对于白飞虱要及早治疗,到后期虫量会加大。可以用吡虫啉来杀灭白飞虱,喷药的时候尽量选择在下午太阳落山以后或者早上9点钟以前。
对于辣椒小叶病的防治和白飞虱的防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下方留言。
朝天椒的小叶病怎么防治?还有白飞虱是什么时间防治效果比较好?
老玩童三农在新疆
你说的辣椒小叶或花叶,整株感染后叶子很多,能开花,不能正常结果,发病原因多有种子携带,蚜虫传播,相隔就近的成片被病害,常规的就病毒病,不严重的可以用植病灵15毫升+农用链霉素3克+提高植株生命力的植物促长剂+磷酸二氢钾+10%的阿维菌素乐斯本,严重的话,及时拔掉,还有可能是炭疽病或缺锌引起,如果是炭疽病把植病灵改用甲基托布津即可,建议你采取物理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防治都是预防为主,把已经发病的拔掉,不严重的剪除发病枝条,然后喷一次药基本可以除去,第二次喷药就用提高植株生命力的植物促长剂+磷酸二氢钾就可以了。目前发现一颗而已的话,建议拔除销毁,辣椒的情况同时存在了辣椒病毒病与螨类危害,叶子蕨叶卷叶了,建议进行综合防治比较保守。病毒病的发生,与蚜虫.飞虱.螨的传播有很大关系,所以防治病毒病,最好得从出苗就配合一起打这几样。防治辣椒病毒病,用阿泰灵,氨基寡糖素,毒氟磷等药配合飞虱.蚜虫药(如吡虫啉,噻虫嗪)+螨药(双甲脒或丁氟螨酯等)+锌+芸苔素一起防治。一开始6-7天喷药一次,连续2次以上,从而缓解。之后每隔10-12天打药一次,病毒病只能说按时打药钝化病毒,缓解症状,根治有点难,同时防治好传播体也是个关键。白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介绍白飞虱的发生规律及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有效防治白飞虱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飞虱;发生;防治 随着西华县农业结构调整、花卉苗木的引进和种植、经济作物与特色产业面积的逐年扩大,白飞虱(主要种为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发生和危害也日趋严重,加之温室大棚规模与数量的剧增,又为白飞虱种群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导致近年来西华县白飞虱发生与危害一直居高不下,造成损失达15%左右,严重的可达30%~40%,更甚者可达75%或者绝收。 1白飞虱的发生与危害 白飞虱体外覆盖一层蜡质,具备很快的繁殖速度,世代重叠,传病途径广泛,对化学药剂抗性极强,防治难度较大。白飞虱共有3个虫态:卵、若虫、成虫,成虫有翅具飞翔能力,成虫羽化后在中上部成熟叶片上产卵。 白飞虱在干旱少雨、日照充足的年份发生早、发生严重、持续为害时间长,反之则发生晚、发生轻、持续危害时间短;白飞虱主要为害阔叶作物,尤以茄果、瓜类和麻类最严重;白飞虱在棉株不同空间层次的分布量不同,一致的规律是下部>中部>上部;白飞虱在西华县发生盛期在7—9月,全年危害高峰期在9月中下旬,在大棚内危害主要集中在3月中旬至6月中旬[1-2]。 白飞虱寄主作物广泛,不同作物表现出的受害症状也不相同:番茄等果菜类受害后,果实成熟不均匀;甘蓝、花椰菜等叶菜类受害,叶片枯萎、黄化、萎缩;萝卜等根菜类受害后根茎白化、无味、重量下降;棉株受害后,叶片黄化、萎蔫 、植株矮小或者枯死、蕾铃大量脱落。 白飞虱对农作物另一重大间接危害是传播病毒病,可传播的病毒达70多种,能感染瓜类、豆类、茄果类等作物,损失严重。 2防治措施 根据白飞虱的发生特点,在防治上应遵循治早、治小、治少的原则,协调运用多种有效措施,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保证、物理防治等其他措施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方法。 2.1物理防治 一是覆盖防虫网。对黄瓜、番茄、西葫芦等秋季育苗、冬季在大棚内生长的蔬菜,可于育苗期覆盖防虫网,具体做法:在棚室四周及门口的薄膜内侧放置40目防虫网(短径0.4 mm、长径0.8 mm、纱线直径0.2 mm),可有效防止害虫于掀膜通风时侵入。二是采用黄板诱杀成虫。利用白飞虱的趋向性,在大棚内设置黄色板诱杀成虫(10 cm×20 cm黄色板450~600块/hm2)。具体方法:将纤维板或者硬纸板用油漆漆成橙黄色,再涂上1层机油黏剂(7~10 d涂1次),置于作物上方或与植株等高的地方。以上可用于参考
朝天椒的小叶病怎么防治?还有白飞虱是什么时间防治效果比较好?
朝天椒患了小叶病,植株矮小叶子小收成减少。辣椒小叶病有两种类型,一种生理性小叶病,一种病害性小叶病。生理性小叶病主要营养中的锌缺乏,病害小叶病,多为生长期炭疽病和花叶病毒病所致。朝天椒无论患上那种小叶病,对其生长和发育都有影响。
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防治。
清楚田间杂草,减少蚜虫和螨虫的繁殖。给辣椒施肥,增加植株的抗病性。注意平时浇水要小水。药物防治,可喷施乐果乳油或者菊酯类农药。注意防治病毒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